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动探测技术在盾构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2024-01-25王绍平

福建交通科技 2023年9期
关键词:孤石微动风化

■王绍平

(福建省地质测绘院,福州 350011)

盾构法具有“高效、高质量、高效益”的优点,广泛地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隧道施工,但是,盾构机在遇到孤石等不良地质时,易产生卡钻、姿态失控等工程事故,因此,及时、有效地进行地质超前预报对盾构施工安全十分必要。 目前,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有限, 主要是因为受到盾构施工自身特点的限制,具体原因有:(1)由于盾构机头占据了掌子面空间, 传统隧道常用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无法实现;(2)盾构机为金属机具,易导致地层电磁环境复杂,常用的电法探测效果不佳;(3)盾构机振动大,对传统的地震波法影响大。 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尝试将微动探测技术运用于盾构法的超前地质预报。 已有众多的专家学者对微动探测技术进行研究和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3]。 朱红兵等[4]以福州滨海新城核心区为例,通过微动探测技术有效探测出研究区基岩埋深和地层结构,与区内搜集到的钻孔资料吻合,效果显著。 李兆祥等[5]以南京地区某地铁线路区间为例, 通过布设雷达探测和微动探测综合剖面,通过两种方法相互验证、相互补充,圈定出了地下空洞、松散地层等不良地质体。 何育才[6]针对某地铁盾构区间的孤石, 联合应用地质雷达探测技术与微动探测技术,准确、高效地探查出孤石的分布范围及特征。 钟立[7]结合城市地质条件,分析了常规物探方法存在的局限性,探究了微动勘探技术在城市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杨代彬[8]通过微动勘探技术,对地铁施工后道路路面进行快速检测,快速查明了隧道上方因盾构施工造成的地下病害体(严重疏松、脱空与空洞),为后期治理提供了详细的物探基础资料。 厦门地区花岗岩岩面起伏大、差异风化严重,全~强风化中分布着无规则的孤石,易造成掌子面软硬不均,盾构掘进存在较大的风险。 本文基于厦门某盾构隧道工程实例,尝试采用微动探测技术探测孤石分布范围。经钻孔验证,微动探测技术能够用于盾构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1 工程概况

拟选取的地铁某盾构隧道位于主城区,全长1 215.5 m,沿城区主干道敷设,均为地下段,采用盾构法施工,单洞单线,盾构直径约6.2 m,线间距约15 m,利用区间两端的车站设置盾构始发(接收)井,无联络通道。 隧址区表层分布地层主要有素填土,从上而下依次为中粗砂、淤泥质土、全风化花岗岩、强风化花岗岩、中~微风化花岗岩,其中全~砂土状强风化层厚约2.5~35.7 m,区间范围内孤石分布密集,孤石综合遇见率为48.6%,孤石极其发育。孤石主要为中~微风化花岗岩,其饱和抗压强度在50.85~115.74 MPa,离散性较大。

图1 工程平面位置

2 微动探测概况

2.1 地球物理特征

本区开展微动谱比法有较好的地球物理条件,测区内强风化和弱风化基岩的密度、速度、岩力学性质存在明显差异,良好的物性分界为地球物理勘探提供了前提。 第四系覆盖土层与基岩横波速度和密度存在明显差异。 由于地层差异的存在导致在不同测点位置出现不同的H/V 谱比曲线,通过对该曲线的反演即可获得地下介质的速度分布情况,实现介质构造信息的探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影响物探方法开展的不利条件,主要体现在:(1)在数据采集时不可避免地受到道路和周边机械干扰的影响,使原始数据出现较为严重的飘移;(2)由于场地条件的限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物理点的布置,导致其数据密度在空间上分布出现不均匀的情况。

2.2 探测方法原理

微动谱比法,利用单一测点获得的H/V 谱比(频率域水平分量与垂直分量的能量比)与地层中瑞利波椭圆率一致的特征,实现对浅层地质构造的勘探。1994 年,Yamanaka 最早开始用瑞利波椭圆率估计KANTO 盆地的深部结构;2000 年,Arai 提出了一种用三分量检波器接收到的震动信号的水平向与竖直向的(H/V)谱比反演地下土层S 波速度剖面的方法。 实际工作中,微动谱比法按照“数据采集—预处理—谱比曲线计算—速度反演”的流程进行(图2)。 首先,采集如图2(a)所示的三分量检波器进行数据采集,获得如图2(b)所示的长周期的(数十分钟)三分量数据;其次,在进行H/V 谱比计算之前需要剔除短时干扰(如过往车辆)的影响,需要有效识别出短时干扰,超过阈值的部分视为干扰被舍弃, 低于阈值的部分视为稳态信号被采用;再次,在采集的数据中筛选稳定的数据段计算HV 谱比曲线,如图2(c)所示;最后,通过反演技术计算该曲线对应的地质模型,从而获得该测点下的速度分布,如图2(d)所示。

图2 微动谱比法流程图

2.3 仪器设备

本项目涉及的设备信息如下:微动谱比法采用通用三分量低频检波器进行数据采集,采用重庆地质仪器厂生产的2 Hz 三分量拾震器(速度型;电压输出灵敏度≥2 V·cm/s),仪器设备均在计量检定周期之内,并通过自主编写软件进行数据解编与信息提取,采集设备如图3 所示。

图3 微动谱比法现场数据采集示意图

2.4 数据采集

测点布置采用南方灵锐S86RTK 进行,其基于CORS 系统的网络差分技术、 实时差分方法完成各个勘探点的测量放点,测量误差控制在厘米级。 基于CORS 的网络差分技术能很好地解决通过GPS点校正的控制点的误差问题,能很好地拟合放样点的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其网络差分精度可达厘米级,测量时间仅2~4 s。 测点定位完成后,将设备安置于测点处进行调平操作,保证水平稳定后开始数据采集,本次数据采集采用10 ms 采样间隔,记录时长15 min,局部干扰较大区域采集时长增大至20 min。当天数据进行室内解编,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估,对不满足质量要求的数据次日进行重新采集。

2.5 质量评价

项目中两种设备的数据采集均采用重庆地质仪器厂生产的2 Hz 三分量拾震器进行采集, 数据格式一致,实测数据如图4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波形稳定,没有较为明显的强干扰出现,采集数据质量满足《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范》(TB10013-2010)和《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范》(DZ/T0170-1997)对数据质量的要求。

图4 ZDK26+690~26+890 段视S 波速剖面图

3 成果分析

孤石是存在于风化层中的不均匀地质体,其粒径、形态、分布位置无规律可循,微动探测是对地质条件实施的整体探测。 本文主要通过微动谱比探测技术,对盾构隧道范围内的土、石界面及孤石等特殊地质体的分布特征进行探查,并且通过钻探验证了其设备及方法的合理、可靠性。 H/V 曲线的峰值曲线多以单峰或者双峰的形态呈现,峰值出现的频率整体偏低,孤石发育段表现为明显的高速异常区, 尤其在残积土或风化层厚度较大时,其高速异常表征愈加明显。 由表1 可见,通过微动探测技术结合钻孔验证,微动异常区域遇孤石比例为54.5%。

表1 异常区域遇孤石比例

通过分析,微动探测技术在孤石探查中可靠性较高,对于粒径大于3 m 的孤石,与周围土体存在明显的物性差异时,微动探测曲线的效果较佳。

4 微动探测技术应用

4.1 试验段

为了更准确地辨别孤石的视S 波速特征,选取具有代表性段落作为试验段,通过H/V 等值线图与详勘结果进行对比,得到孤石在地层中的视S 波速特征。

如图4 所示,Z161~Z183 段隧道顶板标高为-12.1~-12.9 m,底板标高为-18.3~-19.1 m,隧道围岩主要为残积砂质黏性土、全风化花岗岩,局部为散体状强风化花岗岩。该段H/V 曲线多以双峰或多峰形态呈现, 在2.9~3.3 HZ 范围内基本存在一次峰值,在3.0~3.3 HZ 范围内基本存在一次峰值。 结合详勘资料,该段基岩埋深较大,该段基岩位于隧道洞身底板以下,Z161~Z171、Z185~Z191 段地下孤石发育。根据H/V 曲线,视S 波速度在Z161~Z170、Z184~Z193 段表现为高速,而残积砂质黏性土、全风化花岗岩表现为低速。 因此,通过试验可以得出,孤石的视S 波速度表现为高速,土层表现为低速。 高速异常区有:Z161~Z171、Z177~Z178、Z184~Z193、Z194~Z195、Z199~Z201。 针 对 异 常 点Z163、Z164、Z166、Z168、Z170、Z173、Z177、Z184、Z186、Z189、Z192、Z195、Z199 开 展 钻 探 验 证, 其 中,Z163、Z168 及Z186 附近详勘已揭示孤石, 经验证发现:Z164 在18.3~19.7 m 和20.8~21.6 m 揭示孤石,Z166 经爆破处理发现在18.3~23.1 揭示孤石,Z177 在18.6~19.8 m 揭示孤石,Z189 在17.9~18.7 m 揭示 孤石,Z170 及Z173 未 揭 示 到 孤 石,Z184、Z192、Z195 及Z199 未揭示到孤石。

4.2 ZDK26+290~26+490 段

如图5 所示,Z81~Z98 段隧道顶板标高-10.1~-11.3m,底板标高-16.3~-17.5m,隧道围岩主要为残积砂质黏性土与全风化花岗岩。 高速异常区有:Z82~Z89、Z99~Z110、Z111~Z112、Z113~Z121。 针对异常点Z84、Z86、Z87、Z95、Z100、Z103、Z104、Z111、Z115 开展钻探验证,其中,Z84、Z86 及Z87 附近详勘已揭示孤石,经验证发现:Z95 在9.4~9.8 揭示孤石,Z100 和Z115 分别在18.1~20.3 m 和19.3~20.8 m揭示孤石,Z103、Z104 和Z111 未揭示到孤石。

图5 ZDK26+290~26+490 段视S 波速剖面图

4.3 ZDK26+490~26+690 段

如图6 所示,Z121~Z141 段隧道顶板标高-11.3~-12.1 m,底板标高-17.0~-18.3 m,隧道围岩主要为残积砂质黏性土、 全风化花岗岩,局部为散体状强风化花岗岩。 高速异常区有:Z82~Z89、Z90~Z92、Z99~Z110、Z111~Z112、Z113~Z121。针对异常点Z124、Z126、Z127、Z129、Z132、Z136、Z138、Z143、Z145、Z146、Z149、Z151、Z158 开 展 钻探验证,其中,Z124、Z126 及Z127 附近详勘已揭示孤石, 经验证发现:Z129 在16.2~19.7 m 揭示孤 石,Z132 在17.4~18.3 m 揭 示 孤 石,Z145 和Z146 分 别 在10.2~10.7 m 和11.6~12.0 m 均 揭示孤石,Z136、Z138、Z143、Z149、Z151、Z158 未揭示到孤石。

图6 ZDK26+490~26+690 段视S 波速剖面图

4.4 ZDK26+890~27+105 段

如图7 所示,Z201~Z224 段隧道顶板标高-12.9~-13.7 m,底板标高-19.1~-19.9m,隧道围岩主要为残积砂质黏性土、全风化花岗岩,局部为散体状强风化花岗岩。 高速异常区有:Z201~Z202、Z203~Z214、Z215~Z218、Z219~Z224。 针对异常点Z202、Z211、Z213、Z216、Z220、Z222、Z224、Z239、Z242 开展钻探验证,经验证发现:Z202 在11.4~11.6 m 和10.6~12.8 m 揭 示 到 孤 石,Z216 在18.0~19.3 揭 示孤石,Z239 与Z242 分别在18.7~21.0 m 与18.3~21.0 m 揭示孤石,Z211、Z213、Z220、Z222 及Z224未揭示到孤石。

图7 ZDK26+890~27+105 段视S 波速剖面图

5 结论

本文结合厦门某地铁盾构隧道,尝试将微动探测技术用于超前地质预报,并经过钻孔验证,得出如下结论:(1)针对盾构隧道孤石分布无规律的特征,采用微动探测技术,充分查明了孤石的发育特征,并通过钻孔进行了验证,为采取施工措施奠定了基础;(2)采用微动探测技术用于盾构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异常区域通过钻孔验证见孤石比例约为54.5%,微动探测技术得到的孤石分布区域较实际大;(3)微动探测成果中H/V 曲线的峰值曲线多以单峰或者双峰的形态呈现,峰值出现的频率整体偏低,孤石发育段表现为明显的高速异常区,尤其在残积土或风化层厚度较大时,其高速异常表征愈加明显;(4)微动探测技术可用于盾构隧道的超前地质预报,但是建议采用钻孔的方法进行验证,以明确孤石等不利条件在H/V 曲线的表现形态。

猜你喜欢

孤石微动风化
珠海凤凰山东南角花岗岩孤石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步道工程的影响
含孤石土质边坡稳定性及破坏特征的数值分析*
浅析地震波跨孔层析成像(CT)在地下连续墙孤石勘探的运用
孤石赋存形态的分类及稳定性分析
基于RID序列的微动目标高分辨三维成像方法
基于稀疏时频分解的空中目标微动特征分析
随风化作满天星——吴江涛诗词读后
地面激光雷达在斜坡风化探测中的应用
微动桥桥足距离对微动裂纹萌生特性的影响
基于图像的风化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