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教育心理学视角下高等音乐教育教学成果测量与评估研究

2024-01-22

轻音乐 2024年1期
关键词:心理学成果学科

孙 芳

音乐教育心理学作为教育心理学的本质规律与特定音乐教育现象相结合的子学科, 理应在教育心理学学科规律的规范下探究和解决音乐教育中的学科性问题, 并在高等音乐教育专业发展背景下对音乐教育心理学学科中的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以求得出相对科学与系统的音乐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和教育理念, 有效促进音乐教育心理学学科理论与实践的蓬勃发展[2]。

现阶段国内外音乐教育心理学专家和学者们在学科系统化、 科学化、 高阶化发展进程中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并已取得一些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 但目前对于本学科在高等音乐教育范畴纵向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全面, 仍处于分散论述研究的层面, 尚未形成全方位体系化的学科思维,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音乐教育心理学学科的学术研究和深入发展[2]。 本文主要针对音乐教育心理学学科中关于高等音乐教育教学成果的测量与评估进行科学、 系统、 详尽的分析与研究, 相对于目前国内外已有的音乐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和成果, 本文探讨内容能够积极有效地促进音乐教育心理学在高等音乐教育范畴的学术研究与成果积累, 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一、 音乐教育心理学对高等音乐教育的研究

(一) 研究内容与对象

从学科构建的层面看, 音乐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 主要涉猎 “音乐教育” 和 “心理学” 两个学科领域, 因而音乐教育心理学学科基础较为广泛、 学科文化较为丰富、 学科知识较为渊博[2]。

本文音乐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是音乐教育行为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 研究内容是高等艺术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成果测量与评估。 旨在研究如何对高等教育音乐教学成果进行科学系统的测量与评估, 使音乐教学成果有基本的衡量指标来进行评估, 从而有效激化音乐教学成果质量不断提升, 促进高等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3]。

(二) 研究思路与路径

研究思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

1.音乐教育心理学视角下对高等音乐教育教师心理的研究

高等音乐教育面向的受教群体为音乐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 已经具备一定程度的音乐专业知识与技能, 因此培养与发展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 以适应其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是本文首要进行研究的基础。

2.音乐教育心理学视角下对高等音乐教育学生心理的研究

高等音乐教育中应当遵循艺术学习的普遍规律, 不再固守 “灌输式” 的教育模式让学生被动接受音乐专业知识, 而是运用 “交流式” 的教育模式进行音乐专业知识学习, 教育的过程应当是一个产生创造性新知的过程。 以音乐教育心理学视角对高等音乐教育学生心理的研究, 能够获得受教方相对客观的教育结果评价, 有效促进音乐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3.音乐教育心理学视角下对高等音乐教育教学成果的研究

音乐教师是音乐审美教育的使者, 是年轻学子音乐专业知识学习和传播音乐美的引路人, 而大学生正处于汲取专业知识未来走上社会的关键年龄阶段, 因此针对高等音乐教育教学成果以及音乐教师和学生心理结构构建的研究至关重要, 能够有效提高和促进高等音乐教育教学成果质量。

(三) 研究重点与难点

音乐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 将音乐教育与心理学范畴的综合知识进行横向交叉融合研究。 如何将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成果中, 完成从理论到实践、 从学术研究到教学实施、 从量变到质变的交叉研究过程, 是本文致力于应用研究的重点[4]。

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成果的测量和评估研究, 在音乐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音乐教学成果测量是评估的前提, 是评估的必要组成部分; 评估是对音乐教学成果测量的结果进行价值判断。 运用哪些标准的测量方法和评估手段对音乐教学成果进行测量和评估, 是本文探索与研究的难点。

二、 高等音乐教育教学成果测量与评估意义

世界上第一套标准化常模参照音乐测量工具——《西肖尔音乐才能测量》 诞生于美国, 这套测量工具于1919 年正式出版。 关于音乐教育测量和评估的专著或教科书, 20 世纪60 年代以来美国已有五本; 我国较早全面系统的介绍音乐教育心理研究、 有关音乐教育测量介绍的论著为1937 年邹敏撰写的 《音乐教育心理学》; 国内学者设计的有关音乐教学成果测量还不太多, 比较行之有效的更少。

以音乐教育心理学视角去探索窥见音乐教育与心理学交叉学科探索研究, 将高等音乐教育教学成果测量与评估作为研究重点, 从理论到实践获得的教学成果高阶化进程中, 得出相应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学科经验与结论, 从而促进我国音乐教育改革发展, 使学生获得适应其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目前我国有关此方面的研究成果少之甚少, 本文将两个交叉学科的知识相互作用交汇融合, 从单学科纵向深入研究延展到交叉学科横向融合研究, 旨在通过交叉学科研究成果加快推进我国高等音乐教育改革发展进程。

(一) 高等音乐教育教学成果测量与评估的现实意义

本文重点研究的范畴为高等音乐教育教学成果测量与评估, 唯有建立科学的系统的音乐教学成果评价体系机制, 才能够积极地促进音乐教学成果质量不断提升,激化高等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 音乐教育教学成果测量与评估对于实现音乐教育工作和教学质量的全面管理、 对于深化音乐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对于提高音乐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高等音乐教育教学成果测量与评估的学术价值

高等音乐教育教学成果测量与评价具有导向、 创新、 反馈、 促进发展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功能, 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必要环节, 更是制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5]。 因此在高等音乐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进程中,教学成果测量与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导向和学术价值。

(三) 高等音乐教育教学成果测量与评估的社会价值

2021 年3 月1 日教育部发布 《教育部关于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37 个专业被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 音乐教育专业名列其中。 这就预示着国家将加强对新设专业的建设和管理, 不断提高音乐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高等音乐教育教学成果测量与评估的研究, 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速音乐教育教学改革, 并推动音乐教育专业科学化的良性发展, 从而促使音乐教育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精神和文化财富价值。

三、 音乐教育心理学视角下教学成果测量方法与评估手段

音乐教育心理学视角下进行的探索与研究, 旨在教学中将学科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 是一种知识与技能的融合与质变。 音乐教学成果测量与评估的研究成果, 将会在教学中进行实操和运用, 继而推广到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建设中实践, 取得较为广泛的、 积极的、有效的社会效益[6]。

(一) 从音乐教师心理角度出发的教学成果测量与评估手段

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 音乐教师情绪情感的形成是需要、 预期、 认知评价三个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从音乐教师心理角度出发, 需要采用多角度、 多层次、 多形式的教学成果测量与评估手段来进行课堂教学的评价,达到对课程教学科学化分析的效果。

1.教学内容考核测量

从音乐教师心理角度出发, 针对教学内容学生掌握度的量化考核必不可少, 能够直接反映出教学成果较清晰和规范的数据。

以高校音乐教育核心课程《中小学音乐教与学》 为例[6]:

2.技能实操考核测量

音乐教师对于受教群体专业实践能力的考核, 能够很大程度上体现出课程的必要性、 实用性, 更能表现出音乐教师的组织能力和教学能力。

(1) 以专业技能展示和学术思维交流为主的学术沙龙活动

音乐教育学术沙龙不仅仅是专业技能展示, 更多的是音乐教师与学生之间学术思维和理念上的碰撞交流,促进音乐教育学术深入的探索与研究。

(2) 以教学过程设计为主的课堂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设计是音乐教育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的核心之重, 通过教学过程设计的课堂实践活动,使音乐教育理论知识在实践操作中得到论证和体现。

3.社会实践能力考核测量

音乐教师对于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考核, 将会直接影响音乐教师的自我评价、 教学兴趣、 教育信念等心理认知。

(1) 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实习, 定期考核教学效果

教学实践基地的实习, 能够检验学生掌握音乐教育专业理论与技能的程度, 并快速地激化学生专业技能、教学能力、 实操水平的进步和成熟[7]。

(2) 参加音乐教育专业及教学的各种比赛

音乐教育专业及教学的比赛, 不仅可以在学生心理上激励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更能够在音乐教师心理上激励教学的精进与完善。

(二) 从音乐学习者心理角度出发的教学成果测量与评估手段

音乐学习者是音乐教育情境中的主体之一, 研究音乐教育中主体心理活动规律的音乐教育心理学, 理应重视音乐学习者心理的研究。 在高等音乐教育中, 注重对于受教群体学生角度出发的教学成果测量与评估研究,很大程度上会促进教师教学反思、 提升教师教学质量以及推进教学改革成效[8]。

1.问卷调查表

针对课程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水平、 学生知识需求、 课程的实用性和社会价值等, 通过详细的问卷调查表获悉音乐学习者的认知评价。

2.音乐学习者针对课程与教师评教的主观性意见和建议

音乐学习者在个人智力、 认知水平、 学习能力、 知识领域等都存在着个体差异, 对课程与音乐教师评教的主观性意见和建议, 可反映出课程受教群体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和掌握程度, 能够及时为教师结课的总结提供有效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促进课程的设计更加全面和完善。

(三) 从社会实践效果角度出发的教学成果测量与评估手段

1.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紧密联系

音乐教育是音乐审美形成的重要因素, 社会对于高等音乐教育人才的需求水平, 较大程度上将影响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的制定。 从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效果中得到结论, 结合社会对于高等音乐教育人才的需求度, 对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进行适度调整和改进,以期学校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达到最大化的供需平衡[9]。

2.毕业标准和就业指导的具体化、 规范化、 体系化

了解当前社会对于高等音乐教育人才的需求并及时调整学生毕业标准, 从音乐教育心理学角度出发看待社会对于高等音乐教育人才的需求。 高等音乐教育逐渐重视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结合社会对高等音乐教育人才需求度来进行的教学成果测量与评估, 能够促进完善学校音乐教育教学管理、 推动音乐教育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为国家培养出能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 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等音乐教育人才[10]。

总 结

音乐教育心理学视角下高等音乐教育教学成果测量与评估, 在高等音乐教育中的课程改革、 因材施教、 人才选拔、 学科发展等方面, 起到了良性的促进与推动作用。 教学成果测量与评估发挥其反馈功能, 在高等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回馈客观信息, 促使音乐教育教学在培养目标、 课程创新、 教学改革等诸多方面的修订与更新成为必需和现实, 使高等音乐教育从教育到反馈再到改革的高质量循环活动中得以提高和进步, 从而促进音乐教育心理学跨学科的研究和发展, 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学科视角、 多元化思维学术研究人才。

猜你喜欢

心理学成果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工大成果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