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内心的在乎
2024-01-23游游
游游
我们要守住内心的“在乎”。
作家孙犁创作过多部优秀的小说和散文。一天,天津市社科院文学所的评论家滕云与朋友一起去拜访他。其时滕云正准备研究孙犁的著作,有些问题想当面向孙犁请教,两人聊得很投机。后来滕云说了早就想说的话:“现在希望开一个孙犁作品研究会的呼声很高。”他希望得到孙犁本人的正面回应。没想到此话一出,气氛马上变了,孙犁说:“这事我从不表态。花那么多钱,没有那么多新东西,本来就浅,在浅的里边再评得更膚浅,实在没什么意思。”
写意画派宗师李苦禅一生特别守信,答应别人的事从不食言。某次,有位老朋友请他作一幅画,因为有事在身,他没有及时完成。不久,老友病逝。李苦禅深感内疚,画了一幅“百莲图”,一丝不苟地题上老友姓名,盖上自己的印章,拿到后院烧了。他吩咐儿子说:“今后再有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啊!”
林则徐以钦差大臣的身份赴广东禁烟,其虎门销烟的壮举大快人心。1847年1月,正在养病、自知来日无多的林则徐给三个儿子写了一份《析产间书》,书中有段话是这样的:“余服官已三十余年,并无经营田宅之暇。惟祖父母在时,每岁于俸廉中酌留甘旨之奉,祖父母不肯享用,略置家乡产业……利于庚寅年再出,至今未得回闵,惟尔母中间回家一次,添买零产几处……目下无现银可分。”“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林则徐到去世时,才积累了一点儿家当,令人感慨系之。
上述三则故事,人物年代不同,做法不同,但认真一想,就能发现三个主人公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守住内心的“在乎”。
孙犁在乎什么呢?他在乎名副其实。在我们看来,孙犁的文学成就已经到了使人仰视的高度,但在他自己看来,其实作品又“旧”又“浅”,不值得召开一个研讨会。李苦禅在乎何物呢?他在乎“诚信”。李苦禅希望践行的这种诚信不是想获得谁的好感,也不是要在公众面前树立什么“人设”,而是希望自己内心无愧。林则徐在乎哪样东西呢?在乎官员的良知。为官一任,得了应得的薪金,就应该造福一方,不能妄取百姓财物。正因为内心的“在乎”,他们在面对这个世界时,心有敬畏,更有建立在敬畏之上的自律。
一个人能不能守住内心的“在乎”至关紧要。有些人其实也知道生活中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一旦面对声名、利益等方面的诱惑,他们会抛弃美好的初心,毫不犹豫地伸出不该伸出的手。最后他们因为贪婪而突破了内心“在乎”的红线,因而坠入万劫不复之渊。
选自《做人与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