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核心素养中综合思维的培养路径探究
2024-01-26江苏省如东县实验中学陈晶晶
●江苏省如东县实验中学 陈晶晶
地理学科与人们的生活具有密切的关联,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是其主要研究内容。地理教学内容由于存在地域性、空间性、综合性等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自然地理环境等全面分析地理问题。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主要是指学生能够在综合运用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对地理问题进行系统、全面的解决。具体而言,就是需要学生能够从多个层面出发分析并研究地理知识中所存在的关联,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因此,初中地理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这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进而提升对地理问题的全面分析与解答能力。
一、借助思维导图,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思维导图中清晰且具有系统化的层次结构能够有助于学生完成层层递进式的学习与思考活动。将思维导图灵活运用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清晰的地理知识层次结构,还能够引导学生逐级掌握知识,实现学习质量与效率的提升。不仅如此,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能够自觉地在脑海中思考某一知识点在整个地理结构中的位置以及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在解决知识难点的过程中实现综合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时,教师可以将“多变的天气”作为关键词,以此延伸出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天气预报、空气质量这三个主要的分支结构,之后再结合分支结构的内容细化知识点。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通过思维导图了解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主次结构,实现对地理知识的系统化学习。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思维导图以提问的方式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如利用“多变的天气”思维导图提出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判断所生活城市的空气质量?出现空气污染的现象后可以采取的治理措施有哪些?等等。总之,在初中地理课堂上借助思维导图,并运用问题驱动的方式能够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考与分析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综合思维的形成。
二、组织类比探究活动,促进学生思维迁移
学生形成综合思维需要经历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建立在学生的学习规律上。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构建地理知识类比探究活动,以此来实现学生各项思维能力的有效迁移。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回忆学习西北地区农业相关知识时的思维方式:西北地区深居我国内陆,因此该地区具有干旱的气候特征,在水源不充足的环境下,西北地区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在有灌溉水源的地方分布种植业。同理,学生可以由此总结出青藏地区的农业发展特点:青藏地区的地势决定了其高寒的气候特征,导致其农业主要为高寒牧业,种植业只能分布在海拔相对较低的区域。学生运用类比的方式完成地理知识的探究,通过各区域各要素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
三、运用图文教学,促进学生思维转化
地理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地图、图形等元素,通过对地理图形进行转化,能够使学生运用综合思维对图像中蕴含的地理知识进行客观分析。因此,不论是从实用的角度,还是从训练学生思维的角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转化与识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时,教师可以借助地图让学生对地理区域分界线产生直观的认识,引导学生对分界线两边的地理特征进行分析,并要求学生能够借助绘图的方式展示区域地理特征,使学生对区域地理中的气候、景点、农作物等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总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识图与转化能力,通过借助形象的图表解决实际问题,进而使学生能够在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转化过程中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初中地理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需要结合具体的知识点设计灵活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综合运用起来,借助有效的教学手段发展学生综合思维,最终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