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文化融入职教通识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2024-01-21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巴蜀通识校园文化

傅 丽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213)

教育部在2014 年3 月26 日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高职院校加强地域传统文化普及教育、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全人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师的文化素养和大学的文化品味起到巨大作用。将地域文化的传播、普及和推广充分融入通识教育体系,全方位全过程渗入多个学科教学,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为创新职业教育通识教育内容和模式提出新的命题和挑战。

一、理论模型: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法

根据美国学者布卢姆1956 年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法模型,知识维度包括四大类别: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学习者的认知过程维度包括六个层次,其中:记住和理解属于低阶认知,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属于中高阶认知。要实现知识的迁移,教育目标的设定需要从低阶逐渐转向高阶,充分体现以学为中心。

根据布卢姆的理论模型,要解决地域文化如何融入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体系并检验其成效,需要按照以上六个认知层次对其进行设计和定位。项目组根据巴蜀文化可以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和通识教育特点进行积极探索,通过对认知过程维度进行分析,认为巴蜀文化普及教育应主要以低阶和中阶认知为主,而评价与创造等高阶认知从本质上属于文创专业教育的范畴。

二、川渝地区高校开展巴蜀文化普及教育的必要性和现状

文化传承是高校肩负的五大职能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1]所谓文化育人,是指用健康、优质的精神食粮潜移默化地塑造人的灵魂,促进人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处世态度、价值取向、行为习惯的不断优化。[2]通识教育的功能是多样化的,尤以“传承文明、文化”和“价值引领”为主,通识教育发展存在困境,要寻求良策、突破瓶颈、构建本土特色。[3]综上,在巴蜀地区的高校开展巴蜀文化的普及教育和推广,是高校使命的必然,也是历史的选择。

随着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巴蜀文化广受国内外关注,川渝高校也逐步重视巴蜀文化的普及教育,通过开设巴蜀文化相关的人文素养课程、开展巴蜀文化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举办弘扬巴蜀文化的主题讲座论坛等发挥文化育人作用。例如:四川大学的巴蜀文化传承与创新基地开设了“巴蜀文化”课程,四川师范大学的“巴蜀文化研究中心”近年来致力于较高学术层次的巴蜀文化研究和传承传播。

但总体而言,川渝高校在巴蜀文化的普及教育方面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一是没有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大多数高校缺乏统筹规划,教育目标定位不清晰,难以确定开设哪些相关课程,没有系统的课程体系。二是没有解决“如何教”的问题。由于文化的软硬件建设不均衡且碎片化、巴蜀文化课程过于理论化,未实现全学程全覆盖的协同育人机制。三是没有解决“谁来教”的问题。传统文化师资队伍力量薄弱,文化素养欠缺,文化底蕴不足,照本宣科情况普遍。

三、巴蜀文化融入通识教育体系的路径与对策

1.巴蜀文化与通识教育的内在关联

巴蜀文化是巴蜀人民的“文化之根”,在道德规范、人文精神和思想价值等方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与通识教育的教育内容、价值取向和育人功能存在紧密关联。基于前文提到的现状与不足,项目组通过挖掘巴蜀文化与通识教育的内在关联,探究如何创新性解决培养地域文化的自觉传承与促进通识教育发展之间融会贯通的途径问题。

(1)巴蜀文化是人文通识学科重要的本土素材。巴蜀文化具有开放、兼容与独创的特性。巴蜀文化是巴蜀先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部书写了从古至今巴蜀地域文明和伟大智慧的百科全书,是巴蜀人民得以滋养的文化沃土和璀璨瑰宝。将巴蜀文化的思想精髓贯穿教学全过程,能有效促进学生对巴蜀文化的自觉传承意识,为创新高校人文通识教育的内容和模式提供广泛的素材和来源。

(2)通识教育是巴蜀文化传播普及的重要路径。大学通识教育从本质上是实施“全人教育”,培养“世界公民”。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传统是学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加强通识教育与学科教育的融合必须充分重视民族文化对高等教育工作的影响,用现代科学和正确的价值观作指导,对传统文化作合理科学的分析和重构。[4]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巴蜀文化,其自强不息、锲而不舍、包容创新等思想精髓的传承发扬需要载体和路径,实现本土最广泛的文化认同。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虽然以培养“大国工匠”为主,但仍需要普职融通,同样承担着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能,而通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解决职教学生人文素养和文化自觉不足问题,为地域文化的广泛传播和知识普及提供天然的路径和载体。

综上,巴蜀文化与通识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决定了川渝高校将通识教育理念与巴蜀文化相融合,激活巴蜀文化的代际传承密码、探索符合本土实际和校情的人才培养模式,助推职业院校通识教育摆脱困境成为可能。

2.巴蜀文化融入通识教育体系的路径与对策代表性案例分析

巴蜀文化要融入人文通识教育的全过程,实现价值引领和育人成效,最终服务于文创事业和产业,在整体设计方面,需要形成“课程体系(事实性、概念性知识)+ 文化场馆建设(程序性知识)+ 文创产品开发和转化(元认知知识)”的全学程全覆盖教育体系。

(1)构建巴蜀文化特色通识教育体系。好的通识教育,最终一定是落实在建构有自己特色的通识教育模式之上的。[5]扎根巴蜀大地的新时代职业教育,应立足于巴蜀文化特色,传承巴蜀人文精神,对文化显性和隐性资源进行积极运用和提炼加工,形成各种形式的巴蜀文化特色思政素材来源并融入通识教育各个层面,发挥文化导向力。显性资源指的是“可以直接取用的、不需要深度挖掘的、具有直观可视性的资源,包括人文资源以及非人文资源”[6]。人文资源主要包括巴蜀文化现存的物质资源,比如文化场馆(三星堆博物馆、金沙遗址等)、历史文化遗迹(乐山大佛、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等)、历史名人(四川嫘祖、杨雄、苏东坡、巴金、刘伯承等)、文学经典作品(李白的《蜀道难》等)、节日庆典(都江堰放水节、彝族火把节等)、传统艺术(蜀锦、川江号子、秀山花灯戏等)。非人文资源主要指“人类没有直接参与创造且客观存在的自然物质资源”[7],例如青城山、峨眉山、长江三峡等。隐性资源主要指的是“巴蜀文化中未被开发的以物质环境为载体的物质层面,以及包含的制度、思想价值观念、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和精神层面影响人的三观的资源”[8],比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绵阳的“两弹一星”)、敢于抗争的家国情怀(川军抗日)、开放包容的思想格局(蜀道、茶马古道)和开拓创新的勇敢探索(都江堰水利工程、养蚕术)等。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利用其在天府之都的地域优势和文化资源优势,围绕学生的“三业”(学业、创业和就业)发展,积极做好顶层设计,探索巴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路径。学校在研究巴蜀文化人文素养价值内涵的基础上,以“显性资源建设+隐性资源挖掘”为设计思路,构建了“环境+课程+项目”三位一体的巴蜀文化通识教育体系,塑造以巴蜀文化精神为引领的学术风格和独特的校园文化,把学校建设成为“行走的巴蜀文化博物馆”。其中,显性资源建设主要包含巴蜀文化通识课程开发和巴蜀文化通识教育基地场馆建设(呈现事实性和概念性知识为主),隐性教育资源的挖掘主要体现在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巴蜀特色非遗手工体验项目(为提供程序性和元认知知识创造条件)。该课程体系的构建符合基于四类知识维度基础上的六个认知过程维度,此处不再赘述。“巴蜀文化通识教育体系”通过统筹谋划和整体设计,加强软件和硬件的资源建设,打通学校在规划传统文化普及教育方面存在的“碎片化”“扁平化”和“资源孤岛”的僵局,融会贯通第一、二、三课堂,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隐性教育作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2)打造巴蜀文化特色通识课程群。通识教育强调“通过学习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的统整知识,进而培养完整的人格”[9]。通识教育一般包含正式课程(纳入人培方案的必修和选修课程)和第二课堂(包括讲座、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充分发挥通识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育人主阵地,构建“巴蜀文化通识课程群+专业”联动育人体系,“必修+选修”的课程组合,打造“巴蜀文化特色通识课程群”。该课程群包含3 门主要课程,即传统文化核心课程“大学语文”、地域文化特色课程“品味巴蜀”、对外交流文化课程“公共英语”,以及系列拓展课程(公选课)和教学资源。课程群以传承传播和普及巴蜀文化、探究巴蜀文明渊源与发展,对外讲好巴蜀故事和体验代表性非遗手工为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协同推进文化育人工程,补齐职业院校学生文化素质短板,为“横向跨岗、纵向成长”高素质人才培养提供文化基础课程解决方案。群内课程紧密围绕传播巴蜀文化这一理念,深化课程之间的逻辑性和关联度,将优秀巴蜀传统文化的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充分运用课堂教学、在线微课、专题讲座、研学参观、非遗手作体验等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教育教学,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于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培养奋斗精神,提升文化综合素质。除此之外,每年还为学生提供与巴蜀文化有关的人文素养公选课(线上+ 线下)30 余门,满足热爱巴蜀文化的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例如逆旅行人苏东坡、西南地区非遗舞蹈文化赏析与实践、古蜀文明、最美非遗系列课程等。该课程群主要解决学生在学习巴蜀文化基础知识中“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并完成“记忆”和“理解”两个认知维度。

(3)建设巴蜀文化显性资源育人空间。环境对人的品格塑造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文化环境,对年轻人的价值观念、道德品质和审美品味都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作用。前文提到,显性资源主要包括文化场所等具有直观可视性的物质资源,也包含高校硬件环境的打造。高职院校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作为重要文化地标建筑,是实现文化代际传承、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自2018年开始,教育部面向全国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基地”遴选工作,鼓励和支持高校立足地域传统文化特色,从课程建设、社团建设、工作坊建设、科学研究、辐射带动和展示交流等六个方面构建具有高校特色和特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积极响应号召,获得上级部门文宣资金,于2019 年建成“巴蜀文化通识教育基地(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基地)”。该基地分阶段呈现了从古蜀文明到新时代四川发展6 个主要时期的巴蜀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巴蜀文化普及体验空间”,提升巴蜀文化影响力和四川文化知名度。该基地占地面积约800 平方米,集文化知识普及、数字资源展示、学术研讨交流、文创作品展陈和大师工作坊等功能于一体,面向校内外大学生及社会学习者传播和普及巴蜀文化知识,并不定期面向全省各行业举办巴蜀文化相关学术讲座和短期培训。围绕基地建设,学校也加强了校园文化标识的优化和环境营造,开展藏族彝族节庆日主题活动、文创作品交流展示等,增强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感和自豪感。

巴蜀文化通识教育基地的建设和使用,主要解决学习者在巴蜀文化知识运用和转化中“程序性知识”的获取,能在已有相关课程学习基础上,完成知识的“应用”和“分析”两个认知维度。

(4)校企合作举办巴蜀文化非遗手工传创项目和传习班。如上所述,利用通识课程的教学主阵地对高职大学生加强巴蜀文化知识的普及,并依托巴蜀文化教育基地的硬件环境进行沉浸式学习,是创新职业院校文化育人机制和培育学校学术风格的有效举措。此外,职业院校应将巴蜀文化贯穿教育全过程,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实践育人作用,深化大学生对巴蜀文化的理解和热爱。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充分挖掘巴蜀民间传统手工艺资源,打好巴蜀文化底牌,联合非遗传承人和大师,与企业深度合作,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专业设置,进行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一方面设计并开发绵阳拼布、藏羌绣、夹江竹纸、绵竹年画、川剧脸谱、自贡扎染、手工香囊、成都漆艺等系列非遗手作体验项目并形成灵活可选菜单,面向不同学生群体和社会学习者提供现场实践教学,积极推广普及民间工艺和非遗技艺,让雅俗共赏的巴蜀文化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加强校企合作,筑巢引凤,面向在校生举办银花丝、金钱板、版画等师徒传习班,开展学徒制试点订单式培养,定期举办项目成果展示并邀请企业进行评估,对符合市场定位的文创作品通过“作品—产品—商品”环节完成三品转化并进入市场流通,让学生的创新能力落到实处并产生社会效益。同时,学校加大投入并落实项目经费,培训师资队伍,实行项目负责人制,改善实践场所的软硬件环境,以素质教育积分或公选课的形式鼓励学生参与非遗手作项目实践的积极性,让参与者“动”起来,让文化“活”起来,让校园“闹”起来。近年来,学校面向社区、中小学和来访国际学生提供菜单式非遗手工体验课程,接待校外、海外学习者千余人次,让巴蜀文化走出四川、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该体验项目的设计和学徒制订单培养主要解决学习者在对巴蜀文化知识迁移过程中通过体验、实践形成“程序性知识”,参与文创作品的设计形成“元认知知识”,完成“评价”和“创造”的高阶认知维度,从而达成教育和教学总目标。

(5)推进巴蜀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10]这充分说明了校园文化在高校育人过程中发挥的重要性。校园文化活动起着良好的隐性教育作用:通过学生社团、文化讲座、文化地标、社会实践和民族文化主题节庆日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营造文化氛围、陶冶学生的价值观念、塑造学生的理想信念,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也契合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性。巴蜀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优秀传统在高校育人体系中,除了能补齐青年学生的知识文化结构、促进学习者对巴蜀文化自觉传承,还能营造健康积极、丰富多元的校园文化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养,形成巴蜀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地处巴蜀文化的天府之国,有着天然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学校在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发扬和继承巴蜀优秀文化,着力打造巴蜀文化特色的品牌校园文化活动,并遴选出一批有代表性的校园文化品牌项目,从资金和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打造和宣传,将巴蜀文化的传承创新推向更高的平台。近年来,学校践行三全育人,由宣传部牵头,各学院和相关部门形成“学院—部门—教学单位”联动的沟通机制,产生“小诗有味”“四川曲艺传承与创新”“最美非遗校园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丝路讲坛”“中国传统汉文化体验”等18 个优秀校园文化品牌项目。部分校园文化品牌项目已经提炼出标志性成果,通过新媒体不断丰富其内涵,以报刊、影像作品、文创产品和文字报告等形式固化成果,把巴蜀文化蕴含的优秀品质、人生追求和审美价值作为全方位培养学生品格的风向标,助力实现校园文化建设质量的全面提升。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主要解决巴蜀文化通识教育总体目标的达成,即学习者领会巴蜀文化对专业学习和素质提升的重要性,结合兴趣爱好参与文化主题活动和创新型实践拓展,形成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动选择和学习习惯,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最终形成对巴蜀文化的“元认知知识”,达到“创造”的高阶认知。

四、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发展

1.高职通识教育特点和内涵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了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不少专家学者对高职通识教育开展了学术研究。有学者把高职教育中的通识教育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自我发展潜力的职业人。也有学者对其作了具体阐述,认为高职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全面提高知识文化素养,获得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成为现代或未来社会中的合格“公民”和“人”。[11]

因此,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推高职通识教育理念的转变和创新发展。打破学科和专业壁垒,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合力育人,培养较高文化素养和身心和谐的现代职业人将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挑战。

2.高职人文通识教育的挑战

本文以四川文化产业职业院校为典型代表,总结了巴蜀地区的高职院校在补齐学生文化知识短板,将巴蜀元素和文化资源融入人文通识教育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初步成效,但如何构建良好的巴蜀文化核心价值育人机制,树立科学的通专融合教育理念,立足本土文化开展通识课程建设及解决体制机制和组织保障方面的问题,将是高职通识教育面临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1)树立“文化+ 专业”的通专融合理念。通专融合的理念是高职教育教学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均衡结合点。只有打破“重技能、轻人文”的失衡现象,增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互通性,才能促进良好的学生个体发展。而找到通专融合的切入点和实施路径,需要结合学生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学生未来就业所需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向本土文化接力,充分发挥文化导向力和价值引领的不可替代性,构建“文化+专业”的通专融合理念,挖掘人文通识课程与学生专业核心素养的关联性,优化人文通识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面向专业、就业和创业进行二次定位,在三教改革的驱动下创新传统文化课程的教育教学模式,形成具有本土文化坐标的特色人文通识课程。

(2)解决本土文化坐标问题。“高校应以本民族文化为坐标,采取包容、开放的国际化胸襟和态度,规划、组织通识教育的内容与方式。”[12]关于通识教育的功能,国内多数研究学者认为: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功能多样化,尤以“传承文明、文化”和“价值引领”为主;通识教育发展存在困境,要寻求良策、突破瓶颈、均衡发展,建构本土特色等。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要形成本土特色和学术风格,仍需持续建设和改革。

3.加强地域文化进入通识教育的资源建设

前面探讨了巴蜀文化“在哪教”和“怎么教”的问题,而“教什么”尚未形成标准和体系。据了解,川渝地区高校在开设巴蜀文化通识类课程、开发巴蜀文化通识类的新形态教材和线上课程资源等方面还处在初始阶段。因此,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借助新媒介技术和高科技手段开展教学资源建设是当下巴蜀文化传播普及的重点任务,是传统文化教育和展示文化软实力的需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行业、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五轴联动,通过完善保障体系来推进资源建设的投入、进度、质量和推广使用。

高职院校开展巴蜀文化通识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是重要的手段和途径。高职院校的三年学制较短,要形成宽口径的人文素养,仅依靠有限的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是不够的。在学情校情的基础上,开发有特色且能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巴蜀文化数字化课程资源,是当务之急。

4.解决文化通识课程师资队伍的转型问题

在过去几十年,高校文化通识课程教学遵循传统教学方法,紧扣教材内容,按教学计划执行教学任务。要解决“谁来教”的问题,教师自身的人文综合素养、专业学科背景和学习创新能力是关键。而新的使命对通识课程教师在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知识体系、教学方法创新、跨学科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

教师在转型过程中,高校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辅导培训,提供配套政策和激励措施,积极引导和帮助教师实现个人成长,以适应“文化强国、文化强省”战略下高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五、研究总结及建议

2021 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讲好巴蜀故事”,“不断增强巴蜀消费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巴蜀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璀璨瑰宝,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为增强地域文化自信奠定了强大的根基。

巴蜀文化教育要更好地服务于川渝地区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研究:一是健全巴蜀文化教育的领导体制。巴蜀高校应切实加强对巴蜀文化教育工作的领导,落实主体责任,推动政、行、校、企、研五轴联动的工作机制。二是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巴蜀高校多个部门都承担巴蜀文化教育任务,必须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管理,厘清职责职能,做到协同推进、齐抓共管。三是确保对巴蜀文化教育的投入。巴蜀高校要打好巴蜀文化底牌,提升办学特色和内涵,必须投入和落实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比如设立专门的机构,落实专项资金,改善软硬件环境等。四是规划巴蜀文化走向世界的国际化战略。讲好巴蜀文化故事的对象应扩大到国际学生,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找好着力点和融入路径,做好科学布局,扩大国际影响。

本文虽以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的理论模型为依据,对地域文化融入通识课程体系之间的关联性、融入路径和对策,以某高职院校为代表性案例进行了总结概括,但在制度保障、办学体制创新、国际化突破等方面还需加强研究。

猜你喜欢

巴蜀通识校园文化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川渝两地携手共建“巴蜀电影联盟” 联合打造巴蜀特色电影
清代巴蜀詩話待訪書目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宋代巴蜀书法综述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