基于黄河文化的高中地理项目式教学研究
2024-01-26山东省济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张倩文
●山东省济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 张倩文 徐 榕
一、研究背景和思路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从战略高度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黄河文化融入地理教学,有天然的学科优势,可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和认同感,实现立德树人的要求。本研究采用项目式教学法,以鲁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四单元第二节《流域内部的协作发展——以尼罗河流域为例》的教学为例。借黄河故事设置情景,设计进阶式有效问题和主题式探究项目,递进式完成知识建构,提升问题解决能力,探索黄河文化和高中地理课堂的有效融合路径。
二、项目式教学案例
1.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以某一流域为例,说明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据此,选取黄河流域为案例,明确黄河流域地理位置和各河段特征,认识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现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掌握流域协作开发的路径与措施。
2.核心知识梳理。
流域内部协作可拆分为两个大问题:1.流域内部为什么要开展协作?2.流域内部如何开展协作?
3.教学目标。
区域认知 结合黄河流域自然与人文背景材料,归纳该流域气候、地形、水文、矿产资源的特征,社会经济、人口等特征;学会具体分析和评价流域综合开发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
综合思维 以黄河流域为例,掌握从不同河段分析流域存在的问题及综合开发措施的一般方法,形成科学思维。
人地协调观 理解流域内部协作开发,要以人地关系协调为前提,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地理实践力 通过绘制地图,搜集和整理地理信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
4.实施流程。
(1)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形象、生动、具体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并尝试提出问题的解决措施。
情景一 黄河概况
呈现材料 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中国温度带分布图、黄河水电站、流经省份、主要灌溉区、水利枢纽、流域内主要矿产分布图。
情景二 黄河发展面临的问题
呈现材料 历史上的治黄和黄河泛滥的原因;扎陵湖与鄂陵湖之间断流和沿黄省份争水纠纷;河套平原乌梁素海污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
情景三 黄河流域内部协作发展措施
呈现材料 黄河源头重现盎然;毛乌素治沙英雄石光银、南泥湾退耕还林先锋侯秀珍、小流域综合治理英模苗混瞒的事迹;黄河水利委员会的组建和职能;以小浪底水库为代表的黄河泄沙排洪体系。
(2)设计问题链条。
任务线索一 丈量山河,绘大河之貌
问题设置:
标一标 在流域图上标出黄河的发源地、入海口、上中下游分界。
指一指 指出流经省区、地形区。
推一推 推测黄河流域为什么被称为能源型流域。
想一想 黄河流域资源主要有哪些开发方式。
设计意图 通过认识黄河的地理位置,比较黄河上中下游河流的自然特点,认识黄河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分布,评价黄河资源。
任务线索二 以史为鉴,忧大河之患
问题设置:
看一看 治黄历史。
想一想 黄河的资源开发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标一标 黄河上中下游开发过程中分别出现了哪些问题?
推一推 黄河上中下游的发展定位。
设计意图 通过了解治黄历史,感受黄河治理之难,认识水资源开发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对问题进行空间定位,认识到问题表象在黄河、根在流域的症结所在。最后提高要求,让学生结合问题初步提出自己的治理设想,引发思考,从个人、国家角度如何治理黄河。
(3)小组合作探究。
根据学生情况,合理分组,制定负责人制度,对项目实施部署,组织成员集体讨论,整理意见,教师适当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成果交流展示。
三、结语
黄河流域的内部协作,实现了黄河的岁岁安澜,为重点流域治理提供经验和借鉴。以其为背景,进行项目式教学研究,有助于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潜移默化地接受黄河文化的熏陶,培养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