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剧新作》2023年总目次
2024-01-20
焦点
人民性是文艺创作的生命线 苏 勇(第1期P001)
点亮“文化名片” 引领“守正创新” 蒋国江(第1期P006)
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 胡 杨(第1期P009)
宋派武舞的传承与发展
——武旦宋丹菊身段表演艺术访谈录 王 熙 池 浚(第2期P001)
高腔盛宴 全民共享
——2023第二届全国高腔优秀剧目展演综述 溫觉非(第4期P001)
作品·争鸣
范文正公(昆剧) 郑怀兴(第1期P013)
昆剧《范文正公》的“史识”与“剧思” 赵建新(第1期P029)
人与人物之间
——郑怀兴新剧《范文正公》文本读解 王 珍(第1期P035)
第一枪(新视听京剧) 步 川(第2期P018)
新编现代历史剧创作原则浅析
——兼评新视听京剧《第一枪》 苏 凤(第2期P040)
一次“突破困境”的文本尝试
——读剧本《第一枪》有感 宋 行(第2期P048)
有盐同咸(吉安采茶戏) 罗 周(第4期P004)
亲哥热妹,铁血信仰
——从《有盐同咸》看个体私情如何升华为革命公义 赵建新(第4期P026)
历史浓度、叙事逻辑、语言转译及署名
——读罗周新作《有盐同咸》 苏 勇(第4期P030)
戏剧风景
论1980年代农村题材话剧叙事的三重维度 薛 慧(第1期P041)
论田纳西·威廉斯造型戏剧观
——以《玻璃动物园》为例 桂 菡(第1期P053)
論《风姿花传》与《闲情偶寄》中“观众本位”思想 朱栋绮(第1期P061)
在希望生长的季节里尘埃落定
——评戏剧《尘埃落定》 刘启晖(第1期P067)
引导创作 引领风尚
——《守真论艺》出版之后 封 杰(第2期P053)
一出传统而又新奇的新编戏曲历史剧
——简评赣剧《了凡知县》 蒋国江(第2期P058)
古典魅力与现代表达
——也谈莆仙戏《踏伞行》 沈 梅(第2期P063)
清歌一片起新声
——以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参演剧作为例浅谈革命历史题材戏剧的创新和发展 童孟遥(第2期P069)
因地制宜 顺势而为 寻求新的突破口
——江西省乐平市赣剧团寻求体制改革的新探索 程 慧(第2期P079)
与剧种与观众与时代对话
——从新排南昌采茶戏《南瓜记》看经典剧目如何传承 蒋良善(第3期P035)
历史、现状与发展
——商丘“四平调”的口述记录 廖向璞(第3期P040)
经典小说的戏曲化改编策略探析
——以新编黄梅戏《祝福》为例 武梦蕾 刘璐璐(第3期P051)
一曲无产者的赞歌
——观革命题材昆剧《瞿秋白》有感 杨秀玲(第3期P058)
精湛与“局限”
——兼论杨俊在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中的表演 伍文珺(第4期P038)
浅议江西地方戏改编《牡丹亭》的得失 辛惠欣 刘文辉(第4期P051)
宗教、政治与世俗心理
——以东河戏为例阐述文化视域下的目连世界 钟信玉(第4期P060)
黄河岸边的梆子声
——評豫剧现代戏《大河安澜》 杨志敏(第4期P066)
环球影评
《流浪地球2》:叙事增殖、意义坍缩与情感的询唤式表达 侯东晓(第1期P074)
《深海》:工业美学视阈下的美学思辨与技术突围 于歌子(第1期P082)
《无名》:谍战片的作者气质与商业思维 孙力珍(第1期P090)
电影《满江红》:成也悬疑,败也悬疑 孙晓伟(第1期P098)
论纪实风格电影《一江春水》的反犯罪类型叙事 贺晓敏(第2期P083)
《狙击手》: 新时代英雄成长的“新”叙事 周子强(第2期P091)
论电影《第十一回》中的三重边界 魏 玲(第2期P099)
中低成本新主流电影产业运作的得与失
——以《悬崖之上》为例 乔 慧 刘 强(第3期P062)
《贩肤走卒》:离散电影的身体政治与后殖民话语 陈思光 余克东(第3期P073)
互置、敞开与幻境
——电影《妈妈!》的三重空间表意 田力文(第3期P083)
方志敏系列传记电影:红色基因的影像表达 周子强(第3期P092)
从《我和我的父辈》看新主流电影叙事策略 田宗霖(第4期P072)
新·奥特曼:空想特摄电影的艺术审美与表达 朱 然(第4期P081)
《犬之力》与女性主义媒介景观 胡丹妮(第4期P088)
受限空间与霓虹美学:《子弹列车》的超惯性叙事模式建构 何 珊(第4期P096)
理论空间
香港黄梅调电影与粤剧电影的比较研究(1955-1977) 刘亚楠(第1期P132)
电视剧《人世间》的现实主义创作路径探析 王秋月 张 娟(第1期P141)
接受美学视域下藏语电影新发展
——以万玛才旦影片为例 张诗懿(第1期P149)
以舞台艺术精品书写时代篇章
——《江西文艺创作繁荣工程十年剧目选集》书评 宋来源(第1期P157)
抗战时期英美戏剧在上海与重庆的译介和影响 陶丹丹(第2期P129)
基于时间序列和Hurst指数的越剧台词文本情感分析 丁语函 汪燕云(第2期P139)
編舞技法运用之探析
——以《阳光下的麦盖提》为例 吴晓璇(第2期P148)
英文电视剧字幕翻译的文化转换现象探析 肖 越 周 睿(第2期P154)
《父与子》系列漫画创作探索 李耀卿 彭巧双(第2期P160)
空间生产理论视阈下路阳导演的焦虑叙事研究 邴巧梅(第3期P126)
构建一种平衡的“场域”空间
——献礼香港回归题材剧的创作困境与优化策略 阎方正(第3期P136)
浅析近年来网络文学汲取传统文学精神的努力 许丽雯(第3期P146)
先锋与传统之辩
——当代艺术环境下书法创作形式反思 刘知蒙(第3期P151)
试论沈周其人其艺 张维欣(第3期P158)
位移·探寻·焦虑: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批评的三次文化转折(1978—1999) 司长强 宋之媛(第4期P122)
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的空间叙事与乡村振兴主题 黄大军 吕 佳(第4期P130)
解析“百兽率舞”中的原始意象 李春颖(第4期P135)
明清江西书法的家族传承现象谫论 丁 莉(第4期P142)
非遗传统文化融入学前艺术教育的实践探索
——以“赣鄱群星奖”幼儿舞蹈作品《龙跃盛世》为例 李跃琴(第4期P150)
江右剧作
苏区干部好作风(兴国山歌剧) 谢干文(第1期P106)
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
——山歌剧《苏区干部好作风》创作札记 谢干文(第1期P127)
杜鹃花开(小剧场采茶戏) 罗曰铣(第2期P106)
一包桔子(现代小戏曲) 罗曰铣(第2期P118)
在坚守与探索中不断前行
——试论罗曰铣戏剧创作的选材风格与立意特点 邹 婷(第2期P123)
红色货郎(新编大型高安采茶戏) 王恩施(第3期P001)
剧本创作中的“捕风捉影”
——剧本《红色货郎》的创作体会 王恩施(第3期P033)
山那边里格水那边(大型民俗风情交响音舞诗画) 秦庚云(第4期P106)
文學创意与艺术构想
——关于《山那边里格水那边》文本的阐述 秦庚云(第4期P114)
域外戏剧
失忆前的爱(两幕荒诞喜剧) 编剧:柯伦迪(俄罗斯) 译者:翟延平 乔宗玉(第3期P099)
风靡西方舞台的《六皇后》(Six) 胡 杨(第3期P121)
微影剧
丰碑 (戏剧小品) 胡 强(第3期P179)
柚子花香(方言小品) 刘长宇(第3期P184)
音乐探索
赣北周边市县采茶戏唱腔定调与主胡定弦初探 贺亚军 范荣芳(第3期P163)
智识·学识·才识
——评张振涛《声湾:音乐与旅行》 曹艳婷 肖艳平(第3期P173)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音乐研究 丁 晨(第4期P155)
骆玉笙京韵大鼓鼓板演奏与运用 林 宇(第4期P164)
江西地方戏与钢琴艺术的碰撞
——对几段江西地方戏音乐钢琴艺术化创作的构想 龚 婧(第4期P170)
美术观察
手工规则与实验之道
——四川美术学院手工艺的发展历程 刘 棒(第1期P165)
浅谈岩彩画专业课程的建设思路 何雅苑(第1期P174)
“忧郁典雅”的维纳斯
——评桑德罗·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 李诗琪(第1期P181)
庐山红色山水画的艺术史溯源与审美嬗变 张甘霖(第2期P164)
天上人间
——由海昏侯墓漆衣镜看汉代墓葬升仙思想的跨媒介叙事 张秀慧(第2期P173)
龚声漆画艺术探析 刘 濮(第2期P181)
金地文人与磁州窑瓷绘的山水趣味之变 陳燕华(第4期P175)
《图画考》编纂的时代特色 谢菁菁(第4期P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