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查研究的光辉典范

2024-01-20谢虹

湘潮 2023年11期
关键词:衡山农会革命

谢虹

毛泽东一生极其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亲自进行过许多次社会调查。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先后于1927年1月、1927年6月两次到衡山考察。这两次考察对毛泽东及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为我们树立了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光辉典范。

风云突变的1927年

1927年,毛泽东两次到达衡山,就农民运动、武装斗争等问题,进行了重要的革命实践。

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后,中国进入大革命时期,北伐战争节节胜利,农民运动迅猛发展,沉重地打击了土豪劣绅的反动气焰,动摇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基础。在社会发生變动时期,很多人责难农民运动:国民党反动派诬蔑农民运动“糟得很”,是“土匪行动”“痞子运动”“惰农运动”,“破坏了社会秩序”“妨碍生产”“妨碍税收”“影响北伐”,掀起了一股破坏和攻击农民运动的逆流;在中国共产党内,一些人也担心农民运动破坏统一战线,指责农民运动“过火了”“搞糟了”,要求限制农民运动。衡山是全国开展农民运动最早的地方之一,岳北农工会树立起湖南农民运动的第一面旗帜,成为中国农民运动的先声。在岳北农工会的影响下,衡山县农民运动势如暴风骤雨,全县建立了15个区农会、500多个乡农会,会员达20万人。于是,1927年1月,毛泽东决定到衡山等地对农民运动进行实地考察,以事实回击党内外对农民运动的质疑、责难和攻击,这是毛泽东第一次来到衡山。

当农村大革命如火如荼地开展,北伐军一路势如破竹时,洪流中包裹的暗流,胜利中暗藏的危机也在发展。蒋介石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鼓动和支持,不断制造反共事件。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解散工人武装,大肆逮捕、杀害工人领袖及革命群众,公开叛变革命。5月21日,何键、许克祥在长沙发动马日事变,捣毁革命机关,杀害、搜捕共产党人,革命形势急转直下。5月27日,衡阳反动军官俞业裕、衡阳县县长徐方济等发动“沁日事变”,强行解散县农民自卫总队,并捣毁和封闭了县农民协会、总工会、农讲所、职工运动讲习所、蒸湘中学等革命学校和革命团体,大肆搜捕屠杀共产党人,工会、农会干部和革命群众,白色恐怖笼罩衡阳。当晚,中共湘南区委和衡阳县委等地方党组织在妙溪召开会议,决定发动群众,建立工农武装,进行反抗,并发出了集中武装力量,做好战斗准备的通告,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蒋活动,计划组成数万农军参加攻打长沙。6月,衡山“清共”委员会开始镇压革命活动,衡山革命形势跌入低潮。

马日事变后,鉴于湖南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毛泽东向中共中央请求到湖南工作,6月24日,中共中央决定组建新的湖南省委,毛泽东任书记。在出任书记后,毛泽东再次来到衡山考察,分析国内革命形势,了解地方党组织及工农武装情况,指导衡山的武装斗争,此为毛泽东第二次来衡山。

第一次到衡山考察农民运动

毛泽东两次到衡山考察,都是带着问题来,带着答案走的。为考察湖南农民运动的实际情况,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毛泽东考察了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其中1月15日至24日在衡山考察。

1月15日,毛泽东离开湘乡,进入衡山县境内,下午抵达白果。中共衡山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贺尔康和宣传部部长陈新宪两人到白果迎接。晚上,在区农民协会所在地关圣殿召开区农会干部座谈会。区农协委员长赵国城、副委员长彭桂峰等汇报了衡山第二区农民运动的情况。毛泽东听了后,赞不绝口,他说,岳北农民在军阀赵恒惕的老家闹起了革命,就好像孙悟空钻在铁扇公主肚子里大舞金箍棒。他还表示,湖南农民运动是从1923年成立岳北农工会开始的,岳北农工会与广东海陆丰农会齐名,同是我国最早的农民革命组织。中国有五岳,首先点燃革命火焰的是南岳衡山,要让南岳衡山的革命火焰向其他几岳蔓延,让革命风暴席卷全中国。岳北农民为开创农运做出了流血牺牲,赢来了今天的农村大革命,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它将永远载入中国人民革命的史册。

1月16日上午,毛泽东来到芳山公祠,向白果女界联合会作调查。赵国城的爱人刘淑清陪同白果女界联合会秘书朱隶棠来见毛泽东,毛泽东立即站起来,客气地招呼她们坐下。朱隶棠把妇女运动情况向毛泽东作了详细汇报。当朱隶棠汇报白果妇女闹祠堂时,毛泽东竖起大拇指,连声称赞“干得好”,他还说:各地女界联合会的干部都像你们这样,就能使成千上万的妇女从封建桎梏里解脱出来,投入农村大革命的洪流。

接着,毛泽东来到刘捷三公祠,随行人员有人提问:为什么湖南的农民运动首先在岳北搞起来,而且声势那么大,震动中外?毛泽东表示,一是岳北人民忍受不了赵恒惕的残酷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早有革命的要求;二是我们当时鉴于搞工人运动,忽视了占人口80%以上的农民群众,丢掉这股大力量,怎么能使革命成功呢?再者,我们当时在策略上也是为着牵制赵恒惕,以巩固安源、水口山、锡矿山以及铁道沿线几个工运阵地。特别是赵恒惕是岳北白果人,从水口山和安源分别抽调几位敢于战斗的同志来到岳北,好比一把尖刀插进赵恒惕的心脏。之后,毛泽东又召开调查会,进一步了解岳北农工会当年的斗争情况,并指示要为周德二、赵丙炎、廖芳炳、李玉邕四位烈士召开追悼会,对四位烈士的家属好好照顾,还看望了一家烈属。

1月16日下午,毛泽东到刘家祠堂察看二区农民纠察大队部。到纠察大队部后,毛泽东询问了纠察大队人数和枪支等情况,并仔细查看了每种武器。当毛泽东看到梭镖后,高兴地说:“你们不要小看了它,土豪劣绅看到它就发抖。”走到后堂,毛泽东看到纠察队员在用油布擦枪,又说:这个买卖也要拿在我们工人和农民手里才靠得住啊!

晚上,毛泽东来到衡山县二区农协会农民夜校所在地——周氏光霁公祠,召开农会骨干会议并作形势报告。当晚,他住在农民夜校校长刘友琴家,与刘友琴谈了农民夜校的情况。

1月17日上午,毛泽东离开白果,来到福田铺考察;下午,在燕形嘴樟树下召开群众大会,到会者有3个区的农协干部和农协会员600余人。毛泽东站在樟树下发表了激情豪迈的讲话,分析了国际国内的革命形势,介绍了考察湖南农运中看到的一些新鲜事物,盛赞农民运动好得很,鼓励福田铺农民群众大造地主土豪的反,把农民运动进一步开展下去。

1月17日晚上,毛泽东在衡山县区农民协会所在地圣帝庙召开调查会,向3个区的农协干部详细了解福田铺农运斗争及农民禁赌情况,并在住处听了党的负责人汇报组织、干部情况。

1月18日清早,有一位农会干部陪同一个农民来到毛泽东的住所,说他有一头牛,脚跌断了,再不能耕田,想杀掉,换一头小牛来养。当时,因为县农协有禁止宰杀耕牛的规定,又未载明废牛能否宰杀,这位农会干部不好做主,请毛泽东解决。毛泽东听后说:县里这规定很好,是对的。农民遵守章程,来请示农会,也很好。我看这条废牛,可根据实际情况,按农民意见处理。上午,毛泽东还走访了福田铺几家南货、绸布店。下午,毛泽东从福田铺出发,到达世上冲,这里是陪同者戴晓云的家乡。当晚,毛泽东就在戴聘公祠召开了党员及农协骨干座谈会。

1月19日上午,毛泽东在章堂参加乡农协召开的群众大会,到会者有600多人。他看到農民踊跃到会,斗志昂扬,深为感动,对乡农协干部说:组织起来的农民群众,力量大,斗志足,使豪绅地主特别害怕,因而豪绅地主最恨农会,他们怎能不诬蔑攻击农会呢?下午,他又在章堂召开了开明士绅座谈大会,听取他们对农村大革命的看法和组织各界联合阵线的意见。

1月20日上午,毛泽东从世上冲出发,到衡山县城考察。中共衡山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向钧等人迎接了毛泽东。毛泽东邀集衡山地委、农协、工会等负责人座谈,了解农运情况,对农民武装情况问得很详细。当晚,向钧、刘爱农、陈新宪、贺尔康、刘厚福等人向毛泽东详细介绍了衡山县党、团组织及农协、工会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当向钧汇报党、团组织情况时,毛泽东指示:你们今后要在产业工人和贫雇农中多发展党员,凡是成立了农会的地方,都应建立党的组织;共青团员也不要老是停留在城市学校里,应多到农村和矿区去吸收青年农民、青年工人入团。当向钧汇报衡山改编地主团防武装为农民自卫军时,毛泽东又指示说:“现在地主武装纷纷投降了,但不要认为天下太平了,部队接过来以后,应注意政治素质的改变,要加强组织领导和政治训练。只是换个招牌,那是换汤不换药。”并嘱托各地均应注意这件事。向钧又向毛泽东汇报:衡山乡农协职员,赤贫阶层占50%,次贫阶层占40%,穷苦知识分子占10%。毛泽东听后,特地核对了在岳北调查的材料,又到县农协查阅了各区乡农会的报表,还在农讲所问了若干位乡农协委员长,对中共衡山地方执行委员会的工作表示非常满意。

1月21日上午,中共衡山地方执行委员会在县农民协会楼上召开欢迎会和新党员宣誓大会。毛泽东在会上讲了话,提出当前的任务是大搞宣传,发动群众,以革命的联合反对反革命的联合;要加强党对农民自卫军的领导;要多吸收煤矿工人和农村贫农入党。在新党员宣誓会上,毛泽东特别强调加强工农武装问题,还对新党员宣誓誓词的六条主要精神作了解释。

1月21日下午至23日上午,毛泽东两次视察了衡山农民运动讲习所,多次找学员们座谈,肯定“边工作边学习的方法很好”,赞扬农民讲“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形容得通俗易懂。毛泽东还视察了县总工会、女界联合会、衡山女校、党训班和城郊农村,组织了座谈,接触各界人士,收集了各方面的情况。

1月23日下午,毛泽东出席国民党衡山县党部和县农协及各界团体负责人举行的欢送会。200多名党团员和农协骨干分子聆听了毛泽东两个多小时的讲话。毛泽东称赞了衡山农民运动和妇女的革命行动,赞扬农民运动“好得很”,并指出:农民要团结起来,要提防反动派破坏,要搞联合,搞团结,继续贯彻三大政策和国共合作,团结国民党左派,打击国民党右派,以促进革命运动更加蓬勃发展。

1月24日上午,毛泽东结束了对衡山的10天考察,由贺尔康、夏雪梅陪同乘船离开衡山县城顺江而下,沿途上岸去石湾、霞流冲、柴山洲一带考察,了解工人生活条件、工人纠察队情况、党支部情况,宣传大革命的任务,表扬霞流冲煤矿夜校办得好,指示这里应该多发展党员。之后毛泽东返回长沙。

2月16日,毛泽东就考察湖南农民运动的情况写报告给中共中央,并着手撰写考察报告。1927年3月,毛泽东撰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全文在中共湖南区委机关刊物《战士》周报上发表。报告发表后很快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它在历史紧要关头,为革命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推动了农村大革命继续发展。

第二次到衡山应对革命危机

1927年4月,蒋介石反共活动日益公开化,党的主要领导人犯了妥协退让的错误。面对革命危机,1927年6月下旬,毛泽东再次来到衡山,他由柳直荀陪同,到衡山考察、指导武装斗争。

毛泽东与柳直荀一起,在中共衡山地方执行委员会驻地听取了中共衡山地方执行委员会成员、宣传部部长、代理书记陈新宪和贺尔康关于衡山县各方面情况的汇报,毛泽东重点询问了组织动态,了解衡山县工人纠察队、农民自卫军的情况,以及国民党党部、县知事的动态。

随后召开衡山和附近几县农会、工会、青年团、妇运会负责人会议。柳直荀先介绍了马日事变的经过和第一次反攻长沙的情况。接着毛泽东作了一个很长的讲话,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谈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的国内形势,详细分析了当时两湖局势的发展和国民革命阵营的分化;第二部分讲马日事变的性质,呼吁大家认识和汲取工农武装围攻长沙失败的教训;第三部分讲应该怎么办,他强调不要把马日事变看成是长沙一个地方性的偶然事情,应认清这是国民党反动派蓄谋已久的全面叛变革命的行动。毛泽东指出,不能把希望寄托在武汉国民党政府派员调查或派兵平乱,唯一的道路就是紧拿着枪杆子,踏着先烈的血迹奋勇地战斗,今后应想尽一切办法从敌人手中夺取枪杆子,交给我们的工人和农民兄弟背着,只有这样,才能使工农稳坐天下。

毛泽东和柳直荀又找衡山地委陈新宪等人谈话,陈新宪、贺尔康详细汇报了衡山工农武装发展的情况,毛泽东要求把衡山工农武装尽快地集中起来,把可靠和领导力量比较强的部队先集中到城区来。

第二天早上,毛泽东召集在县城的部队党员干部和县级各部负责人开会,强调各县工农武装一律迅速集中不要分散,要以枪杆子对付枪杆子,不要再徘徊观望,否则就有被各地“许克祥”吃掉的危险。散会后,毛泽东与陈新宪、贺尔康、刘爱农、周树屏谈话,说县知事不能合作,应当机立断,警察所长反动就必须先于敌人采取措施,尤其对“左社”分子更不要讲客气,对反革命不要讲仁慈。

当天,衡山地执委发了一个紧急命令,要求全县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军集中到衡山县城。

就在这时,向钧回到衡山,说中央要求各地工农武装避免与国民党武装发生冲突,撤出城市,目前主要的是保存力量。毛泽东和柳直荀跟他谈话,向钧仍然坚持,要陈新宪带一部分纠察队员护送毛泽东和柳直荀离开县城。毛泽东一再找向钧谈话,并对衡山地执委的同志说要撤退也不能溃退,不能随便丢掉一根枪杆子。最后决定:柳直荀、向钧和地执委机关撤到离城七里的地方。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衡山的形势越发严峻,向钧命令陈新宪带队伍撤出县城。由于党中央催促速返武汉,毛泽东决定先返回长沙,他要刘爱农协助贺尔康指挥部队,自己与陈新宪率纠察队出城,到石湾对岸,毛泽东见渡工和两个哨兵都是自己人,便用香烟纸写了几个字,要陈新宪交给柳直荀,随后乘船离开。

调查研究的光辉典范

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坚持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他通过深入考察,了解了衡山等五县农民运动的真实情况,掌握了大量一手材料,写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在这篇调研报告中,他回击了党内外对农民运动的质疑、责难和攻击,也加深了自身对农民运动在中国革命中地位作用的认识,为探索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也成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农民革命斗争的纲领性文件。

在革命形势严峻的时候,衡山的革命实践和血的教训,对毛泽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毛泽东在衡山看到了白色恐怖下革命斗争的艰难和复杂,亲身感受了武装力量在革命斗争中的重要性,认定不要再徘徊观望,要用武力对付反动军队,以枪杆子对付枪杆子。1927年8月7日的八七会议上,他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一著名论断,为毛泽东武装斗争思想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毛泽东在衡山考察的革命实践和他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作风为全党树立了光辉典范。他所倡导的调查研究方法,对于我们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作用。

(作者系中共衡阳党史研究室主任)

猜你喜欢

衡山农会革命
衡山独如飞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衡山“四绝”
衡山客车“烧机油”
细数台农印象
读《革命年代》遐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