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护理在肝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24-01-22夏宛平万霞胡莉莉
夏宛平, 万霞, 胡莉莉
(1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肺部肿瘤科, 河南 南阳 473000; 2 南阳师范学院校医院呼吸内科, 河南 南阳 473000)
肝癌是一种发病率、 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 调查[1]显示, 我国每年约13 万新增肝癌病例, 该病侵袭性较强, 超过半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 丧失根治性手术机会, 其心理负担较强。 放疗为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手段, 对控制病情具有积极意义。 但放疗可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 可能与癌症应激、 放疗副作用等相关, 其中癌因性疲乏、 不良情绪等对患者影响较大[2]。 目前护理侧重点主要为患者的症状管理, 但对其情绪及心理状态的关注度不足。 积极心理护理是基于探索积极功能的护理模式, 旨在激发患者的积极情绪及行为。 本研究探讨积极心理护理在肝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 年3 月至2023 年2 月于我院接受放疗的90 例肝癌患者, 按照抽签法分为两组各45 例。 观察组男性29 例、 女性16 例, 年龄37 ~75 (52.67 ± 4.89) 岁, 体质量指数 (21.76 ± 2.45) kg/m2, 病程 (8.51 ± 1.46) 个月, 受教育年限 (8.61 ± 2.76) 年。 对照组男性32 例、 女性13 例, 年龄39 ~75 (51.79 ± 4.37) 岁, 体质量指数 (21.90 ± 2.37) kg/m2, 病程 (8.42 ± 1.53) 个月, 受教育年限 (8.54 ± 2.85) 年。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包括健康教育、 提供用药、防辐射指导等。 观察组采用积极心理护理: ①干预方案制定。由心理学、 核医学、 护理学等科室医护人员共同制定护理方案。 ②干预方案实施。 a.第1 次: 入院后对患者深入访谈, 评估其症状, 向其讲解积极心理干预的内容、 目的, 并发放干预手册。 b.第2 次: 引导患者放松, 并嘱咐其记录快乐的事件。c.第3 次: 带领患者感受生活中的乐趣, 并体会此时的真实感受。 d.第4 次: 通过交流了解患者的真实需求, 告知其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 了解患者应对疾病的方式, 激发其内在潜能, 用积极的语言解释患者存在的问题, 发掘积极资源。 e.第5 次: 向患者讲解性格优势, 引导其倾诉自身性格优势, 并教会其利用性格优势应对挫折或困难。 f.第6 次: 带领患者学会感恩, 感恩为一种积极情感体验, 通过表达感激可减轻不良情绪的干扰, 增强满足感及幸福感; 可指导患者写一封感谢信进行实践。 g.第7 次: 主题为获得内在成长, 指导患者通过调动及获取积极关系与资源满足其自我需求, 引导患者详细描述其住院经历, 观察患者的反应及获得的成长。
1.3 观察指标 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 (SPBS)[3]从身体、情感、 经济3 个维度评价患者的心理负担, 分值越高则心理负担加重。 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4]、 抑郁自评量表(SDS)[5]评估患者的负性情绪, 分值越高则负性情绪加重。采用癌因性疲乏量表 (CRF)[6]评价患者的疲乏程度, 分值越低则疲乏程度减轻。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用t 检验; 计数资料以n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负担 干预后, 观察组身体及情感负担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05)。 见表1。
表1 两组的SPBS 评分比较 (, 分)
表1 两组的SPBS 评分比较 (, 分)
注: 与该组干预前比较, *P <0.05。
组别 n身体情感经济干预前 干预后干预前 干预后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45 11.79±2.12 6.32±1.68* 15.97±3.02 10.02±2.31* 7.51±1.12 7.12±0.86对照组 45 11.82±2.30 8.49±1.86* 15.81±3.12 12.68±2.64* 7.53±1.16 7.26±0.92 t0.0645.8080.2475.0870.0830.746 P0.9490.0000.8050.0000.9340.458
2.2 负性情绪 干预后, 观察组SAS、 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表2 两组的SAS、 SDS 评分比较 (, 分)
表2 两组的SAS、 SDS 评分比较 (, 分)
注: 与该组干预前比较, *P <0.05。
组别nSAS 评分SDS 评分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 45 57.92±6.07 27.34±4.02*55.65±7.18 31.56±5.12*对照组 45 57.67±7.02 33.23±4.53*55.28±6.89 38.46±5.62*t 0.1816.5240.2496.088 P 0.8570.0000.8040.000
2.3 癌因性疲乏 干预后, 观察组CRF 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 见表3。
表3 两组的CRF 评分比较 (, 分)
表3 两组的CRF 评分比较 (, 分)
注: 与该组干预前比较, *P <0.05。
组别 n情感疲乏躯体疲乏认知疲乏干预前 干预后干预前 干预后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45 8.88±1.41 5.05±1.23* 8.96±1.04 7.02±0.89* 4.71±0.82 3.26±1.44*对照组 45 8.91±1.25 5.90±1.52* 8.92±1.09 7.87±1.25* 4.69±0.90 4.18±1.73*t0.1072.9160.1783.7160.1105.084 P0.9150.0050.8590.0000.9130.000
3 讨论
肝癌的放疗过程较为漫长, 患者在长期治疗期间对家属依赖性较强, 主要包括家属的照料及经济支持, 患者极易因对家属的依赖产生挫折、 负罪感等, 加重其心理负担。 本研究结果显示, 积极心理护理可减轻肝癌放疗患者的身体及情感负担。分析原因为, 积极心理护理可激发患者内在潜力, 更好地抵抗外界的压力; 通过引导患者回忆美好的场景并进行放松练习,可帮助患者排解不良情绪, 减轻其情绪负担; 患者以积极的态度接受治疗, 可控制疾病对身体的影响, 减轻其身体负担。
焦虑、 抑郁及癌因性疲乏为放疗症候群, 症状之间可相互影响, 影响患者预后。 焦虑及抑郁为接受放疗的肝癌患者常见的负性情绪, 不良情绪的改善对其他症状的改善具有促进作用。 Zhu 等[7]的研究表明, 积极心理护理可改善癌症患者焦虑、 抑郁情绪及疲乏症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后观察组SAS、 SDS 评分降低幅度明显, 表明积极心理护理可减轻肝癌放疗患者的焦虑、 抑郁情绪。 积极心理护理通过引导体验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帮助其宣泄不良情绪; 同时积极心理护理具有针对性强的特点, 可循序渐进地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 缓解其负性情绪。
癌因性疲乏是因癌症或癌症治疗引起的躯体、 情感或认知的持续性的疲劳感[8]。 癌因性疲乏为肝癌患者放疗期间常见的症状, 放疗对机体的无差别损伤是导致该症状的主要元凶。 研究[9]表明, 心理干预及正念减压等可减轻癌症患者CRF。 本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后观察组CRF 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 表明积极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肝癌患者放疗期间的疲乏程度。 积极心理护理通过引导患者放松身心, 帮助患者重塑疾病认知, 指导患者记录情绪、 症状对生活的影响, 并以观察者的身份进行反思, 发掘患者内在潜能; 指导患者采用自身性格优势应对不良情绪的影响; 利用感恩实践激发患者的正向积极情绪, 增强其满足及幸福感, 使患者主动寻求积极的资源及关系满足其自身需求, 进而缓解疲乏程度。
综上所述, 积极心理护理可缓解肝癌放疗患者的焦虑、 抑郁情绪, 减轻其心理负担及疲乏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