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不是摆渡者,而是审视者
2024-01-25韩笑
文|韩笑
作为编辑我也在培养开放包容的心态、敢于质疑的勇气,这是挑选好选题、打造好文本的基础。
中信出版集团漫游者分社主编韩笑
始终带着热情和不安、兴趣和严肃,这是我做编辑一直抱持的态度。优先于读者遇见新的知识和思想是兴奋的,同时也尽量避免“编辑滤镜”,严肃地探究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和适用,进一步做调研和资料查证。做书的过程中不断寻求方法超越自身的局限,善用专业的译者、学科专家审校和倾听读者的意见,得到更深刻的解读,这些都可以帮我缓解做书的不安。
编辑不能是摆渡者,而是审视者,自从专注于做人物传记类图书,这一感受越发深刻。我在2023 年策划出版了10 本新书,其中8 本为人物传记,包括导演诺兰的电影灵感来源《奥本海默传》、普利策奖获奖作家的终作《点亮黑夜——爱迪生传》、施一公先生的首部作品《自我突围》、沃尔特·艾萨克森的新作《埃隆·马斯克传》。做书的旅程并不止于一本书的编辑、出版和上市营销期,在这个过程中与作者、译者、审校专家及读者的讨论和反馈会持续影响一本书和作为编辑对文本的理解,也让我从编辑回归到读者的角色,和读者一起开启探索之旅。
传记的写作逻辑可能是相通的,但每本书深入探讨的领域全然不同,会涉及商业、科学、科技、哲学等多学科,当然其中不变的议题是探究创新和人性。我在2022 年策划出版的《解码者:珍妮弗·杜德纳,基因编辑的历史和未来》,既是诺贝尔奖得主、女性科学家杜德纳的传记,又讨论了基因编辑的历史和人类的未来;《点亮黑夜:爱迪生传》,既全景式展示了爱迪生的一生,又讨论了创新的根源。这类图书也让我们思考人物背后的问题。在策划过程中,专家译者、专家审校提供更为深刻的解读,在专业学科内对文本进行审视,为最终呈现优秀文本奠定了基础。
出版于2020 年的女性传记图书《人生由我》在2023 年持续畅销,做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处于职业和人生的转折点,因而收到书稿时,我能和作者梅耶充分共情,几次看到泪目,我知道这本书一定
能在女性读者中产生共鸣。一本书的价值超越了知识,也超越了科技,它是一种有温度的陪伴。图书出版前,我们为作者规划了一系列新书活动,但出版时恰逢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所有营销计划都被推翻,但也因此掀起了直播、短视频营销的新浪潮。我们找准了女性读者可以共情的点,在短视频端持续发酵,使这本书在2023 年持续畅销。
从图书市场数据来看,传记并不是高占有率的品类,但传记是讲述故事、反映历史、探索人性的最佳表达方式之一。《奥本海默传》的作者凯·伯德谈到传记和历史的意义时说:“去帮助人们理解世界,我们作为人类,在这一生中一定会去努力理解各种故事,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直热衷于对彼此讲故事。而传记就是个非常好的、向我们自己解释这一切的途径。”
这本普利策奖获奖传记在电影《奥本海默》上映期得到了广泛关注,电影下映后进入了长销期。在和译者汪冰老师、审校方在庆老师聚在一起讨论电影和传记的细节时,我发现即便是自己已经看了四遍书稿、两遍电影,两位老师捕捉的很多细节,我还没有吃透,讨论的过程又是一次学习的过程。借作者来华的机会,版权和营销团队一起策划了多场线下读书活动,和超过2000名读者见面。我也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了读者关注的点,了解了译者和专家角度关注却被我忽略的问题,学习到更多获取正确知识的路径,这也打开了我做书和资料收集的思路。更重要的是,我再次见证了共情的力量。
作为编辑我也在培养开放包容的心态、敢于质疑的勇气,这是挑选好选题、打造好文本的基础。不是来稿加工,而是站在更高的视角评判文本的价值和传播意义。编辑不是摆渡者,而是审视者,也是最初和最后的读者,可以一直读到最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