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终——冬
2024-01-22李晓愚
李晓愚
在四季划分出现之前,人们认为冬季是秋天的延长,不需要专门当作一个季节来对待。不过甲骨文里头倒是有“冬”字,那么它又是什么意思呢?
甲骨文的“冬”字是个象形字,就像一根长长的绳索,两端各打了一个结,表示终结、终了之义。有的甲骨文“冬”字会把实心的绳结写成空心的小圈,但含义没什么区别。所以“冬”字的本义是终。出现四季划分之后,人们就琢磨,冬季是一年四季当中的最后一个,也就是终点、末了,干脆把带着绳结的“冬”字借用过来表示它吧。“冬”被借去表示一年当中的最后一个季节,而且一借不还了。那要表示末了的意思该怎么办呢?古人又在“冬”字边加了一个绞丝旁,于是造出了形声字“终”。到了篆文中,“冬”字的写法有了变化,人们用一横代替两个绳结;同时还增加了两个人字形组成的符号(仌),这是“冰”最古老的写法。在严寒的天气,地上的冰块会突起。加上冰块的“冬”字更加名副其实了。到了楷书里头,为了书写方便,就把篆文下面的冰块簡写成两个点了。
这两块冰还可以作为部件构成一个和冬天密切相关的字——“寒”。我们来看金文中的“寒”字:屋檐底下站着一个面朝左边的人,这个人脚底下踩着两块冰,要不怎么说“寒打脚起”呢!这个人的周围有四把干草,古人没有空调地暖,就拿干草做成草褥子御寒。寒冷是一种感受,可古人偏偏能把这种感受用形象的画面表现出来。到了楷书里头,屋檐变成了宝盖头,四把干草简写作三横两竖,人变成了一撇一捺,而冰块就是“寒”字底下那两个点。
对于窝在空调房里的现代人来说,一年四季区别不大,反正都得工作。可古人不一样,春种夏长秋收,到了冬天该忙的都忙完了,就该悠悠闲闲地享受生活了。冬天最重要的节气是冬至,古人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这一天,皇帝要举行祭天大典,感谢上天一年来保佑他的子民五谷丰登、泰和安康,还请上天来年继续护佑他和他的子民。祭天大典结束之后,皇帝和百官都放大假,大伙走家串户赠送礼品。民间这时候更热闹,百姓穿上五颜六色的新衣,置备各种时令果蔬,烹羊宰牛,包饺子煮馄饨,一片欢声笑语。
冬季还有数九的风俗,从冬至这一天开始往后数上九九八十一天,寒冷就消退了,所以我们常说“数九寒冬”。古人用什么方法数九呢?冬至当天,人们在宣纸上绘一段清瘦的梅枝,开满梅花,一共要画九九八十一片花瓣,不过是不染色的。然后从冬至这一天起,每过去一天就用红色的墨水涂红一片花瓣。等全部的花瓣都染红之后,寒冷就消退了,春暖花开的季节也就来了。用这样优雅的方法度过漫长的冬季,真是浪漫得叫人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