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对中国电影发展的价值意蕴研究

2024-01-25潘晓斌何小青

上海文化(文化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数字

潘晓斌 何小青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科技发展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持续影响着人们的认知模式、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数字时代作为社会发展阶段的代名词,指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革命,即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始至今的电子信息时代。”①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著:《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10页。从计算机、互联网等数字技术的发展历程来看,数字化仍然处于一个快速发展、仍未定型的转型阶段。

回顾电影百余年发展历史,电影从诞生那天起就与科技发展密不可分。“电影作为一种与科技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艺术,从无声电影到立体电影,从光学、化学设备到电子、数字设备,电影发展的历史就是科技发展的一个缩影。”②张歌东:《数字时代的电影技术与艺术》,《当代电影》2003年第3期。

国家电影局对中国电影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规划:“积极把握新技术发展趋势,建立完善电影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在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等方面实现重点突破,进一步提升电影摄制水平和特效质量,推动影院视听效果、观影体验、运营监管与服务保障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③《“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中国电影报》2021年11月17日。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电影胶片影像转变为数字影像,这种资源特质的转换,让电影的媒介属性得以彰显,同时也改变了观众对电影的审美认知。

伴随电影工业体系的逐步完成、完善,电影成为一种主流的大众传播媒介。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电影行业进入数字化时代。电影艺术实践不断向技术进步提出新的要求,新的技术语境为电影发展提供多元的传播平台和创新机遇。把握技术进步对中国电影发展的影响、探索中国电影传承优秀文化的美学路径,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试以数字化时代为背景,以电影技术与艺术的关联性为研究视角,结合世界电影发展轨迹,探析数字技术发展对中国传播媒介升级、制作流程特点和文化传承意义产生的影响。

一、数字技术进步驱动中国电影传播媒介迭代升级

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认为:“与其说影视是视觉媒介,毋宁说它是一种触觉—听觉媒介,它使我们的一切感官深刻地相互影响。”①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9年,第4页。中国电影作为艺术传播媒介,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记录到表达,再从单一的二维时空到多元立体时空等多种变化,其传播方式始终与科技进步同频共振。

(一)中国电影传播媒介发展的1.0时代:由纯视觉艺术到声画及色彩相融合

1895年12月28日,当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咖啡馆首次使用投射方式放映一分钟短片时,世界电影便进入了默片时代;1893年,爱迪生发明出可以只供一人观看的活动电影视镜,即35毫米无声片;1925年,在巴黎“国际电影与摄影工作大会”上,这种尺寸与比例被定为当时无声电影的标准。②韩雪:《从电影画幅分析电影艺术与技术的融合发展》,《声屏世界》2021年第2期。

1927年,美国影片《爵士歌王》出品后,世界电影也随即进入有声时代。1935年,《浮华世界》的上映,宣告彩色电影时代的来临。1905年,中国拍摄了第一部默片《定军山》,标志着外来传播媒介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首次结合,由此开启中国电影艺术世界之门。中国早期电影导演张石川与编剧洪深紧跟时代前进步伐,于1931年完成了我国第一部蜡盘配音的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创新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电影的快速发展。1948年6月29日,由华艺影片公司出品、费穆导演、梅兰芳主演的第一部彩色戏曲电影《生死恨》诞生,该影片对国粹京剧的唱腔、表演以及灯光等做出了一系列革新,通过画面、声音和色彩相融合的方式,充分展现中华戏曲文化特有的画面色彩和唱腔韵味,打开了中国传统戏剧文化传播的新路径。

(二)中国电影发展传播媒介的2.0时代:科学技术进步拓展彩色宽银幕空间

20世纪50年代,电视机的普及率迅速提高,观影者可以居家欣赏4:3规格的影片,一度导致电影院陷入困境。但随着电影科技的进步,影院放映设备逐级更新,各种宽银幕电影逐步兴起,带来更多信息和身临其境的空间体验,使受众的审美意趣获得有效激发,满足了大众的审美期待。

1952年,美国“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首先发现宽银幕电影制作与放映的关键因素,采用“CinemaScope宽银幕技术”和四声道立体声,实现世界电影科技的制作与传播向宽银幕电影格式的创新性变革。1953年,福克斯公司采用这一技术拍摄了第一部宽银幕电影《圣袍》(TheRobe),并在艺术和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从传播媒介特征来看,宽银幕电影更适合人类的视觉规律,即两眼水平视角大于垂直视角的特点。

1958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我国第一部35毫米彩色宽银幕立体声故事片《老兵新传》,作为我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影片,该影片以第一批拓荒者在北大荒进行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为题材,利用彩色宽银幕展示北大荒广阔无垠的壮美景色,画面效果与影片内容相互呼应。1962年,桑弧导演的《魔术师的奇遇》是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故事片。电影让观众看到了比以往银屏更宽广的影像画面,这种宽银幕画面增强了电影艺术的表现力。

(三)中国电影发展传播媒介的3.0时代:数字技术创造电影虚幻时空形态

“数字电影”在《电影艺术词典》中被定义为“在电影的拍摄、后期加工以及发行放映等环节,部分或全部以数字处理技术代替传统光学、化学或物理处理技术,用数字化介质代替胶片的电影”。①夏衍:《电影艺术词典》,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第24页。数字电影既延续了胶片对现实世界的真实记录,又创造性地呈现了对现实世界的改造与幻想。1976年,美国导演乔治·卢卡斯运用数字技术拍摄了科幻电影《星球大战》,观众通过银幕进入一个未知的时空,第一次“看”到了前所未有的世界,领略从未体验过的影像奇观。

1982年,美国迪士尼公司出品第一部使用CG技术制作的电影《电子世界争霸战》(TRON)。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科幻冒险电影《侏罗纪公园》的诞生拉开了世界电影走向数字时代的帷幕,影片通过特效技术成功创造出霸王龙的怪兽形象,让观众感受到强烈的视觉震撼。1995年《玩具总动员》的诞生开启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3D电影的大门。1997年《泰坦尼克号》用数字技术呈现巨轮沉没的场景,其拍摄方式加快了世界电影向数字化转型。

中国电影在使用数字化合成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果。电影《紧急迫降》中的飞机“表演”,第一次采用电脑特技,运用特效技术将飞机降落的画面表现得淋漓尽致;《横空出世》中使用数字合成技术再现原子弹爆炸场面;《冲天飞豹》中的虚拟战机创造了传统特效所不能实现的审美效果;《云水谣》在开篇使用技术合成的长镜头,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时间、地点以及发生的不同事件,连接在一个镜头空间中,增强了单个镜头的叙事功能和观赏效果。

(四)中国电影发展传播媒介的4.0时代:“互联网+电影”业态融合的创新型电影传播格局

“数字媒介时代的电影,已然开始由原本以审美和娱乐消费为主导的功能化媒介特质,逐渐转化成为具有社会生命的一种基于多模态互动的‘社会行动者’。”②孙承健:《多模态互动:数字媒介时代作为社会角色的电影》,《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第7期。数字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人们的传统习惯和认知方式,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从全球化视野来看,电影正在经历承载介质、表现方式和制作模式的全面革新。

作为向全世界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媒介,电影发挥着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重要作用。《湄公河行动》《战狼2》《红海行动》三部电影以国际视野讲述战争题材,数字技术的加持拓展了影片的叙事空间,全方位呈现了战争场面。影片塑造了有血有肉、立体丰满的英雄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主旋律色彩,彰显了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诠释了中国故事的价值内涵,向世界传递了维护和平、共同发展的时代声音。

“互联网+电影”时代,技术的多样性丰富了电影产业的产品形式,电影产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2020年度国产电影的票房占比为83.72%,霸榜TOP10影片排行榜,成为年度票房担当。票房破10亿元的影片有4部,均为国产片——《八佰》31.08亿元、《我和我的家乡》28.31亿元、《姜子牙》16.03亿元、《金刚川》11.22亿元。”①陈旭光、张明浩:《2020年中国电影产业年度报告》,《中国电影市场》2021年第4期。

数字技术的兴起,打破了媒介之间的藩篱,使电影的内容生产、传播渠道和终端显示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电影的传播载体从1.0到4.0迭代升级。承载特定的历史使命的中国电影迈入互联网时代,在第四次发展浪潮中展示出新的生机活力。

二、数字技术升级赋能中国电影制作流程新模式

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摄影技术、特效技术和放映技术不断升级,全数字流程电影成为电影的发展方向。电影数字化的更新换代,使观众通过放大的影像获得视觉奇观,同时,视觉奇观影像也成为21世纪电影制作流程的核心所在。

2002年拍摄的电影《星战前传2:克隆人进攻》彻底颠覆了人们“电影艺术就是胶片艺术”的传统认知,该片也是世界上首部由真人出演的无胶片电影。伴随世界电影的发展,中国电影逐步完成电影制作全流程数字化,电影传播的便捷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人工智能技术也逐步参与到电影创作中。“越来越多的拥有数字和计算机技术的创新,让机器自己可以写作。其原理是算法,由导演构成初始条件,然后允许创作在计算机自主学习的情况下进行。”②K.M.Daly,New Mode of Cinema: How Digital Technologies are Changing Aesthetics and Style,Kinephanos Journal,2009,1(1),pp.1-26.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与“虚幻引擎5”被应用到艺术创作之中,让人们感到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日益逼近”,电影在艺术创作、策划传播和美学观念上都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一)数字电影摄影技术推进真实美学建构

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André Bazin)认为:“电影是一种通过机械把现实形象真实记录下来的艺术,具备了‘完整再现现实’的功能。”③张凌燕:《巴赞的摄影影像本体论及其对新时期中国电影的影响》,《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电影技术的发展,使电影完全具备再现现实的条件。传统电影与数字电影都在满足人类追求“再现逼真现实”的心理需求,营造令人信服的影像空间,将观众带进银幕中的世界。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摄影机不断升级,分辨率提升、传感器成像尺寸加大、帧速率增加,使电影画面更为清晰流畅,并追求一种终极真实“幻觉”,为观众呈现身临其境的视听和情感体验。电影《长空之王》《满江红》《志愿军》均使用高分辨率、大尺寸传感器摄影机进行拍摄,《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夺冠》采用高帧率技术进行拍摄。摄影科技的发展和高质量的影像增强了视觉的代入感,数字技术的加持使得电影真实美学得以呈现。

秉持增强电影真实感的原则,数字时代诞生了3D电影。“3D摄影技术努力通过对深度印象的技术来创造令人着迷的幻觉。这种‘深度’的错觉通过我们内置的‘本体感受’空间感觉被记录下来或‘感觉到’。”①A.H.Jackman,3-D Cinema: Immersive Media Technology,GeoJournal,2015,80(6).2009年的电影《阿凡达》中3D技术的使用,使立体电影迈入新的黄金发展时期。2011年,我国导演徐克、张之亮创作了第一部经过认证的IMAX 3D电影《龙门飞甲》,电影运用3D技术呈现“雨中比武”,场景更具对抗性,画面更具可观赏性,影片也凭借视效场景获得好评。《战狼2》同样采用3D摄制,大量爆炸和子弹划过的画面,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可见,追求摄录高清晰度画面、最大程度还原现实,是数字摄影机更新迭代的动力所在,也是数字电影摄影技术真实美学建构的现实诉求。

(二)数字合成技术推进电影制作工具革新

数字合成技术将不同素材进行解构、重组,对其中的元素进行抠像、叠加、拼接等处理,最终获得与原始数据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从而突破实拍影像的局限性。例如《流浪地球》大量运用特效镜头,塑造了实拍无法实现的全球冰山景象;《独行月球》则使用动作捕捉技术制作主角“金刚鼠”,形象逼真生动,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数字化时代还催生了虚拟制片的出现。“虚拟制片综合运用先进数字科技,在数字资产、动作捕捉、引擎技术、实时渲染、摄影机轨迹追踪、LED广色域屏幕等技术的共同加持下,突破传统电影‘成果后置’的核心难点。”②陈奕:《全流程实时可视化:电影数字虚拟制片的创新与突破》,《电影艺术》2022年第3期。中国电影《刺杀小说家》是一次对全流程虚拟制片的尝试,影片运用“实时摄影机轨迹追踪”“实时渲染”和“实时合成”技术,创作团队对拍摄场景的空间、透视等画面内容进行可视化实时呈现,进而协助创作团队更好地把控画面内容。影像作为背景画面直接与前景的演员、道具等共同被摄影机拍摄,实现了在一个影棚拍摄若干不同场景。数字技术的不断更新,推进电影制作工具的一系列革新,为创作美轮美奂的视觉奇观提供技术支撑,为电影艺术创作的可视化呈现提供保障。

(三)数字放映技术推进电影沉浸式体验

2002年中国政府开始在政策和资金方面扶持数字影院建设。“截至2021年,中国银幕数量达到80743块,总票房和银幕数量居世界首位。”③刘阳:《总票房和银幕数量居世界首位》,《人民日报》2021年10月17日。数字影院为数字电影放映带来便捷性和稳定性,同时为数字放映升级提供可能。

影院的革命性变化缘起于1967年加拿大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上出现的IMAX系统。2011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巨幕(CGS)品牌研发成功,第一块中国巨幕在合肥“1912中影影院”落地。“作为业内第一个尝试双激光重合技术并成功迈入推广期的巨幕品牌,中国巨幕也成为中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被好莱坞八大片商认可并授权的巨幕影片母版制作机构。”①陈凡、朱国华、籍雪炜、徐鹤然:《从数字放映系统的演变看数字影院技术的发展趋势》,《现代电影技术》2017年第6期。2019年8月,华夏电影打破了放映端的技术瓶颈,综合应用4K、3D、高亮度、高帧率、高动态范围、广色域,推出了CINITY高新技术影院系统。数字化银幕的更新迭代,带给观众更加真实的画面感受、流畅的运动视觉体验以及丰富的色彩与声音的双重享受,让观众能够更为充分地沉浸于电影的故事世界。

三、数字技术发展助力中国电影文化传承

中国电影作为大众传播媒介,肩负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诠释好中国特色”的神圣使命。“从爱迪生的‘电影视镜’到卢米埃尔兄弟的‘活动放映机’,电影作为一种新生媒介,由点对点的单人传播转向点对面的多人传播,大众传播的媒介属性逐渐显露出来。”②高淑敏:《融媒时代:作为媒介的电影》,福建师范大学2022年博士学位论文。进入数字化时代,电影的媒介属性迅速放大,中国电影在向全社会传播主流价值观的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电影作为媒介负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功能

2023年10月上旬,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肩负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的重要职责。”③《习近平文化思想首次提出》,新华网,2023年10月8日,http://www.news.cn/2023-10/08/c_1129905812.htm。电影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也是引导舆论和传播意识形态的重要渠道,意识形态能够通过电影媒介影响社会民众的价值观形成。

近年来,数字特效制作技术突飞猛进。数字特效的真实度直接影响观众观看影片时的沉浸感和震撼力。画面的真实度越高,观众对影片的角色、主题、价值观的认可度越高。从一定意义上说,数字技术的发展会起到增进中国电影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作用。例如电影《长津湖》通过数字化技术,呈现志愿军战士在冰天雪地坚守阵地的战争场面,尤其是战士被冻成冰雕的画面,形象地诠释了志愿军战士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将观众带入影片所营造的故事空间,感受志愿军钢铁般的意志。《烈火英雄》中制作出令人望而生畏的火灾现场,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观众仿佛与主角一同进行着救火行动,在行动中对主人公产生认同,进而认同主人公身上所承载的主流价值观。

(二)电影作为媒介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

中国文化传统源远流长、积淀深厚,千百年来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为中国电影进行传统文化叙事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随着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动画电影已由最初的二维绘画技术演进为CG技术与三维动画技术。动画片《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长安三万里》等都采用了三维动画技术。

动画电影中的人物、动作及场景均由数字技术制作,因此创作者拥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在叙事文本、人物造型、场景设计等方面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再对其进行现代化转述。同时,由于动画电影具有较强的幽默感和趣味性,也更有利于中国经典传统故事的传播。比如在《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强大的渲染技术赋予了孙悟空更多细节,丝质披风呈现飘逸感,凸显齐天大圣的神武英姿,配合具有中国风范的戏曲音乐,将古典和当代的艺术特色通过同一媒介展示给观众,形成跨越时空的视听冲击力。又如《深海》首创“粒子水墨”技术,画面呈现的视觉效果介于“水墨画”与“油画”之间,体现了传统艺术与电影技术的有机融合。

不难发现,数字化技术使得电影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表现内容更加丰富,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电影这一媒介载体,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可以说,国产动画电影见证了影视及动画视效的技术进步和数字特效在动画工业生产体系建构中的重要作用。

(三)电影作为媒介对国家形象的建构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表达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谋求发展的共同心愿,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的国际形象。“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中国对外宣传与国际传播的新遵循。

电影《流浪地球》系列是借助数字化技术打造的科幻大片,影片宏大的视觉奇观,不仅标志着我国电影数字技术的成熟,也标志着我国电影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影片在讲述中国故事和塑造国家形象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向世界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精髓,电影主题具有鲜明的中国气派和世界意义。《满江红》中不仅有家国天下、民族精神的展现,更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豫剧等民族文化符号。中国标志性符号能够强化民众对集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最终促成个体力量的凝聚与集体记忆的情感认同。

在全球新一轮电影革命兴起之际,中国电影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和话语传播语境,不断破除制约电影创新的观念障碍和技术藩篱,积极寻找适合自己发展道路的理念策略和传播路径。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中国电影不断探索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美学路径,把握技术进步对电影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国家形象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猜你喜欢

数字
数字
创意数字“6”
数字等
是什么被挡住的数字
数字
答数字
数字看G20
数字看G20
数字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