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走进高校,美好在瞬间发生
——基于东华大学非遗研培实践的思考
2024-01-25翟星月
柯 玲 翟星月
东华大学作为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实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首批执行高校之一,在织染绣领域开展非遗培训项目并融入时尚元素,推动中华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一、坚定目标,立足专业,确保研培取得成效
自2016 年起连续举办10 期“传统刺绣创意设计”研修班,通过创建“传承人+中外设计专业大学生”结对的合作模式,已培训300 多名来自贵州、云南、海南等地织染绣领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从业者,同时利用现代设计语汇诠释传统民族服饰文化基因,共同创新设计作品,[1]先后在国内外T 台进行多次展演,还多次亮相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走进现代人们的时尚生活。东华10 期研培,也是10 期探索,更是10 期美好追求。10 期研培结业系列活动10 个异中有同的绚烂主题,彰显了东华特色,也吸引了校内广大师生的关注,以及主流媒体报道追踪,已成全体学员心目中的美好集锦:第一期,2016年9 月“绣开新境”;第二期,2017 年5 月“集成创意”;第三期,2017 年11 月“绣外慧中”;第四期,2018 年5 月“布衣经纶”;第五期,2018 年11 月“时尚&源”;第六期,2019 年6 月“薪火彝情”;第七期,2019 年11 月“恋恋布依”;第八期,2020 年11 月“时尚黔风”;第九期,2022 年12 月“绣开云天”;第十期,2023 年6 月“携手黔行”。
来自云贵深山里的绣娘们通过参加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举办的非遗研修班,和年轻“设计师”们碰撞创意、共同设计。研修班结对学生投入非遗刺绣研究和推广工作中,通过提取非遗核心元素改造作品设计,研究非遗刺绣的推广困境,提出传统美感和时尚新元素兼具的设计方案,并帮助非遗传承人运用多种自媒体手段宣介作品。经过东华孵化和培育的多个非遗品牌正茁壮成长,2023 年的中国非遗品牌大会上,30 多个研培高校品牌中东华学员便有5 席。这些东华非遗学员返乡后在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绝大多数学员在参加研培回去后都带动了更多人就业,仅贵州的东华学员中被评为文化和旅游部致富“能人”者就有近10 位。粗略估计东华非遗学员带动就业致富辐射当地已达数万人。
东华研培主题始终围绕传统刺绣创意设计。参与研培的非遗学员涉及的非遗项目主要有:苗绣、布依族刺绣、水族马尾绣、侗绣、彝绣、仡佬族刺绣、顾绣、上海绒绣、三林刺绣、宋绣等,培训完成率100%。东华的研培效果、团队能力以及论坛质量等也曾得到有关领导的高度赞誉,“东华研培”已成为很多非遗学员心中的品牌。第10 期研培招生更是得到贵州非遗传承人群的积极响应,最终经过线上面试从56 多人中选拔录取了22 位学员。
当然,要真正实现非遗保护传承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非轻而易举之事。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要实现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2]东华大学通过近7 年的研培实践,摸索出了一整套工作经验,并依托研培计划形成了一系列非遗保护研究成果,正逐渐形成特色。
东华大学非遗研培计划的实施单位是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研究中心(以下简称“非遗教研中心”)。非遗教研中心依托学校厚实的学科基础、精干的师资团队。在国家启动非遗保护工作之前,纺织染等传统技艺和文化的研究就一直是东华的学术专长和学科优势。
非遗教研中心由长期从事非遗教育和研究的专业师资构成,师资覆盖了11 个专业设计方向。学院院长全面负责,党委书记担任总协调,抽调学院骨干师资组成研培核心小组。分设:教学、班务、展览、展演、班务、摄录、宣传品设计等主管岗位。中心制定了一系列规范管理的文件,明确岗位职责。并根据每一期研培的特点做出相应调整。“非遗研培计划”的实施,加速推进了东华大学对早已开始的学术研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的关注,10 期研培班的成功举办大大缩短了研究者和传承人之间的空间距离,而“传统刺绣创意设计”研培主题更是精准把握了非遗活在当下的核心环节。学术研究和非遗传承在高校实现了完美的相向奔赴,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和成果。
二、注重学术研究,实现“研”与“培”齐头并进
东华非遗教研中心成立于2018 年5 月,有着明确的工作宗旨和工作内容。在实施并完成国家下达的各期非遗研培计划的同时,始终坚持“研”“培”并举,以研培带动研究,以研究深化研培,实现“研”与“培”互进。
非遗教研中心的工作宗旨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生活智慧、思想观念、人文精神等。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永久魅力和当代价值。
非遗教研中心的工作内容为:从事非遗教育教学及相关培训,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上海市文旅局等政府部门下达的非遗传承人群的常规研培教学及成果展呈活动。专注非遗及非遗教育研究,探索并创新非遗教育教学模式,提升非遗教育及非遗研究的学术内涵,积极申报相关科研项目,凝练学术团队,逐步形成有分量的学术成果,助力学院学科建设。积极参与中国传统工艺振兴工作,助力脱贫攻坚国策,助推民族品牌建设。
非遗教研中心自成立以来,结合学员回访调研和研培实践,展开多方研讨交流,在非遗研究、项目申报、成果发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中心于2019 年开设“东华非遗教研中心”微信公众号、发布研培信息、回访调研动态,助推学员作品以及非遗研究成果交流。近年较有影响的学术研讨活动有:2019 年6 月,非遗教育研究中心与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召开“新时代非遗保护传承发展与高等教育研讨会”,沪上高校学者四十多人参加;2019 年7月,与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联合召开东华大学非遗研培座谈交流会;2019 年11 月,召开东华大学非遗研培校企合作座谈会,邀请非遗学员企业代表参加;2019 年12 月,与韩国传统文化大学联合举办中韩非遗教育交流研讨;2020 年8 月,回访期间,与贵州当地各级非遗部门领导座谈研讨10 余次;2020 年11 月,召开“本来·外来·未来:国际化视野中的上海非遗项目研究”学术论坛;2023 年6 月,与东华大学出版社联合举办“传统刺绣创意设计研究”黔风系列图书首发式;2023 年6 月,与上海市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举办“非遗研究与田野作业”学术研讨会。
学术研讨与交流也是推进研培向纵深发展的动力。近年非遗教研中心老师除了在学术期刊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外,主持或参与的项目及出版的学术成果主要有:2018 年6 月,上海市高校紧缺艺术人才创新工作室“非遗传承之服饰研究及创新设计”立项(主持:宋婧、苑国祥);2018年11 月,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上海绒绣艺术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发展研究”立项(主持:柯玲);2019 年6 月至2023 年8 月,《东华大学非遗研培成果》(第6 至10 期)成功编印发布;2019 年8 月,上海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财政扶持资金支持新闻出版项目“上海绒绣研究”立项(主持:柯玲);2020 年11 月,《上海绒绣研究:精品图录》,东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柯玲教授团队,45 万字);2020 年11 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雷山苗族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研究”完成结项(主持:张顺爱);2021 年9 月,完成企业委托项目“非遗传统工艺娃衣设计”(柯玲教授团队),研发21 套非遗娃衣,已投产,广受欢迎;2021 年9 月,论文集《本来·外来·未来:国际化视野中的沪上非遗研究》,东华大学出版社(张顺爱、柯玲编著);2021—2022 年,腾讯公司《王者荣耀》游戏皮肤及周边设计,成功植入传统刺绣元素(张顺爱老师团队);2022 年10 月,《上海绒绣研究:艺术人像》(内部交流资料,40 余万字)(柯玲教授团队);2023 年6 月起,传统刺绣创意设计研究“黔风系列”图书之一《传统刺绣创意设计田野实录》出版(作者:柯玲)。
三、将创新理念和激发潜能贯穿到研培各个环节
东华非遗研培秉持非遗传承、教育为本的学术理念,不断探索、改进研培教学模式。加强非遗传承人与高校学子之间的互动,通过结对学习、结对设计引发非遗在高校开花甚至生根。从第二期开始,利用东华的海外高校设计资源,引入海外高校设计专业大学生参与设计。引导非遗走向国际时尚前沿。刚刚结业的第10期非遗研培,参与结对设计的在校大学生报名十分踊跃。非遗教研中心最终从30 多位志愿者中选出了11 名同学参与此次结对设计。第10期参与中国非遗研培计划的海外高校为韩国的汉阳大学和启明大学。11 位海外结对学生中,6位来自首尔的汉阳大学(中有5 位为设计学博士生);5 位来自韩国纺织中心城市大邱的启明大学。海外高校设计学子前期线上沟通、设计制作,汉阳大学的师生在结业时还专程来上海参加作品发布。经过一个月的碰撞交流,22 套结对创新设计时装将非遗元素有机融合到时尚设计之中,受到业内人士好评。
每一期研培结业都是传承人的高光时刻。研培成果结业汇报的同时,非遗教研中心通过“非遗市集+静态展览+动态秀演+学术研讨”等一整套组合动作,加大非遗研培成果的宣传力度和校园影响,促使高校非遗研培取得效益最大化。借助研培良机,推进高校学子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心连心。不仅热爱非遗、迷上非遗的校园师生越来越多,而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以非遗为本硕博学位论文选题。暑期社会实践与学员回访叠加,实践成果与非遗相关者也在成倍增加,同时,学校老师中与非遗相关的非遗研究项目和研究著作也越来越多。
东华非遗研培充分发挥在艺术设计领域的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组织学院资深教授精心设计课程。培训师资汇集了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服装设计、纺织品面料设计、服饰配件设计、工艺产品设计、时尚产品研究、服饰理论研究等领域的优秀教师及服饰品企业的资深专家。研培中,本着“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的指导原则,[3]融理论讲解、实践创作、考察调研于一体,内容丰富全面。[4]旨在帮助刺绣类非遗传承人群提高文化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掌握创意设计方法,使刺绣类非遗传承人群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提高传统刺绣工艺的设计制作水平、促进刺绣工艺走进现代生活,促进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刺绣工艺,促进刺绣类非遗传承人群的就业增收。每位学员通过一个月的研培,至少完成三项作业:一是在专业老师指导下独立设计制作完成至少一套的民族服饰改良服饰;二是在专业老师指导下独立设计制作,完成一个系列的非遗刺绣文创作品;三是与年轻大学生合作,运用刺绣元素结对设计一套时装。
近两年东华非遗教研愈加重视非遗学员文创设计能力的培养,独立设计完成的文创系列作品成绩可嘉。从第9 期开始,东华非遗研培专设文创作品指导老师,聘请具有丰富文创设计经验,多次摘得国内外文创设计大奖的师资担纲。文创课程从品牌形象设计开始,每位学员从设计自己的品牌logo 着手,一步一步到设计制作刺绣端午香囊,再到设计一套具有“故事情节”的系列文创作品结课。非遗学员的作品展出时不仅令人耳目一新,而且传递了很多快乐深情的生活故事,成为静态展上颇有特色的一块。2022 年的第9 期传统刺绣创意设计非遗研修班受疫情影响,最终采用线上模式探索授课。完全线上模式的探索,对课程、教学、师资以及结对设计学生皆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心老师们抱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决心,与疫情周旋、随机应变。师生同心,其利断金。疫情阻隔却使学员们斗志更加昂扬,第9 期的研培成果远超预期。
非遗学员的设计兴趣被大大激发,第10 期研培班的独立设计32 套民族服饰改良装,质与量同步提升。研培成果的静态展示中,有12 位非遗学员超额或翻倍完成了改良装的设计制作。东华研培课程中关于服饰制作的系统培训,让非遗学员们受益匪浅。选料、设计、立裁、缝制等一系列服饰工艺课程的设计,价值品牌建设、网络宣传推广等课程的加持,结业时便有两位学员的改良装接到了市场订单。非遗保护和传承中常说的“薪火相传”,在东华研培中直接体现为:非遗为薪,设计如火。被激发的设计兴趣、创新创造能力,是东华研培中最为喜人的特色。
四、重视展演,扩大影响力,为非遗传承及传播造势
东华大学第10 期非遗研培的朋友圈进一步扩大。众人拾柴火焰高,非遗传承再聚力。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社会力量支持也越来越多。一是主流媒体的持续关注。刚刚结业的第10 期研培,《文汇报》记者、上海电视台编辑深入东华非遗课堂采访非遗研究者、研培教学者和学习者,中央电视台新闻和中国之声及团中央报道东华学员,不断掀起媒体报道小高潮。二是国际友人、社会力量也加入到东华非遗研培之中。韩国纺织中心一家驻沪面料公司为本期东华研培赞助了大量优质面料,让本期研培的国际化色彩愈加浓厚。
非遗教研中心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国际设计教育资源,将非遗研培纳入国际视野,通过中外高校设计学生与非遗学员的结对互学,加大非遗传播力度,拓展我国非遗的国际交流和影响,同时也使得东华研培成果频繁亮相国内外时尚舞台。到目前为止,东华大学已经举办非遗研培学员刺绣服饰代表作品静态展示13次,展出作品千余件。研培成果动态秀近20次,展演作品272 套。东华非遗学员与大学生结对的设计作品在上海首届、二届国际进口博览会、北京恭王府及意大利米兰时装周、斐济国际时装周、巴西里约热内卢、英国曼彻斯特中国文化中心、埃塞俄比亚等多个国内外时尚舞台上展演,赢得国内外时尚界学术同行的高度评价。
遗产保护,根在教育。高校非遗研培是新时期探索非遗保护和传承辅助举措之一。[5]非遗研培也带动了一大批高校暑期实践活动的跟进,尤为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硕士博士论文也在聚焦非遗。我们相信教研互进、研培相长,研得深入方能培得有效。东华大学研培10 期探索,7 载耕耘,与云贵琼以及新疆等地实现了校地互助,结下了美好研培情缘;高校师生与非遗学员,携手并肩,定能共创更加美好的非遗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