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运用遗产经济学 推进上海龙华庙会存续

2024-01-25陈勤建

非遗传承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龙华庙会文化遗产

陈勤建

庙会,也称庙市,是依托传统寺庙及其宗教活动而进行的集市贸易。始于汉唐,兴于宋元,盛于明清,延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上海龙华庙会,凭借民众俗信祭祀和集市、游艺等混合的展演形态,表达了上海地域中国式民间狂欢的特定场景:使神圣同世俗,崇信同生活,朝拜同物流,仪式同文艺,交融一体。“庙会(上海龙华庙会)”2008 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俗类),保护单位为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龙华街道办事处。

上海龙华庙会展示了当地民众固有的精神寄托和生存智慧,古往今来,盛名天下。然而,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上海龙华庙会与各地庙会的文化和生存空间环境,不断被挤压。传统庙会展现的盛况式微,原有庙市传统商品和集市,更是一路下滑,陷入尴尬境地。作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庙会,该如何保护传承?

一、上海龙华庙会的盛衰

龙华寺地处上海市区南缘徐汇区,相传三国时期兴起的龙华古镇。该地区在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前缘部位,境内地势宽广平坦,又有多条内河与苏松地区的水道相通。此外,另有陆路开辟,环境优雅、交通极便利,历代为商贾、游人必经之地。

上海龙华庙会的起源极早,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吴时期。大约在唐代垂拱年间,庙会初具规模。每逢龙华寺举行大型水陆法会,附近地区信众,便蜂拥而至。有庙即有香市、庙市,一些卖香烛、小吃的小贩也集中于此。两宋时期,龙华寺得到朝廷的重视,不断得到修葺。元代,龙华寺的香火日盛,僧徒日众。明代,龙华寺为江南地区的名山道场,位列台宗十刹之一。清代,龙华庙会继续发展,庙会的时间由农历三月初三向后推至三月十五。因为农历三月十五前后正是当地桃花盛开的时节,于是,郊游赏桃花和逛庙会结合起来,扩展了庙会的娱乐内容,扩大了庙会的规模和影响。

(一)五个方面的习俗活动

上海龙华庙会富有海派特点,大致有五个方面的习俗活动。

1.商贸交流

至二十世纪初,龙华庙会的商贸部分主要是农副产品及手工制品物资交流会。当时参加贸易的主要是上海郊县的农民,因此所卖之物也就以农具、农副产品、竹器、手工编织物等器物为主;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庙会上交易的物资逐步丰富起来。除了农副产品和一般的手工制品之外,家具和较为细巧的手工艺品也见得到。龙华地区曾广种桃树、柳树,在传统文化中,两者都是吉祥的象征。因此,购买桃枝的人大多也会同时购买柳枝。桃枝和柳枝的买卖,一度成为一种季节性的地方产业。

2.风味小吃

庙会饮食,首先从为广大香客和游客提供饮食发展而来。龙华庙会人流量巨大,其庙会饮食不但种类繁多,且非常富有地方色彩,如大麦茶、龙华羊肉、龙华五香豆、龙华豆腐干、冰糖梅子、八宝粥、荸荠片和龙华素斋等。八十年代中期我曾前往实地调查,卖茶水者,三分钱一杯,一年做二次,赚的钱一家一年吃存有余。

3.游艺娱乐

龙华庙会的娱乐项目是当地传统娱乐项目和娱神仪式的混合产物。庙会期间曾经存在的娱乐包括:庙戏——木偶戏、花鼓戏、皮影戏,赏桃花、看龙华塔,观舞龙舞狮、魔术表演,踩高跷等。庙会期间,龙华寺周围的茶楼、饭馆都是亲友相聚的场所。一些文人仕宦,尤喜到此聚会,诗酒唱和。龙华港水道两旁曾遍布茶馆、酒肆,喝老酒和听小调是许多人聚会时热衷的两件美事。

4.烧香礼佛

龙华寺相传是弥勒佛的道场,寺名也与弥勒成佛前在华林园龙华树下举行集会的佛教典故有关。龙华庙会的核心活动最初就是对弥勒的祭祀活动。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弥勒化身布袋和尚的涅槃日。而作为弥勒道场的龙华寺,在这一天就要举行盛大的纪念法会,做众姓水陆道场。在庙会期间,礼佛者所提供的各种净素食品几乎堆积如山。上香完毕,这些供品就留在佛龛上。后来,礼佛者在上香完毕后,一般都将供品带回,或自享或分送亲朋,民间认为吃了这些沾有佛气的供品,可以消灾祛病。

5.轶闻景物

在庙会的发展过程中,还产生了众多的传说故事、诗词、谚语等文学艺术表现形式。庙会相关诗词集中出现在明清两代,与此时庙会规模大、影响广的事实相关。诗词主要反映了庙会的盛况及其深广的影响。龙华庙会所在地,是上海黄浦江西南风光奇异的曲折拐弯处,俗称“龙华十八湾”,为沪上一景。清乾隆年间李行南在《申江竹枝词》中写道:“三月十五春色好,游踪多集古禅关。浪堆载得钟声去,船过龙华十八湾。”[1]旧时,不少游客是坐船来赶庙会的。清光绪年间秦荣光的《上海县竹枝词》,也描写了龙华庙会期间车水马龙的热闹场景:“车如流水马如龙,轮舶帆船白浪冲。香汛赶齐三月半,龙华塔顶结烟浓。”[2]

(二)龙华庙会的地位

龙华庙会不仅是上海地区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庙会,也是华东地区著名的传统庙会,是商品集市、民间信仰和民间娱乐三者相结合的综合性庙会,具有浓厚的商业氛围,表现了上海乃至华东地区重商的传统。庙会活动和相关传说均体现了传统文化兼收并蓄的特点,多样性、多元性特征明显。传说中所反映的民俗观念、民间生活场景、民间智慧、民间生产工艺、民间道德等内容,是研究上海都市民众世界观、生活状态、民俗民风的重要材料,具有重要的民俗学、人类学和社会学价值。相关民间传说曾经是民间生产、生活和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在今天仍然在民间发挥着一定的教育作用。

然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与需求,今天,工业化大生产与商品经济急速发展,多元化的消费渠道使得琳琅满目的消费品随时随地唾手可得,日常文化娱乐生活五光十色,社会主流群体接受的是现代科学知识的教育,大多数人并不依靠宗教信仰寄托心灵。与此同时,在上海这个现代化、国际化程度极高的都市,龙华庙会原本具有的许多功能已经被当下都市中形形色色的现代商业形式所取代(如分类更细更专业的展销会、城市商圈等),旧日模式中的部分板块与今天的都市社会、都市文化语境已难以契合。农耕社会的民众前往庙会进香礼佛、游春社交、物贸交易,是出于实际的生活需求,而这种需求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庙会中才能被较好地满足;20 世纪末的中国,物资交流成了庙会的主导功能,同样符合当时民众生活最直接与迫切的需求。而今天,民众对龙华庙会期待的则是其洗净铅华之后所沉淀出的文化符号意味,也就是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与价值。因为这正是当下都市中的“稀缺资源”之一。

二、认清一个事实:庙会在环境和历史互动发展中不断再创造

上海龙华庙会作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应当得到保护传承,但是,多年的实践表明,时代和现实的环境变了,庙会恐怕已不可能按照历史传统的模式进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曾指出:“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3]

傅铿在为爱德华·希尔斯(Edward Shils)的《论传统》(Tradition)所写的译序中曾总结道:“一个社会不可能完全破除其传统,一切从头开始或完全代之以新的传统,而只能在旧传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造性的改造。”[4]“那些对传统视而不见的人实际上正生活在传统的掌心之中,正如同当他们自认为是真正理性的和科学的时候,并没有逃出传统的掌心一样。”[5]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类与人相随的无形的文化传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因一定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被建构(构成),或者被创造的。按照建构主义的立场,这是“被创造的传统”[6]。实际上,任何传统在特定时代的文化生态中,总是在继承中有所创造。“被创造的传统”,这也是今天被视为传统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龙华庙会保护传承发展的原则和路径。

强调“传统文化”,绝不意味着复制或全盘恢复旧日庙会的形式,因为那时的庙会形式对“传统文化”的命题其实是无意识的,甚至是忽略的,宗教信仰与现实经济生活才是它最大的主题与使命;另一方面,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如果仅限于在全国范围内搜罗一些民间艺术演出形式,拼凑填充进庙会的档期,则永远都无法触及本土民众的心灵。主办者必须从龙华庙会产生、发展的传统文化生态环境出发,提炼出其最隽永、最能够契合当代文化语境的文化内核与文化元素,并结合当下都市社会形态与民众心意,综合、整体地予以观照,才有可能重新树立起“上海民俗第一游”的牌子。

三、明确一个原则:庙会在遗产经济学的认知下展开

龙华塔和龙华寺,前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者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而龙华庙会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一组物质形态与非物质形态的双遗产,两者互为依托,对这类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从遗产经济学视角切入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一)遗产经济学视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9 年在马来西亚召开了一次名为“遗产经济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亚太地区历史遗产的适应性再利用”(The Economics of Heritage:A UNESCO Conference/Workshop on the Adaptive Re-Use of Historic Properties in Asia/Pacific)的会议。会议集中了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学研究领域的许多专家,探讨了亚太地区持续增长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以及如何使这种保护成为有效的经济和社会政策。

(二)遗产经济学的实践

一般认为,遗产经济学运用经济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评估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研究探讨物质文化遗产与经济的交融互补,维护遗产的成本和潜在的经济效益,帮助政府制定合理的文化经济政策。

物质文化遗产经济学尚处在实践研究阶段,理论体系不够完善。但它对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和经济因素在文化遗产问题中的重要作用的关注,使得这一研究在国际上得以发展,理论积累不断深化。我认为,这一物质文化遗产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的视角,不仅适用于物质文化遗产,也适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庙会。

(三)文化遗产价值的研析和判断

标准。在一地域民众中有广泛影响的文化遗存,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与现实社会的生活与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包含独特的表演力、技艺与应用性;是一地固有、一地特有的,并承载一地文化基因的传递。

特征。唯一性、稀缺性、公共产品性、成本性、自然垄断性等。

价值。价值包括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增值价值,经济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非使用价值,其中非使用价值又包括存在价值、选择价值、遗产价值等。

在遗产经济学的观照下,我们需要对龙华庙会整体及各个环节进行细化的解析与设计。挖掘契合当代文化语境的文化内核与元素,将“桃花踏春”“龙华十八湾”“龙华庙市”“庙戏”“行街”等内容,以传统与时尚的碰撞重新设定,既以庙会民俗传统唤醒城市宝贵记忆,又以年轻的视角对话庙会消费市场,赋予庙会场景以新时代的海派活力及精神内涵;亦将着重于庙会场景新体验与新社交功能的建设,以具有海派特色的当代民俗生活文化的盛会形式,汇集非遗资源和商业力量,打造徐汇、上海乃至长三角区域的文化交流平台,以非遗引领中国文化的自信。

四、搭建一个平台:庙会在传统与现代融合中重建

龙华庙会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承是必须的,但顺变和新的建构也是必然的趋向。在上海市非遗部门指导、徐汇区文旅局与龙华街道主持下,可以在传统与现代融合中,构建一个新型的庙会平台。

(一)庙会区域外部环境(文化空间)的重塑与维护

一般而言,庙会都是紧紧依附在特定庙宇外的周边场所进行活动的。一定历史的积淀,已形成了一个大致固定的场域。庙会区域外部环境(文化空间)的重塑与维护,有国际借鉴。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多米尼加共和国的由非洲奴隶和混血儿创建于16 世纪的“梅拉镇孔果圣灵兄弟会文化空间”和俄罗斯联邦的“塞梅斯基文化空间和口头文化”,都是在数百年不变的特定的文化空间地域进行的,并延续于一个有着浓郁传统风情的社区氛围中。即便是在东京这样繁华现代的大都市,浅草在其以浅草寺为核心的区域内也都始终保持着浓厚的江户风情。建筑与园林绿化作为街区景致的主体,其风格决定了所属区域基本的外在文化调性,一个特色鲜明且整体风格协调的环境,很容易将人们带入其语境,反之则会使人陷入一种无所适从的游离状态。龙华寺塔的庙前广场是举办龙华庙会的核心区域,参加龙华庙会的民众对这一区域的环境风格有着较为统一的心理期待。

1.赵宋之风

龙华古塔为宋塔,几经兵燹的龙华古寺亦遵循宋代的伽蓝七堂制,故而整个庙前广场的建筑风格与园林绿化以遵循“清雅柔逸”的赵宋之风为佳,侧重对宋代文化元素的解构与运用,借鉴宋代绘画、文学、雕塑等美学情趣,体量宜小不宜大,要内敛亲民而不华丽张扬。轻灵、柔美、秀逸者佳;布局当随意灵动,不求对称规整,且不宜过满,要注重留白,融自然美与人工美于一体,营造宁静旷逸的意蕴,亦可与寺、塔的古朴气质及佛教氛围相契合。

2.桃花元素

“十里桃林红不断”的龙华地区自古以其桃花而闻名,阳春三月上龙华逛庙会,看桃花向来是必不可少的活动项目之一。目前人们只有进入一旁的龙华烈士陵园才能欣赏到桃林美景,空间的隔断使桃花和庙会未能充分融合,故而在庙前广场的区域内应适当加入“桃花”元素,不求以量取胜,但在造型和布局上要精心琢磨,利用建筑背景、多种植物的层次与色彩等园林设计手段加以烘托凸显。

3.核心空间

作为龙华庙会的核心场地,龙华塔庙前广场必须具有承担庙会主场活动的空间功能,故而在建筑与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中,庙前广场空间的完整性与作为集会场所的功能性是不可忽视的。

4.建设线上网络庙会数字平台虚拟文化空间

实施文化传承与数字创新,线下线上交汇新融合,激活庙会文旅新动能。在线下场景的建设中,新庙会聚焦非遗民俗与数字艺术跨界创新,解码非遗民俗类庙会的时代文化基因,探索“庙会+”概念,寻找与年轻消费力的时代链接,以新设计、新科技、新互动打造沉浸式非遗庙会集市场景,打通线下场景与NFT、AR和VR、元宇宙等线上虚拟科创的链接脉络,建设趣味性、可玩性、社交性、科技性、商业性多元叠加的新型体验,促进非遗“活态传承”。

(二)具有延续性的庙会主题文化与商贸集市模式

政府主办龙华庙会至今已有不少年头,但民众心中“龙华庙会”的意象却仍是模糊不清的。小商小贩、美食街、天南地北的民间杂艺等,都远远扛不起庙会的大旗,而庙会的价值也会在这种缺乏特色的拼盘模式中被消解,声势看似浩大却很难在民众内心掀起波澜。为庙会寻找并塑造具有吸引力的核心意象是首要的任务,换言之,也就是要进一步明确并强化民众对龙华庙会的“品牌联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梅拉镇孔果圣灵兄弟会文化空间”“塞梅斯基文化空间和口头文化”以及东京浅草的“三社祭”与香港地区长洲岛的“太平清醮”,都是以一项重复性的传统文化活动作为核心,在积淀出了特色鲜明的文化内核与品牌的同时,也成就了其他诸多方面的繁荣。为此,在传统庙会文化活动的基础上,我们对龙华庙会的活动程式和内容进行一些新的设计。

1.开幕活动——“龙华祈春福”

作为每年龙华庙会的开幕活动,全民参与,气氛温馨。以“龙华会”“文笔峰”的传说以及旧时暮春时节青年男女踏青会聚的传统作为引子,民众可来此在祈福牌上写下祈愿,悬于“春福索”上,祈学业,祈姻缘,祈平安吉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龙华寺僧人则在“春福索”上悬挂最大一枚祈愿木牌,祈愿所有民众平安喜乐,国泰民安。依据如下:

(1)龙华会:据佛经称:佛入灭后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弥勒菩萨自兜率天下生人间,在华林园内龙华树下成佛接班,三度说法普度众生,称“龙华会”。

(2)文笔峰:龙华塔古称“文笔峰”,是一座八角砖木塔,相传与龙华寺一同始建于三国时期的吴赤乌五年至十年(242—247),主要用于收藏请得的五色佛舍利。

(3)男女会:暮春三月,艳服靓妆的男女纷至沓来借佛游春,是旧时龙华庙会一道亮丽的风景。他们心中多怀着对爱情的美好向往,期盼能在这桃花盛放的时节交一次“桃花运”,觅得自己理想的配偶。

2.主题活动——“吉祥行街”

“仙人出会”是龙华庙会传承了数世纪的民俗活动,原来是地方上为祈祥压邪、驱赶瘟疫而举行的巡游集会,也曾是上海地区规模最大的民俗民间艺术展演。今天的庙会仍可对此传统加以利用,但对当年行街的节目内容须进行适当改良与删选,如“荡香炉”“吊金锣”等,恐怕已不适用。

3.商贸集市板块

商贸集市自古是龙华庙会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庙会的活力之源,繁荣的物贸交易,甚至促成了龙华镇的诞生。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龙华庙会的商贸活动,主要问题在于缺乏文化特色与商品品质的良莠不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龙华改造,我曾经提出过将此地打造为上海老字号集聚区的提议,可惜未能如愿。如今依旧应当在商品的文化特色与品质上下功夫。

根据城市空间规划及区域内产业定位,在做好非遗庙会保护的同时,整合优质资源,扩展合作边界,创新庙会经济发展模式,以具有延续性的主题文化活动与商贸集市结合年轻化的文化商业品牌与体验,联合龙华寺庙周边的上海京剧院、朵云轩、老凤祥、龙华会、龙华寺等生态伙伴,通过文旅与商业的联动,搭建生态共赢平台,打造全新非遗民俗生态经济圈,为龙华区域的时代传承与应用汇集活力,塑造庙会文化价值及经济价值的共生,为城区更新注入活力,与城市更新共同发展。

4.民艺板块

民艺是充实庙会内容的重要板块,可选取在龙华或徐汇地区有历史根基的民艺项目着重打造,待演出形式风格发展成熟,还可引进商家赞助机制,以保证演出延续。本土非遗项目“江南丝竹”与“皮影戏”是不可或缺的,而皮影戏尤其值得重点利用。徐汇“桂林”皮影戏团是上海目前唯一能唱大戏的固定戏班,也是上海皮影戏第一代创始人毛耕渔的第四代弟子即桂林班——徐顺林班的全班人马。另外,要开拓民艺的创意发展,以及民间文学跨界与创意产业的打造与展演。

5.美食板块

美食是龙华庙会的传统板块,也是游客们最为热衷的庙会项目,除了加强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监督工作之外,应从店铺外观与食品种类两方面着手进行打造:临时搭建的店铺街可采用宋代民间食肆的建筑风格,店招、工作人员服装等都统一宋风,与寺庙古塔呼应,营造传统庙会氛围。在传统“龙华豆腐干”“梅花糕”等庙会食品的基础上,开拓创意产品,如网红美食,构建新的庙食品牌。如龙华寺非遗“龙华寺禅食”。

6.灯彩板块

灯彩是庙会夜间板块的亮点,喜庆祥和,且充满中国古典浪漫气息,自古以来便是人们在节庆时最乐于观赏的美景之一。龙华庙会若有灯彩点缀,传统韵味与节庆氛围自然更为浓厚。建议以上海地域特有的灯彩,在庙会空间营造传统节庆氛围,将灯彩运用于整个庙会区域的照明、点缀于园林绿化与建筑之间,与庙会和龙华寺周遭环境融为一体,庙会期间夜夜璀璨。

(三)庙会中街区民众的参与与街区文化建设

龙华庙会作为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生命力应当来自最广泛的本土民众。上文所述的“梅拉镇孔果圣灵兄弟会文化空间”“塞梅斯基文化空间和口头文化”以及“三社祭”与“太平清醮”的沿袭与光大都离不开其所属街区民众的积极参与、代代传承。龙华庙会要找回其最初的生命原动力,本土民众的参与也是必备的条件。参与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如可将庙会部分模块任务下放至有能力承担的居委、学校等,发动龙华或徐汇辖区内各年龄层次的居民加入(如“吉祥行街”“民艺演出”等板块)。

(四)庙会相关文化衍生产品开发

龙华庙会的品牌感与影响力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其衍生纪念商品的开发。优质的衍生产品不仅可以增加庙会收入,更能使民众心中龙华庙会的文化意象更为清晰,并加深其文化韵味,进而成为龙华庙会“商贸部分”以及徐汇与上海文化旅游产品的亮点,主办方在这方面应重点开发打造。还可以龙华或龙华庙会为主题,策划设计专有图像标识,运用在伴手礼和相关场景中。

关于龙华庙会相关衍生产品设计创意,在此抛砖引玉,列举如下:

(1)桃枝柳枝。庙会期间出售新鲜桃花/枝与柳枝。

(2)龙华明信片(复刻版)。在确保版权的前提下,将二十世纪初经典的龙华风景明信片复刻出版。

(3)连环画(龙华传说)。选择部分情节出彩的龙华传说故事,以传统连环画的形式出版。

(4)文化衫。策划若干系列印制、绣制于T 恤等款式服装之上。如“塔”(水墨画风的龙华塔意象)系列、“庙会”(传统风俗画风的民俗小物与场景,如泥人、纸鸢、戴荠菜花的妇人、杂耍、馄饨摊等)系列等。

(5)晴雨伞。策划若干系列印制、绣制于晴雨伞上。如“龙华庙会logo 系列”(以印章、水墨等传统文化元素形式呈现)、“塔”系列、“庙会”系列等。

(6)龙华塔模型。以木质结构或其他新材料制作龙华塔微缩模型,以可拆装为佳,以呈现龙华塔内部的精妙结构。或可设计龙华塔为内容的传统镇纸或水晶镇纸,取龙华塔“文笔峰”的寓意,做成礼品表达对莘莘学子学业有成的美好祝愿。

(7)福袋。策划若干系列纹样印制、绣制于棉麻质地的布袋上。(可将多件商品装入布袋中,进行搭配销售,亦可制作成小巧精致的装饰小袋)如“龙华庙会logo 系列”(以印章、水墨等传统文化元素形式呈现)、“塔”系列、“庙会”系列等。

(8)皮影画。以皮影戏纹样为素材作画。

(9)纸鸢。以传统工艺制作传统纹样的纸鸢。

(10)其他。冰箱贴、钥匙扣、环保袋、手机链、扇子、杯垫、笔记本等,不一而足。

(五)龙华地区日常生活文化策划

关于龙华地区日常民众文化活动策划,在此列举如下:

(1)丝竹雅会。春、夏、秋三季于庙前广场或邻近地块建筑内不定期举办小型丝竹音乐会,参演人员以长桥街道江南丝竹班为主,也可引进一些社会优质团队,如高校学生社团等。

(2)龙华歌会。暨上海高校音乐节,可分为“青春版”与“经典版”,参与者以高校学生为主。“青春版”为上海各高校流行音乐范畴的学生乐队参与演出的音乐节,“经典版”则为各高校热衷传统戏剧或曲艺的学生参与的音乐节。

(3)旗袍日。目的在于推介海派旗袍制作技艺。邀请市旗袍服饰团体,鼓励市民和街区女性,穿旗袍出席公园游园会、江南丝竹演奏会等活动。

(4)皮影日。徐汇桂林班皮影戏公演日。

(5)土布日。手工棉纺技艺擂台,以园南中学、紫阳中学等,学习过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的学生为主,进行擂台比拼,并与观擂民众互动;同时展示出售土布及制品,并创立“土布服饰设计”竞赛,展示参赛作品并评奖。

(6)龙舟赛。端午节之时,利用龙华港的先天条件,招募社会团体进行龙舟赛。

(7)桃花展。在龙华寺庙前广场进行春日桃花盆栽展销。

(8)传统游戏擂台。解九连环、解鲁班锁、投壶、蹴鞠等古代游戏,以及上海弄堂九子游戏[打弹子、滚圈子(俗称“滚铁圈”)、踢毽子、盯核子(盯橄榄核)、造房子、拉铃子(拉叉铃)、刮片子(刮香烟牌子)、掼结子(翻麻将牌)、抽陀子(俗称抽贱骨头)]擂台等民众参与的互动性活动。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传统的庙会,历来是因民众自己的需求而形成的庙市活动。时代变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龙华庙会的保护传承发展,光靠专家在传统与现实融合基点上的归纳、梳理、设想和策划,还是不够的。归根结底,最终,还是要依靠民众的自我认同和自觉参与。所以,活动期间,要特别听取社区民众的心声,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共同推进龙华庙会的存续发展。

猜你喜欢

龙华庙会文化遗产
Multifunctional light-field modulation based on hybrid nonlinear metasurfaces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点燃自己
元宵节,逛庙会
通过JCI、HIMSS7后,龙华医院有话说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丰都庙会
宝顶架香庙会
洋庙会写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