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模块化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2024-01-21郑蓓媛
郑蓓媛
(兰州城市学院 城市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当代大学生处于经济高速发展,信息量巨大的变革时代,他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手段便捷、多样化,导致很多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甄别信息的能力,也就使得大学生更容易受到不良社会思潮侵扰,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高校教书育人的首要任务。基于课程思政理念,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目前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
课程思政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学生学习的具体专业课程中,和各个高校开设的公共思政类课有所区别,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在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中,将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与各专业课程有机巧妙地结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中国文化概论课》是高校的一门通识类课程,对大学生而言,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育正确的民族观和历史观、弘扬优秀传统道德品质、增强古代人文和科技成就自豪感、涵养中华审美格调和取向,从而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因此《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应创新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主题类模块化教学,将课程章节内容按照模块分类,挖掘相关思政嵌入点,运用模块化教学应为一种有益和有效的探索。
一、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模块的教学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中。这些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和民族基因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源,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认同和文化认同的精神基因,更是中华儿女文化自信的历史根基,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家国情怀”“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统一”等观念的思想源头。通过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模块的教学,可以让中华文明这一源远流长的崇高品质在青年一代中传承与发展。这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在绪论、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环境”和第九章“中国古代文学”中。
《中国文化概论》“绪论”即引入中国古代文化的概念,进而引申出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点明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从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了解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理解中国历史疆域与政区管理之间的演变关系,到中国地理环境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影响。可使用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天灾不断、战乱频繁,为何中华民族能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发展,自然引申出仁人志士们的家国情怀在维护中华民族几千年疆域和大统一的重大意义。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爱国主义传统中形成了“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国家忧患意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国忧民情感,以及“家国同构”“为国尽忠”“在家尽孝”的家国情怀。
在讲授第九章“中国古代文学”时,课堂上与学生交流他们喜欢的文学作品、吟诵唐诗宋词,积极探讨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文以载道”教化传统,激发学生思考古代文学家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如孟浩然、李白等的作品,能唤起人们对祖国,对生活的热爱。古代文学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主要是通过塑造典型来体现和流传的,也可在课堂上让学生扮演屈原、文天祥等历史人物,演绎苏武牧羊的故事,吟诵岳飞的《满江红》等等,来升华爱国主义的情感和境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可以和中文、历史、艺术、旅游、建筑、法律等专业知识相结合,举办国学吟诵比赛、诗词大赛、演讲比赛等活动,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互动,体会中国士大夫阶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抱负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献身精神,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使理论知识通过学生的实践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二、培育正确民族观和历史观模块的教学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要求学生了解中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培育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树立正确民族观和历史观,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这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在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第五章“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中。
第四章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教学中,可采用翻转课堂的授课形式,让学生分组收集相关书籍、视频、图片、实物等资料,在课堂上对中国文化的形成、辉煌、变革的过程进行讲解演示,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等,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从各民族交流、融合角度来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过程,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的。例如,无论是昭君出塞,还是张骞出塞,带去的是丝绸和物品,带来的则是血缘上的融合。[1]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传丝公主,据《大唐西域记》卷第12《瞿萨旦那国·麻射僧伽蓝及蚕种之传入》载:“昔者此国,未知桑蚕,闻东国有之,命使以求。时东国君秘而不赐,严敕关防,无令桑蚕种出也。瞿萨旦那王乃卑词下礼,求婚东国。….命使迎妇而诫曰:我国素无丝绵桑蚕之种,可以持来,自为裳服。女闻其言,密求其种,以桑蚕之子,置帽絮中”。[2]另外,今天中国的版图早在汉代就已雏形,香港自秦朝开始就在中原政权统治之下,宋元时期中国就已经正式开始在台湾设置官署,将台湾岛以及附近的岛屿纳入了自己的版图之中。通过诸如此类历史知识的讲授,激发学生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决心和信心。在教学设计上,可采用“对分课堂”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只对重点、难点问题和章节框架做讲解,教师将思政教育知识点融入内容中,激发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和领悟。[3]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自觉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五章第一节从可经济生活、衣着服饰、日常起居、音乐舞蹈、文学、史学等角度,系统介绍各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贡献的具体内容。例如,丝绸之路甘肃段考古发现的大批彩绘木舞俑、胡腾舞俑、吹奏乐俑与伎乐壁画等说明我国少数民族的舞蹈艺术和器乐早就传入中原,并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大同云冈石窟、敦煌的壁画、吐鲁番千佛洞壁画等都是世界上享有盛誉的东方艺术的代表,也是民族之间交流、融合的具体体现。另外,教学中通过传唱耳熟能详、旋律优美、韵味十足的民歌、欣赏丰富多彩的舞蹈艺术,不仅让学生认识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能表达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共同心声。第二节“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汇”中,在带领学生理解中外文化第一、二次大交汇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到各民族间的文化在不断的交流、传播过程中,产生不同质的文化碰撞、影响、吸收、整合与变迁,从而共同促进我国文化的发展。而且,中国文化与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源远流长,从2000多年前的汉代就开始了。[4]例如,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哲学、文学、艺术、建筑以及民间风俗等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可通过讲解、学生讨论、图片展示及播放纪录片的方式进行;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举例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同的民族和地域中日常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加深学生的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培育正确民族观和历史观。[5]
三、弘扬优秀传统道德品质模块的教学
孔子开创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倡“仁者爱人”,孟子提出“君轻民重”的思想。通过学习,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家国同构的人文情怀,处理好国家和个人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将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行为方式推广到社会实践方面,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人生所追求的真善美最高境界。这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在第八章“中国古代教育”、教学第十一章“中国古代史学”、第十六章“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第十七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中。
在第八章“中国古代教育”教学时,和学生探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的闪光点,以及对现代教育具有启迪的教育意义,引导学生尊师重教和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在第十一章教学中,可通过对中国古代史籍类别、史学的巨大成就、史学优良传统、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介绍,帮助同学们学习中国古代史学家们刚正不阿、不畏权势、秉笔直书的品质;再适时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养成隐忍、正直、高贵的品质。[6]
第十六章主要讲述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是“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贵和尚中、刚健有为”。第十七章第一节“天人关系上的不同价值取向”强调人应当通过自然的人文化,以达到文明的境界,即超越自然不仅表现在形成文明的群体,而且以个体的人文化为目标。从价值观上看,文明社会基本的规定则是“爱人”,这是“仁”的核心,它所体现的是一种朴素的人道原则。墨家提出“兼爱”,也是一种人道原则。但儒家所认同的“仁”,是以孝悌为本,多受到血缘宗法关系的制约;墨家的“兼爱”则超越了宗法关系,它所体现的人道原则在某种意义上具有更普遍的内涵。佛教的“六道轮回”,强调人的地位高于畜生,也认可人通过自觉活动实现从“迷”到“悟”广义的“人化”过程,并且,其“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倡导,无疑也渗入了某种深切的人道观念。在宋明理学那里,人道原则得到了进一步的阐发,最终形成了“民胞物与”的人道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逐步融合形成了自强不息、奋发有为、追求真理、勇于奉献、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等传统道德品质;同时也体现了有容乃大,和而不同的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以此培育学生的责任和使命担当。[7]
此教学模块可以利用线上教学平台,丰富《中国文化概论》线上课程资源,课前分享学习资源、视频资料,课内对重点问题进行讲授,讨论,课后进行习题布置和自测,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鼓励学生利用抖音、快手、QQ、微信等大学生流行的线上平台,录制关于中国传统道德品质的短视频来传播优秀中国文化,从而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直观、贴近生活的认识,真实地感受到中国文化强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力,不仅增进师生互动交流、同时达到增强文化自信的效果。[8]
四、增强古代人文和科技成就自豪感模块的教学
中国古代在人文和科技的各个领域中都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卓越的成就,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日臻丰富的过程。通过《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中国古代人文和科技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就,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这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在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和第七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中。
通过对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的讲授,可以使学生明了中国文化从上古时期的发生到走向“轴心时代”的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的初步形成,再到中国古代人文发展的激荡、融合、统一以及中外文化的交流,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成就。在此部分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分组完成学习任务,每组学生收集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人文成就,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展示,然后教师再辅以重点内容讲解加强记忆。在讲授第三节“百家兴起及学派特征”时,介绍“万世师表”孔子创立的儒家文化价值,说明他创建的儒学思想影极大的影响了华夏文明的发展方向,甚至也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儒家有关“礼”的学说,体现了礼制精神,这便是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是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用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儒学通过孔子及后学的阐发,成为教育、教化民众以及治理国家的中国古代社会思想。可通过播放纪录片等,让学生有直观认识,还可以让学生分组来介绍不同学派的学术思想,采用辩论的方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以此来加深对此部分内容的理解。在讲授第九章“中国古代文学”时,与学生一起诵读《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文学作品;观看丰富多样的音乐、舞蹈和戏剧等,感受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通过上述大量诸如此类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中国古代先民所取得的人文成就的自豪感。
在第七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讲授时,让学生知晓古代先民在农业、医药、冶炼、陶瓷、造纸、印刷等方面取得的许多突破性的发明和创新。例如,中国古代新疆的坎儿井水利设施、都江堰水利工程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高效的灌溉技术;种桑养蚕和丝绸纺织技术为世界之先,还擅长棉织、麻织等,制作出了许多精美的丝织品和棉织品,远销世界各地;古代中国的医学典籍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对中草药的药性、功效、用法等进行了详尽地记载和研究,许多珍贵的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形成了独特的中草药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古老的医学理念和疗法如针灸、推拿、草药疗法等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医药文化的瑰宝,上述成就大大促进了社会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同时,古代中国在艺术工艺方面也有许多杰出的成就。例如,古代中国的陶瓷工艺在世界上有着卓越的地位,如汝窑、定窑、哥窑等,以其精湛的技艺、丰富的创作和独特的审美成就了中国陶瓷的千古传世之美;古代中国的制铁技术也十分先进,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掌握了高炉冶铁技术,生产出了高质量的铁器,对于古代中国的军事、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教学中可与学生一起探讨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和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推动作用以及近代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总结其对发展中国现代科技文明的启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然后再引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理念,鼓励学生努力学好文化和专业基础知识,积极投身于祖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建设祖国;也可在课后作业中以“古代人文和科技成就”为切入点,利用虚拟仿真教学实践项目创设情境教学,通过用虚拟教学软件提前预设好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同朝代和历史时期的教学任务背景,然后设计不同的教学情景任务,让学生以分组竞赛的形式完成预设任务,达成教学目标。例如,可以设计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工具、手工艺品的制作工艺任务、历史考古发掘、天文历法的演算,四大发明的具体应用领域等虚拟任务,让学生通过虚拟仿真平台、VR技术完成任务,并获得相应的奖励。如此,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中国古代所取得的历史成就,进而完成教学任务。同时,鼓励学生组建学生社团,利用新媒体平台开设微信公众号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途径来传播中国古代的人文和科技成就,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领悟与感知。
五、涵养中华审美格调和取向模块的教学
通过《中国文化概论》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人文、艺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文化审美能力和美学鉴赏能力。这种独具特色的东方审美和取向都将使得大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受益匪浅。这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在第十章“中国古代艺术”中。
在第十章“中国古代艺术”中可以用分组讨论形式让学生自己整理中国古代建筑、雕塑、书法、绘画、音乐等具体艺术门类的相关图片及视频资料,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和体会中国古代艺术的气韵生动、虚实相生的内在精神;从一个更高的高度理解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中和”之美。例如,中国古代建筑必须是中轴对称;雕塑作品要有既有整体性又有突出性;书法要立定主笔;绘画在讲究整体性的前提下还有突出主要人物或是主峰;音乐必须五音配合,突出主音;传统民族舞蹈动作流畅柔美等,都是中华审美格调的具体体现。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维度对中华审美有了更深的理解和领悟。
在这一模块的教学中,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中华审美的精髓之外,还可以互动的方式与学生探讨喜欢的艺术门类或是书法家、画家、音乐家等,并说出其代表作品及喜欢的具体原因。这样既能汲取到中华审美格调的养分,还能和他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中国艺术之美。例如,古代中国的绘画以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为主要形式,注重意境和笔墨的表现,强调“写意”和“墨韵”。这些绘画作品在形式上追求简练、自然,注重审美的内涵和情感的抒发,被誉为东方艺术的瑰宝。古代中国的雕塑艺术以石刻、木雕、铜雕等为主要形式,作品精美细腻,融入了宗教、历史、文化等元素,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再如,以其精湛的造像技艺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而著称于世的麦积山石窟,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可以通过参观类似古代艺术瑰宝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外,古代中国的建筑艺术也取得了重要成就,例如中国古代的宫殿、寺庙、园林等建筑作品,融入了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审美观念,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课堂之外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艺术展览和进行校内文化艺术实践,真切地感受到中国艺术的魅力,树立文化自信,用边知边行,知行合一的方式达到学以致用同时,结合本地的特有文化现象体会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中的审美格调,以社会调查、专业考察等形式带领学生参观景区景点、名胜古迹、文化遗址等,师生亲临现场,增强实践教学的效果。
综上所述,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应引导学生从中华古代文明、传统思维方式中获取丰富的养分,对当代大学生形成价值引导。当代大学生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一环。[9]在“课程思政”理念下的教学中要立足学科特色,找准课程思政的融入点,将课程思政精髓贯穿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以《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作为范例,实现专业课讲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的有机统一,达到课程思政“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