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阳原方俗词语例释

2024-01-21李启平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方言

李启平

(张家口开放大学,河北 张家口 075000)

袁家骅说:“方言口语忠实地保存了古词的音义。”现代汉语方言词语考释对于古代汉语,乃至整个汉语词汇史的研究都有着重要意义。“卬”“缹”“聒”“剉”“垛”五词,“卬”“聒”“剉”皆来源于上古汉语,“缹”“垛”形成于东汉前。

一、卬

阳原方言中不论男女,指称自己时都叫“卬”,即第一人称“我”。后鼻音声母,音[ŋɑŋ],上声。指“我们”时称“卬们”。阳原方言作为晋语组成部分,与山西吕梁方言中“卬”作第一人称代词有着相同的用法。[1]

《尔雅·释诂下》:“卬……我也。”《说文》:“女人称我曰姎。由其语转,故曰卬。姎,妇人自称我也。”《新华字典》:“姎,古代妇女自称。姎徒犹吾徒。古代西南少数民族语。”“卬”出自西周时期自称代词,见于《诗经》和《尚书》。《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毛传:“卬,我也。”郑玄笺:“人皆涉,我友未至。我独待之而不涉。”别人渡河我不争,我将恋人静静等,是女子自指。《诗经·小雅·白华》:“樵彼桑薪,卬烘于煁。维彼硕人,实劳我心。”毛传:“卬,我也。”《诗经·大雅·生民》:“卬盛于豆,于豆于登。”毛传:“卬,我也。”

《尚书·周书·大诰》:“予造天役,遗大投艰于朕身;越予冲人,不卬自恤。”又:“肆予曷敢不越卬敉宁王大命?”陆德明《经典释文》:“卬,我也。”卬,周成王自指,已经不专用于女子自称。《后汉书·张衡传》:“虽有犀舟劲楫,犹人涉卬否,有须者也。”显然在时人的理解中“卬”指称已经不分男女。宋叶適《陈处士姚夫人墓志铭》:“卬须室人,一往不还。”清曹寅《赵北口》诗:“卬能操长楫,击汰向中流。”卬,都指“我”。

“卬”在文献中还有一义。《释文》:“卬,音仰,本亦作仰。”《说文》:“卬,望欲有所庶及也。从匕,从卩。《诗》曰:高山卬止。”“卬”为古文“仰”。《北山》:“或棲迟偃仰。”《释文》:“仰,……本又作卬。”《汉书》“卬”字,注皆云:“卬,读曰仰。”《荀子·议兵》:“上足卬,则下可用也。”注:“卬,古仰字。”阳原方言中作“仰”义的“卬”语音上加了鼻音声母,音[niaŋ],上声。人们常说,饭后把炕桌往前一推,人只管卬在被窝垛上睡一觉,过的真是神仙般的日子。通常这个“卬”的动作,既不是平躺,也不是直立,往往有所倚靠,身体处于半躺状态,是比较短暂、随机的休息。人们把这种姿态叫作“半卬不躺”。在农村多数人家习惯白天将被褥整齐叠放在炕上靠近窗户的一角,而后用一块布苫盖起来,通常大炕上睡的人比较多,这些被褥会形成比较高的“一摞”,就是人们嘴里的“被窝垛”,也有叫“盖窝垛”的。酒足饭饱后,经历了一上午的劳作,困意来袭,管它什么刷锅洗碗,或是鸡鸭狗舍,先卬在被窝垛上,晒着太阳,美美睡一会儿,不用管下午几时上班,也不必操心老板是否满意,这是多么自由惬意的生活。

二、缹

“缹”,在阳原方言中音[fu],上声,是一种烹饪方式。“缹咸肉”就是老少皆宜的一种吃食,倘或儿子上门能给老妈妈带一块“缹咸肉”,那可是能让妈妈骄傲好几天。常听叫卖“缹大豆”的,其实就是当地人卖的一种五香煮蚕豆。宋陆游《冬夜与溥庵主说川食戏作》:“未论索饼与饡饭,最爱红糟并缹粥。”“索饼”“饡饭”“红糟”“缹粥”都是吃食,“缹”即“粥”的制作方式。又陆游《寺居睡觉二首》其二:“披衣起坐清羸甚,想象云堂缹粥香。”可见陆游对“缹粥”情有独钟。清曹庭栋《中华烹饪古籍经典藏书粥谱素食说略》有:“川中诸寺,杂菜饵之属作粥,名缹粥。见放翁集。”“缹粥”即川食中用杂菜煮的大锅粥。

《一切经音义》收“缹煮”一词,引《字书》:“少汁煮曰缹,火熟曰煮。”《通俗文》:“燥煮曰缹。”可见,“缹”与“煮”的区别在于汤汁较少,类似于“煨炖”。南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卷八“蒸缹法”中记录了多个蒸缹菜谱:缹猪肉、缹豚、缹鹅、缹瓜瓠、缹汉瓜、缹茄子等。其中,“缹豚,肥豚一头十五斤,水三斗,甘酒三升,合煮令熟。瀌出,擘之。用稻米四升,炊一装,姜一升,橘皮二叶,葱白三升,豉汁,涑饙作糁,令用酱清调味。”从这份菜谱来看,“缹”是先将乳猪煮熟,再将乳猪和米饭加调料一起蒸,是先煮后蒸、蒸煮结合的多次加热烹调法。明宋濂《篇海类编》记载:“缹,蒸缹也。”综上,“缹”即烹饪中的水煮法或先煮后蒸法。

三、聒

阳原方言中讲声音嘈杂、吵闹,让人心生厌烦为“聒”“聒噪”“聒吵”。如:秋后的蝈蝈叫,聒得人睡也睡不着。又:放暑假了,那群孩子每天都聒噪得厉害。又:天天都那个样子,不知道那两口子聒吵个啥。巴金《春》:“房里的牌声和树上的蝉声聒噪地送进他的耳里,增加了他的烦闷。”王统照《隔绝阳曦》:“我在外边受不了他们的聒噪,便独自踱进大厅东边的耳房。”

聒,形声字。从耳,昏声。后“昏”隶变为“舌”。就今天的字形,理解为会意也未尝不可。“舌”在“耳”边,意为在耳边不停地说或耳朵不停地受到声音的干扰,难免心生厌烦。《说文·耳部》:“聒,讙语也。”“讙”,喧哗义。《广韵》:“声扰也。”《仓颉篇》:“聒,扰乱耳孔也。”《楚辞·九思·疾世》:“鴳雀列兮哗讙,鸲鹆鸣兮聒余。”《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聒而与之语。”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或宾客盈坐,鸣声聒耳。”唐杜甫《北征》:“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宋王安石《和惠思岁二日二绝》之一:“为嫌归舍儿童聒,故就僧房借塌眠。”又《答司马谏议书》:“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辩。”“聒”,引申为频繁地说。元汤式《湘妃引·有所赠》曲:“莺煎燕聒惹相思,雁去鱼来传恨词,蜂喧蝶闹关心事。”清姚鼐《榖树》诗:“恶木岂能妨志士,吾庐何厌聒繁蝉。”“聒”,指吵扰。蒲松龄《聊斋志异·巧娘》:“华姑益怒,聒絮不已。”“聒絮”,指唠叨,絮叨。《尚书·盘庚》:“今汝聒聒。”宋欧阳修《鸣鸠》:“日长思睡不可得,遭尔聒聒何时停?”宋金《刘知远诸宫调》第二:“使机关待损刘知远,更怎禁旁边两个妻聒聒地向耳边唆送,快与凌持。”“聒”叠用,象声词,杂乱喧吵的声音。

南宋《朱子语类》卷八:“天下大势如人衰老之极,百病交作,略有些小变动,便成大病。如乳母也聒噪一场,如单超、徐璜也作怪一场。”卷三二:“子张较聒噪人,爱说大话而无实。”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僧家清雅,又无闲人聒噪,堪可攻书。”汤式《新水令·秋夜梦回有感》:“西风煞是能聒噪,秋声不管离人恼。”白朴《梧桐雨》第四折:“则被他诸般儿雨声相聒噪。”商衟《新水令》套:“懊恼,这宵,受煎熬,被凄凉一弄儿相聒噪。”明《水浒传》第三回:“这厮,只顾来聒噪!”元《飞刀对箭》一折:“他那里嘴不剌的,他也聒聒噪噪。”《虎头牌》二折:“不是我絮絮叨叨,聒聒噪噪,两泪涟涟,霍不了我心头怨。”“聒噪”“聒聒噪噪”都指声音吵闹,令人烦躁。

“聒噪”在文献中又指江湖上打招呼用的习惯语、客套话,犹言“打扰了,对不起”,多见于古白话成熟时期的明代文献。《水浒传》第十六回:“那七箇客人从松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子都丢在地上,将这十一担金珠宝贝都装在车子内,遮盖好了,叫声‘聒噪’,一直望黄泥岗下推了去。”《西游记》第三回:“悟空将金冠、金甲、云履都穿戴停当,使动如意棒,一路打出去,对众龙道:‘聒噪!聒噪!’”《初刻拍案惊奇》卷八:“那伙人也不来和你说话,也不来害你性命,只把船中所有金银货物,尽行抢掳过船,叫声‘聒噪!’双桨齐发,飞也似划将去了。”《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待我满月门回来,亲自上门叫‘聒噪’。”《警世通言》卷五:“将四个饼子装作一袖,叫声‘聒噪’,出门回庵而去。”阳原方言中没有这种用法。

南宋《张协状元》十六出:“谢荷公婆,又成聒扰。”“聒扰”犹“打扰”。元乔吉《玉箫女两世姻缘》一折《醉中天》:“这些时聒吵到三百遍,要成合只除是九千年。”“聒吵”犹“吵闹”。李致远《还牢末》一折:“孩儿又语言焦聒,大嫂又性命颠危。”《谢金吾》四折:“只见那孩儿每闹闹嚷嚷,聒聒焦焦,簇拥者法场前去。”《蓝采和》三折:“再不听耳边厢焦焦聒聒。”“焦聒”“焦焦聒聒”“聒聒焦焦”,意均同“聒噪”。

四、剉(锉)

张家口方言中常把肉、菜细切叫做“剉”。最典型的词语:剉肉、剉馅。《南史》卷七十七《列传》第六十七:“俗间以细剉肉糅以姜桂曰肃刀,意者以凶党皆当细剉而烹之。”引文第一个“剉”,是剉肉。第二个则是“剉人”。古代还有“剉尸”之刑,即对罪犯处以死刑后,将其尸体剉裂肢解以示众。北宋《资治通鉴·唐纪》六十四:“石雄取其尸置毬场,斩剉之。”元《辽史·穆宗纪》:“天禄十八年三月,杀鹘人胡特鲁,近侍化葛及监囚海里,仍剉海里之尸。十九年二月,杀前导末及益剌,剉其尸,弃之。”《明律》:“凡杀一家非死罪三人,及支解人者,凌迟处死,财产断付死者之家,妻子流二千里。仍剉碎死尸,枭首示众。”文献中“剉”由切碎肉菜、尸体又扩大指切碎他物。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之九:“剉蘗染黄丝,黄丝历乱不可治。”“剉蘗”,弄碎蘖树皮。唐柳宗元《掩役夫张进骸》:“生平勤皂枥,剉秣不告疲。”“剉秣”,把草切碎。在医学药物的烹制上,各种药材都需要或切碎或捣碎或磨碎才能制作食用。我们从一些药名上就可见其“剉”的过程:“八仙剉散”“十味剉散”“乌头剉散”“常山剉散”“追风毒剉散”等。曲彦斌《中国秘语行话词典·切口·医药·卖药糖者》收“剉木甜头”:“即剉药入糖,当面煎糖者。”[2]先秦《皇帝内经·灵枢·痈疽》第八十一:“剉翘草根各一升,以水一斗六升煮之。”东汉《金匮要略·痉湿喝病篇》:“右剉麻豆大。”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谷》:“取马骨,剉一石以水三石煮之。”都指把入药的材料弄碎。

“锉”同“剉”。作名词时,指手工具,用于对金属、木头、皮革等做加工使之光滑。如:锉刀、钢锉、铁锉。明金铉《除戎记》卷三:“复以铁锉细为磋琢,锈将去八九矣。”作动词时,则指用锉磋磨。明许仲林《封神演义》上:“闻太师见赵公明这等苦切,心如刀绞,只气得怒发冲冠,钢牙锉碎。”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乃锉而焚之。”《说文》:“剉,折伤也。”所以“锉”还有一义,就是折伤、挫败。秦《吕氏春秋·必己》“成则毁,大则衰,廉则锉。”西汉《周礼·考工记·轮人》:“外不廉而内不剉。”司马迁《史记·楚世家》:“兵锉蓝田,天下莫不代王怀怒。”刘安《淮南子·诠言训》:“行未固于无非,而急求名者,必剉之。”明于谦《于忠肃公集·乾坤正气集》:“将在谋勇。非勇无以剉其锋,非智无以破其诈,必谋勇兼济而后可以成。”“剉”之“挫败”义在阳原方言中不多见。

五、垛

“垛”,在阳原方言中音[duo],有三个声调。一上声,方言中讲“城垛”“墙垛”“门垛”“垛子”等。农村的土房多年失修,为避免哪堵墙向外倾倒,就会在这堵墙外加筑一块向内倾斜的小墙,用以保持平衡。这块小墙就被称为“垛子”或“墙垛”。《说文》:“垛,堂塾也。”段玉裁注:“谓之垛者何也?朵者,木下垂。门堂伸出于门外之前后。略取其意。”又:“今俗谓门两边伸出小墙曰垛头。”可见,“垛”的本义就是指古代门堂两侧的房间。由本义又扩大指墙两侧或者上头伸出的部分。明汤显祖《牡丹亭·拾画》:“倚逗着断垣低垛,因何蝴蝶门儿落合?”《水浒续集》第三十三回:“令兵马司发百姓上城守垛。”在城墙之上修筑锯齿状突出的部分,有的备有射口,既可以抵挡进攻,又可以守望、射击,可谓攻守兼备。这个射口就是人们常说的“垛口”。箭要射到垛口才能有效攻击,所以,垛又有“箭垛”之义,即“箭靶子”。唐元稹《江边四十韵》:“罗灰修药灶,筑垛阅弓弰。”北宋《太平广记》卷二百五十回引《启颜录》:“唐宋国公萧瑀不能射,九月九日赐射,瑀箭俱不著垛。”明《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下设二箭垛,以百步为界。”阳原方言中用作“箭垛”之“垛”义极少。

二去声。作动词时,指把分散的东西整齐堆放起来。如:赶快把被卧垛起来。又:把书垛在一起。唐温庭筠《乾巽子·窦乂》:“拆其瓦木,各垛一处。”《西厢记·诸宫调》:“几册书,有谁垛?”作名词时,则指整齐堆成的堆。如“草垛”“煤垛”“柴火垛”“钱垛”“玉米垛”等。唐《一切经音义》卷第十七《阿毗曇毗婆沙论》第七卷“垛榖”条引《字林》:“垛,小堆也。吴人谓积土为垛。”明《儒林外史》五十二回:“那八块方砖,齐齐整整,叠作垛。”清《聊斋志异·荞中怪》:“麦既登仓,禾䕸杂遝。翁命收积为垛。”“垛”既可表成堆的东西,自然也可作量词。“一垛柴火”“两垛麦子”等。明汤显祖《南柯记·闺警》:“一垛两垛城两台。”

三阴平。有近距离直接、有力、快速出手的意思,可用“甩、扔、打、摔、砸”等动词替代。如:照他脸上狠狠垛了个“逼兜”。“逼兜”,张家口方言词,巴掌义。即朝他脸上狠狠甩了个耳光。又如:医生给他屁股上垛了一针,即给他屁股上打了一针。又:他把小狗垛在地上。垛即“摔”的意思。这个用法在晋北方言中也有。[3]《金瓶梅》第七十二回:“教我和他为冤结仇,落后一染脓带还垛在我身上,说是我弄出那奴才去了。”“脓带”,方言词,指鼻涕。“垛”指把鼻涕用力甩到身上。第七十五回:“叫刘婆子来瞧瞧,吃他服药,再不,头上剁两针,由他自好了。”“剁”同“垛”,义为“扎”。第九十四回:“春梅气狠狠地,一手扯住他头发,把头上冠子跺了。”“跺”亦同“垛”,义为“砸”。

现代汉语方言词或变化或完全地保留了古词的音义。

猜你喜欢

方言
方严的方言
方言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哪些方言有利于经商
常熟方言“则”“嘚”之用法考察
《红楼梦》中大同方言补遗五则
我家的方言
谈方言在人物塑造中的作用
简论天祝方言亲属称谓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