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渝乡村字库塔:耕读文化的守望

2024-01-25舒莺罗洋

城市地理 2023年11期
关键词:字纸库塔文字

舒莺 罗洋

塔,作为东方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形象之一,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宗教、艺术、美学与哲学背景,卓然独立于中国传统建筑丛林之中,并以独特的装饰艺术记录上至宫廷庙堂,下到文人墨客、牧子渔翁代代相传的古风教义、圣人之说,宣扬经世济民、修身齐家的传统道德,演绎道德教化的传奇,更展示自然山川造化之功和人力建筑的智慧之美。

实际上,塔并非中国本土产物,而是源自印度。最早的塔式建筑起源于印度教“窣堵波”(即“浮屠”),其本意是“坟冢”,因其用于供奉佛祖释迦牟尼涅槃后的舍利,而在佛教建筑中享有崇高的地位。汉代白马传经,印度佛教进入东土,塔式建筑在不断吸收华夏各地地域风格的营建习俗基础上,逐渐与古中国重台高阁的建筑形制相融合,出现了楼阁式、密檐式、密檐楼阁式、覆钵式、金刚宝座式、无缝式等多种形式,最终从宗教信仰的圣地建筑逐渐走入世俗红尘,从大德高僧的埋骨之处变为了颂德祈福、改善风水、观赏风景的各地地标性建筑。

在众多塔式建筑之中,有一种非常特别的类型,区别于众多高峻出云或者供人登高远眺的巨构式高塔,其形制小巧,却肩负着神秘使命。这种塔叫做字库塔,又被称为“惜字塔”“焚字炉”“惜字宫”“敬字亭”等,是塔式建筑在中国本土化发展的形式之一。字库塔一方面具有特定功能,是中国古代“敬惜字纸”文化的一种具体物化体现,用于纸张书籍的焚化;另一方面从建筑形态上看,字库塔源于对中国佛塔的模仿,是具有文字图腾崇拜的神秘象征。作为起自民间的字库塔,在具体修建过程中往往因地制宜、灵活变通,突破了佛塔在形制上的种种限制,尤其是在装饰表达上更加的本土化、人性化,从而具有了丰富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多彩的文化性。

字库塔的分布极具地域性,南方地区较多,而北方地区少有发现。两湖、江浙、闽越,尤其巴蜀地区,迄今乡村依然有大量的字库塔散布在村头溪畔,固守着谜一般近似于宗教的“文字图腾”崇拜,留下了众多关于文字和读书人神奇的传说,宛如传统乡土文化最后的守望者,成为今天高速发展的城镇化大背景下耕读传家之风最后一道沉默的剪影。

一、字库塔的产生

(一)“敬惜字纸”风气缘起与发展

区别于具有宗教力量加持的道教符箓、佛家佛经的天然威慑力,传统时代教育文化资源的稀缺性,让中国古人对文字同样也产生了崇拜。《淮南子·本经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栗,鬼夜哭”。中国古代文字的发明可谓惊天地、泣鬼神,所以文字在早期大众眼中也具有神秘力量和崇高地位,体现了古人对文字的无上尊崇和敬畏。

文字崇拜是“敬惜字纸”的缘由所在,在中华文明的进程中不断发展,并逐渐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作为古圣先贤及其典籍载体,纸张得到敬重并写入家训,可以说是民间“敬惜字纸”的开端。

目前已知最早的记录是南北朝的颜之推《颜氏家训》:“或有狼藉几案,分散部帙,多为童幼婢妾之所点污,风雨虫鼠之所毁伤,实为累德。吾每读圣人之书,未尝不肃敬对之。其故纸有五经辞义及贤达姓名,不敢秽用也”。

唐五代时期的敦煌变文《庐山远公话》记载“自从远公于大内见诸宫常将字纸秽用茅厕之中,悉嗔诸人,以为偈曰:‘……《长扬(杨)》并五策,字与藏经同。不解生珍敬,秽用在厕中。悟灭恒沙罪,多生忏不容。陷身五百劫,常作厕中虫。” 偈中所说的《长杨赋》是扬雄的文学作品,五策是政治奏议,虽然不是经书,但其文字也是需“珍敬”,不得“秽用”的。可见在唐代这种文化昌明的时代,对“惜字敬纸”行为不仅泛化,还开始宣传污秽字纸因果报应的思想了。

后世对敬惜字纸张除了规劝和警示,还采取了具体的行动来进行处理。南宋俞文豹《吹剑录外集》:“淳祐七年,張渊微大魁。及为正字,见其仆每聚故字纸焚之,曰:恐为人践踏,余母氏临终诵曰云云。”该记录可以窥见在南宋晚期“敬惜字纸”开始落实到“焚化”行为上了。从古代留存的实物遗迹来看,福州永泰县同安镇辅弼岭古道中段鳌头岩下所存“惜字坛”就有了这种安置处理:坛开石门,门墙宽约五米,高约二米,门框刻有“字迹藏岩穴文光射斗墟”、横批“敬惜字纸”的对联,洞穴面积约20 平方米。平时,石门关闭,到农历八月特定日子,石门会开启,人们在此举行仪式,焚化有字废纸。“焚化字纸”的行为方式在南宋晚期出现,只是焚化的场所没有固定,也还没有出现字库塔形态,但可以说福州永泰“惜字坛”是字库塔的雏形。

到了明清两代,“敬惜字纸”的思想发展成熟,敬惜字纸的具体操作也形成了。明代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对此有载:“每见世间人,不以字纸为意。见有那残书废叶,便将来包长包短,以致因而揩台抹桌,弃掷在地,扫置灰尘污秽中。如此作践,真是罪业深重。假如偶然见了,便轻轻拾将起来,付之水火,有何重难的事”,“世间字纸藏经同,见者须当付火中。或置长流清净处,自然福禄永无穷”。对废弃字纸进行焚烧、清洁化处理在这个时期已经成为常规手段了。到清代,则直接有了比较正规的约束,如《文昌帝君惜字功律二十四条》中有十条都是与字纸焚烧相关,至此,字库塔及相关典仪活动得以完善的社会条件已经俱全了。

(二)建筑形态选择——塔

字库塔的产生源自上层社会教化和文化宣传的需求,而对废弃字纸的焚烧处理也是现实需要。“塔”这样一种建筑形态显然具有天然优势,可以实现精神信仰和实用功能的双重结合。

从信仰崇拜层面而言,随着中国佛教在传播、发展过程中逐渐呈现出世俗化趋势,儒释道三家哲学思想在长期的斗争中逐渐融合,佛教民间传播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信众基础。字库塔的出现可以说是佛塔世俗化演变的一种形式,容易被民众所接纳。而佛塔本身代表着神圣、法力、功德、福报等精神意志。对佛塔的供奉香火、跪拜、祈求等行为可以赋予民众精神寄托。字库塔对佛塔进行形态上的模仿直接借用了佛塔这个符号,顺理成章地延续了“塔”这一建筑形态的精神力量。加上相较于文化教育发达的北方,南方地区开化程度有所不及,借助神佛之说的力量更容易达到上层社会宣传教化的目的,所以塔式建筑也就成为文字崇拜文化传播最好的载体。

从实用功能看,字库塔只需从塔的构造中增加入炉口、排烟口,并把内部结构改为空心,类似于民间的灶台和烟囱,就可以符合焚烧和排烟的需求。自此,字库塔以“塔”的形态出现,并且炉口、排烟口的设置随之固化成为字库塔最突出的特征。

自此,字库塔这种兼具文字崇拜和焚化功能的建筑在南方落地生根,在传统村落之中广为建构,成为文风教化的一道风景。

二、巴渝字库塔概貌

(一)巴渝字库塔分布及功能实用特色

字库塔在中国分布北少南多,在四川重庆地区分布尤其广泛,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存250 多座字库塔,今川渝两地的古镇、乡村中就有190多座保留,重庆作为历史上文化不算兴盛的地区,现今也还保留了70 座字库塔,分布在23 个区县,其中綦江数量最多,有16 座,后依次为万州7 座,丰都6 座,巴南、巫山各5 座,江津、南川、潼南、云阳各3 座,奉节、合川、梁平、渝北、忠县各2 座,北碚、璧山、大足、涪陵、开县、彭水、荣昌、石柱、酉阳各1 座。按重庆传统意义区域划分的主城、渝西、渝东北、渝东南来看,渝西有30 座,渝东北有28 座,各占总量的40%,与这两个区域在历史上经济、文化发达程度有关。此外,渝东南有4 座,主城有8 座。从流域来看,大致属于长江流域的字库塔有40 座,綦江流域16 座,乌江流域5 座,涪江流域5 座,嘉陵江流域2 座,沱江流域2 座。

作为传统耕读文化在四川、重庆乡村的见证,字库塔在巴蜀地区起于文化兴盛的宋代,明清得到进一步兴建。重庆地区现存的70 座字库塔年代跨度从明成化十年(1484 年)到1939 年,其中有明确纪年的有50 座,占比71%。从遗存断代来看,建于明代的有3 座,清代的65 座,民国时期1 座,另外1 座年代不详。民国之后逐渐衰败,文革时期被大量毁损,曾经在古城重庆的明清城图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字库塔现在已经很少看得到踪迹,所以后人大多见而不识。

重庆地区的字库塔绝大部分是石塔,67 座,另外有2 座砖石塔,1座砖塔。石材主要有红砂石、青砂石、麻石。重庆地区现存的各种古塔近90% 的比例为石塔,这与巴渝地区石材分布广泛,就近取材非常方便有密切关系;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自唐宋以来巴蜀地区的石窟、石刻的繁荣,促进了石材开采、雕凿、砌筑技术的发展,积累下了宝贵的制石、用石经验。而石材更易于建造字库塔这类小型塔,所以字库塔中高达近96% 的比例为石塔。

字库塔的选址与其修建者和修建目的有很大关系。在明清两代,有能力建造字库塔的人群大致为宗教人士、士绅大户或书香门第、公众意见领袖(官员或举人进士或离任官员)。

他们修建字库塔的目的除字库塔本身“焚化字纸”的实用功能及“惜字敬天”“惜字祈福”的本源精神诉求以外,还有其他的诉求和目的。如儒释道三教都是奉行“敬惜字纸”思想,道教信奉符箓,佛教尊崇佛经,儒家更是对古代先贤和典籍推崇备至,寺庙宫观由于求神拜佛、祭祀祷告、抄诵经文等宗教活动和宗教仪式的频繁举行,本身有大量的字纸产生,需要进行焚化。此外,在民间一些士绅大户或书香门第为了追求家族成员自身的福报,同时也为了彰显家族身份和文化地位,也会在自家宅院或宗族祠堂修建字库塔。所以不难理解字库塔在古镇村头中占据的特殊地位,通常会建造在老场镇的街口和书院学宫中,一些道路桥梁边也有机会见到它们的身影,一些标榜“勤耕雨读”的书香大户,在自家院里也有修建字库塔,作用除了教育子孙读书习文、尊崇圣人教化之外,也有求吉祥风水、圣人庇佑、子孫金榜题名和标明书香之家身份的意味。

除了宗教场地,书香家宅建字库塔集中处理字纸、书籍需求外,作为具有图腾符号性质的字库塔还具有一定的风水导向作用。毕竟字库塔焚烧字纸本身就是一种仪式感很强的活动,更容易被民众所接受,作为对民众进行精神驯化的工具是非常实用的。所以往往在乡村公共场地空间的关键处如场院、路口、水口节点上往往也会有字库塔存在,并且,塔式建筑本身作为常见宗教符号,也是有特殊力量加持的象征,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充当着村庄风水坐镇之用。

(二)巴渝字库塔建筑特点

字库塔的实用性不在于登临远眺,作为从宗教纪念转向世俗文化的典型样本,字库塔和佛塔不同,又区别于风水塔、景观塔,既有明显的崇文信仰,同时又具有焚化字纸的特殊使用功能,当然更具深意的是对整个农耕文明社会教育和文化的重视与虔诚尊重的外化体现。

虽然在外形上和普通风水塔、文昌塔、景观塔相似,字库塔却一般不以夸张的高度见长,大多为10 米左右,三层、五层、七层、九层均有,但以五层、七层居多,奇数偶数层不似佛塔,没有限定。相对一般高塔,字库塔尺度偏小,显得比较袖珍。字库塔内部中空,其余基本构造和外部装饰均与其他塔式建筑无异,主体由塔基、塔身、塔顶和塔刹几部分构成,塔身造型比较丰富多变,是建筑最重要的主体,多为六角柱体或八柱体,也有朴素的四柱造型,一般塔身通常都会有孔,造型多变,有方、圆、倒U 形等,是投入字纸焚化的入口处,此外还有出烟口相通,二者是字库塔最为明显的标识。

字库塔塔顶、塔身往往具有很多文字和图案装饰,既有体现对神灵供奉的刻画,更有对自然山川的歌咏、文人风物的记载。字库塔龛中常供奉仓颉、魁星及孔圣,是对塔属性的一大彰显,同时具有纪念意义的装饰通过不同内容的楹联、吉祥图案凸显建塔者信仰、身份、事迹、文化主张,记载地方文化盛事,并表功记德,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地方文化事业成果的极大彰显。

三、惜字典仪活动

崇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仓颉造字的神秘和敬字如天的传统,使得深受儒家教化的乡野之民把对文化的尊重逐渐演变为对文字纸张的珍惜,书写文字的字纸、破损的书籍在古代村人眼中具有神圣的意义,不能随便丢弃,“不惜字纸,作践字书,会生疮害病,祸及儿孙”是老一辈乡村之民坚信不疑的真理,所以民间流传护书惜文的《惜字律》,政府也严格实施文字纸张保护,坊间成立“惜字会”组织,并雇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拾遗人”从事字纸归集工作。在这种风气之下,逐渐形成了具有宗教仪式性的活动。

受“惜字会”雇用的工作人员会四处收集破损的经史子集纸张,甚至用糖果和儿童换取字纸。收回的废纸会存放在一起,用加入香末的水进行洗涤,并且洗涤纸的水也要用筛子过滤,以防漏掉剩字,确认无遗漏后再倒入特定水口,而不能随意泼洒。经过洗涤的字纸晒干后,再放入字库塔供奉存放,到一定量后入炉焚烧。焚烧完毕,用木勺将灰送入陶瓮中,待盛灰之瓮到一定数目后,以船送入江心或海中,待水慢慢淹没,瓮自沉入水中,也称“送圣迹”。“送圣迹”仪式庄严神圣,比如清代台湾省玛兰厅,文人仕子穿戴整齐,护送“圣迹”到码头,彩旗飘飘,鼓乐齐奏,目送“圣迹”消失在视线中。这项文化典仪工作除了作为公益机构的惜字会支持和提供经费外,善堂、佛寺、道观往往也拿出部分收入用于惜字活动的开展,成为乡村生活中具有特殊文化意味的公共活动。

字库塔承载的文字神秘信仰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教育普及而衰退,一度为巴蜀乡村常见景观的字库塔,也随着焚于其中的文字纸张一般羽化无踪。读书识字不再具有难以逾越的阶级优越与神圣感,对传统文化的信仰也在城市向乡村扩张的进程中,无数有形无形的乡土文化遗产随着一代代土地主人老去、离开慢慢消弭。字库塔作为若干乡村传统文化遗存一个极其微小的存在,从残破到渐至无闻,逐步为千百年来流传的耕读传家之风画上了句号。

有趣的是,近些年来,随着高考得到更多社会关注之后,求文运昌盛又成为小小的潮流,捎带着字库塔也得到了部分重视。尽管不再是作为焚化旧书字纸的工具,祷告仓圣(对传说中汉字创造者仓颉的尊称)庇佑文运似乎成为新的内容,也算是赋予了这种古老的建筑新生的机会吧。

曾经,乡土是唤起传统艺术文化的动力源泉,而今,愿城市反哺之力能用艺术再造之功,重新唤醒乡土文化与传统文明的涅槃重生。

编辑+王旭

猜你喜欢

字纸库塔文字
库塔克《四首随想曲》的音高材料与创作观念研究
敬惜字纸
文字的前世今生
撕字纸
热爱与坚持
咏圆规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过剩的字纸
锚段关节式电分相过电压的龙格-库塔解法及抑制
库塔东干渠施工阶段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