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授之以渔,利莫大焉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北斗丛书》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探析

2024-01-25全小国

非遗传承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丛书手册遗产

全小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成立之日起,就一直极为看重对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这种保护始于物质文化遗产,并逐渐扩大到自然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诸领域。2002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又启动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类文化遗产已经得到精心保护。

纵观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应该说成绩斐然。从1982 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至今,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备、制度设计日趋成熟、重大工程不断推进、保护屏障日益牢固,中华文脉薪火相传,一件件古老文物也在新时代彰显着“何以中国”的魅力和气质,让世人和中华儿女对文物有了全新的认识。自2004 年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建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截至2022 年底,我国经国务院公布认定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 项,按照申报地区或单位进行逐一统计,共计有3610 个子项,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认定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63 名。全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43 项,位居世界第一。“联合国粮农组织于2002 年发起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倡议,不仅提出了一个新的世界遗产类型,更是为推进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1]2012 年,我国也正式启动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工作。截至2023 年11 月,我们已认定七批共计188 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中有22 项农业文化遗产被评选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是国际上入选此项目最多的国家。“作为社会单元内在结构最为紧密的小群体,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多样、文化成分多元,蕴含着丰富深邃的历史文化信息。其通过相互关联、内在互动,不断传承内部文化,发挥社会功能,成了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基础。”[2]因此,传统村落既是“最美乡愁”的承载者,也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得以妥善保护或活态传承的文化空间。截至2023 年,我国已经公布了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更好的保护。

骄人的成绩理应成为继续奋发前行的动力。随着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如何更有效地保护好这些从祖辈传下来的文化珍宝,也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共同思考和亟须解决的问题。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这句话很形象地告诉人们,要想帮助别人,最好的方式不是替他解决一时之需,而是要教会他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从根本上永久地解决问题。其实,各行各业,莫不如是。苑利和顾军主编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北斗丛书》就是要告诉人们保护文化遗产的方法和举措。笔者认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北斗丛书》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即创新破圈跨界、打通学术壁垒、强调问题意识、理论联系实际、持续亲力亲为等,具体如下所述。

一、创新破圈跨界,为遗产保护提供更为宏观的理论指导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系统性工程,参与者众。如何让这些来自不同领域、有着不同学术背景的参与者掌握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方法,自然是所有参与者们都在关心的话题。基于此,相关领域的研究也渐渐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但这些研究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即或是成套的丛书,也大都聚焦于某一领域,而不是跨界研究。与这种现象不同的是,学苑出版社出版的苑利和顾军主编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北斗丛书》打破了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壁垒,将它们有机地统合起来,从一个更加博大的视野,对人类文化遗产进行大胆的跨界研究,从而让人们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找到更多的规律。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套丛书的问世具有开创意义。

从该丛书已经出版的第一波成果来看,无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指导手册》《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导手册》《〈文物保护法〉解读工作指导手册》,还是《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指导手册》《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指导手册》《中国乡土教材编写工作指导手册》《中国吉祥图案解读工作指导手册》,都很难用以往的学术分类对它们加以界定,因为它们已经打破了以往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界限,从更为宏观的视角出发,对各类文化遗产实施整体性保护,这种出“圈”跨“界”的做法在以往的丛书出版中是不多见的。这一方面与两位主编长期以来跨界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以及传统村落保护等经历有关,同时也与他们在跨界过程中,从高屋建瓴的高度找到了更多文化遗产保护规律,并进行系统保护有关。这种对文化遗产进行跨界研究者,在中国并不多见。而这种换种视角看遗产的方式,也更容易让我们发现更多问题、更多规律和更多解决问题的办法。

比如在《中国吉祥图案解读工作指导手册》中,作者指出,“吉祥图案是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古代的文化思想和审美情趣,是了解传统文化遗产、特定地域的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的重要途径,是中国文化史的有机组成部分”[3]。两位主编之所以要将吉祥图案作为一个独立的主题来组织撰写这本指导手册,原因就在于中国吉祥图案存续于各类文化遗产之中,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事象中的表现方式之一。无论在传统工艺美术中,还是在传统建筑中,抑或在传统表演艺术中,同样的吉祥图案往往表征着相同或类似的文化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指导手册同样展现了这套丛书“破圈跨界”的鲜明特点,并在这种跨文化形态的对比分析中,能扩大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视野和领域,让人们借助更为宏观的文化视角来看待和保护各类文化遗产。

二、打通学术壁垒,找到更多遗产“互联互通”规律

随着各类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人们渐渐发现无论是何种遗产,也无论它们的呈现方式有何不同,有几点是完全相同的:首先,我们要明确意识到,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农业、工业、传统村落这类综合性遗产,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而不是我们刚刚创造出来的“现产”;其次,在保护原则上,所有遗产都是相同或相似的,在遗产保护者看来,保护各类遗产最好也是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不加修饰、不加改变的“原汁原味”的保护;其三,打通壁垒,对各类遗产实施整体保护,还可以让我们发现更多问题,发现更多遗产保护规律,从而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苑利曾举例说:如果从文物视角出发,“修旧如旧”永远是个说不清的话题;但如果从非遗学视角出发,对“修旧如旧”进行解读,其结论只有一个——用传统技术对文物进行修复,“将文物修复成刚刚建成的崭新的样子”,而不可能是指“将文物修复成历经风雨之后的陈旧的样子”。可见,打通学术壁垒更容易让我们为文化遗产保护找到更多规律。

以往我们看到的文化遗产保护丛书所涉领域都是单一的,或是针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或是专门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这套丛书的着眼点却是针对所有文化遗产的整体关照和整体保护。这种编辑体例是在告诉人们,无论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抑或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这种综合性遗产,它们都有一个共通之处——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好东西,都有着相同或是相近的保护理念和保护原则,因此,我们完全有可能打通遗产壁垒,对人类创造并传承至今的遗产实施整体保护。这种跨领域、跨学科的研究可以打破以往的理论闭锁,让人们在注意到各类遗产共性的同时,重新审视它们之间的关联,从而实现对各类遗产的整体性保护。

譬如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卷本中,作者会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关联;在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卷本中,则会谈到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联。单就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十四五”以来,我国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理念,并已成为我国下一步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方略。“任何一种将非遗从它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中剥离出来的做法,都是我们不提倡的。”[4]由此可见,非遗保护不仅要关注非遗本身,还需要关注包括其他类型文化遗产在内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存续状态。又比如,在谈到文化遗产与文物的关系时,作者强调,“文化遗产与文物不能画等号,文化遗产的概念要大于文物”[5]。并以国家相关文件的原文为证,指出文化遗产是由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从而厘清了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关系。它们既有相关性,又有差异性。从文件原文和作者分析中,读者也能发现,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互为表里、相互依存。

而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指导手册》中,更是将文化生态保护区作为一个整体,去看其中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联,指出它们是共生关系、寄生关系,从而对这些遗产实施同步保护。如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中,泉州在保护好德化瓷烧制技艺的同时,还要保护好民间收藏的各类历史上制作出来的德化瓷精品。只有传统手艺与各类文物都得到妥善保护,德化瓷这一人类遗产才能得到科学、完整、系统的保护。这些理念的提出,有效地避免了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自说自话的问题。作者不仅关注到了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内在关联,还特别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通过分析非遗项目之间的互补关系、共生关系和寄生关系,探讨如何利用这些关系保护文化生态保护区内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6]

三、强调问题意识,为遗产保护提供强有力的学术支撑

发现问题是学术研究的逻辑起点,而解决问题则是学术研究的落脚点。著书立说也不例外,无论笔下写了多少字,也不管思想走了多远,都不应忘记提笔前和出发时的初心。在这一点上,苑利和顾军是当之无愧的榜样。他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干部必读》一书中,就是在确定篇章后针对当下亟须解决的问题一一设问,并逐项作答,从而引起非遗保护领域的共鸣。《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北斗丛书》依然沿用了这个以问题为导向的行文结构。作者在每个篇章之下,设置了一系列问题,然后用每个人都听得懂的语言,解答大家——无论是传承人,还是非遗保护工作者——在非遗保护中遇到的种种困惑。苑利是一位敢于直言的学者,他从不回避问题,而是知难而上,专治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疑难杂症”。通过提问引导读者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而读者在寻找答案时,就会进一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并与作者在这种以文字为媒介的交流中达成共识。

如在《中国乡土教材编写工作指导手册》“历史篇”中,作者以提出11 个问题的方式逐条解答编写乡土教材时人们经常遇到的问题。在写作方法上,作者首先对国内外乡土教材编写历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逐一指出每个阶段的要点与特点,让读者对中外乡土教材编写历史及成因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在“内容篇”中,作者从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重要文物古迹、乡土民俗、民间文学、传统表演艺术、传统工艺美术、传统工艺技术、传统祭祀与庙会、传统节日等11 个方面出发,分析中国乡土教材加入这些内容的主要原因和价值意义。比如,在谈到乡土民俗时,作者指出乡土教材加入乡土民俗方面的内容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通过对传统民俗的介绍,可以培养孩子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让孩子们知道家乡的可爱”;二是“通过对传统民俗的介绍,可以使孩子们学会做人的规矩,懂得做人的道理”;三是“通过对传统民俗的介绍,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独具中国特色的审美意识”。[7]正是在这种条分缕析的剖析中,读者才能深切明白乡土教材中加入乡土民俗的价值和意义,这本手册的指导意义也就更加凸显了。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指导手册》的“开发篇”,则设置了23 个问题,涉及各类非遗项目在传统村落开发中的价值,开发工作容易带来的问题,传统村落开发的路径,以及传统村落开发与当地村民的关系等等。[8]也就是说,作者把传统村落开发中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都汇聚到了这一章节,让读者在这里既能看到传统村落开发的价值、途径,也能看到传统村落开发容易出现的问题,从而在传统村落开发实践中尽量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这对传统村落保护无疑就具有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理论联系实际,从田野中找到更多遗产传承与保护规律

2023 年3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和积极反响。著书立说同样如此,如果没有调查研究,就是纸上谈兵。尤其是以社会实践为落脚点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更需要理论联系实际,需要更多的田野调查与田野作业。

作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学者,苑利和顾军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田野调查。他们扎根在祖国大地,就像“海边拾贝人”一样,时刻关注那些有可能存在文化珍宝的地方。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在湖南发现了两千多年前的“周礼古宴”,在云南发现了被当地民众以活态形式持续传唱着的2700 多年前的《诗经》,在贵州发现了5000 多年前的苗族祭舞。一批批“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文化遗存,都在他们深入调查、细致耙梳下被发掘出来。从2014 年起,他们持续举办了全国高校非遗教师培训班,在全国各地培养了1400 多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研究者和教育家,[9]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培养了大批人才,并让这个项目成为当代全国高校非遗教师培训工作的著名品牌。

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苑利和顾军一直秉承理论联系实际的传统。他们认为,“非遗学是一门具有可操作性的学问。它所强调的是通过对非遗传承规律与保护规律的探索,最终告诉人们怎样保护非遗,这是非遗学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非遗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10]。他们的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其他类型的文化遗产保护。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北斗丛书》正是他们和所有参与者多年田野调研经验的结晶。从这套指导手册中,我们随处都能看到来自田野的鲜活案例,并为书中的理论阐述提供必要的实践支撑。比如,作者在谈到如何利用非遗项目间的寄生关系来保护非遗时,讲了一个在剑川调研时的案例:“历史上,由于剑川木雕的出货量很大,作为耗材的木雕工具的消耗量也十分惊人。由于有现成的销售市场,剑川木雕工具制作技艺也十分发达。”[11]同时,作者用亲身观察到的实例告诉读者,时至今日,当地制作的木雕工具虽然美观度和价格都不占优势,但由于当地的木雕工具制作者非常了解木雕师傅的用刀习惯和实际需求,他们所制作出来的木雕工具就能受到木雕师傅们的青睐,因此,当地的木雕工具制作技艺就能得到较好的传承和发展。

用苑利的话说,田野调查让我们发现了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现了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也发现了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律与传承规律。与此同时,田野调查也能让我们发现更多的问题,并提出更多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原则与方法。于是,他用双脚丈量学术生命的长度,用双手探索文化遗产的厚度,每年他们都会花上近半年的时间走在通往田野的路上。可以说,《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北斗丛书》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最好注解,它字里行间透露出“实践出真知”这一人世间最朴素的生活智慧。

五、持续亲力亲为,用田野实践回答人们在遗产保护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在这套被两位主编戏称为“口袋书”的丛书中,每本手册都是根据相关领域保护工作的确切需要来设计布局的。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来说,只有走进田野,才能看到真正存在的实际问题。对文化遗产研究者而言,同样如此,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出自田野,我们也就要在实践中才能探索出合理科学的解决方法。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指导手册》为例,它所要解决的首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何申报的问题。在作者看来,非遗申报首先要解决的是申报项目的“真”与“假”的问题。“要想从纷纭复杂的文化事项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甄别出来,钩沉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这一方面需要我们深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鉴别标准,同时还需要我们有着坚定的职业操守,而这部小册子所要解决的,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遴选、申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种种问题。”[12]为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指导手册》为读者专门设置了申报选项篇、申报概念篇、申报指南篇和申报填写篇,围绕非遗申报工作的各个环节,手把手地教读者如何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申报书填写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从中我们也能发现,这些申报工作实践中的问题绝非纸上谈兵就能解决,而是需要真正实际操盘多个项目后,才能较为熟练地掌握其方法和要领,也才能转化为书本中的文字来指导读者具体应该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可行的。

《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导手册》包括概念篇、价值篇、保护篇、原则篇、理念篇、关系篇、申报篇、规划篇、活用篇、问题篇,围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从基础理论到保护实践逐层铺开,让读者通过这本小手册全面掌握农业文化遗产领域保护工作的概念、理念与方法,进而“重新审视、发掘、弘扬、传承我们的传统农耕文明,并为人类农耕文明的发展指出一条前进的道路”[13]。总之,无论是哪部书,作者都会根据自己在相关领域所做研究和自己在该领域调查中所发现的问题,设置出适合的篇目、章节和内容,为读者答疑解惑,解决他们在实战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刚刚出版的这套丛书第一编中,除直接关乎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外,还有诸如《中国乡土教材编写工作指导手册》这样一类用书。将它们编入本丛书的道理很简单,文化遗产保护不仅仅是传承人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的责任,同时也是包括年轻一代的共同责任,为了能让年轻学子早早了解本乡本土的各类文化遗产,当地的教育者当然有责任也有义务,将这些人类遗产纳入当地乡土教材,让学生们在感受家乡文明的过程中,增强年轻学子们的乡土意识、自信心和自豪感。让年轻学子通过乡土教材,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本乡本土的乡土文明,明白那一草一木、一食一味的独特意义,进而让年轻学子们更加热爱生养自己的家乡。有了这些乡土文化的熏陶与滋养,以后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根之所系。基于这一编撰理念,在该丛书接下来的出版计划中,还会陆续出版诸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作指导手册》一类的更加专业、更加具体,也更加实用的内容。

据主编介绍,这套丛书还会不断扩容,内容上还会涉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绝大多数领域。正如前文所讲述的那样,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范围也远不止目前所涉领域。单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例,至少还会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建设、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非遗保护数字化建设、非遗进校园以及非遗产业化等诸多内容。不难看出,开放性与包容性是这套丛书的最大特点。可以想象,这套丛书还会随着卷本的不断增加而变得更加完备,并最终形成一个完整而系统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导体系。

六、结语

苑利曾在一篇探讨冯骥才先生文化遗产观的文章中这样说道,“他所做出的最重要贡献不是在他的主持下完成了多少重大项目,而是作为一名先知先觉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他用他那宏阔的学术视野、先进的学术理念以及超前的学术思想启发了多少人,唤醒了多少人,影响了多少人”[14]。同样地,《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北斗丛书》的最大价值,也不在于他提出了多少新理论、阐述了多少新观点,而是在于这些充满了诸多学者汗水与智慧的实践经验和有效方法启发了多少人,唤醒了多少人,影响了多少人。全国各地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也会通过这套丛书的学习,在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上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猜你喜欢

丛书手册遗产
“人梯书库”丛书
遗产怎么分
艺术创想丛书
艺术创想丛书
千万遗产
《社会组织培训教材丛书》简介
遗产之谜
遗产
School Admission择校
兔兔自杀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