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杂志,成就一名教师
——《英语学习》(教师版)创办十周年有感
2024-01-24夏谷鸣天元公学
夏谷鸣 天元公学
从功利的角度说,学科类杂志能够帮助教师专业职称的晋升;从现实意义看,学科类杂志能够促进学科教学的发展。教师成长和学科发展通过杂志的平台实现了共赢。但相较于几大主要学科,英语学科的教学杂志在数量上显得短缺稀少。长期以来,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影响到学科的教学发展。尤其是我国基础教育实行第八次课程改革以来,各种新的教学理念、各种新的课堂实践、各种新的成功经验,都需要更广、更多、更大的平台进行介绍、讨论、分享。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英语学习》编辑部于2014 年推出《英语学习》(教师版)。
《英语学习》创刊于1958 年,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是中国第一本英语学习杂志,伴随了几十代英语学习者的成长。基于这样的高起点,《英语学习》(教师版)聚集了大批基础教育领域的英语教学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学实践教师,共同探讨英语教学的新理念、新课标、新路径,融汇国内外英语教学教研成果,展现名师、校长、专家的典型经验。在创办的当年,杂志在人大复印资料中心的转载排名分别跻身小学段第六名、中学段第七名,随后逐年提升,自2016 年开始,基本处于前两位,到2022 年名列榜首。短短的十年,《英语学习》已经成为一本质量高、订量大、影响广的优秀期刊。这是一个奇迹,而奇迹的背后是许多教师成长的故事,是杂志造就了他们,也是他们成就了杂志。今天我要讲的就是其中一位老师与杂志互动、成长的故事。
我记得2014 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在筹办《英语学习》(教师版)时联系我,希望找一个一线年轻教师发展的故事,刊登在创刊号上。我推荐了当时在杭州外国语学校任教的英语教师谢慧萍。那一年是她走上教学岗位的第十四个年头,正处于教学工作从熟悉到熟练的过渡期,也是职业发展的十字路口。正因为这一次约稿,她全面复盘了自己十四年的教学工作,从局外角度审视自己走过的路,并撰写了《行动与反思——从“教师本位”走向“学生主体”的教学感悟》(2014.1)一文。谢老师毕业于浙江大学,职前从未接受过教师职业和专业的训练,对于教学工作的认知基本来自她的中学英语老师。而20 世纪90 年代,英语教学的变革主要在于教学途径(approach)和方法(method)等方面,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的引入促使教学的关注点从纯粹语言知识的讲练转移到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但课堂的本位、教学的主体还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所以进入教师行业后,她自然沿用“教师本位”,教师“在水中游泳”,学生“在岸上观看”。随着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新的课程标准开始实验,新旧教育思想有了不断的碰撞。身在教学的第一线,谢老师肯定会强力感受到矛盾和困惑,是否该把学生“拉下水”,师生“共同游水”;还是该让学生“下水游泳”,教师“上岸观看”。这一连串的行动与反思让她在写那篇约稿后变得清晰起来。她的文章在创刊号上的发表更是对她的感悟的肯定: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像游泳教练一样,“在岸上观看学生在水里游泳”。《英语学习》上的这一篇文章把她在职业生涯的十字路口引到正确的方向。之后她在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足以反映她职业成长的路径。
——《从相互了解到彼此理解——杭外—北卡全球理解国际连线课程小记》(2014.2)
本文介绍的是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尝试的是跨国连线同步教学,探索的是跨文化交际与沟通能力培养模式。
——《眠冬、忙春、盛夏、知秋》(2015.6)
本文通过学生拍摄的英文微电影《知秋》获奖一例,讨论英语学科项目式学习的新途径,把单一的英语学习与社会、历史、文学、技术等学科或学问结合起来,更加真实地介绍了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路径。
——《通过项目化学习提升批判性思考能力——以杭州外国语学校剑桥高中IGCSE 课程“微电影”项目为例》(2015.12)
相比较于上述的案例,本文更加系统地介绍了基于“微电影”的项目式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尝试,聚焦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提升。
——《在过程性教学中运用Storytelling 培养学生的输出性语言技能》(2021.3)
本文基于对Storytelling的文献研究,结合美国Story2®公司提出的Storytelling的具体方法与思维工具,通过行动研究中的课堂教学案例,探讨Storytelling 为过程性口语及写作教学提供的可能性。
——《“以终为始”设计英语口头报告》(2022.11)
本文讨论口头报告作为一种学习行为的表现形式,及其促进学生参与度和提高学生主体性的价值意义;在具体操作方面,本文提出“以终为始”,强调教学与评价的糅合,通过结果导向、具化目标、设计过程、明确评价标准的教学路径助力学生发展。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外文教育戏剧课程建设》(2023.4)
本文结合案例讨论外文教育戏剧课程的理念和建设,探究教育戏剧与外文教育结合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尝试“运用戏剧手段,以戏为项目、以舞台为场景、以演为学习活动”外文教育新模式,促进学生语言文化素养、戏剧艺术素养和社会情感素养的提升。
谢老师在《英语学习》发表的这一系列文章都基于她第一篇的教学感悟,展示了她践行“学生主体”的所思和所行。杂志搭起了让她成长的平台,也记录了她成长的过程。在写最后一篇文章时,她已经是正高教师。翻开十年以来的《英语学习》,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像这样成长的教师和他们的故事。一本专业杂志成就了一批英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