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零碳岛 长岛走入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
2024-01-25郑义苗春雷
郑义 苗春雷
中国能为全球海岛型城市应对气候变化贡献怎样的智慧?这一刻,世界目光聚焦长岛。
在12月8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中国角城市气候合作对话会上,中共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德雁介绍了烟台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并对“长岛国际零碳岛”建设作了重点推介。
城市气候合作对话会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联合主办,旨在为中外城市市长和城市气候行动实践者提供交流平台,加强中外城市在气候行动与合作方面的理解与互信,推动中外城市的务实合作。
“我们的目标是:到2027年,长岛温室气体排放比2023年下降20%;到2030年,长岛形成具有广泛国际引领力的‘零碳岛’模式;到2035年,长岛国际零碳岛高质量建成,全域温室气体实现净零排放。”郑德雁说,希望通过国际零碳岛建设,从长岛触摸变化的烟台,感受进步的中国。
同时,他向世界发出邀请:诚挚邀请联合国机构和国际非政府组织,共同推动长岛国际零碳岛建设,为全球海岛型城市应对气候变化贡献智慧。
为什么是长岛?长岛有哪些可供世人借鉴的经验?与会者睁大眼睛,翘首以待。
烟台拥有230个海岛,其中,最大的岛屿群是长山列岛,陆域面积59平方公里,人口4.1万人。长岛历史上被称为“海上仙山”,是人们向往的地方。
“2018年,长岛成为中国首个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我们系统推进长岛生态保育。”郑德雁举例说,为保证候鸟迁徙,拆除了岛上所有80台风电设施;岛内实现了垃圾分类、污水无害化处理、清洁能源供暖全域覆盖;因生态环境改善,斑海豹数量由近200头增加到400余头;大黑山岛成为中国首个负碳超过2000吨二氧化碳当量的“负碳海岛”。
绿水青山海岛样板加快打造、金山银山产业生态加快重塑、幸福宜居美丽家园加快建设……几年来,长岛绿色发展取得了新突破。
如今,低碳发展成为时代潮流,“双碳”战略引领绿色变革,无论从全球、全国,还是海岛本身看,零碳海岛建设已经是势在必行。
“为更好地保护海岛,为全球有人岛探索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我们提出打造‘长岛国际零碳岛’的目标,由三位院士领衔开展科学研究,聚焦碳汇现状、碳汇增汇、清洁能源替代、减污降碳、零碳旅游、碳交易、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等8个方向开展深入研究,制定了《长岛国际零碳岛发展规划(2023-2035)》和行动方案,坚持降碳与增汇两手抓,争取早日实现零碳岛目标。”郑德雁阐释了长岛国际零碳岛的方向、路径及目标,展现了烟台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作为与担当。
做好降碳“减法”
降碳,是零碳岛建设的题中之义。
在交通出行上,城市公交和旅游公交“新能源化”,年减少使用燃油500吨,减排二氧化碳1300吨、二氧化硫5吨、氮氧化物4.3吨;
在冬季取暖上,采用闭式空气热源塔和空气源热泵技术,推进煤改电清洁能源供暖项目建设,实现城区清洁能源供暖全覆盖。
在渔业养殖上,一座座海洋牧场平台配备了自动投饵机、水下机器人、各类智能传感器、养殖大数据管理系统等智能化设备,仅用4人就能完成全部工作……
这些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折射着长岛向着降碳目标大步迈进的坚定步伐。近年,长岛千方百计降碳减排,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生活消费习惯等不同领域持续发力,探索降碳新路径,激活零碳建设全局。
未来,长岛将大力发展绿色产业,通过应用零碳渔业技术、计算旅游碳排放和碳足迹等措施,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大力推进新能源替代,构建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体系,实施终端用能的清洁替代工程,推广新能源车、船,全域开放自动驾驶场景,到2027年,长岛非石化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52%;到2035年,陸上新能源交通占比90%以上。大力实施全过程减污降碳治理,到2027年,长岛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比例达到100%,到2035年绿色出行比例达100%。
既要抓降碳“节流”,也要抓增汇“开源”。
被称作“海底种草”的大黑山岛海草床和海藻场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已完工,该工程涉及近海岸带退围还海,养殖围堰拆除约2600米、海藻场生态修复7公顷、海草床生态修复4公顷。工程完工后,将恢复和改善生物栖息地、生态碳汇等生态服务功能。
这是烟台持续做好增汇“加法”的一个缩影。近年,长岛统筹推进“山水林海城”全域生态保护修复,同时,把碳汇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坚定不移扩绿、增长。
在完成植树造林、退化林改造1万亩,长岛新增绿化面积50万平方米的同时,重点推进海洋牧场建设,“渔业碳汇”不断增长。目前,长岛获批14处省级以上海洋牧场,占全市总量31%,“鱼一贝一藻、鲍一海带”和“鲍一海带一刺参”立体化多层次养殖模式全面推广,藻类养殖面积2万亩,天然海藻场约0.6万亩,贝类养殖面积20万亩。经估算,长岛海水养殖潜力约171万亩,渔业碳汇储量超过60万吨。
未來,长岛将做好增汇“加法”。大力发展海草床、天然海藻场、养殖海藻等增汇项目,稳步提升蓝碳增汇能力。恢复和提高森林面积,到2027年,森林面积达到3377公顷,林业碳汇能力达到2.73万吨。深入挖掘海洋新型碳汇潜力,探索海洋贝类增汇、渔业增汇综合管理模式,建立海上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管理体系。
向绿,向蓝,向未来。一座具有全球引领意义的零碳之岛正在走向世界。
What wisdom can China contribute to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in global island cities? At this moment, Changdao Island becomes the focus of the world.
At the Urban Climate Cooperation Dialogue of China Pavilion during the United Nations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COP28) held in Dubai on December 8, Zheng Deyan, Deputy Secretary of the CPC Yantai Municipal Committee and Mayor of Yantai, introduced Yantai’s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s in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and promoting the green, low-carb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highligh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hangdao International Zero-carbon Island”.
Jointly organized by the Chinese People’s Association for Friendship with Foreign Countries and the C40 Cities Climate Leadership Group, the Urban Climate Cooperation Dialogue aims to provide a platform for exchanges between mayor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cities and urban climate action practitioners, strengthen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trust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cities in climate action and cooperation, and to promote practical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c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