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渔村,邂逅“地球之人”
2024-01-23白雨鑫
2023年7月25日,抵达哈巴罗夫斯克(伯力)之后,“走进白桦林”实践调研团来到了俄罗斯远东的萨拉奇—阿梁村。
萨拉奇—阿梁村,距离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市区80公里,是一个纳奈族村庄,且是保留纳奈人生活习俗较为完整的自然村落。纳奈族与我国赫哲族是跨境而居的同一个民族,我国赫哲族人生活在黑龙江流域。“纳奈”意为“地球之人”。目前,全球共有纳奈人约1.5万,其中大多数生活在俄罗斯,在我国有4000多人。
我们的考察从参观纳奈族文化馆开始。刚一踏进文化馆,就看到大厅里零零散散摆放着几个售卖纳奈族服饰和民间手工作品的商摊。淳朴诚实的纳奈族大妈一边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他们的民族服饰,一边告诉我们,这里有许多商品来自中国,大家不需要购买。随后,在文化馆的礼堂内,身着传统长袍的纳奈族妇女与儿童载歌载舞,用萨满祭祀、猜谜、嫁令阔、传统儿歌等传统民俗歌舞表演欢迎我们的到来。
除了报幕员,每个节目都有一位长老击打着鱼皮鼓在台上指挥着孩子们表演。在歌舞表演中,几位女子成员表现出色,她们的节目与我国黑龙江抚远赫哲民族村的伊玛堪说唱(伊玛堪是赫哲族世代相传的民间说唱艺术。伊玛堪反映了其民族的征战史、迁徙史、渔猎史,记录了其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信仰)表演形式比较相似。她们的演唱声音
清澈悠扬,虽然听不懂歌词的意思,但是音乐是相通的,我能听出对大自然的诉说和赞美,对丰收的祈祷和对平安的祈盼。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是儿童团队的表演。有一个节目由十几位小学生用吹口哨、打击乐、芦苇帘和小木排等自制乐器把暴风雨来临时雷声、风雨声交加的复杂场面表演得惟妙惟肖,博得阵阵掌声。
文化馆地下一层是纳奈族历史博物馆,这里收藏着纳奈族的代表性生产和生活用品。萨拉奇—阿梁村的人们傍河而居,自古以来以捕鱼为生,沿岸的土著居民从4万年前就开始有了捕鱼活动。纳奈族人每年有8个月的时间捕鱼,其中春天是捕鱼的最佳季节。即使在冬天,他们也会用破冰的钏子和吊钩钓鱼。因此,纳奈族也被称为鱼背上的民族。博物馆中,最多的也是与捕鱼工具、魚皮服饰相关的展品。
走进其中一个展厅,一件水绿色的衣服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我们的目光。这是件女士穿着的长衣,是纳奈族的传统服饰。衣服袖子短肥,绿色为主色调,领边、衣边、袖口、前后襟等处都绣有类似云纹的图案,用红、白、黄等颜色勾勒,做工精美,风格淳朴浑厚。除此之外,展厅里还摆放着不少颜色以暗黄色为主色调的各式鞋靴、绑腿、帽子等传统服饰。
当村长德鲁任尼娜告诉我们,这些服饰都是用鱼皮制成的时候,展厅里“哇”“天呐”等惊呼不绝于耳。德鲁任尼娜介绍,由于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特定的自然生存环境,他们早期的衣服、鞋靴多用鱼皮和兽皮缝制。“鱼皮是很薄的一层皮,如何做到将鱼皮缝制成衣服和靴子,并且保持很长时期都不腐烂呢?”有人发问。德鲁任尼娜自豪地说,鱼皮服饰完全是纯手工制作,其工艺繁琐,经过手工的阴干、鞣制、压平等多道工序,经处理的鱼皮有极强的抗拉程度,能像其他布料一样进行剪裁和缝制。这种鱼皮衣服经久耐用,不易磨损。而且,用鱼皮制成的靴子还有防水的功能,下河捕鱼或在泥泞的路上踩踏都不会打湿脚。纳奈族人的鱼皮制作功夫不能不令人惊叹!
最后,德鲁任尼娜还详细地向我们介绍了纳奈人最有名的岩画以及萨拉奇—阿梁村的族徽。在村长的指引下,一块灰白色、刻满了各种各样图腾和文字的岩石映入眼帘。据介绍,这上面的文字符号产生于1.3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画面上有人面、兽鸟、龙和其他动物形象,也有图腾崇拜印迹。纳奈族岩画是当地最古老的文字和图画作品,它为研究纳奈文明提供了重要依据。
有趣的是,纳奈人只有20多个家族,且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族徽。如阿克坦岗家族族徽上面的符号代表狩猎,下面代表捕鱼,说明他们家有两种生活方式,顿岗家族则以农耕为主,这些族徽颇具象形文字特色。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向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咨询了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在他们的回答中我们了解到,纳奈族有语言,没有文字。在村里学校学习的学生既上俄语课,也上本民族语言课程。他们与中国的赫哲族语言和习俗都很接近,与赫哲族人交流时,语言上没有困难,只是有不同的口音,但能够相互听得懂,等等。
在萨拉奇—阿梁村纳奈族文化馆的考察,为深度了解纳奈人的历史与现状、语言与文化特色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将有助于未来从事纳奈族与我国黑龙江省赫哲族这两个跨境民族的比较研究,进而认识在不同国度和不同环境下跨境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多民族国家的多元文化发展提供服务。
(作者简介:白雨鑫,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22级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戴桂菊,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张阳,北京外国语大学副处级干部)
责任编辑:贾倩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