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人散发型腹部伯基特淋巴瘤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24-01-22林杨皓朱文淼何伟荣刘维健连永伟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1期
关键词:基特少见轻中度

林杨皓 朱文淼 何伟荣 刘维健 连永伟

梅州市中医医院医学影像科 (广东 梅州 514000)

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BL)起源于未分化B淋巴细胞,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一种,成年人相对少见,本例患者是老年人散发型伯基特淋巴瘤,属于罕少见疾病,收集其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总结归纳其特征,通过复习国内外有关经典文献,认识到成年人散发型BL具有较明显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免疫学特征,影像表现多样,常累及腹部,容易结外侵犯,侵袭性强,有利于提高疾病术前诊断。

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BL)是一种较罕少见、高度恶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起源于未分化B淋巴细胞, 1956年由英国外科医生Dennis Burkitt首次描述[1]。WHO上将BL分为三型:地方型,散发型和免疫缺陷相关型[2]。成人散发型BL患者属于少见、罕见病。回顾性分析本例成人散发型BL临床、影像学资料,复习国内外有关文献,分析其影像表现,提高认识及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患者,男,87岁,亚急性病程,患者1周前出现腹痛不适,近一天疼痛加剧就诊。体查:ECOG 1分,生命体征平稳,腹部平坦,腹肌软,左腹部压痛明显、无反跳痛,墨菲氏征阴性,未扪及包块。LDH及尿酸升高,NSE、CY211、SCC、PSA二项、AFP、CEA均无明显异常。

1.2 影像学资料超声示:左肾周围实性肿物包绕(图1),范围约128×34×48mm,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边界不清,后方回声无增强,CDFI:实性肿物内可见稍丰富血流信号,性质待查,请结合临床。CT示: 左侧腹膜后团块状软组织肿块影,范围约89×61×144mm,密度不均,平扫呈等/低密度混杂(图2A),增强呈不均匀轻中度强化,内见坏死样强化减低(图2B、图2C、图2D),肿块包绕并侵犯左肾,左侧肾盂-输尿管移行处破坏、狭窄,包埋局部左输尿管上段;肿块包埋、侵犯左肾动脉、左肾静脉;肿块侵犯左侧肾上腺,可疑侵犯脾脏及邻近肠管。横结肠左侧段肠壁不均匀增厚(图2A),累及环周,较厚处约21mm,管腔扩张,增强呈不均匀轻中度强化(图2B、图2C、图2D)。考虑:恶性肿瘤性病变,肉瘤并多发转移、侵犯?结肠癌并转移?其它?

图1 超声左肾周围实性肿物包绕。图2A~图2D CT平扫,增强扫描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 左侧腹膜后软组织肿物,呈等/低密度混杂,增强呈不均匀轻中度强化,内见坏死样强化降低,肿块包绕并侵犯左肾、左肾血管;横结肠左侧段肠壁增厚(白箭头),增强呈不均匀轻中度强化(白箭头),肠腔扩张。图3 HE染色(HE×100),肿瘤细胞排列致密,呈小圆形中等大小一致,染色质粗,可见多个中位小核仁,细胞边界清,呈铺砖样。

1.3 方法行CT引导下左侧腹膜后肿物穿刺,钳取1个细条状小块组织,标本送病理学检查。

1.4 病理检查光镜下(图3)示:肿瘤细胞排列致密,呈小圆形中等大小一致,染色质粗,可见多个中位小核仁,细胞边界清,呈铺砖样,未见明显“星空”现象。第一次免疫组化结果:LCA(+)、CK(-)、EMA(-)、CEA(-)、S100(-)、Vimt(-)、ki-67(95%+)。第二次免疫组化结果:CD3(-)、CD5(-)、CD10(+)、CD20(+)、CD79a(+)、CD45RO(-)、Bcl-2(-)、Bcl-6(+)、Pax-5(+)、MuM1(-)。结合HE及免疫组化结果:(左侧腹膜后)病变考虑伯基特淋巴瘤(BL)改变。

2 讨 论

2.1 临床概述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BL)是一种起源于未分化B淋巴细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好发于儿童,恶性度高,侵袭性强,临床进展快,死亡率高,成人少见、甚至罕见。WHO上将BL分为三型:地方型,散发型和免疫缺陷相关型[2]。地方型主要好发于非洲儿童下颌部,以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散发型主要好发于欧美国家,常累及腹部,容易结外侵犯,肠道受累多见;免疫缺陷相关型多与HIV感染、器官移植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相关。年龄≤15岁为儿童BL,年龄>15岁为成人BL[3],成人散发型BL发病率低,在欧美国家每年发病率约为2~3例/百万人,占成人NHL不足1%[3],现阶段关于成人散发型BL患者的报道较少[4],属于罕少见疾病。

BL光镜下表现为恶性小圆细胞肿瘤,细胞核圆、无裂,有一定量胞质,瘤细胞周围空晕,常伴星空现象。文献报道,星空现象为经典BL组织形态学的特征之一[5]。免疫组化检查结果主要是LCA、CD20、CD10阳性, CD45RO阴性,Bcl-2阴性,Bcl-6阳性,Ki-67阳性,其中Bc-2阴性是其特征之一[2],Ki-67表达近100%有诊断价值[6]。MYC基因易位是BL另一个特异的标志,文献报道90%以上、接近100%BL患者存在MYC基因易位[7-8]。

散发型BL常见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发热等,也可发展为肠套叠、梗阻或消化道出血等严重的症状,由邻近结构受压、阻塞或肿瘤浸润所致[2]。肿瘤进展快,倍增时间是24h[9]。相对于其它非BL类淋巴瘤,散发型BL更易好发男性,常累及腹部,包括胃肠道、肠系膜、腹膜、腹膜后、泌尿生殖系统等,容易结外侵犯,侵袭性强[10-11]。肿瘤生长迅速,肿瘤溶解综合征发生率高,常伴高尿酸血症和高乳酸脱氢酶水平[6]。

2.2 影像学表现(1)胃肠道BL,好发于回肠远段、回盲部及盲肠,累及胃和结肠较罕见[9]。表现为不对称肠壁增厚、肠壁肿物、腹水和淋巴结肿大[12],超声表现为低回声肿物,CT表现为较均匀软组织密度影,增强扫描呈轻中度较均匀强化。肠梗阻少见,常见肠腔动脉瘤样扩张,其病理基础为肿瘤沿肠壁浸润生长,侵袭、破坏肠壁固有肌层及神经丛,导致肠管张力减低、管腔扩张,是特征表现之一[9]。(2)腹膜或腹膜后BL,常表现单发或多发腹膜/腹膜后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强化。肿物呈浸润性生长,可侵犯邻近组织器官,肠系膜血管被包埋、侵犯是共同征象,当瘤体巨大时,内部可有出血或坏死,但较少见。腹膜BL表现为腹膜、肠系膜广泛增厚,增厚呈结节样并可融合成肿块, 很少表现为网膜饼征[13],增强扫描见“夹心面包征”或“三明治征”:表现为腹膜肿块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中间包埋着显著强化的系膜血管和无强化的系膜脂肪[14];腹膜后NHL累及肾脏,Ambos等[15]认为分4型,分别为孤立结节型、多发结节型、浸润型和弥漫浸润型,其中弥漫浸润型表现为腹膜后肿块呈弥漫性生长,侵犯压迫肾脏、输尿管等,可导致肾盂输尿管积水扩张、肾衰竭等[10,16]。(3)腹腔实性脏器BL,表现为受累器官单发或多发低密度结节/肿块影,可分为单发结节型 、多发结节型和弥漫型[17],CT增强呈轻中度强化。

2.3 鉴别诊断(1)其它类型淋巴瘤,BL常累及腹部,容易结外侵犯,侵袭性强[11],有时影像学无特异性,鉴别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14]。(2)其它腹膜后恶性肿瘤,如肾细胞癌,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等侵犯肾脏。肾细胞癌常见老年人,强化模式呈“快进快出”,明显强化,而BL为乏血供肿物;肾母细胞瘤和神经母细胞瘤好发儿童,病灶常伴坏死、出血,钙化多见,而BL则相对少有[16]。(3)胃肠道间质瘤、腺癌等。间质瘤CT动脉期明显强化,内部常见坏死囊变区;腺癌多表现为肠壁不规则增厚,导致肠腔狭窄、肠梗阻,增强扫描强化明显[5]。

综上所述,成人散发型BL属于罕少见病,具有较明显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免疫学特征,影像表现多样,常累及腹部,容易结外侵犯,侵袭性强,具有一定特征。所以,尽管BL明确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活检,但CT的相对特异表现对提高疾病术前诊断有帮助。

猜你喜欢

基特少见轻中度
水杨酸联合果酸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心四区 买少见少,地价赶超房价
清宫藏瓷中为何少见宣德蟋蟀罐?
英国纽马基特地区的纯血马产业
丁螺环酮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轻中度卒中后抑郁的效果观察
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在轻中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发达国家少见“两栖院长”
婚姻应该是永远的
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Once in a Blue M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