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丽仙治疗先兆流产验案二则
2024-01-24张琼莺丁丽仙王云云
张琼莺 丁丽仙 王云云
先兆流产指妊娠28 周前,出现少量阴道流血,随之可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部疼痛等症状的疾病。若发生在12 周前为早期先兆流产;发生在12 周后至28 周前为晚期先兆流产[1]。约31%的妊娠妇女发生先兆流产,近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0%~15%的先兆流产会发展为自然流产,其中80%发生在早期先兆流产[2],此时期是保胎的关键,如果治疗及时,方法得当,可提高保胎成功率[1]。中医治疗先兆流产有标本同治,整体调理,安全性好的优势[3]。现将全国名中医丁丽仙教授运用丁氏妇科补肾养血保胎方治疗疑难性先兆流产案例的经验报道如下。
1 案例一 早期先兆流产伴心悸案
杨某某,女,28 岁,因“妊娠98 d,阴道少量流血45 d,伴心悸10 d”于2021 年10 月9 日就诊于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患者45 d 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少量阴道流血,伴有腰膝酸软,西医已确定宫内妊娠,考虑“早期先兆流产”,住院后予“黄体酮肌注和地屈孕酮口服”等保胎治疗,期间阴道流血减少,但停药复发。10 d 前患者因感冒后突发心悸,发热,最高体温38.9 ℃,平卧时呼吸不畅,腰膝酸软,神疲倦怠,无胸闷胸痛,无冷汗淋漓等。查心电图提示心率126 次/分,心脏B 超:三尖瓣轻度返流,西医考虑“妊娠期心动过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予“青霉素”抗感染治疗,发热好转,但心悸症状西医用药未明显缓解。就诊时孕14 周,心悸明显,阴道少量流血,伴腰膝酸软,神疲倦怠,纳可眠差。舌红,苔薄黄,脉细滑数。心电图示:心率128 次/分。中医诊断:(1)胎漏,(2)妊娠心悸。辨证为脾肾两虚,气血不足。西医诊断:(1)早期先兆流产,(2)妊娠期心动过速。以健脾益气,固肾安胎,养血止血,宁心定悸法治疗,方以丁氏妇科补肾养血保胎方加味。处方:党参、黄芪各15 g,白术12 g,桑寄生、阿胶、续断片各15 g,枸杞12 g,杜仲、盐菟丝子各15 g,砂仁6 g,盐巴戟天12 g,白芍15 g,炙甘草12 g,百合15 g,五味子10 g,炒酸枣仁、仙鹤草各15 g,黄芩片6 g。7 剂颗粒剂,冲服,每日1 剂,分3 次口服。嘱患者多卧床休息,加强营养,调畅情志。2021 年10 月16 日二诊:服上方2 d后心悸缓解,阴道流血止,腰膝酸软、神疲倦怠等症较前减轻。复查心电图示:心率92 次/分,上方有效,继服7 剂,服法同前。2021 年10 月16 日三诊:诉服药后一直无心悸症状和阴道流血,1 d 前因劳累后心悸不宁,失眠多梦等症状复发,复查心电图示:心率125 次/分。原服上方有效,继服7 剂,服法同前。此后患者每因心悸症状复发就诊,每次服药1 周内心悸症状都能好转,可维持1 个月余。最后足月生产,母婴平安。
2 案例二 晚期先兆流产案
患者杨某,女,36 岁,因“孕23 周,下腹坠痛1 个月余”于2022 年1 月29 日就诊于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患者就诊时孕23 周,1 个月余前无明显诱因突发下腹间断性坠痛,约30~60 min/次,每次持续约20 s,夜间尤甚,活动后及情绪不好时加重,伴腰酸不适,无阴道流血等症状。19 d 前于贵州省其他医院,予“硫酸镁及间苯三酚”治疗,症状稍缓解,用药时出现:“脱发、失眠、贫血”等不良反应,停药后下腹坠痛症状如前,需长时间卧床休息。就诊时下腹间断性坠痛,约30~60 min/次,每次持续约20 s,伴腰酸不适,纳谷不香。舌胖暗,边尖微红,脉滑数。中医诊断:胎动不安,辨证为脾肾亏虚、气血不足。西医诊断:晚期先兆流产。以补肾健脾,益气养血、缓急止痛法治疗,方以丁氏妇科补肾养血保胎方加味。处方:黄芪、党参各15 g,白术12 g,续断、桑寄生各15 g,阿胶12 g,枸杞15 g,砂仁6 g,杜仲、菟丝子各15 g,巴戟天12 g,白芍30 g,甘草10 g,山萸肉12 g,黄芩10 g。颗粒剂14 剂,冲服,每日1 剂,每日3 次,嘱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劳累,调畅情志。2022 年2 月19 日二诊:孕26 周,服药后坠痛频率减少,约3~4 h/次,每次持续约10 s,其余症状均有改善,上方有效,续服2周。2022 年3 月9 日三诊:孕28 周4 d,下腹坠痛症状控制,偶有下腹坠胀,上方有效,续服2 周,巩固疗效。随访,患者足月分娩,母婴平安。
3 按 语
先兆流产属于中医“胎漏”“胎动不安”范畴。丁丽仙教授认为:肾系胎,脾载胎,血养胎,在胎儿的发育过程中,离不开脾肾的固摄,气血的充养[4]。肾气盛是孕育的根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肾之精血赖于脾气化生水谷精微才可充盛。肾虚冲任不足,胎元不固,脾虚化源不足,气血亏虚,不能养胎载胎,则会发生胎漏、胎动不安。治疗应以补肾健脾,益气养血,固冲安胎为大法。丁氏妇科补肾养血保胎方是丁丽仙教授经验方,原方由黄芪、党参、白术、白芍、桑寄生、菟丝子、续断、杜仲、枸杞、砂仁、阿胶珠、甘草组成。方中党参、白术健脾补气以生血;桑寄生、菟丝子、续断、杜仲补肾固冲安胎;阿胶养血滋阴,止血安胎;白芍养血敛阴柔肝,配甘草缓急止痛;砂仁和胃安胎;枸杞补血养胎;黄芩清热安胎;全方健脾补肾,益气养血,固冲安胎[5]。
案例一为先兆流产伴心悸案,患者因气血不足不能荣养心脉,出现心悸不宁,失眠多梦;脾肾亏虚,气血不足,不能固摄胎儿,胎元受损,故而出现阴道流血,腰酸不适,疲乏倦怠等症状。治疗予丁氏妇科补肾养血保胎方加酸枣仁、百合、五味子、仙鹤草。方中重用炙甘草,取炙甘草汤之意。炙甘草汤出自《伤寒论》:“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炙甘草通利血脉,党参补中益气,二药合用能资气血生化之源,补益心脾;酸枣仁、五味子、百合能养心安神;阿胶养血补心;诸药配合,使阴药化营而血脉充盈,气血充盛,心神得养,起到宁心定悸的作用。患者有阴道流血,方中阿胶养血止血,再加仙鹤草增强止血之效。全方健脾益气,固肾安胎,养血止血,宁心定悸。
案例二为晚期先兆流产案,以腹痛下坠为主要症状。《傅青主女科·妊娠》指出:“妊娠少腹作疼,胎动不安,如有下坠之状,人只知带脉无力也,谁知是脾肾之亏乎”[6],提示脾肾亏虚,气血不足,胞络失养,故而拘急挛痛频繁发作;带脉无力约束胎元,故而腰酸腹坠。故治疗以补肾健脾,益气养血,缓急止痛为法,选用丁氏妇科补肾养血保胎方重用白芍、甘草,加山萸肉、巴戟天。方中白芍配伍甘草即为芍药甘草汤。白芍益阴和血,柔肝止痛,配伍甘草酸甘化阴,能滋阴养血,濡养胞络,达到缓急止痛之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芍能降低子宫平滑肌的敏感性[7],且芍药与甘草比例为3∶1 时镇痛效果最佳[8]。山萸肉能补益肝肾、收敛固摄,增强收束之力;巴戟天助杜仲补肾强腰,缓解腰酸腹痛。
此二则先兆流产案例都曾西医治疗取效不佳,病因病机均为脾肾亏虚,气血不足,胎失所养,冲任不固而致,然其主要症状表现却不一。案例一因脾肾气虚,精血不足,心脉失养而心悸,胞脉受损而流血。案例二因脾肾气虚,精血不足,无力固摄约束胎元而下腹坠痛频发。治疗上丁丽仙教授均应用丁氏妇科补肾养血保胎方灵活加味用药获得良好的效果,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