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目、形”策展三部曲
——以机器人专题展览为例
2024-01-23蒋怒雪
蒋怒雪
国际博物馆协会撰写的《博物馆学关键概念》在1986年给出的展览定义是:“‘展览’(expo)——包括将事物呈现于观众的行为、展示的对象(展品)与发生展示行为的地点”[1]。展览有如一种特别的、以“真实对象”为核心并辅以其他手段让人们理解展览中人工制品意义的沟通系统[2]。展览策展可被视作在有限的展示空间内,按展线的脉络将众多展品融为整体,通过展品和视觉传达进行信息的传播,激发对话、促进交流。策展与展览的传播效益及观展效益息息相关,涉及复杂的展品要素及空间位置关系,因此需要跨领域的合作,依赖团队的协同作业,是复杂且具有创意的工作。当代博物馆的策展是基于博物馆发展宗旨的展览主题立意和基于观众研究基础的展览创意、释义与设计的完美结合,由策展人主导的策展团队完成[3]。
机器人作为数字经济时代最具标志性的工具,正在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机器人化”的智能工具已无处不在,千姿百态的机器人为我们构筑了人机共融的精彩世界,绘就了数字化生产生活的全新图景[4]。机器人俨然成为各类型博物馆展览的热门主题,形态各异的机器人总能带给公众无限的乐趣与遐想。追溯机器人行业发展纷繁复杂现象背后的内在逻辑,进而反躬自问:机器人从何而来?有着怎样的历史发展沿革?哪些核心技术与发展前沿是需要传递给公众的?为公众提供赏心悦目参观体验的同时,带给公众怎样的思考?本文选取来自德国维特拉设计博物馆(Vitra Design Museum)的“你好,机器人——人类,机器与设计(Hello,Robot. Design between Human and Machine)”、伦敦科学博物馆(London Science Museum)的“机器人(Robots)”、美国卡内基科学中心(Carnegie Science Center)的“机器人世界(Roboworld)”三个不同类型的机器人专题展览,对比其策展的主题立意、叙事结构和陈列设计。分析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在选择类似的展览主题时采用的不同阐述方式与设计形式,展览内容选择的差异与共通之处,从而提出“纲、目、形”策展三部曲作为一种可探寻的思路,以供参考。
一、 主题立意的衍生——展览的“纲”
策展应从一个个“问题”开始,这些问题与博物馆立馆宗旨及核心价值有关,与博物馆展览和教育策略有关,落实到具体的展览项目上,这些问题直接关联着一个博物馆的自我定位和观众对该博物馆的期待[3]。一个展览主题的立意是其具有学术和社会价值基础上的展览内容大纲,展览需要通过一条主线来串联几个关键信息以表达其主题立意[3]。根据博物馆共性的归纳以及知识门类的不同,可以明确博物馆的边界和业态。比如,艺术类博物馆参观行为多是心理卷入性的,而科技类博物馆多是参与互动性的,为此艺术类博物馆的环境要支持观众对艺术品的长时间观察体验,而科技类博物馆则要鼓励观众动手操作[5]。当同时选择机器人作为主题,依托场馆的宗旨和展览策略,不同类型的场馆定位衍生出风格迥异、提纲挈领的主题立意。通过概念规划与主体观众诠释目标,提出观点、概念、故事、主题或故事主线。此类规划可以详细说明传递这些信息的诠释媒体与设计这些信息过程的时间框架[6]。
(一)艺术类博物馆探讨人机关系的表达
德国维特拉设计博物馆成立于1989年,致力于研究和展示设计的过去和现在,研究设计与建筑、艺术以及日常文化之间的关系。“你好,机器人——人类,机器与设计”(见图1)于2017年2月11日在维特拉设计博物馆展出,
图1 “你好,机器人——人类,机器与设计”展览入口
随后安排国际巡展至2022年[7]。展览通过四个版块讲述智能机器的影响力,强调设计起到的重要作用,着眼于智能机器如何进入人类生活,旨在诠释随着社会的发展,智能机器带给人类的愉悦与担忧。整个展览用14个简单但发人深省的问题引发参观者从接触机器人的最初体验到未来人机共融的思考,用200多件展品剖析人与智能机器之间的关系,其核心价值在于探讨人机之间的模糊边界。
(二)科技类博物馆传达机器人发展历程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令科技博物馆蓬勃发展的真正动力是伴随工业革命而来的世界博览会,它力求展示艺术与科学如何为工业制造做出贡献,机器的使用如何使人的力量得以延伸和加强,并为人类生活带来福音[8]。伦敦科学博物馆每年吸引330万游客,其官网首页上展示着该馆宗旨:通过屡获殊荣的展览、标志性物品和令人难以置信的科学成就故事来激励观众[9]。
由伦敦科学博物馆策展的“机器人”展览于2017年2月8日开放,一经推出便引发轰动(见图2)。展览通过自动化装置、科幻影片中的著名机器人角色、现代科学研究中的机器人等100多件展品,穿越5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探索机器人在宗教信仰、工业革命、流行文化、宇宙、未来世界里创造的历程以及带给人类和社会的影响。同时展示机器人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与前沿方向,机器人专家们如何建造出类似于人类行为方式的机器人并与之进行交互,从而引发人类对未来机器人的愿景和想象,以及未来人类与机器人共生关系的思考和身份认同的危机。科学博物馆集团总监伊恩·布拉奇福德对该展览这样评价:“机器人作为人类的一面镜子,为人类日益变化的希望、恐惧和梦想提供深刻的见解”[9]。展览汇聚各个阶段世界顶尖的炫酷机器人,尤其是人形机器人,具有震撼眼球的视觉效果和丰富多彩的互动体验,场面宏大而撼人心魄。对于机器人,过去人们关注的是其“机器”属性,注重“用机器代替人”,现在更看重机器人的“类人”属性,把“机器人变成人”,希望它们像人一样智能化,这也是未来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趋势[10]。
图2 “机器人”展的巡展海报
(三)科学中心聚焦机器人技术本身的诠释
在科学中心出现之前,科技类博物馆关注的焦点是科学,而传播只是为科学知识服务的工具;但自科学中心出现之后,传播便开始取得优先地位,承担着培养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及提高科学素养的任务,与观众互动成为科学中心的首要目标[8]。美国卡内基科学中心自1991年10月5日开放以来,为促进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素养的提升,致力于培养下一代创新者和领导者以满足未来社会的需求[11]。设立在二楼展厅的“机器人世界”深受技术宅的喜爱,注重展示机器人技术的核心内涵,公众通过观察和互动体验感受展品中融入的机器人技术原理、方法及思想,通过思考与相互讨论探究机器人相关的知识与技术内核。正如展览宗旨所表述的:与设计终极机器人体验和展示未来先驱性科技相比,“机器人世界”的使命是给予未来那些致力于科学与数学领域的人们以灵感去积极探求更好的解决方法[11]。
二、 叙事结构的策略——展览的“目”
当展览确立了主题立意,需要根据其核心思想和展览目标确定执行方案,也就需要讨论展览的“叙事本体”(展览内容)与“叙事结构”(展览线索或展现方式)。展览方案是对展览大纲的深度解读,在主题思想的指导下,将象牙塔里的学术研究成果以及学术化的思维方式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讲述形式,将展览的深度扩展成喜闻乐见的广度[3],通过释展体现并提升展览主题。美国探索馆(Exploratorium)创始人弗兰克·奥本海默(Frank Oppenheimer)曾有论述:“这份清单,甚至并不详尽,听起来可能很多样化,但在我们的脑海中,有一条线索将每个话题与我们的出发点联系起来:即人的感知。……一座博物馆可能像一部音乐作品,一首交响乐,即使听众可能不了解作品的结构,他们也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因为作曲家受到过保持作品连贯性的训练。最好的情况下,博物馆要求其创作者受到类似的纪律的指导”(1)引自2018年10月,中国科技馆举办的“国际科技馆能力建设培训班”参考资料Working Prototypes——Exhibit Design at the Exploratorium,由美国旧金山探索馆提供、中国科技馆组织翻译。。这里提到的“结构”就是指“叙事结构”,任何展览都需要依从一定的规律选择内容,或时间规律或因果关系或其他规则,通过叙事结构串联关键的展览信息,创建内容之间的关联。
(一)问题导向引出分形叙事
个性鲜明的主题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公众的观展行为,展览的策划与设计围绕主题展开“提问—解答”,将公众引入“问—答”结构中,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投入与参与的意识,并有效地将思绪集中在与主题相关的领域[12]。机器人与人类的关系是复杂而混沌的,人机之间的融合是多种关系交织的结果。“你好,机器人——人类,机器与设计”展览是一个融合的故事,在参观的过程中,公众会遇到14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而经过思考可以发现,这些问题并没有明确的答案。整个展览将这种融合分解为4个部分,构成核心问题与展品之间的“一对多”分形叙事结构。每走过一个阶段,都好像在缩小人机之间的距离,无论机器人技术发展的步伐多快或多无情,机器人介入人类生活的尺度在逐渐扩张,这些问题鼓励公众参与对于技术的讨论并反思人机之间的关系。
第一展区通过科学事实与科幻小说追溯人类对制造机器人的迷恋,研究流行文化如何影响人们对机器人的感受。通过“第一次接触机器人的感受如何?”“我们真的需要机器人吗?”等问题让观众思考对机器人的最初体验。
第二展区从技术和社会变革背景下的不同角度阐述机器人技术的影响力,强调人类创造力所扮演的角色,通过“机器人能代替人类工作吗?”和“你想成为创造者吗?”等问题在自动化技术与人类创造力之间的界限展开辩论。
第三展区讨论作为朋友和助手的机器人如何让人类越来越依赖他们,伴随“人类有多依赖智能助手?”“想要机器人照顾你吗?”等问题的展品不断地提醒观众,日常生活中的我们是多么依赖智能设备提供的各种便利。
第四展区畅想未来的图景,当科学幻想变为现实,当智能机器取代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周围的智能环境时,“机器人是否在推进人类进化?”等疑问将孕育而生。
(二)历史沿革与“线性—因果”叙事
时间轴是一种线性历史的表达方式,具有直接而本质的叙事能力,历史与时间是天然的盟友,依从时间轴线选择内容,通过建构物件之间的关系编织线性叙事结构在博物馆策展中被普遍使用。“机器人”展的内容涵盖了从早期的机械化装置到当下机器人领域的尖端技术,用100多个机器人跨越500年的历程,讲述人类创造机器人的故事。展览依据时间轴线分为4个篇章,选择不同主题,借助不同时空追溯历史、探讨人类为何痴迷地将机器打造成具有人的能力。在机器类人化的进程中,揭露人类眼中的自己以及当机器越来越像人时对于人类的意义(见图3)。
图3 “机器人”展览中出现的部分机器人面孔
“服从篇”通过14世纪复杂而精致的钟表结构和天文模型追踪机械自动化的起源与兴起。“梦想篇”从1927年第一位银幕人形机器人马丽娅开始追溯,在虚拟和现实的双重维度下,透过流行文化的视角诠释人类对机器人的愿景。人体是极其复杂的组合体,有骨骼、肌肉和肌腱,复制人体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机器人专家在建造机器人时,需要和解剖学专家沟通,研究人体及其运动方式[13]。因此,“建造篇”通过日本早稻田大学加藤一郎教授于1973年研制的第一个可以双足行走的机器人WABOT和2016年法国制造的“罗莎(ROSA)”展示专家们如何制造机器人。“幻想篇”展示了意大利的Amico、瑞士的YuMi、英国2016年制造的RoboThespian——第一批商业化的类人机器人和日本制造的世界上第一个新闻阅读机器人Kodomoroid。通过数十件当今尖端的工业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的典型代表展示机器人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
(三)用空间关系表达“主题—并置”叙事
“音乐上的复调,是指同时展开的两个或若干个声部(旋律),它们尽管完全重合在一起,仍保持其独立性”[14]。米兰·昆德拉对于音乐术语“复调”的诠释可以揭示何为“复调叙事”,其更常见的称谓是“主题—并置”叙事结构。当这种结构运用于博物馆主题展览中,表现为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叙事单元来表现同一主题,单元内部存在时间关系或因果关系,但单元之间保持自身的独立性[15]。美国卡耐基科学中心的“机器人世界”展作为常设展览,空间分布上采用绿色、蓝色、橙色为主色系进行区域的划分,界定了三个独立单元。灯光、展板以及多媒体界面作为展示的媒介,分别带领观众深入体验和探索机器人“如何感知”“如何思考”“如何行动”三个叙事单元,分别对应机器人的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三大部件,从而完整地将机器人系统进行深入解读(见图4)。三个单元体量相当,通过大量的互动展品突出展示三大部件的核心技术及其成果,技术单元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互为联动、互为补充的对话关系,共同诠释机器人的技术内核,就像音乐中的复调,同时展开若干声部,共同奏响同一个旋律。
图4 “机器人世界”展览的三个展区
三、 陈列设计的创新——展览的“形”
展览被视作三维空间内的实体体验,随着展览概念及内容的明朗化,展览开始被转化为各种视觉形式,作为视觉艺术,有了强大的专业研究能力和多维度知识结构做学术支撑的展示内容,就需要寻求和创造让观众流连忘返、记忆深刻的表现形式,两者缺一不可。设计之于展览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和建构价值,为提升展览的感染力,需要追求展览内容与陈列艺术的有机融合,从而实现学术性与趣味性的统一,既符合展览内容的传播特性,又能从观众的视角出发思考艺术的表现力,推陈出新的陈列方式既能激发观众的兴趣与好奇,又能引发思考。
(一)空间语境营造文化意涵
空间展示设计是对展览主题进行意义构建与话语体验的空间叙事,将展览主题和展览结构转化为空间形态,通过不同的布局架构对展品展项进行空间(三维立体)视觉的再编辑和再创造,以此建立展览与公众的信息交流与互动[16]。“你好,机器人——人类,机器与设计”展示的不是机器人的最新技术,而是人机之间的交互以及机器如何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正如维特拉设计博物馆馆长Amelie Klein所说:设计总是处于边缘,把无法跨越的想法和概念连接起来,成为人机之间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的中介,为不可逾越的矛盾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通过思想实验表明真相往往同时存在两种极端。该展览以空间形态为特征进行视觉传播,以期达到文化意涵的传播效果,四个版块的情感化营造分别设定在四个展区中,通过色彩进行功能区隔,把观众带入四段旅程。悬吊于半空中的14个问题,试图通过展览流线促使观众参与到对于复杂技术的利弊争论之中(见图5)。
图5 “你好,机器人——人类,机器与设计”的四个展区
1. 黑色咏叹——助手还是毁灭者
被黑色墙壁包围的空间呈现出过去100年人类曾设想过的机器人模样及其存在的价值。通过媒体、图形、模型等多种方式真实地还原文学、漫画、影视作品中广受欢迎的机器人角色——从1977年的电影《星球大战(StarWars)》到1982年的影片《银翼杀手(BladeRunner)》,诸多内容的选取很好地针对了所有年龄段观众的兴趣。机器人成为人类的助手亦或成为人类的毁灭者,展览通过两种角色带来的矛盾与不安引发观众情绪的波动。
2. 白色冷漠——工业理性中不容拒绝的巨大能量
纯白的洁净空间营造出一个专注的工业世界。会说三种语言的橙色机器臂书写着机器人宣言(句子的语法准确且词汇丰富,但内容毫无意义),墙面上一张身着黄色制服的工人们组装咖啡机的画面与之相呼应。相邻墙壁上的画作《走向绿色》展示出没有人类的太阳能机器人生产图景,预示着由于机器人的存在导致大量失业人口的产生。3D打印机、协作机器人YuMi、用机器人建造桥梁等都在传达开源世界里人类与机器人的协作。
3. 粉色温馨——机器人与家人
进入四周呈粉红色的家庭环境,在友好而温馨的背景下,暖暖的灯光映照着家庭机器人。这是模棱两可的世界,作为朋友和助手的机器人显得无处不在,机器人旨在与人类进行情感交流,甚至可以照看幼小的婴儿、陪伴安抚病榻上的老人。
4. 梦幻迷失——终极思考
进入尾厅,机器人可能会以任何形态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假肢、植入装置、外骨骼、物联网等都指向人机融合的未来。镜面底座的设计让观众在空间中移动时很容易忽略人机边界,仿佛智能的物理世界已然存在于生活之中,在严谨理性的空间中让感性仿生的视觉造型相互碰撞,给观众的感官带来强烈刺激,仿佛任何时候都处于机器人系统之中,对未来的发展与走向产生思考与遐想,其中既包含积极的也包含消极的。
整个空间肌理的塑造巧妙地勾勒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机器人世界,公众会在这种语境中认知新技术的产生与人类之间的矛盾关系,技术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始终反映背后的意识形态。该版块提出机器人可能涉及的社会与伦理问题,在展览中建构了对话与交流,从而引发遐想。
(二)展品需要讲故事
展品的本质意义是传播,如何让科学传播具有趣味性从而实现传播效应的最大化,讲故事是答案之一。未来机器人技术如何发展,人类无法准确预测,但是很多优秀的科幻作品背后都有科学家的指导。他们在扎实的科学推演基础上放飞想象力,科幻作品因此具有了预先构建未来图景的特质。科幻作品一方面在探讨未来科技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也在探讨人类对某些科技成果的应用会对社会产生怎样的冲击,又会带来怎样的伦理问题。站在当下回望过去,我们发现:科幻世界里的机器人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科幻作品给予他们极大的想象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的发展令炫目的科幻世界不断变为现实,科幻作品与现实世界之间存在微妙的化学反应。甚至曾有如下评论:人工智能就是让机器人试着做电影里能做到的事;人工智能机器人是“从银幕上走出来的科技”。
前文提及的3个展览,出自科幻作品的机器人形象与故事在其中都占据重要地位。通过科幻作品畅想未来是叙事的过程,而叙事本身就是讲故事。这3个展览的主题立意与叙事结构虽然不尽相同,却都对科幻作品中的机器人形象予以展示。1927年的电影《大都会》中出现了商业影片中的第一个人形机械生物——马丽娅,她的设计极大地影响了《星球大战》系列影片中的机器人角色“C-3PO”的外观。电影《终结者》中的机器人角色“T-800”拥有由微电脑控制的合金机械骨架,原材料为钽元素合金,可应对高温、腐蚀等,是导演卡梅隆设计的银幕机器人传奇(见图6)。“机器人”展的导语中这样写道:“在这个开创性的展览中,科幻小说与科学事实相遇……”。当展览通过重构与再现的手法将这些科幻作品中的机器人形象呈现给观众,当传播的手段与观众的认知特点相匹配时,这些利用时间和空间拼接而成的故事在人物和情感层面深深地吸引着观众。
(三)别出机杼的标志性物件
如果展览中存在一个标志性物件或相关体验,其与展览内容的焦点直接相关或者代表更宽泛的展览内容时,它对于观众而言可能是一种最难忘的体验[17]。一般而言,展览序厅的设计需要达到开篇综述的效果。“机器人”展让观众通过互动艺术装置——机器人眼睛穿越人造头骨感知运动的墙——进入序厅,之后会立刻被一个具有核心视觉特征的机器人婴儿“奇迹”(Marvel)吸引(见图7)。这个眨着眼睛、表情有几分诡异、四肢伸展的生物合成机器人婴儿迎接游客的到来,周围诡谲的灯光照射在他身上,给观众带来一丝不安。“奇迹”的说明牌上这样写道:“一直以来,与机器人面对面是一种令人不安的体验。机器人像电影里的替身,面对只能做预先设定好的动作而没有智力的机器人婴儿,人类却有着强烈的情感,想去保护亦或是摒弃他。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面对每一波技术浪潮建造出来的机器人,人类会做出何种反应?”整个序厅的环境似乎在暗示展览想表达的思想——与机器人共生会带来一种不安感,但却是人类与机器人长期合作的核心。
图6 展览对科幻作品中经典机器人形象的展示
图7 机器人婴儿——奇迹
四、 结语
本文的三个案例同为机器人主题展览,但策展的主体不同,依据博物馆的立馆宗旨其展览的核心价值与策展意图截然不同,切入的角度和展览内容的选取各有各的独特性,向公众传达的价值导向非常明确。为了使观众在参观与体验的过程中清晰地了解展览的不同层次及其关系,展览传播的内涵需要形成有序的层次结构和直观明了的逻辑线。三个案例根据主题立意的不同选择了三种截然不同的展览结构,无论是通过问题导出,还是按时间轴,亦或是通过并置叙述,都通过展览的空间构造准确地反映出展览主题的层次结构,通过展线设计让观众在观展和体验的过程中接收到有价值的信息。为了让观众对接受的信息留下深刻印象,需要创新展览设计的手法与表现形式。从设计语言的角度讲,以空间形态去承载内容的视觉文化,通过视觉形象的表现增强内容的表达,将专业化的科学术语转化成观众能理解的通俗的科普语言,再将科普语言转化成视觉语言和文字表达,才能打破晦涩而神秘、令人望而却步的专业壁垒,才会让更多观众看得懂,有兴趣去了解并分享科技发展带来的成果,通过激发好奇心引发共鸣以促进思考。
正在建设中的湖北省科学技术馆“机器人”专题展厅,结合建馆宗旨,运用“纲、目、形”三部曲的策展理念,提出“机器人改变生活”的主旨立意。依据时间轴,以“我是机器人”为题,采用第一视角展现机器人的历史源流、关键技术、应用场景及未来愿景,分为“过去的我”“今天的我”“未来的我”和“你心中的我”4个展区。一方面,将机器人与人类的关系变化作为人文的主线,从社会语境层面诠释人机关系由最初的代替转变为协同,走向“人—机—环境”的共融,思考人类与机器人的边界关系;另一方面,围绕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历史,从设想、突破到逐渐广泛应用,展现这一领域的技术正在不断向纵深发展。展览从工业、服务、医疗及特种机器人的不同维度,呈现机器人技术的底层逻辑,诠释机器人技术发展带给人类社会的影响与变革。展示形式的表达上通过人机交互、场景还原、艺术装置、社交分享等多元手法把控展览的空间语境,既可保证展览的科学性,又能营造展览的体验氛围与视觉色彩,努力将观众置于富有艺术意涵的展览空间中,通过人机交互对机器人技术的深远影响产生共鸣,同时还能引发观众的深层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