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逃离亲密关系的“痛”
2024-01-22黄莎
黄莎
“(他)打你的时候你都不疼吗?”
“很疼很疼。所以我觉得我得来报案,这次我一定要跟他分开。”
“我很支持你的决定!”
这是检察官和一起故意伤害案被害人之间的对话。在这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是被害人的男友,因觉得女友穿着较为暴露,“丢了面子”,于是回到家后一拳打在被害人脸上。而这并不是被害人第一次挨男朋友的打,只不过这一次她终于下定决心报警。
像上述这类案子,在我采写封面报道《分手暴力》时了解到不少,其中最触动我的其实就是检察官这句非常明确而直接的支持,因为当我越深入了解这类案件,我越能知道被害人跨出这一步的不容易,也越能感受到这种支持具备着怎样强大的力量。
在很多案子里,被害人被自己的伴侣伤害后,往往不会第一时间说“不”,因为他们选择向居委会、妇联、司法机关等寻求帮助,意味着和自己的亲密伴侣彻底决裂,意味着需要把自己较为隐私的事情摊开,意味着可能会因为激化矛盾而受到人身威胁。而直到暴力升级为刑事案件时,这些事情才进入司法机关的视野。
其实,男女朋友关系只是亲密关系中的一种,亲子、夫妻、密友间如果发生了类似的事情,也会出现相似的困境。我觉得,只有看到他们逃离亲密关系的“痛”,才不会像冷漠的旁观者一样说:“早干吗去了,怎么不早点跑?”
近年来,因终止恋爱关系而被侵犯人身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要么和好,要么死”,看似一句玩笑话,“分手暴力”背后潜在的社会危险却不容轻视。《方圆》2023年6月下刊推出的封面深度报道《分手暴力》,讲述了婚恋交友关系中遭遇“分手暴力”的妇女以及检察机关全面保障妇女权益的故事。
首先,在親密关系中受到的伤害并不都是很明显的。除了肢体上的伤害外,还有冷暴力,如精神控制、恶意贬低、羞辱等,这些行为不仅具有隐蔽性,也往往很难留下客观证据。这会出现一种情况,当被害人开始向其他家人好友讲述这些事情时,施害者的辩解空间很大,真正的事实可能会被其扭曲,导致被害人踏出寻求支持的第一步受阻。
其次,我们还要看到亲密关系间存在的特有的“威胁”——因为足够亲密、足够了解,所以施害人掌握了被害人大量个人信息,甚至可能留有隐私照片或视频相要挟。而且,这种威胁不仅仅局限于被害人自己,他们的孩子、父母同样可能受到人身伤害。
在“威胁”之外,还有一种情况是施害人在伤害行为发生后不断地道歉、忏悔,发誓一定做出改变。这些行为像是裹着糖霜的毒药,总让被害人因为这一口甜而内心有所挣扎。
如果被害人本身并不具备自立的条件,例如没有收入来源的全职妈妈、仍需他人照顾的老人,那么他们要想逃离会面临更多现实的困难。
针对这些痛点,我也看到了检察机关及社会各界的努力。2023年1月1日,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其中一大亮点便是扩大了人身安全保护令的适用范围。第29条提出,禁止以恋爱、交友为由或者在终止恋爱关系、离婚之后,纠缠、骚扰妇女,泄露、传播妇女隐私和个人信息。妇女遭受上述侵害或者面临上述侵害现实危险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2023年3月,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关于贯彻实施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切实保障妇女权益的通知》,从检察机关依法做好支持起诉、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惩治犯罪、司法救助、诉源治理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对检察机关全面保障妇女权益提出具体要求。
在我接触了解的这些案件中,有的检察院给予了被害人司法救助;有的则依法支持起诉,帮助被害人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有的还联合当地妇联等单位,建立心理疏导、就业支持等相关机制。
除了这些帮助,我觉得也不能忽视社会上每个人对被害人的支持。在一段不良的亲密关系里,我们要看到被害人逃离的困难和他们选择逃离时已然具备的勇气,少一点冷言冷语,多一点同理心,为他们跨出的每一小步给予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