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现状及一流学科建设机制探究

2024-01-21李金辉

关键词:学术马克思主义机制

李金辉,杨 蕊

(黑龙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1],充分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在促进党和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学科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思想引导。

一、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成就

1.学科基础逐渐夯实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2005年设立以来,经过18年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大跨越,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奠定了基础。目前,全国高校已经拥有1440余所马克思主义学院,一级学科博士点已发展到107个,在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市)级行政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全覆盖。地方各高校交流合作促进学术资源汇集和人才培养,进一步夯实了学科基础。如:由中国人民大学等8所高校共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建设协同创新平台,实现跨区域教育资源整合,合力推动学科向纵深发展。

2.学科体系不断健全

200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决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下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成为以六个二级学科为依托的系统学科。从编制、修订到基本成型,学科体系不断健全,学者积极性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不断发展。同时,各二级学科大致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对应,协同推进教育教学和学科建设,巩固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

3.学科实力显著增强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使学者们更具自信心和自觉性,产生了一大批密切结合中国国情与国际局势的理论成果,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引领力。同时,越来越多不同层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基地、学科创新平台应运而生,从教育部的人文社科基地到各省市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等相继落户地方高校,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载体,实现了学科建设水平的新跨越。

4.学科功能日益拓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过程,是一个从教学走向育人、从书斋走向社会的过程。学者们一直深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研究,发挥科研功能,探索理论精髓,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持育人为本,提升人才质量,发挥育人育才功能,促使研究生教育得到空前发展;解释和宣传党的社会发展理念,发挥宣传功能,增强马克思主义吸引力、说服力、影响力、渗透力;创新治国理政新思想,发挥社会服务功能,为国家主流文化传播和意识形态建设做出巨大贡献。

二、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1.学科建设缺乏整体性

201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见》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研究的学科,是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但在学科建设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各二级学科的内容结构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法学、文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关系还没有得到整合与理顺,还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尚未形成高质量的马克思主义学科群。

2.创新性学术成果匮乏

“学术研究是学科建设的根基和核心”。[3]而同质化问题是学术研究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也不例外。具体表现在,学术涉猎范围广泛却不精细,学术理论成果丰富但缺乏新意,学术研究看似热闹非凡实则缺乏新突破。一些研究者缺乏理论自信、方法自觉和学术自强,将学术研究当做职业而非事业对待,没有形成真正的学术研讨氛围。论文选题重复,观点大同小异,缺乏真正能够引领世界哲学社会科学前沿的高水平研究成果。

3.教学与科研存在失衡

没有科研,教学就走不到前沿;没有教学,科研成果便无处展示,而在实践中科研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仍然存在。根据教育部对地方高校不低于1:350的师生比例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的要求,大批青年教师被引进高校任职。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教学实践、学科意识和科研经验,导致教学缺乏理论深度,科研与教学分化。另一方面,众多高校实行“非升即走”的聘任模式,在科研绩效目标和职称晋升的驱动下,部分教师投入更多精力到科研,反而忽略了课程理论体系。

4.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升

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首要使命。迄今为止,众多高校尚未启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招生计划,研究生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培养主体。他们往往并不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突出的创新能力、宽广的学科视野、扎实的学术能力,使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得不到显著提升。而近年来研究生大规模扩招,人才培养程序化、批量化现象愈发严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质量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实践对高层次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现实需要。

三、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问题成因分析

1.缺少学科建设整体意识

目前,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所属各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仍持不同意见,还未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内涵达成共识。教师更是缺乏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深刻理解,按照整体性研究范式培养出来的教师少之又少;对于相关学科间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还缺乏清晰的辨别;另外研究者的学科背景多样、兴趣偏好不同,也会导致各个二级学科之间缺乏真正有效的对话和交流。

2.学科建设资源分配不均

近年来,受国际局势和疫情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增长趋缓,部分欠发达地区政府对教育投入有限,影响高水平人才引进和学校硬件设施建设,导致地方高校教育水平差距拉大,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难度逐渐加大。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一些高校为了追求规模效应,纷纷增设学科、扩大招生,投入有限资源大力建设综合型大学,出现重视理工科轻视文科现象。除个别重点高校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实力和话语权较弱,难以满足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内在需求。

3.学科骨干队伍实力欠佳

受区域经济发展、地理区位、软硬件设施和收入水平等因素制约,地方高校在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引进和留用上存在较大缺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十余年,根基尚浅,能够推动学科发展的领军型人才寥寥可数。一些地方高校往往更加重视科研和教学,忽视了学科自身建设,在教师的选配和培养上存在短板,教师的科研水平、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待全面提升,还不能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新形势。

4.考核和激励机制不健全

一方面,教师队伍的考核激励机制不够科学。一些地方高校的绩效考核以提高课时津贴、科研奖励为激励关注点,主要凭借教师“教什么、教多少”、“研究什么、研究多少”,对“如何教”“如何研究”还不够重视。另一方面,学科建设考核机制不健全。一些高校尚未建立起以提升教学与科研为目标、对学科建设发展卓有成效的考核机制,缺少客观评价、总结和反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科向上发展。

四、构建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机制

(一)规范学科建设考核机制,创造一流学科环境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使思政课建设有了学科归属和依托。站在新起点,面对新形势,要继续深化改革,完善学科发展和考核机制,建设更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不断巩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阵地。

一是要统筹推进学科整体建设机制。支持和引导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实施资源共享机制,促进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形成良好的学科资源共享环境。高校要积极推进“三全育人”机制,改革固化的课程体系,以大学生对思想教育的需求为导向,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育理念。

二是要着力深化成果评价体制改革。地方高校要努力克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研究中重数量轻质量、重国外轻国内、重形式轻内容的不良倾向,建立以质量和贡献为中心的评价机制,创造有利于学科发展的体制机制环境。各教育部门和期刊单位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论文发表、评选和抽检工作,实施分流淘汰制度,保障学术水平。

三是要完善学科建设绩效考核机制。考核学科建设与国家、省部级重要评估项目指标的符合程度;考核人才质量和社会贡献与学校发展战略的符合程度;考核师资队伍结构与教育部要求的符合程度。构建专家评估考核体系,对学科建设目标完成情况、科研成果增长情况、导师学者流动情况、人才就业升学情况等进行全方位考核,创造一流的学科环境。

(二)完善学术交流帮扶机制,创建一流学术平台

当今学术界,学科交叉和学科交融的趋势更加明显。只有具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开拓学术视野,重视交流合作,才能不断推动理论与实践创新,促进学科健康发展。

一是要完善学术交流机制,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对外学术交流对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各高校必须提高政治站位,通过学术沙龙、学术论坛、创办国际学术期刊、联合培养等形式加强对外学术交流,阐释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营造有利于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外部舆论环境。

二是要完善学术帮扶机制,发挥综合集成优势。在学科建设视野上立足一校,但不局限于一校。尤其是地方高校要打破组织壁垒,实现跨校际、跨区域交流合作,构建学术共同体,实现知识资源的深度融合。在学术共同体内要充分发挥聚集资源、技术和人才的能力,进行深度合作,开展学术对话和争鸣,充分发挥学术共同体的整体价值。

三是要完善学科保障机制,打造学术交流平台。积极搭建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的平台和基地,推动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常态化、品牌化。各高校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优势加强数字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结合自身优势,打造特色品牌。同时要强化合作意识,搭建线上交流平台,促进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互联互通,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交流创造有利条件。

(三)创新教师队伍发展机制,打造一流教学团队

国家兴衰系于教育,根在教师,教师是办好教育的重要力量。党中央、各级政府、各高等院校应该高度重视、大力培养,积极打造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师队伍。

一是中央层面要建章立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法治保障。以建设具备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为目标,在选聘培养、考核评价、奖励激励上进行制度设计,完善党管人才体制机制;建实建强教师发展平台和教学研修实践基地,形成有利于教师能力提升和事业发展的创新机制和实践环境,为学科建设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二是地方层面要提高站位,夯实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要建立优秀人才引进机制,通过经费支持和生活保障为打造一流教学团队创设有利条件;要完善教师发展培训机制,组织公费访学研修和国内外交流合作,促进教师继续教育,鼓励教师终身学习;要建立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机制,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积极参与重大课题研究,激励教师提高成果产出。

三是高等院校要多措并举,优化教师发展考核激励机制。要解决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评聘标准,将政治表现、师德师风、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等一并纳入考核体系,推动高校教师职称评价改革。要健全教师发展激励机制,通过党校培训和骨干研修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和技能培训。以学科发展为导向,更加关注教师的科研需要、成就需要和个人价值实现需要。

(四)改进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一流学科人才

人才兴则国兴,人才强则国强。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关键在人才。培养一批有政治追求、社会担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质量人才,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使命。

一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要加大政策扶持,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科研、进学科、进教学。地方高校要建立以提高培养质量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机制,着力引导学生成长为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思维方式、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政治素养、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专业素质的优秀人才。

二是要完善系统规范的人才培养体系。“教育主管部门要全面统筹、科学规划,鼓励更多高校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建立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4],帮助学生尽早树立学科意识、锻炼学科思维,保证生源质量。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培养单位,要充分发挥学科点优势和导师组合力,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突出培养高层次人才所应坚持的德才兼备标准。

三是要建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人才发展制度。“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实践育人体系对一流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5]教师要重视课堂教育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善于思考、正确思考,扎实理论功底,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校要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实践研究渠道,打造一流的创新实践平台,给予学生主持或参与重要课题研究、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研讨、参与社会实践调研的机会,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和创新能力。

总之,随着我国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且深刻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面临着新契机和新挑战。要从多维度、新视角出发,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机制,构建学科发展高质量体系,切实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话语权和引领力。

猜你喜欢

学术马克思主义机制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