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科学家精神展览中的艺术设计
——以“稻谷飘香,禾下追梦——中国攻克杂交水稻难关50周年”展览为例

2024-01-23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手绘展品杂交

王 赫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1];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提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广泛宣传科技工作者勇于探索、献身科学的生动事迹[2];2021年,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要突出科学精神引领,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3]。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自觉践行科学家精神,引领更多青少年投身科技事业[4]。

中国科技馆作为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有义务向公众讲好中国科学家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中国科技馆举办的弘扬科学家精神展览通常以重要科学成就或科学家的纪念年份为契机开展,主要由互动展品、历史实物、图文板等构成。本文基于对“稻谷飘香,禾下追梦——中国攻克杂交水稻难关50周年”展览的布展、展品以及相关拓展内容的艺术解构分析,结合创作过程中的设计思路,分析弘扬科学家精神展览中如何用艺术化的手法表达主题,以期对同类型展览艺术设计起到借鉴作用。

一、 展览背景

1973年,在苏州召开的全国水稻科研会议上,袁隆平发表了《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一文,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这是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不畏艰辛、持续探索、甘于奉献、勇于挑战的结果,也是中国科学家心怀人民、团结协作、集智攻关的伟大成果。此后,在一代代中国科学家群体的接续努力下,中国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还用中国智慧造福世界人民。2023年是我国攻克杂交水稻难关50周年,中国科技馆于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推出了“稻谷飘香,禾下追梦——中国攻克杂交水稻难关50周年展览”。通过展现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学家群体在杂交水稻攻坚克难的路上踔厉奋发、追逐梦想,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以及造福世界所做的伟大贡献,彰显中国科学家群体的崇高精神。

二、 展览艺术设计的目标和定位

展览以“弘扬科学家精神、致敬杂交攻关史”为主题,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学家群体的伟大探索与实践为主线,通过互动展品、图文影像、文物陈列以及巨幅画、艺术作品、艺术化场景等形式,从“梦想缘起——满怀初心的寻稻之路”“齐心逐梦——令人振奋的联合攻关”“接续追梦——耕耘梦想的希望田野”“共同梦想——端稳我们的中国饭碗”四个方面,深入挖掘杂交水稻攻关路上科学家群体砥砺躬耕、一心为民的动人事迹,弘扬中国杂交水稻科学家群体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精神。

与以往的弘扬科学家精神展览不同的是,在艺术设计方面,由于本主题具有很强的农业相关元素,会让公众因对于稻田、稻谷的熟知而产生联想画面和预设印象,从而容易降低对于展览形式的预期。因此,既要尝试打破传统的农业相关展览的模式,让公众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也要从大众心理预期出发去做一定的考量,避免出现太过偏离主题的色彩和造型。展览的重点应该落在塑造科学家群像以及展现科学内容,要基于科技馆互动展览的特色对内容进行创新发挥,再有机结合水稻元素做艺术化处理,达到视觉上一目了然的效果。

艺术设计在展览中的作用主要是使展览展品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本展览采用手绘风格也不仅仅是为了做到在视觉上和谐统一,更重要的是为了准确突出展览主题。展览力图呈现的核心内容是科学家这一群体的精神风貌,旨在让公众能够认识科学家,了解科学家事迹,感悟科学家精神。因此,为了加深公众印象,展览艺术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人物群像的艺术化表达可以通过绘画、影像、雕塑等形式呈现,几种形式无优劣之分,但从根本原则上,最符合本展览主题的表达方式以及展陈设计形式即为优。

以本展览最重要的主视觉“科学家群像”为例,由于历史跨度较大,不容易采集前辈科学家的照片,且受多个年代影像留存技术限制而导致清晰度不统一,从仅有的留存影像中也难以选出合适的照片,因此真人影像并不适合本展览,在艺术表达上也缺乏发挥空间。

雕塑对于角色的刻画和展陈视觉效果的提升有较好的帮助作用,创作和发挥的空间也比较大,但这种方式对于本展览的创作内容和实际落地情况并不适用。展览中已经设置的雕塑展陈区域与展览内容相辅相成,如再引入大量雕塑,就会弱化展区内更重要的模块,有些喧宾夺主。此外,雕塑群像若不做等比大小就会显得小气,氛围感不够;若以等比还原,虽然能够带来视觉上的强烈震撼,但展览总面积约200平方米,等比雕塑群像会占用大量展览面积,实现落地并不可行。

艺术设计是辅助提升展览内容的重要手段,但不应影响核心内容的表达。所以,本展览形式上选用绘画风格,在视觉效果和内容表达上都是最为适合的。一笔笔勾勒出来的画面质感,也呼应了科学家们在田间的一株株寻找,一次次试验,更突出科学家的坚毅品格和精神,细腻的手绘图画也饱含了对科学家的崇高敬意。同时,展示内容讲述的是杂交水稻的发展历程,以手绘画面展现辉煌历史,使公众如同翻开历史画卷,在意象上也更为贴切。

三、 展览艺术风格的解析

(一)展览与手绘风格相结合的优点

手绘艺术是一种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随着科技发展,电脑设备升级完善,利用电脑可以更高效地完成手绘作品,代替实体纸笔颜料,既满足生产制作需求,又在艺术性上保留了绘画感,主要有以下优点。

1. 突出个性特色

手绘风格的展览设计可以突出个性特色,基于创作者的想象和技法来表达。每个绘画者的风格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异,用独特的方式呈现主题和内容,有利于突破传统展览视觉样式的局限。

2. 创造亲切感

展览艺术风格也是调动情绪的重要手段,在前期需根据主题内容和目标人群定调,有的展览庄严肃穆,有的展览奔放活跃。本展览的目的是弘扬科学家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目标人群更偏向低龄公众,通过手绘风格表现是更适宜的,会使展览更加朴实、更容易接近和互动,能够让观众产生亲切感与情感共鸣,在更亲和的氛围下了解科学家故事,以更轻松愉悦的心情学习科学知识。

3. 强调联想与自由想象

手绘内容不局限于现实场景,从视觉上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引导观众分析与思考展览内容。

4. 提高趣味性

手绘风格更具有趣味性,在展览中使用手绘的漫画、动画等,可以更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参与度,打造出人在画中游的意境。

本展览不仅在布展设计上完全使用手绘风格,同时围绕展览进行网络宣传和线上推送的内容也同样保持一致,用手绘漫画长图的方式讲述科学家故事,形成多平台联动效果。艺术设计在现实空间与网络平台相辅相成,保持高度的风格统一,使公众无论在何处了解展览,所观所感相近,不至产生割裂感、跳跃感。

(二)手绘风格创作在本展览中的应用

稻谷是本展览的核心符号,是自始至终贯穿展览的最明显的设计元素,也是公众对于展览的第一印象,因此,如何处理好它的艺术表达是展览整体艺术性的重中之重。从稻谷原型着手进行艺术设计首先要解决两个难题,第一就是色调,水稻在整个成长阶段会有明显的颜色变化,是该用绿油油的稻田色还是金灿灿的稻田色作为主视觉色?随着展区推进,融入全阶段的水稻颜色是否可行?第二是造型感,如何把单株水稻的造型概括成容易识别的简约符号?大面积的稻田如何在展览中体现?此外,人物和场景以及展品中的画面都是承载展览内容的部分,在保证准确还原历史故事和科学知识的基本功能外,也要做到与整体的风格保持统一,对于这部分内容的艺术化处理则是在既定框架下的发挥。

针对以上问题,要结合展览主题脉络和实际落地条件,选取最优解决方案。展览最终选定金色作为稻田主视觉色调:首先在主题上紧扣“稻谷飘香,禾下追梦”,研究杂交水稻是为了提高粮食产量,金色代表最终的丰收,有更好的寓意;展览主旨是弘扬科学家精神,金色相较绿色更加庄重,更适宜辅助展示人物;展览面积较小,四个分展区又相对密集,如用多颜色过渡变化将会破坏整个展览的统一性,因此选取成熟稻谷的金黄色为主色,辅助以淡淡的绿色点缀,既避免了大面积的颜色单调,又呼应了因部分展品特殊性而必须使用绿色的情况。

展览背景板总体面积较大,很难对真实照片的景深、比例以及色调做循环长图定制,且部分展示模块又要结合各个展区展品做画幅内容避让,因此,用真实的稻田素材图片拼接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而手绘风格则是一种比较适宜的解决办法,在艺术风格上也很符合展览的设计需求,虽然工作量较大,但能得到满意的造型与色调,也更利于后期整体调整。尤其是在整体色调的把控上,手绘的风格能够更精准达到预期效果,淡彩清新的风格使展览打破了公众对于传统农业展览的固有印象。置身展览中,仿佛翻开一本巨大的杂交水稻绘本,走进稻田,穿越时空与科学家对话(见图1)。

图1 展览鸟瞰效果图

展览中穿插了许多手绘巨幅画来体现重要节点,画面布局安排疏密结合,起到了提升面板视觉“节奏感”的作用。大量的文字内容和展品分布在展板中,除了要考虑内容区域划分,在视觉效果上也要做艺术性的划分,观众在集中阅读大量文字时会产生疲劳感,适当的纯画面可以起到缓解作用。本展览选取了6幅最具代表性的场景以手绘的形式还原。

1. “杂交水稻”科学家群像

科学家群体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从来没有缺失过他们的身影。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他们身上共同闪耀着昂扬拼搏的奋斗精神、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集智攻关的协作精神等。这些独特的精神气质,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杂交水稻领域,也有着这样一群为了理想信念默默奉献的科学家群体。

此图为展览开篇最重要的巨幅画(见封三),结合巨型水稻造景浮雕,给人以庄重而震撼的感觉。杂交水稻攻关路上的科学家有很多,根据展览脉络梳理出与内容相关且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在本图中展现。展览弘扬精神的主旨对象是科学家群体,让几代科学家共聚稻田,结合巨型浮雕水稻寓意“禾下乘凉”,使整个作品在点明展览主题、提升视觉效果和烘托展览氛围上起到了关键作用。图中科学家从左至右依次为石明松、颜龙安、杨振玉、周开达、李必湖、丁颖、刘耀光、袁隆平、黄耀祥、卢永根、尹华奇、朱英国、王克剑、谢华安。由于这些科学家所处年代不同,历史上并没有也不可能出现众人的合影,要集齐适合的肖像参考并且征得同意使用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根据科学家本人或是家人以及单位所提供的照片参考创作,年代较为久远的人物留下的照片清晰程度也并不理想,仅能根据样貌特征大致勾画多版动作神态参考,再逐一向对方确认,获得本人或者家人、单位同意后才落于版面上最终成稿。同时也顺便征得其同意使用科学家的签名,印刷在人物旁边两颗金色稻谷拼成图形框内,使这幅作品更加具有纪念意义。

2. 安江农校

1953年,青年袁隆平踏进与高庙遗址隔江相望的安江农校,在这里开始了长达37年的杂交水稻研究生涯,并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因此获得共和国勋章和“杂交水稻之父”的殊荣。[5]作为第一展区“梦想缘起”的主场景,安江农校是最为契合主题的视觉表达。从展览艺术设计上来看,以同样的手绘风格还原当年农校门前的样子,营造出穿越时空的感觉,拉近了公众与那个年代的距离。从1953 年袁隆平大学毕业分配来这里,到1971年调往省农科院前,他一直生活、工作在这个偏僻的学校。在这里,他确立了为之奋斗一生的杂交水稻事业;找到了甜蜜的爱情;为梦想付出了艰苦努力;发现了“鹤立鸡群”的雄性不育特异稻株;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和他的两个学生成立了国内首个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小组;发现了著名的“野败”……[5]展览中的巨幅画更侧重于描绘场景,一方面源于“触景生情”的设计理念,老一辈经历者在参观时会由此产生回忆,激发情感共鸣,而年轻一代人没有这些经历,亦可由图画的展现产生联想。这种依托展览实体结构的内容表达,可以提升公众体验,是沉浸式展览的一种表现方式。

3. 发现“野败”

1970年,李必湖在海南发现了普通野生稻的自然雄性不育株,经鉴定为“野败”雄性不育基因类型。袁隆平在谈到李必湖发现“野败”的功绩时,高度评价道:“用以前的材料与方法,采用筛选法和人工制造法,是很难获得保持系的,至少我们感到前景渺茫。惟‘野败’表现与其他不育材料相反,真是异军突起,别开生面,给试验带来了根本起色!”[6]“野败”的发现作为杂交水稻科研路上的关键性突破,无论是科研意义还是历史意义都非常重大,也正是由此展开了联合攻关直到“三系法”配套成功。当年发现“野败”是偶然间,并且“野败”的发现场景也极为普通,沼泽地、桥洞、杂草……如何与整个展览的稻田场景衔接是难点,很难用艺术手段将其融入展区内容。展览最终选取了石桥作为切入点,通过将其立体化表现,脱离平面,可以从视觉上避免产生两个不同场景的融合不协调问题,画幅位置安排在展区标题版附近,进一步通过内容的划分再次合理化过渡了场景。

4. 南红农场

南红农场是杂交水稻联合攻关的地点,“三系法”在这里配套成功,作为同样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景,这里的画面表现却最具特殊性。具有历史性的场景建筑更容易保持原貌而长久存留,且有明显的造型特征,给人更深刻的视觉印象。而农场稻田地并不具备独特的识别性,且现今留存的老照片资料不多,早年间参与过实验的科技工作者也大都不记得有哪些明显的标识。现今南红农场仍旧作为杂交水稻的科研基地,能够反映出代代科研人员的传承精神,因此,将此处的巨幅画场景设置为现代的农场画面,在田中显示出袁隆平的提字板标语。通过现今农场景象结合当年的历史故事,同一空间,同一事情,不同人物,营造出一种穿梭历史的氛围。

5. 科学的春天

1978年3月举行的全国科学大会,是我国科技发展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会,标志着我国科技工作迎来了“科学的春天”。这对于杂交水稻的科研工作也具有重大意义,由此其开始加速发展,进入新阶段。科学大会的场景庄严而热烈,选取复原会场的场景是为了强调这一新气象的开始,在展览内容上突出这个转折较大的节点。大面积的红色应用在展览中虽然使色调显得跳跃,但通过设计手段,还是可以化解视觉上的不和谐现象。会场空间排布的对称性和透视性是可以利用的设计点,将场景取方正形状,外围实体墙面做出凹陷效果来增强透视感,从而起到烘托庄严氛围又提升视觉效果的作用。

6. 新“禾下乘凉梦”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于报告中所提到的核心技术,在展览结尾的外墙整体设计成一幅长卷,同样以合集创作的方式将核心技术以手绘插图的形式表现,呼应开篇群像,并延续展览中主视觉金色水稻田,共同构成了一幅新“禾下乘凉梦”的景象,寓意现今国家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性发展,科技成果获得丰收,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三)空间结构设计对展览体验的优化

1. 展览动线设计(见图2)

图2 展览动线图

展览的参观动线往往被理解为观众的参观路线,这仅是表面的理解,实则具有丰富的功能和深意。这条“看不见的线”,看似隐形却很有用处。一条好的动线可谓是展览的“归纳放大器”,可以最为快速简洁地梳理出展览脉络;可以成为观众的“最佳导览员”,带领观众最直观地理解展览;亦可以是展览的“亮点传播者”,可以把最重要的展品毫无遗漏展示在观众眼前[7]。展览面积较小,为了承载更多展览内容,一定要充分利用布展面积,增加墙面是经常采用的办法,同时还能起到分隔空间的作用。将每一块内容区域聚拢在部分空间内,关联性更加紧密。在动线的艺术处理上,结合了二十四节气,节气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时间节点,将地面引导的贴纸同节气相关联,逐渐引导公众按照设计路线观看展览,既提高了趣味性,也体现了科技与文化相结合。图标同样以两粒稻谷形状为背景,展览中任何细节设计都遵循符号同一性,稻谷、稻穗、稻田的艺术化造型贯穿整个展览,随处可见细微之处的亮点,让整个展览的主题相关性更强,氛围更加浓厚。

2. 艺术化提升展示效果

通过结合感官知觉经验、记忆的影响,来调动观众多维度的感官参与度;采用艺术化的手段对空间进行处理,通过声光、造型以及不同材质和技术手段的运用,对观众的感官系统进行刺激,以期观众在博物馆参观过程中获得独特的体验[8]。在空间上打破方正布局,在墙体上做凹凸模块镶嵌式展板,充分利用多维度空间也是重要的设计思路,尤其是对于占地面积较小的展览,这种设计能够有效拓宽展览面积,且在视觉上也显得轻松灵动。将布展的艺术风格同步应用在展品设计中,遵循元素符号的同一性,并且根据不同展示内容和可借用发挥的条件来创新展示效果。

以展品“寻找不育株”为例,此展品位置靠近西侧落地窗,过了正午会有很强的阳光射进展厅。为了增强展示效果,将展品版面的稻谷全部镂空镶嵌透明亚克力,引入阳光,在地面映出一片金色稻谷,在保证展品核心展示内容的基础上加以艺术化处理,再一次强调“金色稻谷”这一符号,以这种特殊形式表达,增添了氛围感。展品“超级杂交稻种子墙”也是典型的艺术化提升展示效果的样例。此展品为静态实物展示,种子实物体积过于微小,首先要在体量上放大扩充以使其适应展览。借由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这一比喻,把展品外观设计成一块巨大的芯片,在芯片中的节点处镶嵌多种超级杂交稻种子标本,赋予普通的静态展示以强烈的视觉效果。增大体积、增加数量是很常见的提高视觉震撼效果的手法。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图形语言是其最基本的视觉表达,是运用清晰的逻辑和创意丰富的思维将信息可视化传递,形成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信息传播形式,能够让视觉传达更加体现出视觉美[9]。“芯片”与“稻谷”两种符号叠加,很直接地传达了展品要体现的意义,展品造型上起伏的模块更有效地凸显了展示内容,同时这种灵动的风格与墙面呼应,做到了整体视觉的协调统一。

(四)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对展示效果的提升

1. “禾下乘凉”的具象表现

禾下乘凉梦是袁隆平对杂交水稻高产的一个理想追求,如今也是广大公众最为熟悉的印象,展览名称也缘起于此。巨型浮雕立体水稻的设计让公众置身展览中正如走在禾下,具象化表现了“禾下乘凉”的画面,在展览的开篇为公众留下“圆梦”的一幕。此外,水稻浮雕是展览中最大的一个符号表达,结合科学家群像和稻田置景,让画面与实景融合更显出丰富的层次感和震撼的视觉效果。异形的水稻轮廓和倾斜的展墙边缘是形式上的艺术化处理,阶梯状的装饰面板融合画面中的梯田也是一种虚实过渡表现,目的都是为了打破局限在方正框架下的死板僵硬观感(见图3)。

2. 稻田置景的气氛烘托

展板上的背景是手绘形式表现的稻田,虽然在作画时利用透视还原了景深感,为了进一步加强走进展览犹如置身稻田的氛围,展览在特定区域使用了水稻模型造景,利用这种虚实结合的方法扩展了稻田的景深,真实立体的水稻代入感更强,也更容易引起观众注意。水稻模型排布的位置主要分布在巨幅画群像前以及袁隆平雕像周围,合理利用造景让群像图和雕塑的表现力有一定提升,并且在特定角度的墙面用镜面膜也是为了增强空间感,这种利用镜面反射的方式在小型展览、展区中也是常用手段。

3. 遥望“天和”的巧妙结合

“天和”核心舱是中国科技馆的标志性展品之一,也是馆内最大的一件实物真品,本展览的位置恰巧与核心舱相对,同在中国科技馆西门入口大厅内。本次展览内容中提及了“从种子到种子”的水稻太空培育相关内容,在设计初期就做了考量,将内容区域排布在与核心舱正相对的位置,并在墙面开圆形窗口,将窗外实景借用在展览中变成画面,与展示内容做了非常巧妙的结合,同时模仿空间站实验舱内的场景,在展览内部区域做了还原并加以艺术化处理,为展区内展品增添了沉浸体验(见 封三)。

图3 展览门头

四、 艺术设计在展览开发应用的经验

本文以“稻谷飘香,禾下追梦——中国攻克杂交水稻难关50周年”展览为例,剖析其中布展与展品的艺术创作过程,总结艺术设计对于提升展览艺术效果和强化主题的作用,特别是手绘艺术在展览展品中的应用方法和价值,并探索出如下经验。

(一)把握艺术表达的准确性

展览主题、内容、精神等是展览的主要部分,艺术设计工作的目的是加工、服务并且提升展览既定的表达诉求。所以首要工作是要先了解展览的意图,不能盲目追求时下流行元素进行任意叠加,导致风格与内容不符。例如,一个科幻未来的展览就不适合用朴素庄重的风格展现;同样,如果是展现历史文化的厚重感的展览,也不应过度使用喧嚣浮躁的装置和色调。设计过程中时刻注意要表达的主旨是什么,要体现的核心是什么。

(二)提高设计思维的创新性

创新性体现在展览的方方面面,从艺术设计的角度来谈,如何让展览看起来很新奇,激发观众的兴趣和参观意愿,第一眼的印象很重要,好的创意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能够提升展览效果,吸引观众。基于多年来科学家精神展览的研究发现,展览风格多偏向激昂或沉稳,大国重器的科研成果在展陈表现手段上也多是注重体现庄重肃穆感。如何突破这种固定的思维模式进行创新,是本展览艺术设计的核心任务,此次主题是个很好的尝试机会。田间的科学家相对更给人以亲近感,水稻作为大众日常再熟悉不过的物品便于轻松讲述,由浅入深带观众去感悟科学家的科研精神。画面风格和色调上利用淡彩手绘的风格亲近观众,创造轻松舒缓的展览氛围,同时在此类型展览的艺术设计方向上也做了新的尝试。

(三)掌控展览风格的统一性

从审美的角度来看,设计元素要统一,画面色调要协调,在展览的艺术设计中同样也是要必须遵循的。稻谷、稻花、稻田,这是展览中最为明显使用的元素符号,以此为基础发散思维去关联多层级相关元素能拓宽设计思路,且不会偏离主题。例如,展览色调以金黄色为主色,先保证了色彩上的和谐,之后向外发散,有了二十四节气、太空育种、核心技术等内容,它们是对“稻”这个基础视觉符号的进一步扩展延伸。可使用的“库”在合理范围内扩大,在设计的时候也会有更多的结合处与落脚点,这样既保持了展览元素应用的和谐统一,又不至单调重复。如果全篇的符号只有无尽的稻谷、稻田反复妆点各个区域,会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和视觉上的厌倦,即便画面再精美也显得空洞乏味,但如果结合了二十四节气,将稻谷元素和节气插图融合后再展现,就会合理地丰富内容,而形式上却仍保持着稻谷这一形象与整体融为一体。

猜你喜欢

手绘展品杂交
手绘风景照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展品被盗了
齐心手绘《清明上河图》
CIM T2017部分展商主要展品预览(一)
手绘
高等植物杂交染色体及其杂交基因表达的性状——三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手绘二十四节气
6年生杂交桉无性系对比试验
再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