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市城市园林植物常见介壳虫的种类及综合防治对策

2024-01-24毕可可邓嘉茹孙龙华

广东园林 2023年6期
关键词:广州地区介壳若虫

毕可可 邓嘉茹 孙龙华

近年来,广州市深耕城市绿化建设,擦亮新时代的“花城”名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如今,广州市正在全力实施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初步形成“森林围城、绿道穿城、绿意满城、四季花城”的绿色生态格局[1]。对花城的重要载体——城市园林植物进行病虫害的监测、预警以及科学防治,也是花城建设、“绿美广州”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介壳虫是城市园林植物的主要虫害之一,其个体小,背具蜡质,不易被发现。该虫发生时常大量聚集在枝条、叶片或树干上,不但影响受害植株的正常生长,而且其分泌物会诱发煤污病,严重影响园林植物的景观效果[2]。

为了解广州市园林植物常见介壳虫的发生种类和为害规律,本研究系统分析了2016—2022年广州市主干道和主要公园绿地等区域园林植物的调查和监测数据,并尝试制定更科学、更安全和更绿色的防治对策,进而保障花城的绿地生态安全,推动城市园林绿化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地点

广州市的“八路一岛”(大金钟路、白云大道、临江大道、广州大道、环市路、东风路、科韵路、同泰路以及二沙岛)、8个市属公园(越秀公园、动物园、流花湖公园、儿童公园、珠江公园、中山纪念堂、体育公园和黄花岗公园)和市内其他部分公园绿地等。

1.2 调查方法

2016—2022 年,每月对广州市“八路一岛”和8 个市属公园绿地内园林植物常见介壳虫发生种类、为害情况进行1~2次定期调查,市内其他部分绿地内的植物作不定期随机调查。调查方式参考毕可可[3]和张劲蔼等[4]的方法,详细记录介壳虫发生的时间、地点、为害部位、为害程度,并拍摄照片,采集样本带回实验室,根据镜检结果、采集信息、现场照片,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或请有关专家鉴定介壳虫种类。其中,介壳虫为害程度分为轻度(叶片受害率或枝梢被害率≤30%)、中度(30%<叶片受害率或枝梢被害率≤75%)和重度(叶片受害率或枝梢被害率>75%)。

2 介壳虫主要种类及发生特点

目前为害广州市园林植物常见的介壳虫主要有5科18种(表1),其中扶桑绵粉蚧是我国林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

表1 广州市城市园林植物常见介壳虫主要种类

经调查和统计分析,广州市城市园林植物常见介壳虫中为害程度为重度的主要有埃及吹绵蚧、扶桑绵粉蚧、木瓜秀粉蚧和苏铁白轮盾蚧4种;为害程度为中度的介壳虫也不容忽视,主要有澳洲吹绵蚧、柑橘堆蜡粉蚧、南洋臀纹粉蚧和桑白盾蚧。而这些常见的介壳虫主要危害植物的叶片、树干、枝条3 个部位。以下是为害程度较重的8种城市园林植物常见介壳虫的具体生活习性和为害特点:

1)埃及吹绵蚧

埃及吹绵蚧在广州地区1 年可以发生 3~4 代,并以各种虫态越冬。每年有2个发生高峰期,即4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8月下旬至11月中旬。该虫低龄若虫有较强的爬行能力,对于高大乔木上的埃及吹绵蚧,定殖的范围可以分布于整棵植株,包括叶片、枝条,甚至是植株主干,具有持续的为害特点,从而增大了防治的难度。该虫主要为害白兰、荷花木兰、假柿木姜子、含笑花、榕树、血桐、波罗蜜、黄葛树、对叶榕、高山榕等常见园林植物,血桐是其最适宜的寄主植物,其次是榕树[5]。

2)扶桑绵粉蚧

扶桑绵粉蚧在广州地区4—5 月开始繁殖,6 月和9 月是繁殖盛期,虫口迅速增长,且世代重叠严重,11月以后虫口密度大大减少。该虫个体较小,爬行能力强,在道路或公园花境中发生普遍,但不易被发现。当为害严重时,植物已经出现卷叶或掉叶的症状。该虫主要为害朱槿、蓝花草、白背枫、木芙蓉和马缨丹等园林植物。

3)木瓜秀粉蚧

木瓜秀粉蚧是一种扩散性、生命力、繁殖力强的重要入侵性害虫。在广州地区,该虫雌虫若虫共3龄,可短距离爬行或随气流移动;发育周期较短,约1个月,产卵期1~2周,产卵量大,卵孵化期为10 d 左右[6]。低龄若虫刺吸寄主叶片、幼果和枝条的上表皮汁液为食,导致叶片枯萎黄化、卷缩变形,落花落果;为害严重时,植株仅剩零星的叶片和枝条,严重影响园林植物的景观效果。由于其寄主植物与扶桑绵粉蚧寄主部分重叠,在同一生境中木瓜秀粉蚧种群相对扶桑绵粉蚧呈绝对优势[7]。该虫主要为害变叶珊瑚花、鸡蛋花、木芙蓉等园林植物。

4)苏铁白轮盾蚧

苏铁白轮盾蚧在广州地区一般1年发生 4~5 代,隐藏在白色蜡壳下,其形状多变,一般为梨形或不规则形,雌成虫体型较雄成虫体型宽长。已受精雌成虫在树干上越冬,主要为害苏铁,雌成虫及若虫固定在主干与枝条上以口针刺入皮层吸食汁液。为害严重时整树枝条布满蚧壳,皮层松动易剥离,树势被削弱,甚至整株枯死[8]。

5)澳洲吹绵蚧

澳洲吹绵蚧在广州地区一般1年发生2~3代,大部分以若虫越冬,通常在7—9 月发生较为严重。虫龄较小的若虫较活跃,二龄以内的若虫向树冠外侧移动,多聚集于叶背的叶脉旁和新生枝梢上;三龄若虫开始向粗枝和主干移动。成虫多聚集在粗枝阴面和枝杈处,吸食汁液并产生卵囊产卵,固定取食不再移动[9]。该虫主要为害秋枫、刺桐、鸡冠刺桐、黄槐决明等园林植物。

6)柑橘堆蜡粉蚧

柑橘堆蜡粉蚧在广州每年发生5~6代,以若虫和成虫在树干、枝条的裂缝或洞穴及卷叶内越冬。2月初开始活动,主要为害春梢,并在3月下旬前后出现第一代卵囊。各代若虫发生盛期主要在6月至7月中旬、9月至10 月上旬。柑橘堆蜡粉蚧聚集发生,严重时会导致嫩枝、花穗枯萎,引起落叶落果[10]。该虫主要为害宫粉羊蹄甲、高山榕、秋枫等园林植物。

7)南洋臀纹粉蚧

南洋臀纹粉蚧寄主广,是一种重要园林害虫,主要为害树干、枝条和叶柄等部位,导致取食部位失绿,引起煤污病。在广州地区,该虫主要活动期在4—12月,1—3月为其越冬期,成虫和若虫均可越冬,越冬虫态主要在树皮下或与之共生的蚂蚁的蚁巢等隐蔽场所。其在前期受春夏雨水冲刷的影响发生密度低,进入9月底以后种群数量明显上升[11]。该虫主要为害柑橘属、龙眼、荔枝、杧果、红背桂等园林植物。

8)桑白盾蚧

桑白盾蚧雌成虫和若虫群集生活,用刺吸口器刺入枝干表皮吸食汁液。为害较轻时,枝干上仅密布雌蜡壳;若枝干上雌蜡壳和白色絮状的雄蜡壳同时增多,且密集重叠,植株将生长衰弱,枝条枯萎,甚至引起整株死亡[12]。该虫在广州每年发生4~5代,主要以雌成虫越冬,翌年4月开始活动,虫体迅速膨大,卵期9~15 d。成虫交配后雄虫死亡,雌虫为害至9月下旬开始越冬。该虫主要为害苏铁、黄蝉、山茶、散尾葵、鹅掌柴等园林植物。

3 综合防治对策

为害严重的介壳虫种群数量大,若防治不及时,容易引起城市园林植物出现严重的煤污病或者叶片卷曲发黄等症状,严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与景观效果,同时也增加养护的难度。近年来,介壳虫的危害现状逐渐引起园林管理部门的重视,并将其上升为重要园林害虫,增加对其的监测巡查次数,进一步做好城市园林植物介壳虫的预测预报和防控工作。因此,针对广州市城市园林常见介壳虫的发生情况,需要制定更科学、更安全有效的防治对策,进而保障城市绿地生态安全。

3.1 加强监测预警

需要充分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掌握各类城市园林常见介壳虫的发生规律,及时预测预报,确保早发现、早防治。3—4月和9—10月是广州地区园林常见介壳虫发生的2个高峰期,期间需要进一步加强介壳虫的监测、预警。

3.2 精准化学防治

目前,针对城市园林植物常见介壳虫的防治,仍然以化学防治为主。传统的化学防治主要通过药械喷施或药剂埋施,对于矮小灌木的虫害防治效果较好,对于高大乔木的虫害防治效率降低。比如对于高大乔木上危害严重的埃及吹绵蚧,普通的打药装置达不到树体上层,且用药量大,药剂漂移量大,不但影响中顶层树冠的防治效果,还对环境造成较大的负担。

因此,针对高大乔木上的介壳虫,可以优先选择树干注射的精准化学防治方法。树干注射施药不受树木高度和受危害部位等的限制,且不受环境条件限制,在连续多雨或干旱缺水条件下也可实施;同时,不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有利于保护非靶标生物和施药者的人身安全,且持久有效[13]。

3.3 绿色生物防治

目前生物防治在园林介壳虫防治中的应用较少,但其效果是可持续的,且对环境友好。借助于天敌昆虫,可以克服介壳虫蜡质层的保护,有预防和持续控制的价值,所以生物防治在介壳虫防治措施中应给予高度的重视与应用[14~15]。如利用小红瓢虫Rodolia pumila防治埃及吹绵蚧:2011 年深圳笔架山埃及吹绵蚧虫害大爆发,管理人员先后4次在虫害明显的森林片区释放捕食性天敌小红瓢虫约3 000只,使得虫情得到了基本控制。孟氏隐唇瓢虫Cryptolaemus montrouzieri可以防治多种粉蚧类[15~16],其自1955年通过苏联植物检疫室引入广州[17],现今可以稳定定殖。释放人工饲养的孟氏隐唇瓢虫,可以显著控制粉蚧的发生。因此,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园林常见介壳虫是一种绿色有效、可持续的生物防治方法。

3.4 日常养护管理

日常规范有效的养护措施,如科学施肥、松土除草、合理修剪等,可以进一步增强园林植物的自身免疫力,从而有效抵御病虫害的侵袭。

4 结论

在2016—2022年,不同类型的园林植物包括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受到介壳虫不同程度的危害。其中,为害程度为重度的介壳虫主要有埃及吹绵蚧、扶桑绵粉蚧、木瓜秀粉蚧和苏铁白轮盾蚧;为害程度为中度的介壳虫主要有澳洲吹绵蚧、柑橘堆蜡粉蚧、南洋臀纹粉蚧和桑白盾蚧;为害程度为轻度的介壳虫种类在广州地区的种群数量也不容忽视。这些常见的介壳虫主要危害植物的叶片、树干、枝条3个部位。

由于广州气候温暖潮湿,冬季时间短,大部分植物四季常青,介壳虫常年都有食物来源,越冬现象不明显,一年可发生多代,周年危害,逐年加重。因此,需要重点把握广州介壳虫发生的2个高峰期——3至4月和9至10月,进一步加强监测、预警和日常养护工作。当介壳虫为害严重时,为了进一步保障绿地生态安全,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更科学、安全、绿色有效的防治对策,采取传统化学防治、精准化学防治和绿色生物防治措施。

猜你喜欢

广州地区介壳若虫
基于轻量级SSD模型的夜间金蝉若虫检测
11种杀虫剂对透明疏广蜡蝉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
“十三五”期间广州地区在用工业锅炉能效状况分析
介壳虫防治须重视
蓝莓采后立即追肥 谨防黄刺蛾介壳虫
玉龙油橄榄介壳虫种类及发生规律*
移动网络购物意愿的影响因素探讨——以广州地区Y代消费者为例
肉肉们de天敌——介壳虫
广州地区1022172例无偿献血者检测结果分析
不同日龄悬铃木叶片对悬铃木方翅网蝽若虫发育及存活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