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本求源担使命 踔厉前行争有为
——高中语文新课程与新教材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
2024-01-23唐吉民
唐吉民
高中语文新课程、新教材(1)新课程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017年版 2020年修订)》颁布后实施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新教材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017年版 2020年修订)》编写的《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包括必修上、下册,选择性必修上、中、下册等,又称统编教材。自2018年9月实施以来,就有了“三新”的说法:一是课程理念新——提出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语文学科四个核心素养,推出了“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专题研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专题研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专题研讨”等18个学习任务群,制定了高中生语文学业质量水平等级;二是教材编写思路新——整套教材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两条线索组织单元,单元的组织形式则有两类,一类以课文的阅读为基础读写结合,另一类不设传统意义上的课文,以专题性的语文活动为主,带动相关资源的学习;三是教材内容新——新增加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乡土中国》《红楼梦》)”“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逻辑的力量”等。这些新理念、新思路、新内容,让人耳目一新、豁然开朗。
面对高中语文的“三新”,一线高中语文教师需要一个认识、理解、消化、探索及运用的过程,而且在教学实施之中还会出现一个理念与实践之间的较大落差。正因如此,高中语文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学校听课调研中,经常有教师提出各类问题,有的是小问题,无关痛痒;但也有些大的问题、原则性问题。有的年纪稍大点的语文教师说,现在高中语文教学提倡大单元教学、大概念教学、深度学习、项目化学习等,“我”弄不清楚这些是啥,“我”都不懂怎么教语文了;有的薄弱学校语文教师则说,学校层次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比较弱,而现在语文教材的内容多、难度大,“我”都不会教现在的高中语文了;有的有了一定成就的语文教师还会失落地说,“我们”过去的做法都过时了,没用了啊,落后于时代了;还有部分想有所作为的中青年语文教师则带着期盼的眼神问,怎样做才能算是符合新课程、新教材的要求呢?针对上述问题,特此提出一点思考和看法,供同行们参考。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当下高中语文教学中提倡的大单元教学、大概念教学、深度学习、项目化学习等,既是一种教学新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新模式,它们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大单元教学、大概念教学都强调对教材内容的整体把握,注重知识(含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及策略性知识,下同)之间的联系和逻辑关系,以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深度学习则强调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不仅仅是掌握知识及其体系,更是能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项目化学习则强调通过一个具体的项目或任务,将学科知识及能力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二,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单元教学和大概念教学都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式,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并解决问题。深度学习则强调学生对知识、能力的主动探索和思考,通过质疑、反思和总结等方式,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项目化学习则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通过完成任务或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第三,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和大概念教学都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等方面的素养。深度学习则注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深入思考和探究,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化学习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
有的教师对高中语文新课程、新教材提倡的大单元教学、大概念教学、深度学习、项目化学习等,开始时弄不清楚,认识不到位,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据此说“不懂怎么教语文”,这就值得商榷了。在此,笔者想借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个政治术语来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们大家心平气和地、平心静气地回想一下:当初设置语文学科课程的“初心”(这里的“初心”是指目的或目标,下同)是什么?语文教师教语文的“初心”是什么?学生学语文的“初心”又是什么?
先看看最初设置语文学科的“初心”:
清·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底(1904年元月),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这个学制规定,在初等小学设“中国文字”一科 ,“其要义在使识日用常见之字,解日用浅近之文理,以为听讲能领悟、读书能自解之助,并当使之以俗语叙事,及日用简短书信,以开他日自己作文之先路 ,供谋生应世之要需”。在高等小学和中学则设“中国文学”一科。在高小,“其要义在使通四民常用之文理,解四民常用之词句,以备应世达意之用……并使习通行之官话,期于全国语言统一,民志因之团结”;在中学,因为学生 “年已渐长”,所以“作文自不可缓”,为了作文,就要讲“文义”“文法”,还要讲“中国古今文章流别、文风盛衰之要略,及文章于政事身世关系处”,作文题目要使之 “既可易于成篇,且能适于实用”〔1〕。
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最初设置语文学科的“初心”是“识日用常见之字,解日用浅近之文理,以为听讲能领悟、读书能自解之助,并当使之以俗语叙事,及日用简短书信”“通四民常用之文理,解四民常用之词句”“习通行之官话”“讲‘文义’‘文法’”等,这些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语文学科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幼年阶段。
再看1963年5月教育部《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
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
这里明确了中学语文教师教语文的目的是“教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接下来看2000年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头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3〕。
这里对高中语文教师教语文的目的要求,比1963年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的内容更具体——“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范围更广——“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头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并明确提出了高中生学习语文的目的——“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再接着看2020年5月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理解文化多样性〔4〕。
这里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认真品读与思考。一方面,明确地把语言文字与语文课程区别开来。过去,人们经常把语言文字与语文课程混为一谈,让很多事情说不清楚。现在将语言文字独立出来加以阐述,强调“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出“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这让我们坚信语言文字的价值及意义,理清了语言文字与生活、工作及学习的紧密关系,明确了“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听说读写活动”和“文学活动”。
另一方面,从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角度,提出了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方式及途径——“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进一步明确了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设定了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高阶目标——“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理解文化多样性”。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的“初心”、语文教师教语文的“初心”,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中“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简单地说,“语言建构与运用”就是语文课程的“初心”,即学习语文课程的根本和基础是“语言建构与运用”。那么,“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三个素养就可以忽略了吗?当然不是。语文课程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三个素养的前提与基础。语文课程就是要在“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而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提升,反过来又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升华,这就是语文教师应该担当的使命。语文课程四个核心素养的关系见图1:
图1 语文课程四个核心素养的关系
二、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有的语文教师说,“我们”学校层次低,学生学习能力比较弱,语文新教材的内容多、难度大,使语文课难教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就广州市而言,全市有131所高中学校,既有所谓的传统名校,也有不少乡镇学校,生源质量相差很大。同时,同一所学校的教师,还有年龄、学历、经验、水平等的差异;而且就是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也有语文学习能力强弱的差异。但是,据此得出“不会教现在的高中语文”这个结论,这是一种回避挑战的消极态度。那么,面对着高中语文新教材的内容多、难度大,学生学习能力差异较大,语文教师们应该怎么办呢?笔者建议: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一)正视现实,精准谋策
当下,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正视一个现实——教材内容多、难度大。教材内容多——新增加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乡土中国》《红楼梦》)”“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逻辑的力量”等。教材难度大——如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先秦诸子散文研习,有《论语》《礼记》《孟子》《老子》《庄子》《墨子》等课文;第三单元外国作家作品研习,则有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节选)》、列夫·托尔斯泰《复活(节选)》、海明威《老人与海(节选)》、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节选)》等课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社会科学类著作研习,有恩格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卢梭《怜悯是人的天性》、柏拉图《人应当坚持正义》等课文,这些都是新课文,学生读起来难度都很大。这个现实,是无法改变的,我们只能面对。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这里有以下三个建议:
第一,调整教材单元的先后顺序。高中《语文》必修上、下两册为高一年级使用,整体上看难度适中,多数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接受。而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中、下三册,每册书四个单元共12个单元,为高二年级使用,部分学校教师和学生反映内容多、难度大。难度大的除了上面提到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先秦诸子散文研习、第三单元外国作家作品研习、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社会科学类著作研习,还有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自然科学类著作研习等。反过来,选择性必修下册的其他三个单元却相对容易,第一单元有《诗经·氓》《孔雀东南飞并序》、杜甫《蜀相》、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等,第二单元有鲁迅《阿Q正传(节选)》、沈从文《边城(节选)》、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徐志摩《再别康桥》等,第三单元有李密《陈情表》、归有光《项脊轩志》、王羲之《兰亭集序》、苏轼《石钟山记》等。基于此,建议教师教学时,可以调换选择性必修三册课本中的单元顺序,把相对容易的单元调到前面,而把相对难的单元放在后面。
第二,灵活安排学习内容。多年来的语文教学改革,形成了一个共识——语文教学早已经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用教材引导学生学”。灵活、合理地处理语文新教材内容,应该成为每个语文教师的应有之责。如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有恩格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张岱年《修辞立其诚》、卢梭《怜悯是人的天性》、柏拉图《人应当坚持正义》7篇课文,其中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修辞立其诚》这4篇课文相对容易些,我们可以让学生先从这4篇课文入手,探索、研讨本单元的重点“理论的价值”,然后再迁移到《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怜悯是人的天性》《人应当坚持正义》3篇相对难的课文进行验证及强化。
第三,巧妙设计活动,化解教材难度。无论是语文教师,还是学生,都认为选择性必修上册的第三单元外国作家作品研习内容多、难度大。面对这样的难点、重点,教师不妨科学地组织学生语文学习活动,巧妙地化解其内容多、难度大的问题。如可以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4个小组,分别是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组、列夫·托尔斯泰《复活》组、海明威《老人与海》组、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组,原则上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自愿选择参加到其中的一组,教师可根据实际适当调配个别学生,让各学习小组的学生人数相对均衡。接着教师布置具体学习任务,每个学习小组还可以根据学习任务,在小组内进一步分拆学习任务到具体同学。首先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其次在小组内交流分享学习收获,同时小组内研讨并确定参加班级交流发言的重点内容;再次全班交流、研讨,学生可以在交流、研讨中点评、补充及质疑等;最后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进行点评,并给给予恰当的引导及提升。这个学习活动一般用8个课时就可以完成。
(二)立足现实,量力而行
上面提到,有的薄弱学校语文教师说,学校层次低,学生学习能力比较弱,现在的语文教材的内容多、难度大,都不会教现在的高中语文了。对此,建议教师们要立足自己学校、学生的现实,量力而行,具体有三点建议:
第一,稳步推进。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统编本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先生说:“使用统编教材,改革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立足于各自的学情,根据自身条件,在原有基础上去逐步调整、改进和更新。”“使用统编教材不能搞‘运动’,不能一哄而起,不能搞形式主义,更不能‘一刀切’。办学条件好的,改革步子可以大一点;条件不充分的,可以分步实施,创造条件去改,能改一寸是一寸。”〔5〕这说明,最上层的国家教材总主编,也了解广大薄弱学校的具体情况,并给出了非常实用的对策——稳步前行。
在稳步推进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过程中,还必须重视夯实语文学习的基础。特别是高一语文的起始阶段,要多在激趣上下功夫,想办法让学生喜爱语文,以学习语文为乐;强化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如练字的习惯、多读书的习惯、读书圈点勾画的习惯、勤于练笔的习惯、自觉使用工具书(如《现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词典》《新华成语大词典》等)的习惯等;注重语文积累,如必备的语文知识积累、文学文化常识积累、文学文化名著阅读量积累等。
第二,量力而为。新教材增加了整本书阅读与研习——《乡土中国》和《红楼梦》,不少教师、学生反映,这两本都不容易读,很难完成教学或学习任务。这里,多数人似乎只重视了“阅读”,而忽略了“研习”。“研习”就是指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读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比如阅读《乡土中国》,不应该让高中生像大学社会学系的大学生那样,把《乡土中国》读懂读透,分析得七七八八;而是要根据高中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适当读得多些、深些,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能注意到重要概念和大小纲目、注意相关理论推导等即可。关键是让学生在阅读《乡土中国》中,构建阅读社会科学类论著的读书方法。
第三,分层设置学习任务。新教材中课文学习为主的单元有4个方面内容,包括单元导语、课文、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课文及其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分解为基本学习任务、中阶学习任务和高阶学习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能完成的学习任务而进行学习,而不是“一刀切”。如选择性必修上册的第二单元先秦诸子作品研读,可以把相对容易的课文——《论语》《孟子》及其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三(文言虚词积累)、任务四(单元写作)做为基本学习任务,所有的学生都应该完成;把相对难的课文——《老子》《庄子》及其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一(思考先秦经典的现实价值)做为中阶学习任务,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完成;把《礼记》《墨子》及其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二(赏析及评价先秦作品风格)做为高阶学习任务,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完成。当然,上述学习任务的分解,仅是思考的方式举例,并不一定科学,教师们可以进一步补充及修正。
(三)借鉴成功经验,为我所用
经常听到有的教师反映说,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新教材的“国培”“省培”等培训中,听了国家课标组推荐的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王岱老师的《“战国四公子”专题阅读教学案例》,好是好,就是学不来,“我们”的生源比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的学生差多了,这样优秀的案例在层次低的学校无法推行。真是如此吗?先看看王岱老师的做法:
案例一:“战国四公子”专题阅读教学设计(节选)〔6〕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学生阅读《孟尝君列传》(原文和注释共约8400字),思考:
1.请对照注释阅读,画出读不懂的地方,小组讨论解决。
2.请为孟尝君编制大事年表。
3.请用一句话概括冯谖是一个怎样的人。
4.请为孟尝君写一段评语(50字左右)。
学生自主阅读,小组交流,教师巡视答疑,教师就共同问题点拨。
第三课时学生阅读《平原君列传》(原文和注释共约4900字),思考:
1.请列出平原君所做之事及宾客为平原君所做之事。
2.请为平原君写一段评语(50字左右)。
第四、五课时学生阅读《春申君列传》(原文、注释、译文共约12300字)(思考问题,略)。
第六课时学生阅读《信陵君列传》(原文约3300字)(思考问题,略)。
周末完成以下任务:
1.请比较四公子,若你是当时的一名士,你更愿意到谁的门下生活?请申明理由。
2.从“战国四公子列传”中你还能读出什么(政治、文化、社会等)信息?你得到了哪些人生启示?
3.请说一说《史记》塑造人物的方法。
4.从“战国四公子列传”的自主阅读中你积累了哪些语言现象和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有什么体会?
5.请就这四篇列传中你感兴趣的某一问题进行探究。
第七、八课时讨论交流:
1.小组交流;2.班级交流;3.教师点拨。
对这个案例,在此不想做过多评析,只想阐明一个观点——这个课例,一般生源的学校也是可以推行的,可以借优秀的案例为我所用。生源层次低的学校,可以把“战国四公子”的阅读文本,从28900字压减到10000字以内,减少学生的阅读量,降低学生的阅读难度。如《孟尝君列传》的8400字,压减到3000字;《平原君列传》的4900字,压减到2000字;《春申君列传》的12300字,压减到3000字;《信陵君列传》的3300字,压减到2000字。这里字数压减只是举例,仅供参考,一线教师应该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进行增减。阅读文本字数压减、阅读内容减少后,完全能按照上述案例的步骤及任务展开教学,这就是借他山之石为我所用。
三、守正创新,与时俱进
前述提到,有些有了一定成就的语文教师面对新课程、新教材会失落地说,“我们”过去的做法都过时了,没用了啊,落后于时代了;还有不少想有所作为的中青年语文教师则带着期盼的眼神问,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怎样做才能算是符合新课程、新教材的要求呢?对此,笔者的建议是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中一定要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
(一)“守正”是语文教学“创新”的基石
“守正”之所以被视为语文教学“创新”的基石,原因在于它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属性,同时符合语文学科的特性和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第一,我们一定要明确那些行之有效的传统语文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如浏览—略读—精读—泛读、古诗文要多诵读、读书要圈点勾画、多读勤写、读写结合等,这些永远不会过时,新课程、新教材也仍然需要,而且还应该强化。温儒敏先生曾说:“语文教学几十年来、上百年来的贡献是巨大的,也积累了很多可贵的经验,最近十多年的课改,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不能完全否定,推倒重来。”“(语文教学改革)是在原有基础上逐步去改。这一点很重要,教育的改革和其他领域的改革比较起来,应当更加重视延续性,更加稳妥,要守正创新。‘正’,就是传统语文教学和多年来课改的好的经验,所谓‘创新’,贯彻新课标,必须尊重和承袭既有的好经验,尊重教学实际,在这个基础上去‘创新’。”〔7〕
第二,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性强的学科,应当承担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任。在这个过程中,“守正”也有强调坚守正道、崇尚人品之意,这与我们的教育目标高度契合。通过“守正”,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祖国语言文字和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同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人生态度。
第三,语文学科的特性决定了“守正”的重要性。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学科,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守正立人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语言知识,还要求他们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人生观。只有坚守正道,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领悟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道德智慧,从而在语言建构与运用中体现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总之,“守正”是语文教学“创新”的基石。它不仅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属性,更符合语文学科的特性以及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在语文教学改革中坚持守正,才能确保教育的正确方向,培养出具有高尚人文素养与道德修养的学生。
(二)“创新”让语文教学更具风采
传统经典篇目的阅读教学也需要创新,创新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创新的语文教学可以使教育教学更加符合时代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养。
下面是2021年广州市第三届高中语文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中《装在套子里的人》(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教学案例:
案例二:《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过程
一、小说讲了什么故事——以“套中人”为中心梳理情节结构。
第一部分(1-5) :“套中人”的隆重登场。
第二部分(6-37) :“套中人”的感情纠葛。
第三部分(38-40):“套中人”的虽生犹死。
二、小说中讲故事的人——为什么布尔金是本故事的最佳讲述者?
1.布尔金的身份以及与别里科夫的关系。
2.华连卡姐弟为什么不是最佳讲述者?
3.布尔金的讲述有哪些地方特有效果。
三、品读小说故事,分析人物性格
1.套子里的人(别里科夫)——强大又弱小,虚无又真实。
2.来自外部世界(华连卡姐弟)——无拘无束、热烈大方。
3.反思对象(布尔金等)——受套子束缚而不自知,无聊麻木。
四、思考
1.阅读《套中人》的未删节的版本,和教材编者交流自己的思考。
2.小说中科瓦连科这一形象塑造是否成功?他是作为别里科夫的对立面还是布尔金的对立面出现的?
案例三:《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过程(笔者对原稿有所改动)
情境任务(一)
假如你是一名新闻记者,请为“别里科夫的事件”写一篇300-500字的简讯。
情境任务(二)
假如你是一名心理医生,请诊断别里科夫得了什么病?其病因是什么?
(提示:“装在套子里”的别里科夫到底在怕些什么?“结婚”对别里科夫意味着什么?又带来了什么?)
情境任务(三)
假如你是一名侦探或公安,杀死别里科夫的凶手是谁?证据是什么?
这两个教学案例,很好的阐释了传统语文教学和新课程语文教学的特点。第一个案例,有一定新意,但传统阅读教学特点比较明显——小说的情节、小说的主题、小说的人物形象。第二个案例,则是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呈现了新的教学方式。这个教学案例,首先设置了三个真实的生活情景——记者、心理医生、侦探或公安;其次布置了具体的学习任务——写新闻简讯(概括情节、筛选主要信息、还要有读者意识)、给病人看病(人物个性特点、个性形成原因等)、侦探杀人凶手(社会环境、个人保守僵化思想、小说主题等);再次,完成上述任务,必须反复阅读小说的文本,而且还必须要有自己的思考。这样的阅读教学,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学生的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阅读教学增添了新的风采。
(三)“创新”并非高不可攀
创新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在传统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它是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学习能力水平和特点,设计和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也可以从小的改进开始,逐渐引入创新元素,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下面请看2022—2023学年广州市高二语文教研活动中的两个真实教学案例。
案例四:《逻辑的视角,理性的力量——品读<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一个教学环节
请同学们细读《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找出孟子运用的推理形式,并且把推理过程补充完整。
课文推理形式推理过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三段论推理归纳推理大前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小前提:先王是人结论: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排除法推理当孺子将要掉进井中时,观者会不自禁地产生惊骇、怜悯的情感,这种情感的产生可能会有多种原因,孟子排除了借此结交孩子的父母、要在乡里博取名誉、讨厌孩子落井时发出的声音等原因,通过排除法得出真正的原因是:人与生俱来的情感(教师补归纳)归纳推理举出“孺子将入于井”人们有恻隐之心的具体事例,来归纳推理出一般性结论,即“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这个教学案例,是把选择性必修上册的第二单元先秦诸子散文研习与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进行了整合,用第四单元的逻辑知识赏析孟子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那个时代是没有逻辑的,逻辑是后来从西方引进来的;但是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的智慧跟后人的逻辑推理是一致的。可见,学生这样学习课文,既学会了用逻辑知识来赏析课文,也感觉到我们的先贤圣人真的是很伟大,他们的智慧永远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同时还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
案例五:《彰显逻辑的力量——学会批驳》中一个教学环节
任务一:请同学们指出下面三句话的逻辑错误,指出错误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让学生先研讨发言,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点评、补充及升华)
1.学习时间紧,学习任务重,我连作业都做不完,哪有时间读书写札记啊?
逻辑分析:“作业”,就是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功课。认真阅读,按时完成札记也是老师给我们布置的功课,所以也是作业。既然都是作业,就都得完成。
(偷换概念——划分不当;以偏概全;自相矛盾)
2.老师,你推荐的书目我都不爱看,所以就都不阅读不写札记了。
逻辑分析:(1)老师对大家的阅读是有一个三年规划的,高一年级以阅读人物传记和文学类作品为主,高二以思辨类与学术专著为主,高三以哲学和史学为主。前三个学期推荐了各个领域的书目,照顾了同学们不同的阅读需求和阅读兴趣,相信总能找到你喜欢阅读的书目。(2)难道老师推荐的书你就没有一本爱看的吗?你们不就挺爱看《三体》的吗?
(以偏概全,这里的归纳推理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同时又举反例)
3.看这些书,写这些札记,高考又不考,对我提高分数一点用都没有。有这时间我还不如用来刷题呢!
逻辑分析:你又没有参加过高考,怎么知道高考不考呢?如果只知道做题,只为了高考,那么你岂不是就成做题机器了吗?成为做题机器既不利于个人的长远发展,也不符合国家培养人才的要求。
(不当预设;归谬法,推出谬误)
这个教学案例,是把选择性必修上册的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与学生的真实学习生活相结合。这个例子证明,我们高中语文教学不是不能进行真实情境的运用,而是怎样把我们的生活和语文教学结合在一起,用我们语文课本的东西来分析、解决生活的问题。
从上述的两个真实教学案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高中语文新课程、新教材的理念及其教学方式,不是高不可攀的,而是可以实现的,也是能够落实到具体教学实践中的。更新语文教学理念、创新语文教学方式和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增加他们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性;可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益;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鼓励他们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高中语文新课程、新教材是时代发展、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有为的语文教师应该乘势而进,大有作为。在课程改革的洪流中,语文教师不要忘记语文学科的根本和基础是语言建构与运用,要牢记在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素养之使命。面对着新教材的内容多、难度大,学校生源差异明显,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语文教师要根据实际,灵活整合、优化教材,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新教材的具体实施中,语文教师要始终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