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段美术教学中学生色彩感的培养分析

2024-01-23张安琪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安定小学

流行色 2023年11期
关键词:色彩感色彩美术

张安琪/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安定小学

0 引言

色彩是美术创作的基础元素之一,其使用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直接关乎美术创造的质量,色彩的辨识力与感知力是小学生美术素养的一个重要体现,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如何实现培养学生色彩感的目标已经成为广大教师所关心的焦点问题。但是采取传统的指导方式难以满足学生现实学习需求,因此,教师需要积极探索优化路径,围绕小学高段学生美术学习能力与兴趣爱好进行设计,创新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在更为开放的学习环境下形成良好色彩感,为后续参与学习活动奠定坚实基础。

1 小学高段美术教学中学生色彩感的培养策略

色彩教学是小学美术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色彩感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核心素养、增强感知能力、养成良好观察意识。因此,色彩感的培养尤为关键。下文,笔者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对具体培养方法进行总结,以供广大教师参考借鉴。

1.1 创设情境,激活学生色彩感知

色彩作为一种艺术教育形式,是实施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善于在技与艺的创造中寻找有机的结合点,促进审美素养的健康发展[1]。为增强学生对色彩的学习热情,顺利激活其色彩感知,教师可以在导入期间,尝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作为辅助,结合学科知识创设真实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真实地体验色彩在情境中的特殊价值。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熟悉色彩的同时形成良好审美基础,深刻地认识到色彩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为后续活动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

例如,教师在开展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色彩的和谐》教学期间,在导入阶段可创设与“相邻色”相关的情境:小丽最近搬了新家,她想邀请设计师为家中设计一款主题为“暖阳”的装修图纸,如果你是设计师,你会怎样设计?以什么颜色作为主色调?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台下学生结合自己家中装修经验或对色彩的理解与感受对此话题进行交流,并表示“以‘暖阳’为主题,在家具色彩的选择上应该以暖色调为主,如黄色、橙色、橙红色等。”基于学生对话题的反馈,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为学生分享一张成果图(图1)。

图1 室内装修设计图

指导学生观察画面,从色彩的搭配角度对设计图进行分析。在组织学生分析期间,教师便可以顺势导入“邻近色”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到邻近色搭配会使人产生舒适和谐的感受,可以运用邻近色表现情境或某种情绪。如果在教学期间,教师发现学生产生疑虑,教师还能再利用技术手段对图片进行ps处理,将图中相邻色更换为对比色,指导学生通过对两张图的对比来加深对相邻色的感知,达成理想化的教育目标。

利用情境创设的方式可以使色彩理论知识自然地渗透其中,激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意识。教师在应用此种手段期间,需要关注情境素材应与学生发展区相吻合,避免难度较高的情境内容影响学生正常理解。

1.2 横向对比,强化学生色彩鉴赏

色彩是美术作品的重要表现因素,色彩不仅能够真实地再现对象的色彩关系,还能触动人的心理和情感,具有很强的表现力[2]。教师在培养学生色彩感期间,可以围绕色彩知识为学生分享名家艺术创作作品,邀请学生对画面中的色彩搭配进行分享,尝试解读作者通过作品传达的思想内涵。在更具自主性的课堂中,优秀的艺术作品将通过色彩传递带给学生直观冲击,以此锻炼学生的色彩感知,拓宽学生艺术视野。

例如,教师在开展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记录色彩》教学期间,围绕本课教学目标“寻找一些表现不同时间段的风景照片或绘画作品,记录下自己的色彩感受”,教师可以为学生分享知名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图2)。

图2 《日出·印象》克劳德·莫奈

指导学生尝试结合主观印象以及色彩理论知识,对画面所呈现的情境做出分析,大胆猜测莫奈在创作时的思想情感。画面中,笼罩海面的氤氲浓雾尚未散去,远处的海港在水雾中影影绰绰,一轮红日在沉沉雾霭中冉冉升起晨光熹微,轻洒海面,神性的光影摇曳在波浪中,光线瞬息万变,苍穹微红,淡紫色和墨色在海水中交错渗透,给人一种通透、轻盈、辽阔、浩渺的感觉。莫奈对于色彩的运用相当细腻,他用许多相同主题的画作来实验色彩与光完美的表达,前后纯灰以及冷暖对比,既大胆又前卫。这幅画是莫奈在勒阿弗尔港留下的一页黎明日记,是赞美新生力量的歌颂,更是工业革命时期对光、速度、瞬间之美最早的礼赞。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利用横向对比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鉴赏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色彩感,引领其在鉴赏中强化审美能力,增强对美术学习以及创作的积极性。

1.3 设计活动,强化学生色彩运用能力

色彩感的培养必须落实在实践中,由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创作,才能展现其对色彩的理解与感悟[3]。因此,为锻炼学生的色彩运用能力,深化其色彩感知,教师可以在常规教学基础上,组织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走出室外,感受大自然神奇色彩,将所观、所感,运用色彩表达出来,借助实践活动挖掘学生内在潜能,在促进学生色彩感发展的基础上,增进学生情感体验。

例如,教师在开展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风景写生》教学期间,通过教学,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风景写生的表现方法,并产生了浓厚的写生兴趣,迫不及待地想要前往室外进行写生,将美丽的景物留存下来。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个性化学习需求,以“留住春天”为主题设计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前往室外参与观察活动,感受在春天到来之际景物的变化以及颜色的变化,利用创作方式呈现完整的作品。根据活动要求,学生前往室外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中,学生能获得对色彩的别样感知,如:春天到来之际万物复苏,老旧的树枝上冒出了嫩绿色的青芽,与枯败、残旧的景象产生鲜明的对比,能展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在色彩的运用方面可以以对比色为主,突出春天的“绿意”;随着阳光照射角度的变化,事物呈现出的色彩也具有明显的区别。在阳光直射下,花朵的颜色较为鲜艳,而没有阳光的时候,花朵颜色显得灰秃秃的,在颜色处理方面也要考虑到这一点。在观察中,学生均能获得对色彩的独特理解,并将自己的想法以及对事物的观察融入作品当中,呈现更加完美的艺术作品。

当学生完成创作后,教师还可以邀请大家在班级中分享自己在色彩使用方面的心得与技巧,与其他学生共同对风景写生进行交流,在锻炼学生创作能力的同时,营造良好交互氛围,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创作经验。

1.4 游戏教学,增进学生对色彩的理解

生活世界多姿多彩,是培养学生色彩感知的重要素材,生活中有诸多元素能为学生带来丰富的灵感,可起到发展学生想象力的作用。为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将色彩理论融入具有趣味性的活动当中,邀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实践,在合作中建立良好的色彩感,充分感受美术学习的乐趣[4]。

例如,教师在开展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色彩的对比》教学期间,教师先是为学生分享色环图,指导学生通过观察的方式记录色环上两个相对颜色,明确对比色的基本特征。然后,教师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色彩对比的实例,帮助学生在真实情境下深化对对比色的理解。为增强学生色彩感,教师可以基于学生学习水平与思维能力,设计名为“寻找色彩”的主题游戏活动,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后,向大家分享本次游戏活动的内容、目标以及相关要求:本次游戏活动中,学生需要结合课堂学习中掌握的色环知识,根据教师提供的图片内容,补充完整色环中的相应颜色,尝试与同伴利用桌面材料DIY 颜色,借助混合颜色调配出与色环空白部分相近的颜色,如黄色与红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是橙色。本次活动用时最短,且色环颜色补充完整的小组即为获胜。在小组合作中,考虑到学生可能会在颜色的DIY 中存在分歧,教师需要进行全过程监督,并在学生出现争执时予以干预,提醒小组成员可以多进行尝试,并为大家提供充足的材料,保障学生在提高色彩感的同时,能形成良好合作意识,为后续参与美术学习奠定基础。

为保障学生参与合作游戏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将每次活动成绩纳入期末考核当中,增强学生对合作学习的重视程度,使美术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得以顺利提高,充分锻炼学生色彩辨识能力。

1.5 完善总结,提高整体教学成效

课堂总结与评价,是美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基于文件要求,当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教师需要利用简短时间对学生在色彩学习、创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从专业角度对学生的色彩搭配与运用技巧作出判断,使学生根据教师的评价及时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在增强色彩感的同时提高色彩运用能力。

例如,教师在开展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我设计的服装》教学期间,带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富有创意的服装作品,并在班级内举办了一场服装设计展示活动。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增强了动手创作能力,还通过设计增强了色彩感知,发挥自身想象力与创新能力,感受美术创作在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在基础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需要对学生在服装设计的表现情况做出科学判断,从服装的颜色搭配进行评价,鼓励学生能运用对比色增强服装表现力,运用相邻色突出服装设计主题。同时,为保障课堂教学能得以顺利延伸,教师还可基于学生的课堂表现布置课后作业,指导学生在与父母逛街时记录或用相机拍摄当下潮流新品服饰,对其色彩搭配进行分析,尝试围绕品牌服装当季主题进行设计与创作,在走访中汲取灵感,在创作中深化对色彩感的理解,进一步提升自身创新能力与审美能力,感受生活之美、色彩之美。

色彩感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教师可以将评价内容整理成电子表格的形式,带领学生进行定期回顾,帮助学生养成良好思考、反思、总结的习惯,在色彩学习中提高自身核心素养,为后续参与初中阶段美术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2 小学高段美术教学中学生色彩感的培养要点

通过上述内容的总结已经了解到培养学生色彩感是小学高段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具有能帮助学生掌握创作技巧,增强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能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趣,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意识,涵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等现实作用[5]。在实践中,教师还要关注以下部分内容,避免出现类似问题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第一,需要遵循以生为本的基本原则,合理开展教学活动。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应以发展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开展设计。因此,教师在开展实践活动前,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掌握并了解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或教学方式,以此确保色彩感的培养工作能紧密围绕学生认知水平进行,保障学生的参与度。第二,要关注生活对美术学科的启示作用,以通俗的表达方式帮助学生增进理解。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外界事物的感知依靠生活经验,因此,教师在教学期间不仅要利用好教材上的内容,还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积极探索生活中可用于色彩感教学的资源,建立学科知识与生活的连接,尽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以此降低色彩感的学习难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增进自身色彩感知,养成良好的对生活的观察能力。第三,评价活动要确保多元化。目前,部分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期间,容易存在机械化评价、单一评价等行为,难以增强教学的完整度。常言道“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教师需要关注评价对实际教学的导向功能,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完善评价内容,发挥评价助教、导学的价值,使教学更加完善、圆满。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色彩感是小学高段美术教师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为实现理想化的教育目标,文章作者从导入、教学方式、评价等角度出发,对具体设计方法进行总结,强调教学活动需要遵循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学生观察意识与感知能力,使得学生提高对美术学习的重视程度。相信在广大教师的不懈努力下,小学美术教育质量将实现质的飞跃,培育更多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色彩感色彩美术
美术教学对学生色彩感的培养策略研究
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色彩感的探究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