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色海“遇见”郑和
2024-01-24任彦
任彦
在印度半岛最南端,几块巨大的岩石露出水面,俨然一座岩石小岛。站在岩石上向东、南、西望去,满眼都是蓝天碧水;向北看,隔着500多米的水域就是大片陆地。从地图上看,这片陆地呈“U”字形状向两边伸展开去,一直延伸到喜马拉雅山麓。这片海域叫三色海,这几块岩石连同附近的海岸,就是科摩林角——印度的“天涯海角”。
登岸后,我看到一座红色屋顶的纪念馆,纪念的是印度近代著名宗教改革家辨喜。游客到此,多喜欢到纪念馆一侧的暗室席地而坐,跟着轻轻回响的诵经声,体验一下沉思。
从暗室出来,站在岩石平台最南端的护栏旁边,在海风的吹拂下,我极目四望,想寻找三色海的踪影。左看右看,海面都只是白茫茫一片,海天一色,看不到“三色”。当地一位导游看到我眼神急切,似乎明白了我的疑惑,便对我说,人们习惯上把这里称为印度洋、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三海”的汇合之地。印度洋呈深蓝色,阿拉伯海呈碧绿色,孟加拉湾呈蔚蓝色,所以这片汇合海域被称为三色海。但其实这里只有一片海,海的颜色因光照、深浅等因素发生变化,而绝不是自然的海域分水岭。
第二天清晨,我站在高高的观景台,清晰地看到了三片海域的不同颜色。东方蔚蓝色的孟加拉湾、南面深蓝色的印度洋、西側碧绿的阿拉伯海,汇合成一匹巨大的“三色锦缎”,雪白的浪花给锦缎镶上了飘动的“蕾丝”。据当地人说,每年4月满月那天是观看三色海美景的最佳时刻。届时,海水涨势更猛,使得三色海分界线更明显。
科摩林角吸引我的还有一个特别去处,那就是帕德玛南巴普兰王宫。王宫气势恢宏,存有很多珍贵古物,但游客并不多。在迎客厅,我看到一把黄花梨木椅,上面有镂空木雕。导游说,这椅子是明代一位中国商人送给当地国王的礼物,共有两把。国王十分喜爱它们,将一把放在迎客厅,另一把放在议政厅。从议政厅下楼,穿过院落便进入王宫宴会厅。这个大餐厅长7 8米、宽7米,可同时容纳2000多人就餐。餐厅尽头整齐摆放着12个中国菜缸,釉面光彩照人,最大直径为1.3米,高1.5米左右。导游说,这些菜缸也是那位明代商人留下的。
据史家考证,把木椅和菜缸带到印度的,应该是明代航海家郑和的船队。郑和曾3次到访科摩林角。有研究认为,郑和船队使用的炒菜锅引起了当地人的兴趣。当地人认为中国的美味佳肴和中国船员使用的铁锅有着密切的关系,纷纷仿制中国的炒菜锅。他们称这种铁锅为“秦尼查提”,在当地语言中,“秦尼”指的是中国,“查提”是炒锅的意思。有了铁锅以后,中国炒面也开始在印度流行。现在,“秦尼查提”已成了印度沿海地区家家户户必备的炊具。无论是在繁华都市,还是在偏僻乡村,都能看到“中国炒面”的招牌。在印度南方,中国风水影响深远,也是由郑和船队带到当地后传播开来的。当西方推崇的航海家麦哲伦、哥伦布还未出生时,郑和已经起航,率领200多艘巨舰,自东向西,一路乘风破浪。尽管郑和船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但他们并没有侵占、掠夺,而是始终对所有国家、民族以礼相待,友好交往,正所谓“兼相爱,交相利”。
沧海云帆耸,天涯纽带长。郑和,以智慧为舵,以和平为帆,缔造了世界航海业发展的里程碑,厚植了“一带一路”的文化底色,书写出了中外友好交往的千古佳话。
草莓熊//摘自《环球人物》2023年第11期,本刊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