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半城池一半坟墓

2024-01-23陈莞桢

大学生 2024年1期
关键词:萨拉热窝斯塔尔老桥

在波黑,我看到了一个正从破碎中走来的国家。

波黑,全称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地处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之间,首都是萨拉热窝。萨拉热窝老城是游客汇聚的地方,铺着石板路的老街两旁是一家挨着一家的商铺,摆着琳琅满目的工艺品,最常见的便是波斯尼亚风格的铜壶。各种颜色、多种尺寸的铜质咖啡壶,被打磨得极为光滑,外壁镶嵌着五颜六色的缀饰,在货架上闪闪发亮。这些铜壶有不少是由铜匠手工制作,应顾客要求,还可以现场在上面刻下时间、名字等有纪念意义的标识和文字。走进一家店铺,头发花白的老铜匠旁若无人,正耐心地打磨他的铜器,他用锤子敲出鼓点,慢慢叫醒这个沉睡中的城市。

陈莞桢,厦门大学统计系硕士,德国马格德堡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

萨拉热窝保留着中世纪风貌的老城里,伊斯兰教、东正教、天主教、犹太教共存其中。老城的地标性建筑是贝格清真寺,而老城外围不远处就有东正教堂、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堂,各种文化、宗教在这里汇聚、碰撞、融合。

从我们的住处走下一个大陡坡便来到了著名的拉丁橋,有不少人正在桥上拍照留影。其实这座桥的外观平平无奇,有3个桥墩,4个桥孔。桥周遭的景色也一般,在桥对面,“萨拉热窝博物馆”门前人头攒动,导游们操着各种语言,指着拉丁桥和博物馆,郑重地告诉游客:1914年6月28日,在这座桥的北侧,奥匈帝国的帝位继承者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妻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青年普林西普杀害,继而将整个世界拉入了一战的漩涡。而这座城市在近现代遭遇的远不仅此,1992年,波黑爆发了波黑战争,萨拉热窝经历了一场现代战争史上时间最长的都市包围战——萨拉热窝围城战,造成1万多人死亡,而整个波黑战争中约有20万人死于战乱,200万人沦为难民。

离开颇令人伤感的拉丁桥,我们沿着小路,爬上了黄堡。黄堡是奥斯曼帝国时期的防御工事,由粗糙的石头建造而成,是萨拉热窝的最高处,也是俯瞰全城最好的地方。站在黄堡顶,我看到这个城市四面环山,立时感到萨拉热窝这个中文名起得绝妙——这可不就是个窝吗!然而这个地形也成了围城战的一个先决条件。今天这座城市依然千疮百孔,那是实际意义上的千疮百孔——有些建筑保留着被炸后的模样,废弃的房屋顶上俨然一个个炸弹留下的洞;许多建筑的墙面上还留着密密麻麻的弹孔,有些还在使用的楼房外墙涂上了彩绘,但仔细看会发现彩绘之下掩盖的是一个个不大不小的坑,这大概就是萨拉热窝人缠裹战争创伤的一种方式。

在我们去往黄堡的半山腰上有着大片的墓地,密密麻麻竖立着许多白色的墓碑,埋葬着死于战乱的人们。这些墓碑多为白色方尖碑,有的墓碑下面有个底座,但大多数连底座也没有,就那么光秃秃地立在那里,也因此每个墓碑的占地面积很小。墓地紧贴着居民区,这样的墓地走一小段就有一个,填满了小区与小区之间的空地。几乎每个墓碑上刻的时间都在1992年-1996年之间,那正是波黑战争期间,也意味着每一个方尖碑的下面都埋葬着一个在战乱前还鲜活的生命。若非因为战争,他们现在或许不是在这墓碑之下,而是住在旁边的居民楼里。“一半是城池,一半是坟墓。”如果不是今天亲眼所见,我是绝不会相信人们给予萨拉热窝这样的评价。

莫斯塔尔是波黑的第五大城市,也因其古城而吸引诸多游客,古城中最著名的景点是一座桥。这座桥被称为莫斯塔尔老桥,始建于16世纪,桥身宽4米,长29米,桥拱最高端距水面20米。据说此桥的建成也是当时建筑史上的奇迹,但也没能在波黑战争的炮火中幸免于难,经过战后重建,此桥于2004年重新开放,并于2005年被列为世界遗产。

从桥上经过时,我看到一个光着膀子的年轻人站在桥沿外侧,桥上桥下的人都站着拭目以待。年轻人做了几个简单的拉伸动作,便招呼围观者给他喊拍子。“五、四、三、二、一!Go!”年轻人纵身一跃,便从20米高的桥上跳进下面的内雷特瓦河中。不一会儿钻出水面,围观群众报之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据说跳水是莫斯塔尔老桥上的传统,是属于勇敢者的游戏,如今许多游客也愿意付钱尝试。

与萨拉热窝老城不同,莫斯塔尔古城建于河两岸的山坡上,不过商业化的程度并无二致,熙熙攘攘的游客穿梭在古城的街道,流连于一家家贩卖着手工艺品的小商铺和出售当地饮食的餐厅,处处热闹非凡、一派繁荣。然而古城外围也有许多荒废的建筑,有些断壁残垣已经被植物给完全占领,一些仍在使用的建筑也是墙面斑驳,残留着大大小小的清晰弹孔。在老桥的尾端和街巷中的一些地方可以看到写着Don't forget 字样的石碑——当地人以此提醒人们不要在眼前的祥和中忘记战争留下的创伤。

值得一提的是,当地华人告诉我们,在市中心的公园里立着一座李小龙手持双节棍的铜像。波黑战争期间,莫斯塔尔的两个民族间厮杀导致血流遍野,即便战争结束后当地的种族仇怨依旧颇深,各族纷纷为本民族的代表人物立像,进一步加深了隔阂。为此,波黑战争结束约十年后,当地一组织提出建一个各族共有的雕像。李小龙,作为中华武术精神的国际大使,是各方都能接受的英雄形象,就这样他被当地市民票选出来,成为了消除族群隔阂的象征。

责任编辑:贾倩颖

猜你喜欢

萨拉热窝斯塔尔老桥
萨拉热窝:一座美丽而充满伤痕的城市
乌鸦的警告
老桥
萨拉热窝IBIS酒店
毛泽东关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四重着力点与启示——基于斯塔尔的《毛泽东的政治哲学》的政治学解读与反思
古村老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