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扇大门通两校

2024-01-23胡澜

大学生 2024年1期
关键词:华师校门共用

胡澜

2023年11月13日,华中师范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两校保卫处共同官宣:连接两校之间的“友谊门”正式开通!

“两所高校共用一扇校门”一度成为热搜。作为武汉的两所知名高校,同时又是仅一墙之隔的邻居,华师和武理一直以来可谓“相爱相杀”。

去华师干饭,去武理campus walk

马房山近日又添新风景。

武理马房山校区和华师本部校区在地理位置上紧挨彼此,地图上显示两校交界线的地方,近日新出现了一扇校门。校门的样式十分独特:正中是铁栏杆大门,两侧各有一个可容一人通过的旋转门,在旋转门两边的墙上,分别挂着“华中师范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的校牌。两校师生可以通过刷脸或刷校园卡的方式,在各自校牌所在的旋转门处进出。

这就是华师和武理最近新开放的“友谊门”。 一门两用,各行其道。

为了方便交流往来,两校从2023年3月起就将此处原有的围墙推倒,开始重新翻建校门。眼下此新门一开,立刻就吸引了两校的学生们互相来串门。

华师的食堂赫赫有名,对于武理学子来说,穿过“友谊门”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华师的食堂干饭。原本两校的正门距离较远,从一个学校到另一个学校需要步行半小时左右。现在有了这扇“友谊门”,短短几分钟,就可以从武理去往华师的食堂,大大提高了武理干饭人的热情。

要说武理人对华师食堂有多爱,从饭量上体现得最直接。有武理的同学打卡华师食堂后说自己一眼被认出是武理干饭人:“华师的饭太好吃了,一不小心就拿多了,付款时被食堂阿姨一眼认出,问我不是本校的吧?”还有武理同学在品尝华师桂香园食堂的美食后,回去向本校食堂提意见:“武理求求你,让南湖食堂来华师食堂交流学习吧!”现在“友谊门”敞开,想必两校食堂之间的交流也更加方便。

和热衷于干饭的武理人不同,华师的学子们则热衷于前往武理campus walk(校园漫步)。

在两校的公众号中,这样描述“友谊门”开通后的校园新景象:“红砖瓦墙,雕花栏杆;在卓越路寻一处阴凉,从桂中路觅前行微光;水运湖畔传来琅琅书声,桂子山上闻见诗音缓缓。”武理的校园环境独具特色,其中紧挨着华师的马房山校区有宽阔的步道、空旷的飞马广场,校医院前有一条攀满紫藤的连廊,春天时校园里还会开满樱花,处处都是风景如画。

华师学子们穿过“友谊门”,就能便捷地来打卡这些美景,回程也不会因为距离觉得疲劳。有华师同学来武理串过门后,开心地发文描述自己的campus walk体验:“来莘子苑吃了个煲仔饭和麻辣烫,真香。”在这位同学眼中,这扇通往武理的校门不仅仅是“友谊门”,更是两校间开放交流的“希望之门”。

“鸳鸯门”2.0版

华师和武理之间的“友谊门”并不是首次出现。据华师的退休教授彭晓辉说,1982年初到华师时,两校间就存在着一扇门,常有两校师生在此穿梭往返。因为华师重文,女生居多,武理偏理,男生居多,诞生了许多对跨校情侣,男生女生們在这扇门的两端花前月下,于是这扇门就被戏称为“鸳鸯门”。

只不过当时的“鸳鸯门”不是由校方修建,而是两边的师生为了方便进出,自发从围墙上“掏”出来的。门的形态并不规整,更像一个洞。随着进出的师生越来越多,门洞越来越大,一开始只能容一人通过,后来甚至可以推着自行车穿门而过,门的模样不好看不说,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于是在2011年,武理和华师协商后决定,将此处的围墙推倒,拆除旧门,重建一扇正规的大门。这就是后来的“友谊门”的雏形。十余年间,这扇门承载了两校数千师生的学习生活之需,见证了无数校园爱情的诞生,也曾亲历两校科研和教学的共同进步。但由于新冠疫情,不得不将旧校门拆除,原地重新建起了围墙。

而现在,一扇崭新的校门代替围墙,将两所曾经守望相助的大学重新连接。升级过后的“鸳鸯门”,现在是名副其实的友谊门了。学校公告发出后,华师同学热情地发出邀请:“欢迎隔壁的朋友来我们华师走动!”武理学子则深情地回应:“谁会不喜欢华师呢?能和华师做邻居,真好,真好。”

高校CP相争相助

为何一扇校门的开放能引发两校同学如此热议? 主要还是因为,华师和武理这对高校CP,有着无数令人津津乐道的爱恨情仇。作为一对搬不走挪不动的邻居,彼此之间自然少不了竞争和比较,尤其在体育赛事上,常常是王不见王、战况激烈。

就比如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武理和华师难免在同一赛区短兵相接。武理男子篮球队是全国八强榜上的常客,每当在湖北赛区与华师这位“邻居”狭路相逢,武理可不会放水,总是压华师一头,多次获得湖北赛区的冠军。但华师也绝不示弱,虽然篮球上未必能折桂,但在其他项目上也有亮眼的成绩。比如2023年刚刚结束的杭州亚运会上,男子4×100米接力项目和马拉松游泳男子10公里项目的金牌得主都有华师学子的身影。两校在赛场上总是火药味十足,实力难分伯仲,让人直呼“既生瑜何生亮”。

正所谓“没有爱,哪来恨”,华师和武理之间表面剑拔弩张,底下暗流汹涌。据饿了么发布的2023年版《高校外卖互相投喂榜》,“互相投喂甜度最高前十CP”榜单上,华师和武理赫然上榜,荣登第七位。只不过,华师的CP不止武理一个,它和武汉大学组成的CP在榜单上的位置更高,为第三位,仅次于全国知名的“清华北大”CP和“复旦上交”CP。这如何不让对华师一往情深的武理“因爱生恨”。

不过,在“相杀”的背后,华师和武理之间更为深刻的,是背靠背拥抱的信任和互助。别说共用一扇校门了,两所学校连校长都“共用”过。武理现任校长杨宗凯也曾担任过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正是这位校长大力推动两校合作,实现了两校间的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图书共享等举措。

据杨校长介绍:“我们聘了华师的100位教师,华师也聘了我们的100位教师。”在两校学生的选课系统里,武理人可以选华师的“东南亚历史与文化”课,华师人也可以选武理的“能源科学导论”。文理各有优势的两校共用一张课程表,极大地丰富了彼此的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让两所不同学校的同学有机会坐在一间教室里。

他们也在共用校门

华师和武理共用校门的举措虽然罕见,却不唯一,还有一些高校也是共用校门的受益者。他们或许是出于历史渊源,又或许是因为特殊规划,但和华师武理一样,一扇校门的两端,都是割舍不开的深厚友谊。

比如孪生兄弟一般的郑州师范学院和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两所学校就共用一个正门。正门的右边挂着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的牌子,左边则挂着郑州师范大学的牌子,两校的保安分别驻守在校门的两侧,两校的师生则各自从自己学校这一边的通道进出,默契十足,互不干扰。

常有搞不清楚情况的大一新生,在报到的第一天以为自己走错了学校,待到看清大门两侧的两个学校名牌后才发现是虚惊一场。但是等到进入校园后,就会发现更为罕见的景象:这两所大学不仅共用一扇校门,甚至还共用一个校区。两校师生自由自在地在同一个校区里来往穿梭,乍一看“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根本分不出来谁才是自己的本校同学。

不过虽然这两所院校共用校区,但教学楼和图书馆还是分开的,因此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并不会让本校同学感觉到困扰,反而既节约了空间成本,又方便了两校间同学的交流。

除此之外,還有一对共用校门的“友谊校”,那就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合肥学院。同样是两校的招牌挂在同一扇校门的两侧,但进了大门后就分出了两条路,左边的路进合肥学院,右边的路进中科大,彼此之间泾渭分明,又和谐共处。

和规划之初就设计了校门共用的郑州两所高校不同,合肥的这两所大学会共用校门,是出于历史原因。中科大原本是北京的高校,但在20世纪的“京校外迁”事件中来到了合肥扎根。合肥为了让北京来的朋友们有地方落脚,将原来的合肥师范学院校址腾出来让给了中科大。而由本地三所院校合并而来的合肥学院(现合肥大学),就在马路对面安了家,和中科大成了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好邻居。两校间的这一扇校门,见证了20世纪那一段迁校史,成为了宝贵的历史遗迹。

许多同学因此喊话自己的学校“快来抄作业”。比如华南农业大学的同学羡慕华师、武理的CP感,问母校:“你什么时候跟隔壁理工大学也官宣一个?”还有中国地质大学的同学也想去隔壁干饭,问:“能不能把地大和华科也通了,羡慕华科的食堂。”归根结底,两所大学共用一扇校门,不仅是资源的共享、空间的互让,更是一场精神上的双向奔赴。

责任编辑:陈思

猜你喜欢

华师校门共用
GSM-R网络新设共用设备入网实施方案研究
风雨中陪考
国内“奇葩”大学校门盘点
别让校门隔开知识与生活
一兜橘子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北京地铁1号线四惠试车线多线共用解决方案
华师男篮
同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