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路径探析
2024-01-20侯卓群
侯卓群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初中语文教材由著名教育家和学者精挑细选汇编而成,其中拥有极为丰富的经典古诗词作品。通过古诗词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而且还能够自然而然地渗透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将古代文人墨客的精神内涵和古诗词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时代意义传递给学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是目前古诗词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为了激发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文章基于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意义以及当前古诗词教学中的不足,提出几点传统文化的融入路径。希望能够让学生主动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对学生的未来语文学习生活乃至今后的人生都非常重要,通过古诗词教学可以充分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思想、洗涤学生的心灵。我国历史悠久,在岁月长河中诞生了数不清的文化瑰宝,古诗词就是其中最具色彩的文化宝藏之一。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需要转变以往的教学策略,革新现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重视古诗词意境的解析,并在教学的同时有意识地渗透传统文化,从而让学生可以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工作者需要积极挖掘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品质,结合时代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于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而且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主动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初中语文古诗词中本身就包含极为丰富的传统文化,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诗词知识的同时,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和品质,主动学习传统文化。
(二)提升古诗词教学质量
初中语文教材上的古诗词,是一代又一代文人骚客的心血结晶,是我国教育大家和学者呕心沥血从浩瀚诗海中精挑细选出的佳作。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可以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介绍古诗词中的民俗民风和传统节日,除了能够弘扬传统文化之外,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古诗词教学质量。
二、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不足
(一)过于重视古诗词背诵
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限制,很多教师仍然会在古诗词教学中以要求学生背诵默写为主,将重点放在了知识点的讲解上。在讲解古诗词内涵和思想情感時过于程式化,导致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不高。初中语文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在讲解完知识点之后会要求学生快速完成背诵任务,并留出一些时间抽查学生的背诵情况,这样难以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和本质,而且也不利于传统文化的融入。
(二)忽视古诗词意境分析
在古诗词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占据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主动思考能力得不到培养,限制了学生的发挥。古诗词中一般蕴含着非常丰富的背景知识,作者也在其中灌注了大量情感。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感受,并没有结合诗词意境进行教学,没有营造活跃轻松的学习氛围。导致学生难以产生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无法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传统文化的融入受到阻碍。
(三)古诗词教学方式单一
虽然初中语文古诗词内容极为丰富,然而很多教师并没有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感受古诗词中的意境和思想情感。比如有的教师没有充分融合先进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较低,审美水平得不到提升,教学质量较差。由于教学过程较为枯燥,使得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大幅降低。
三、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路径
(一)基于实际生活融入传统文化
语文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学科,不仅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重要基础,也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拥有极为紧密的联系。教师需要基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古诗词教学,并在这一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从而提升学生的古诗词学习积极性,并引导学生主动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在班级内举办主题活动,让学生在主题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在中秋节来临之际,教师抽出一节课的时间举办中秋诗词活动,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收集有关中秋节的古诗词,同时要求学生复习之前所学习过的《水调歌头》,然后将自己收集到的古诗词和《水调歌头》进行对比。之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通过网上搜集资料以及询问教师等方式,理解这些古诗词的具体意思,并找出其中有关中秋节习俗的描述,然后和现代的中秋节习俗进行对比。这样学生不仅会在古诗词课堂上学会背诵、默写古诗词,还能够懂得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知识,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学做结合,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古诗词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如教师可以将古诗词和写作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之后,仿照其格式进行续写或者仿写,并在学生进行古诗词创作的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和引导。再比如学习《木兰诗》之后,教师可以充分结合其中的传统文化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木兰诗》中拥有孝文化,主人公花木兰的孝心让人动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完这首古诗词之后,用实际行动帮助自己的父母完成一个愿望,要求学生回家和父母沟通,从而使学生能够对孝文化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二)基于作者情感融入传统文化
教师在带领学生欣赏和解析古诗词时,需要从多角度帮助学生感受其中的主题内涵。除了要从诗词本身入手之外,还需要针对古诗词的作者以及时代背景等进行分析。为了更好地融入传统文化,教师需要通过合理的引导帮助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理解作者在古诗词中灌注的思想和情感。这样才能够让传统文化的融入事半功倍,并有效提升古诗词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例如,在讲解《观沧海》这首诗时,教师可以结合作者曹操的特点及所处时代背景,在课堂上渗透有关《三国演义》的相关知识。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对曹操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这首诗有着非常磅礴的气势,展现出了曹操宽广的胸襟和远大的志向。教师可以根据曹操这一人物形象,引导学生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来理解作者的内心情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在教学古诗词的同时渗透爱国精神,帮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挖掘作者情感、渗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初中生的个性特点,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从而提升传统文化的融入效果。比如学习《望岳》这首诗时,教师就需要让学生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经历,深入感受作者的内心情感。结合当时作者所处的境遇、地位等等,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感受作者的壮志凌云,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挖掘传统文化要素,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初中语文教材中具有丰富的古诗词内容,这些古诗词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古诗词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宝藏,其中拥有大量传统文化元素。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古诗词中的文化要素,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家国情怀。
初中语文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有很多,比如托物言志、咏史怀古、爱国主义精神等等。诗人或保家卫国边塞征战,或忧国忧民感叹时代,这些诗句不仅能够体现出作者的内心情感,而且还能够展现出国家的兴衰。比如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首诗词表现出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古诗词中的这些文化要素,并结合当前社会中的时政热点,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来营造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烘托爱国主义精神,并联系红色文化,引导学生缅怀和学习革命先烈身上的优秀品质。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懷,让学生能够形成为祖国贡献力量的奉献精神。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人生的方向。比如古诗词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再比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等等。这些诗词都是作者志向的体现,表达了作者忠心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初中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拥有远大的志向对祖国的发展建设极为重要。教师可以通过挖掘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要素,帮助学生坚定自己的信念,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荣辱观,从而让学生的个人理想抱负可以和国家民族理想紧密联系在一起,促进祖国发展。
(四)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文化内涵
首先,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充分运用多媒体设备,让原本单调的文字以生动形象的视频、音频等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教师需要结合古诗词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相应的画面,并引入情境,帮助学生感受古诗词中丰厚的意境和凝练的语言。针对不同类型的古诗词,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融合传统文化打造特定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古诗词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在学习《题破山寺后禅院》这首诗词时,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进行反复朗读,并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古诗词所创造的画面。然后利用多媒体设备,根据内容创造相应的情境,从而营造浓厚的文化课堂氛围。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群文阅读教学法,对比古诗词作品,整合其中的传统文化。群文阅读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同一组文本的多文本阅读练习和对比。从而使学生感受其中独特的文化意境和文学魅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比如菊花作为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之一,因为其傲然不屈的意志深受文人墨客的青睐。元稹在《菊花》中就用“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其对菊花喜爱的原因。除此之外,陶渊明在其《饮酒》中也用菊花来表现出了自己的志向,郑思肖在《寒菊》这首咏物诗中也借助菊花表现出了自己为国家宁死不屈的勇气和决心。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就可以运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这三首诗进行对比阅读,从而让学生对菊花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深入分析古诗词内容,挖掘其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加深学生对古代文明社会的认知和了解。如今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仍然会出现过于重视背诵忽视意境讲解、教学手段单一、过程枯燥乏味等问题。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古诗词教学质量,教师需要探索更多传统文化的融入路径,基于实际生活,把握作者内心情感,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同时,教师还应该挖掘古诗词中蕴含的传统文化要素,并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诗情画意,帮助学生树立远大志向。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格,为学生的未来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小丽. 传统文化素养培养在初中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路径[J]. 吉林教育,2022(18):85-87.
[2]王俊胜.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05):78-80.
[3]高作宾.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探讨[J]. 新课程,2022(09):163.
[4]陈星,孙永兰.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策略探究[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12):96-100.
[5]马志明. 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研究[J]. 科幻画报,2021(12):41-42.
[6]徐溶. 浅析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11):139-140.
[7]刘娇叶.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探讨[J]. 中国教师,2021(S1):150.
[8]谢玉峰. 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策略[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17):43-44.
[9]韩开湘.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14):11-12.
[10] 赵倩倩.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路径[J]. 求学,2021(16):51-52.
(责任编辑:向志莉)
*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一般课题“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2]GHB0642)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