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题材之变中的历史意识与时代精神
2024-01-25在社会语境中讨论现实科幻和传统文化等题材的兴盛我们看到了网络文学伴随历史意识不断增强而表现出的文化担当和历史抱负
文| 桫 椤 在社会语境中讨论现实、科幻和传统文化等题材的兴盛,我们看到了网络文学伴随历史意识不断增强而表现出的文化担当和历史抱负。
网络文学经历三十年的发展,积累了海量的作品。在2023 年北京网络文学+大会期间,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的《2021 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显示,网络文学作品规模已达3200 余万部,注册作者有2278万之多。面对如此多的而且正在快速增加的作者和作品,我们不得不思考:作为文化的生产方式和表现内容,网络文学将会给文学史和文化史带来怎样的影响?通常,网络文学被认为是消费性文本,为读者提供的是茶余饭后、行旅间隙的休闲内容。但显然与物质消耗品不同,无论哪种题材、类型和写法的网络小说,哪怕是再拙劣的作品,都因为它所创造的意义而获得人文价值,只不过有高低之分罢了。这不是网络文学这种新媒介中的文学形式本身决定的,而是文学的基本功能。任何文学作品乃至所有的叙事行为,本质上都是通过传递感情或表达思想来生产意义。这也正是社会重视网络文学的根本原因所在。因此,我们不能单纯从商业消费的视角去观察和理解网络文学,还要有文化视角和历史意识。
“网络文学经典化”是历史的必然
网络文学的经典化是近年来不断被讨论的话题,学术界甚至因此而产生了激烈的论辩。例如由《网络文学的经典化是个伪命题》所引出的王玉的《流动性与经典性不可兼得?》、李玮的《网络文学赋予“经典”观念新内涵》等文章即说明了这一点。从根本上说,“网络文学经典化”这个问题的实质,是我们能否用历史意识观照具体作品。因为这些文章中有一个基本共识,即承认“经典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例如王玉的文章中认为“经典化的冲动本就是历史书写冲动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李玮则说:“‘经典’的历史化进程让我们看到,从《边城》到《小二黑结婚》,对‘经典性’的解构和保卫循环往复,它正对应了鲍曼对现代社会的解释,变化和不确定性成为现代社会最主要的特质,鲍曼称之为‘流动的现代性’。”这些都表明“经典”与历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网络文学不仅是技术的产物,显然也是历史的产物,因此经典化不仅是网络文学自身的诉求,也是历史文化发展的必然。这也就意味着,无论我们以何种态度去对待网络文学,它的“经典化”同样是历史的必然,就如同现在看古代通俗小说一样。
我们还可以从创作和内容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精品佳作能够给当下的读者带来愉快的阅读体验,能够增加读者黏性并重塑网络文学作为文学作品的尊严,由此被社会期待,从而也造就了一大批“流量”作品。这只是传播层面上的表面问题,深层次追问则会进入意义生产领域。无论作者是否意识到,文学作品从题材所反映的现实生活,到对情感的抒发和主题价值的阐发,对意义的生产都是利用历史和现实资源完成的。这样一来,文学作品必然是一个衔接历史、关切现实并指向未来的文化创造物,是以现实为纽带沟通历史和未来、具有文化传承功能的艺术品。这构成了网络文学必备的文化属性。它并不是外界干预和强加给网络文学的,而是自然彰显和具备的,因为没有一件文学作品是能够脱离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意义而存在的。优秀作品与平庸作品的区别在于,前者不仅要用文学的方式为作者所处的时代生活创造新的意义,并且具有将意义历史化的能力——即优秀作品不仅要将历史和未来现实化,也要将现实历史化。而平庸之作与此相反,不仅没有新意,而且缺乏对现实的把握,没有历史意识更未能创造出关于未来的想象,割裂了历史、现实和未来之间的意义关联。
对经典性的追求,暗含着对作品文学史地位的期待。这虽然是历史意识的集中表现,却是通过与当下时代精神的结合来进行的——毫无疑问,一部文学作品如果没有“现实”,就不会有自己的历史和未来。在当下的趋势性变化中,我们可以明显感知到网络文学正在加强对时代精神呼应与互动。表现在题材方面,一是现实题材作品不断增多,这是网络文学发展格局的结构性变化。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22 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根据近7 年来多家网站的综合数据,现实题材网文的复合增长率高达37.2%,已超越奇幻、历史和悬疑等,成为作品增速位列第二的热门题材。”易阳的《铁路繁星》以中国铁路发展历程为主线,描绘了中国铁路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由弱变强的历史。懿小茹的《我的草原星光璀璨》讲述青藏高原腹地牧区脱贫的艰难与收获,全景式展现了高原牧区脱贫攻坚的壮阔画卷。何常在的《三万里河东入海》以三个年轻人为代表,通过对青年一代的奋斗历程和精神面貌的描述,展现了改革再出发、书写新奇迹、领航新时代的上海精神。诸如此类的很多现实题材作品关涉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青年创业、中国制造、“一带一路”等重大社会命题,是时代中国生活的文学写照。
与时代精神相融合,展现文化担当和历史抱负
在题材方面的另一个特征,是科幻和传统文化题材的作品大量涌现。“2022 年是科幻题材全面崛起之年,科幻设定成为流行元素,在多种类型的创作中形成潮流。全年新增科幻题材作品30 余万部,同比增长24%,现存科幻题材作品超过150 万部。”(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2022 年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其中,天瑞说符的《我们生活在南京》讲述了一个生活在2019 年南京市的高三男生白杨,通过无线电台偶然联系上了一个生活在2040年同一地理位置的女生半夏,二人共同面对末日天灾的求生故事。这部颇有代表性的现象级作品之所以吸引人,一方面通过科技将现实和未来两个空间统一在一个场域内,一反科幻小说容易走向理性、冷酷的风格,在传递科幻魅力的同时点燃了人性的温暖,极具浪漫气息;另一方面则是其生活化的表达将未来与当下的日常产生关联,增加了叙事的亲近性。远瞳的《深海余烬》饱含对人类命运的担忧,“大湮灭”时代,诸多种族的文明一起陷入了黑暗与绝望。值得注意的是,网络科幻小说与科幻影视等文化产品的流行是一脉相承的,这又与我国科技发展引起大众关注形成了同构关系。
在传统文化题材方面,“以阅文集团为例,2022 年,平台有超5 万签约作家主动将非遗元素化用到作品中;与恭王府联合举办的‘阅见非遗’征文大赛参赛作品超3.5 万部,包罗陶瓷、纺织、刺绣、风筝、戏曲、装裱等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元素,琳琅满目,包罗万象”。(中国社科院《2022 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这类作品的兴起与“中华传统文化和审美理想在国人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场景中的复兴”紧密相关,“蕴含在这类题材作品中深沉悠远的现实关照,发自内心对于美、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是此类作品动人心魄的秘诀”。值得注意的是,历史题材一直是网络文学的“富矿”,但传统历史小说往往聚焦战争、权谋等主题,而《画春光》《新廊桥梦密码》《相声大师》等传统文化题材则注重从对传统生活方式、工匠技艺、建筑器物等的继承和发扬过程中建立故事,主题关乎中华文明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在进入新时代以前的作品中是不多见的。
这些作品以浓烈的文化气质和宏大的主题表现出向“经典性”致敬的姿态,也体现着网络文学试图通过增强作品的时代性来彰显历史意识所做的努力。在社会语境中讨论现实、科幻和传统文化等题材的兴盛,我们看到了网络文学伴随历史意识不断增强而表现出的文化担当和历史抱负——正是通过与时代精神的融合,网络文学所创造的文化意义被历史化。中央明确了到2035 年建成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实现这一目标是包括网络文学在内的文学事业必须承担的文化和历史责任。因此,如果只注意到网络文学的消费属性,忽视在社会生活中不可替代的文化意义,显然是无法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当前网络文学的发展趋势正是据此所做出的适应性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