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洪宇应用补虚泻实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

2024-01-24杨春兰陈洪宇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12期
关键词:瘀血黄芪教授

杨春兰 陈洪宇 王 曾

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是指由糖尿病代谢异常所引发的一种慢性肾脏病(CKD),早期病理特点主要累及肾小球结构改变,表现为肾小球肥大,后期累及小管及间质病变[1],临床上将其划分为五期,早期(Ⅰ、Ⅱ、Ⅲ)出现微量蛋白尿,主要以泡沫尿表现为主,不伴水肿或轻微水肿,中期(Ⅵ)出现大量蛋白尿,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后期(Ⅴ)表现为肾功能不全,最终进展至尿毒症。根据流行病学统计,从1980年至2017 年,我国糖尿病发病率由0.67%上升至11.2%,其中约4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可能发展为DKD[2]。目前西医主要以调节饮食,控制血糖、血压等对症治疗为主。DKD 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近年来中医药对DKD 的治疗效果显著。陈洪宇教授是国医大师王永钧教授的学术传承人,医教结合,从事肾病研究30 余年,临床诊治DKD有独到见解,收到较好疗效。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1 DKD 病因病机

根据临床表现中医将其归属于“肾消”“尿浊”等。如《灵枢经·五变》篇谓:“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此人薄皮肤而且坚固以深者,长冲直扬,其新刚,刚则多怒,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流,髋皮冲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意为五脏先天禀赋不足者,尤其是阴虚体质,内热灼伤,后天易罹患消渴病;《古今录验方》中也提到了“肾消”,特别强调下消者感口干口渴不可多饮水,小便频数,自脚踝、下肢首发为水肿。因此认为肾消的病因病机与DKD 基本类似,这也为后世医家提供了理论依据。陈洪宇教授在前人医家的基础上认为,DKD 病因复杂多样,病位主要在脾肾,病机属于本虚标实。DKD 患者先天禀赋不足,坎水乏源,培补乏能,天癸易竭难濡五脏六腑之精,肾气不足,开阖失职,水停卑位失善利万物之用,龙火难潜,心肾不交,内火虽微而灼谏议仓廪之官;后土运化失职,坤土难化,津液不足,水谷难化损升清降浊之气,中州败坏,难灌四旁,三焦水停留四肢面府之处,乾德不复,难以载物,统摄失能漏水谷津液之本。虚久则易生邪,诸症遍现于内。此外,DKD 患者实邪内蕴,并可致病,包括湿浊、瘀血、热毒等。水液通调失其常度,三焦水停日久积为湿浊;血液运行受阻难通,脉管血停日久留为瘀血;痰瘀湿火胶着难化,正邪失衡日久酿成热毒。正气不足,脏腑经络俱损,邪无从出,阴阳气血紊乱,诸邪壅塞日久更易转为关格。陈洪宇教授在治疗上善从正虚、邪实两方面入手,扶正而不助邪,祛邪而不伤正,逐步调整患者阴阳平衡状态,缓解临床症状,防止病情恶化。

2 治疗要点

2.1 补肾健脾,扶其虚正 陈洪宇教授认为,此病之根本仍在于肾,肾元亏虚,阴阳失衡诸症遍现。《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云:“治病必求于本”。DKD 患者虚火日久灼其肾阴,长期容易出现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等肾阴虚的表现,且DKD 一般病程较长,临床上常会出现腰膝酸软、疲乏无力等肾精亏虚的症状,故在治疗中宜把握培补肾元的原则,谨守益肾养阴之法。陈教授多善用山茱萸、熟地黄、杜仲、牛膝、女贞子、墨旱莲等滋阴益肾之品。《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山茱萸,其味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收涩固脱之功”[3],临床上陈教授善用山茱萸配伍熟地黄,用于治疗腰膝酸软、小便频数等肾虚诸症,现代研究也表明,山茱萸可作用于机体多个系统,具有降血糖、抗氧化等作用[4];女贞子伍墨旱莲取自二至丸,陈教授善取其滋补肝肾、益精养血作用功效,治疗腰膝酸软、耳鸣、不寐等症。张景岳云:“善补阴者,必当阴中求阳”,故陈教授常配伍小剂量仙灵脾,使阴得阳助有所化,阳得阴助有所存,又取少火生气之意。

DKD 患者病程日久,水液代谢失调,伤及后天之本,脾胃失与运化,升降失司,兼有水湿困脾,故见神疲乏力,食少纳呆,水肿等症,又有消渴日久,胃热灼阴,久至胃气衰败,因此在治疗中陈教授着重健脾胃益清气,厚后天之本,健坤土之德。《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陈教授治疗上崇吴鞠通“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之法,调节脾胃升降功能,恢复其平和的生理状态,用药平和,多选用黄芪、太子参、茯苓、白术、薏苡仁、紫苏叶等清补之品。本经云:“黄芪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补虚小二百病”,近来也有多位医家运用黄芪治疗消渴肾病,徐寒松[5]通过健脾以防变、益肾以固精、标本同治灵活运用黄芪治疗消渴肾病疗效显著。对于平素疲乏无力,近有加重者,陈教授则添黄芪至40 g,取其补益肺脾、升阳固涩之功;针对面色苍白、口干口渴、易汗出者,也会选用黄芪配伍党参共奏补脾益气、生津养血之效。黄芪可以通过多个基因靶点、多种有效成分以及多条通路间相互作用治疗DKD,也为临床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太子参相对其他参类作用较平和,为清补之品,亦能健脾和胃,益气养阴。茯苓、白术为仲景常用解太阴药对,陈教授则各取9~12 g 以复中州。

2.2 化湿通瘀,祛其实邪 陈教授认为,DKD 患者脾肾两虚、胃热灼阴,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病理产物,即实邪壅盛,加重病情。消渴初起胃中燥热,伤其津液,病情日久累积肾府出现肾消,即发为水肿,因胃以其热,下传于肾。“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开,水疏泄无度发为肿满。故在治疗时多用淡渗利湿、行水消肿之品,慎用攻逐峻下之药,既恐耗气伤阴,散其精气,又怕伤及脾胃,损其正气。临床常用玉米须、土茯苓等,药轻而效专,常有立竿见影之效。因患者阴虚燥热体质偏多,湿邪日久化热易成湿热之邪,流注三焦,损伤脏腑,此时宜清热而不碍胃,化湿而不伤阴,针对热的不同位置分区论治,上焦有湿热者多用藿香、佩兰、豆蔻等,取其芳香化浊之性,轻灵透邪之用;中焦湿热弥漫多用黄连、苍术、鬼箭羽等,现代药理学研究也发现黄连具有良好的降血糖及减轻蛋白尿的作用[7];湿热流注下焦者,则多用知母、黄柏、生米仁等,知母、黄柏为常用经典药对,二者相伍取自二妙散,均为苦寒之品,共奏清热泻火之效,现代药理学研究揭示药对知母-黄柏能通过促进糖脂代谢,间接起到降糖的作用[8]。

《金匮要略》云“血不利则为水”,湿热内蕴日久,痰浊阻滞血络,血流不畅形成瘀血;虚火内灼肾胃,日久灼烧经脉,易生离经之血;痰湿内蕴影响气机运行,气滞易致血停。受多种诱因影响,DKD 疾病过程始终夹杂着瘀血的存在。陈教授认为,瘀血不仅是DKD 疾病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病理产物,也是病情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即瘀血贯穿疾病始终,临床对于瘀血证不明显的患者,酌情加入小剂量大腹皮防止瘀血产生,用于“治未病”,体现了其未病先防的思想特点。对于瘀血程度不深者,多用四物汤、丹参等活血散瘀、清热凉血之品,四物汤为常用经典方药,具有补血活血、消瘀散结功用,其中熟地黄作为君药,发挥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作用,当归为臣药,达到补血活血、调滞的目的,川芎、白芍均为佐药,发挥活血散瘀、滋阴的效果,全方共奏活血行瘀之效[9]。对于瘀血症状较明显者,则多用穿山龙、积雪草、三棱、莪术等破血行气之物,穿山龙性平,味苦,归肝、肺经,主要功效为祛风湿、通经络,临床多用于治疗痹症、痰热咳喘等,民间用来治腰腿疼痛、筋骨麻木、跌打损伤等[10],现代研究发现,穿山龙临床除了具有抗炎、镇痛、降尿酸、抗肿瘤作用,还可以降糖、降脂,尤其适用于2 型糖尿病患者[11],同样积雪草也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散结作用,临床上应用广泛;对于瘀血程度更重的,则重用大黄、桃仁去菀陈莝,推陈致新,大黄为临床上最常用药物之一,多本古籍均有不同记载,其性味苦寒,多用于实热证,性猛烈,善下泄,其中《血证论》中云:“而大黄一味,既是气药,又是血药,止血而不留瘀,尤为妙药”[12],可见大黄为活血化瘀之佳品;甚则加用血肉有情之品活血破癥,如蟅虫、水蛭等,去死血恶积之效更强。

3 验案举隅

许某,男,72 岁,2021 年6 月28 日初诊。主诉发现血糖升高8 年余,反复尿检异常1 年。平素口服伏格列波糖控制血糖。1 年前体检发现尿蛋白(+),血肌酐(Scr)125 μmol/L,血尿酸(UA)268 μmol/L,尿素(Urea)11.36 mmol/L,当时未予治疗,后规律复查尿蛋白波动在(±)~(+),Scr 逐渐升高,近1 周劳累后感头晕乏力明显、腰酸腰痛、大量泡沫尿,症状持续未缓解,故特来寻求中医治疗。刻下症见:双下肢水肿,感乏力明显,夜尿量多、泡沫尿,舌暗红少苔,脉细涩。辅检示蛋白尿(+),糖化血红蛋白6.2%,Scr 162.6 μmol/L,肾小球滤过率(GFR)36.1 mL/min,血压145/90 mmHg(1 mmHg=0.133 kPa)。既往眼科就诊后诊断为视网膜眼底病变Ⅱ期。西医诊断:DKD,CKD3 期。中医诊断:消渴肾病,气阴两虚证兼瘀血阻络。治宜补益气阴,利水渗湿,活血化瘀。方选黄芪四物汤进行加减,具体方药如下:黄芪30 g,熟地黄、西洋参、白术各15 g,石斛12 g,玉竹、当归各10 g,莪术15 g,地龙、桃仁、红花各6 g,积雪草、牛膝各15 g,丹参12 g,三棱、土茯苓15 g,杜仲、知母各10 g,黄柏6 g,紫苏叶10 g,山茱萸15 g,共14 剂,温水浓煎100 mL,每日1 剂,分2 次服用,并嘱患者控制饮食,避免劳累;辅以中成药百令胶囊1 次4 片,1 日3 次,补益精气。二诊:2021 年7 月15 日,患者腰酸水肿症状好转,泡沫尿自觉较前减少,仍有腰酸乏力,偶有腹胀及口干,舌暗红苔白,脉细弦。尿蛋白(+),Scr 118 μmol/L,UA 355 μmol/L,Urea 10.16 mmol/L,糖化血红蛋白5.8%。方药:在原方基础上去红花,加炒枳壳15 g,续断10 g,黄连6 g,黄芪减到15 g,牛膝加到20 g,再服用14 剂。三诊:2021 年8 月1 日,患者感乏力少许,腹胀较前缓解,泡沫尿明显减少。尿蛋白(±),Scr 114 μmol/L,UA 305 μmol/L,糖化血红蛋白5.5%,在前方基础上,去紫苏叶,加太子参20 g,大枣10 g,煎服及注意事项同前。后患者规律就诊,以上方加减治疗3 个月后,尿蛋白稳定在(±)~(-),Scr 109 μmol/L,糖化血红蛋白5.3%。家中自行监测血糖血压,继续观察至今,病情稳定。

按语:患者老年男性,既往消渴病史8 年余,伴有持续蛋白尿,结合眼底病变,诊断为DKD。综合舌脉诊四诊合参,陈教授将其辨证为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证,治宜健脾益肾、利水渗湿、活血化瘀,方用黄芪四物汤加减。方中黄芪为君,与西洋参、白术,共奏健脾益气之功效,佐以石斛、玉竹补益气阴,熟地黄滋阴益精,并伍紫苏叶建其中州,另伍山茱萸、杜仲、牛膝补益肝肾,此为补其正虚,对于实邪,知母、黄柏、土茯苓清热燥湿、利水通淋,祛其湿邪,取桃仁、红花、当归、莪术、三棱、地龙、丹参、积雪草活血化瘀。诸药相伍,补中有泻,泻中有补,为治法之权衡也。二诊时,患者出现腹胀,恐中焦运化受损,减嗳气之黄芪、伤胃之红花,加理气之枳壳,口干明显,加黄连清中焦之热,腰酸等肾虚证仍有,加续断、牛膝增补益肝肾之用。三诊时,患者诸症缓解,故加太子参、大枣继续固其中州,受其正气。陈教授治疗过程中攻补兼施,扶正祛邪,未病先防,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辅检指标得到明显改善。

4 结 论

陈教授认为DKD 病机复杂,临床证候多变,一旦进入到终末期则难以逆转,因此要早就诊,早诊断,早治疗。陈教授应用补虚泻实法治疗DKD 具有明显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猜你喜欢

瘀血黄芪教授
Huangqi decoction (黄芪汤) attenuates 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via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s in 5/6 nephrectomy mice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卒被损瘀血候”导引法
黄芪是个宝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足部采血后瘀血减少的影响
黄芪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病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