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碳”目标下的高校能源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浅析

2024-01-22米欣

品牌与标准化 2024年1期
关键词:能源管理双碳标准化

【摘要】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绿色校园创建在践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对标创建要求,高校能源管理标准化工作是绿色校园创建的关键一环。本文主要从高校能源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的现状、建设目标、总体框架和具体内容要求几个方面做出介绍和分析,助力绿色校园创建,为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绿色校园;能源管理;标准化

【DOI编码】10.3969/j.issn.1674-4977.2024.01.016

【基金项目】中国教育后勤协会2021年课题:“双碳”目标下的高校能源管理研究(YBKT2021041);中国教育后勤协会2022年课题:高校校园智慧用能运维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YBKT2022065)。

Suggestion on the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of Energy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Dual Carbon" Goal

MI Xin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henyang 110870, China)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dual carbon" goal, the creation of green campus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actic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How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creation, and the standardization of energy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 key link in the creation of green campuses. The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construction object, overall framework, and specific content requirements of energy management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assist in the creation of green campuses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achie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reen campus; energy management; standardization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学校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绿色校园评价标准》提出了绿色校园能源与资源具体的评价指标,为高校能源管理明确了工作依据。

根据有关资料,2022年全国共有3013所高等学校,其中,普通、职业高等学校共有校舍建筑面积113,080.55万平方米,普通、职业本科在校生3,496.13万人,在学研究生365.36万人,专任教师197.78万人,因此,在校师生总数为4,059.27万人。选取人均用水量21.53吨/人、单位建筑面积能耗18.48公斤标准煤/平方米计算,高校用水总量8.74亿吨,约占全国公共机构用水总量的6.93%,能源消费总量2,089.73万吨标准煤,约占全国公共机构能源消费总量的11.4%。因此,高校作为公共机构的典型代表,应该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深入开展绿色校园创建工作,强化能源管理标准化建设、减少能源浪费、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1.1从学校宏观发展角度

1)顶层设计欠缺

《绿色校园评价标准》提出:“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应体现绿色校园创建内容。”这反映在实际工作中,就是需要强化能源管理标准化工作的顶层设计。一般来说,各高校能源管理工作由后勤保障部门负责,作为教辅部门,对比校内其他教学、科研核心部门,政策体系影响力较差,政策制定优先级较低。虽然国家对绿色校园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但由于能源管理部门存在路径依赖,认为能源管理实现安全运行就是守住了底线、费用开支不超出预算就是完成了任务,没有创建绿色校园的动力,不能深入探究能源管理领域发展形势,无法厘清能源管理标准化创新思路,进而难以推进能源管理工作标准化改革。

2)校园能源基础设施陈旧

《绿色校园评价标准》提出:“高校要运用智能化技术提升校园运行管理水平。”这反映在实际工作中,就是要通过改造更新,实现能源设施标准化、促进能源技术标准化。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和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初期建设投入的基础设施已不能满足当前的使用要求,特别是能源基础设施的“困境”尤为显著。

在校园建设时,由于历史背景的影响,很多学校在区位选择和建设方面缺乏科学、规范的决策,如地基在农田上的校区,地基土质疏松易沉降,随着能源设施使用频率的增加,造成地下能源管网损坏频繁;还有一些高校在施工过程中没有遵循标准化的施工方法,如管道、电缆等设施采用直接埋地敷设的方法,没有进行标准化的保护处理,长期腐蚀使维护和更换变得困难。简单地维护并不能解决根本原因,全面更换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此外,在提升教学、科研、学生生活等发展质量所需的能源增容过程中,缺少对能源设施的系统性、标准化规划和必要的前期可行性论证,老旧设备和线路沒有同步更新淘汰,用能安全隐患也没有同步排除。

3)师生生态文明意识淡薄

《绿色校园评价标准》提出:“高校要营造有特色的绿色校园文化。”这反映在实际工作中,就是要涵养提升广大师生的生态文明意识。随着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师生们普遍存在一种心态,即认为能源的随意使用是合理的。即使这种看法不是出于故意,也可能因为缺乏节约意识而导致资源浪费。例如,教室、自习室、办公室等区域的照明装置、电脑和空调经常通宵运行;在公共场所、宿舍、洗漱间等位置,经常出现因为水龙头松动,造成的“长流水”现象。师生群体淡薄的生态文明意识,阻碍了能源管理标准化的推进。

1.2从标准管理角度

1)体系制度不完善

《绿色校园评价标准》提出:“高校应建立绿色校园运行管理组织机构,落实责任部门,制定部门岗位职责。”这反映在实际工作中,就是要建立健全规范的体系和制度,建立能源管理机构,出台能源管理制度。围绕能源管理工作的边界和范围,目前我国尚缺乏完善的制度体系,能源管理部门也缺乏明晰的职责分工标准,这导致高校能源管理各项规范措施难以标准化,管理体系、工作机制、规章制度等关键环节也无法进行标准化的修改完善。

2)人员配置比例失调

《绿色校园评价标准》提出:“高校各部门要有明确目标、实施计划及相应的保障措施。”这反映在实际工作中,就是要标准化地进行人员队伍配置。人才缺乏一直是各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能源管理部门的一线工作人员通常由年龄偏大的同志和不同职能部门的人员组成,能源管理工作多是依靠“师傅带徒弟”经验相传的方式。而在绿色校园创建背景下,能源管理标准化应该更加侧重能源管控数据的挖掘和利用、绿色校园理念的融入、科学标准技术的引进,标准化人才队伍“需求”与“客观实际”的不匹配,导致能源管理标准化工作开展非常困难。

3)激励措施欠缺

《绿色校园评价标准》提出:“高校要建立绿色校园管理激励机制,并取得实效。”这反映在实际工作中,就是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满足能源管理岗位员工的合理化诉求。

目前,許多高校后勤管理岗位由学校正式编制员工担任,按照事业单位的统一标准发放工资薪酬。然而,按照后勤工作标准化要求,许多具体的任务往往依靠人才派遣或社会服务企业人员来完成,但与正式员工相比,工资和薪酬差距比较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能源管理标准化工作的推进。

此外,在职业生涯规划问题上,即使是正式编制员工,由于后勤员工职称晋升路径相对单一,晋升机制较为僵化,业务能力较强的青年员工缺少晋升的机会,极大降低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也加剧了优秀青年人才不断流失,影响了能源管理标准化的长期进步与发展。

2.1完善高校能源管理顶层设计规范

通过标准化手段,进一步明确高校能源管理部门的职责、任务以及推进绿色校园建设需要采取的措施和手段。

2.2构建高校能源基础设施信息采集规范

从供能侧和用能侧两个维度,建立和完善能源技术文件(包括技术要求、操作规程、测试方法、竣工图纸等),建设校园能源基础信息库,明确信息采集的格式规范,从源头解决能源基础设施标准化“困境”,并通过对运行维护和能源管控数据的不断积累,逐步实现能源管理由“经验运维”向“数据运维”转变。

2.3明晰校园生态文明教育和推广规范

从学校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落实机制,到绿色教育学科体系建设、课程设置、教师培训计划,再到组织学生环保社团活动、绿色教育宣传活动、环境科学类竞赛或交流活动,全面规范校园生态文明教育和推广方式方法。

2.4梳理完善高校能源管理制度规范

从能源管理全过程进一步建立健全能源输入管理、能源加工转换管理、能源分配和传输管理、能源使用管理和能源定额管理等制度,规范提升高校能源治理能力。

2.5完善高校能源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规范

进一步明确高校能源管理部门的机构设施,能源管理人员应具备的条件,并根据不同的学校规模和后勤管理模式设置的编制人数。

2.6完善激励措施,引入市场化机制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围绕破解当前合同能源管理遇到的程序障碍、技术障碍、组织障碍、融资障碍以及融资风险,建立健全高校合同能源管理实施规范。

高校能源管理总体架构(见图1所示)分为基础信息与格式规范、能源品种和数据采集规范、制度和体系建设规范、智慧能源管控系统功能规范、能效评价指标规范、系统安全规范六大类。

1)基础信息与格式规范:包含供能侧数据采集与监控数据清单、用能侧数据采集与监控数据清单等。

2)能源品种和数据采集规范:包含能源品种分类、数据采集计量仪表分类、能源数据采集仪表准确度等级要求等。

3)制度和体系建设规范:包含组织机构和人员设置、能源管理制度建设、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等。

4)智慧能源管控系统功能规范:包含实时运行监测、多能优化调控、负荷预测、监控中心能耗管理等。

5)能效评价指标规范:包含管理类指标、系统运行类指标、能源资源强度和效率类指标等。

6)系统安全规范:包含安全防护、功能安全、信息安全技术等。

4.1基础信息与格式规范

1)对高校能源管理涉及各类数据进行规范,明确数据采集来源、数据记录和编码原则,用于指导建立能源数据记录制度、数据接口设计和软件开发,确保高校能源管理各核心内容之间在数据层面的互联互通。

2)供能侧数据采集与监控数据清单,主要包括:供电系统、供热系统、供冷系统、燃气系统、生活供水系统、锅炉系统、中水系统、污水系统、雨水系统、可再生能源系统等。

3)用能侧数据采集与监控数据清单,主要包括:照明系统、能源基础设施用能系统、学生宿舍区用能系统、办公教学区用能系统、食堂用能系统、场馆用能系统、空调用能系统、实

验设备用能系统、车辆用能系统等。

4.2能源品种和数据采集规范

規范了高校能源采集涉及的种类,并对采集能源进行分类,描述从仪表和高校已有相关系统中采集能源数据的方式,指导高校数据采集工作,保证高校能耗数据采集工作的有序、顺利开展。

4.3制度和体系建设

根据能源管理要求,结合实际工作,建议高校在组织机构和人员设置、能源管理制度建设、能源管理体系建设、能源规划、能源审计、节能改造、节能宣传、合同能源管理等方面应开展的工作,规范高校能源管理工作的基本职责范围。

4.4智慧能源管控系统功能

对智慧能源管控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划分,并对每项功能模块和子模块进行详细说明。其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1)高校智慧能源管控系统的范围包括高校范围内各供能系统和用能区域,主要包括能源中心、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办公楼、体育场、食堂、信息中心、实验楼、图书馆等用能区域。

2)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能源种类建设相应的供能和用能系统。

3)高校各能源子系统、各级能源监控系统以及智慧能源管控平台,共同构成了高校智慧能源管控系统。

4.5能效评价指标

运用能源审计、能效对标、专家诊断、最佳节能实践等工具和方法,结合识别影响主要能源使用能源绩效的相关变量,从管理类指标、系统运行类指标、能源资源强度和效率类指标的角度,确定能够综合反映高校能源管理水平的能效评价指标。

4.6系统安全规范

本文从安全防护、功能安全、信息安全技术等角度,对高校提出相关建议,保证整个高校能源管理系统的本身安全和能源数据信息安全。

【参考文献】

[1]朱春雁,石龙宇,梁秀英,等.公共机构能源资源管理绩效评价导则国家标准解读[J].标准科学,2014(3):55-57.

[2]毛坤磊.ZYY大学新校区智慧能源监控系统应用现状及改进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21.

【作者简介】

米欣,男,1980年出生,沈阳工业大学辽宁碳中和创新研究院副院长,硕士,研究方向为能源管理。联系电话:18904045071;电子邮箱:373602476@qq.com。

(编辑:侯睿琪)

猜你喜欢

能源管理双碳标准化
标准化简述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合同能源管理会计核算优化对策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合同能源管理在TDM交换设备退网中的应用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交通运输标准化
合同能源管理在重庆配网节能中的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