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而负耒,入而横经
2024-01-22葛欣旭
葛欣旭
耕读文化是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形成的独特文化形态,是中国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耕读传家”曾是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中,人们立身处世的重要行为准则和努力追求的理想生活图景。耕读文化在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含着值得深入发掘、全面弘扬的文化思想和精神因子。及至今日,耕读文化仍然是维系村落关系、留住乡愁的隐形纽带。“耕读传家”作为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文化逻辑,仍然以文化人格的方式自觉体现于日常思维、风俗习惯和生产实践中,构成外显的社会共识和集体表象。保护与传承耕读文化,对其进行创新、适用和变革,将其融入和美乡村建设,使其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内生动力,是时代发展的现实诉求。
一、耕读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重视教化,耕读文化源远流长。学术界对于耕读文化的产生及原型有不同的看法。彭兆荣认为,从不断被发掘出土的稻作文明和麦作文明起源相关的新的考古材料来看,耕读传统起始时间远比文字记载的早得多,如果将“读”推往“前读书时代”,即将其视为“学习知识”,而不只是以文字为媒介的“读”(诵书),结论就要远推到史前。李存山认为,中华民族的先民在神农之世,就已进化到了农业文明的阶段;在尧、舜时期,就已经有了崇尚人伦道德的价值取向;至迟在夏、商、周三代,就已经有了以“明人伦”为宗旨的学校教育。农业文明加上以“明人伦”为宗旨的学校教育,就是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耕读传统。多数学者比较认同,耕读文化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论语·卫灵公》中说:“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孟子秉承同样的思想理念,并进一步发扬,《孟子·滕文公上》中说,人天生有两种,“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因此,春秋时期儒家主张区分耕读,认为读书做官是君子的职业,耕田种地则是小人的职业,不可混合在一起,并在民间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价值理念。农家学派许行则与此相反,他主张“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意思是贤能的君主应当与百姓一起耕作从而获取食物,一边劳动,一边治理天下。在农家学派看来,理想的社会应当是平等的,共同劳动、共同富裕。许行反对不劳而获,认为“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他教授门徒既讲授文化知识,又率领门徒参加耕种劳动,研究农业技术和传授耕种技能,这是早期耕读教育的雏形。后世逐渐形成传统,提倡“耕读传家”,以耕读为荣。
汉魏时期,耕读事例渐多。《汉书·艺文志》云:“古之学者耕且养,三年而通一艺,存其大体,玩经文而已。”这一时期,耕读文化的主要特点是以读为主,以耕为辅,耕种的目的是养学,半耕半读主要集中在隐逸之士和学生身上,如“带经而锄”的倪宽、“躬耕于南阳”的诸葛亮、“种豆南山下”的陶渊明、“带经而农”的皇甫谧等。隋唐以来,科举制度成为人才选拔的重要方式,这样,一方面大量落榜士子沉淀在农村,过着半耕半读的乡居生活,另一方面大大激发了农民对读书学习、科举入仕的兴趣和动力,使耕读结合更为紧密。宋仁宗统治时期颁布的劝耕劝读政策,鼓励农家、士人出身的子弟参加科举考试,而且规定必须在本乡读书应试,有力地推动了耕读文化的发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读书人的理想追求和情怀抱负。至此,耕读文化汇聚成洪流,衍生成宗法氏族式“耕读传家”理念,成为乡土中国的基本生活观念,实践主体呈现全民化趋势,形成了自下而上的读书热潮。农民不再以读书为无用,认为读书不仅可以参加科举,改变命运,而且可以成教化、明人伦、正家风,耕作之余纷纷督导子弟读书;士大夫阶层不再以耕作为耻,而是把耕读当作人生快乐之事,认为耕是生存之本,读是精神之需,二者相辅相成,统一于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理想中,因此,在读书之余也经营农业。如陈旉隐居躬耕,撰写介绍江南水田生产及经营的专著《陈旉农书》;辛弃疾根据自己的耕读体验,写了《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清平乐·村居》等反映田园风光、农事劳作和乡风民俗等方面的田园词,寄托人生理想。正如清代王永彬在《围炉夜话》中所说,“耕读何妨兼营,古人有出而负耒,入而横经者矣”“耕所以养生,读所以明道,此耕读之本原也,而后世乃假以谋富贵矣”“耕读固是良谋,必工课无荒,乃能成其业”。此后数百年间,耕读文化发展更为迅速,“耕读传家”成为普遍现象,一直延续至清末民初。20世纪,随着工业的发展,农业逐渐被边缘化,耕读文化也逐渐式微。改革开放后,受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耕读文化出现了主体缺失、创新不足等问题。
二、耕读文化的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渔樵耕读”题材常被文人雅士及民间工匠运用在诗词画作、传统服饰、瓷器、建筑雕饰、家具图案中,反映出古人对耕读生活方式的崇尚。
耕读文化是建立在我国传统小农经济基础上,以村社为活动空间,以宗法氏族为单元结构,以儒家伦理为核心,在实践中将耕作劳动与学习知识相结合而衍生的亦耕亦读的文化生态模式。耕读文化以“耕读”为手段,以“传家”为价值核心,包含了农业生产的主体与对象、观念与制度、技术与审美。耕讀文化形成于中华民族几千年农耕文明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顺天应时,天人合一
耕读文化以精耕细作的自然经济为基础,而农业生产必须依靠天时、地利、人和。人们顺天应时,按照时令、节气来安排生产和生活,遵循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耕作规律,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人们在农作之余反思和总结天地自然之法,妥善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家国的关系,追求人与天调、天人合一的理想状态。
(二)孝悌忠信,修齐治平
耕读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重视宗法秩序和家庭伦理,形成子弟向学、进德修业的氛围,进而推动家族的兴旺发达。孝悌是家庭伦理的基本要素,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亦耕亦读中,人们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做到勤勉持家、安本知足,增强家族凝聚力。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心怀抱负者,将个人、宗族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连结在一起,读书致仕,治国平天下,同时反哺家族,培育后代,实现家国的世代良性循环和互动。
(三)自强不息,知行合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耕读传统中形成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把个人自强、家庭自强和民族自强紧密结合在一起,激励着中华儿女前赴后继,百折不挠。“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仪遂亡。”耕以养生,读以明道,二者兼顾,才能立德、立命、立行,以兴家族、致太平。“知行合一”的认识论涵养了传统知识分子群体求真务实的作风和经世致用的价值追求。
三、耕读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梁漱溟先生指出:“中国文化的根在乡村。”传统村落是耕读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和载体,至今很多传统村落依然延续着“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保存着完整的耕读文化遗产,是文明乡村的典范。近年来,一些传统村落出现了产业“空心化”、人口“空巢化”等现象。耕读文化以群体劳作、崇文尚学为基础,村民是创造和保护耕读文化的主体,村民人口结构的变化,使“耕读传家”模式发生变化,耕读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的趋势。耕读文化与传统村落的命运与共,耕读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需要依托传统村落的繁荣兴盛,而耕读文化具有教化民众、凝聚人心、淳化民风的作用,可以助力传统村落的全面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耕读文化的回归。传统村落可以依托自身的文化和地域特色,走出一条以耕读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
(一)加强耕读文化遗产保护,创新产业发展模式
傳承和弘扬耕读文化,要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使人民群众认识到耕读文化对于提高生活质量、优化家庭教育、提升幸福指数的重要作用。可以鼓励村民参与保护耕读文化遗产的全过程,保护性挖掘、系统性研究、创新性发展耕读文化遗产,打造半耕半读田园式休闲度假、研学旅游等发展模式,同村民分享收益,推动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使外出劳动力和乡土人才返乡就业创业,反哺家乡;另一方面可以为喜欢田园风光、热爱乡土文化的城市居民创造机会和条件,使他们的乡土情怀得以寄托。
(二)将耕读教育融入村落社区教育,树立耕读文化新风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开展耕读教育。可以开设耕读文化学堂,宣传村内耕读传家、勤耕重读、崇文重教的传统及典型先贤事迹,让村落社区服务和教育成为村民生活的一部分,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尊崇耕读的社会风尚;继承和发扬“耕读传家”造福桑梓的优良传统,结合耕读教育注重社会责任的属性,鼓励村民利用自己的文化知识、专业技能和社会资源等优势,助力农业发展和乡风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