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影响研究
2024-01-20萨芭海提·艾尼瓦尔
摘 要: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所需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积极顺应时代的建设和发展要求,在文化自信教学导向下,展开系列思想教学活动。当今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失真、文化缺失问题,严重地影响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程。为此,需要以文化自信为导向,加强高校英语教育教学,促进高校大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技能,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养。
关键词:文化自信;高校英语;中国文化;教学影响
作者简介:萨芭海提·艾尼瓦尔(1992.09-),女,新疆喀什人,新疆科技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
语言学习是文化双向交流。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培养文化自信,已成为广大外语教师重视的问题。在目前高校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比较严重,许多教师都致力于英语文化内容的教授,却忽视了本土文化的重要作用,造成学生对中国本土文化缺乏认同,从而影响了学生的跨文化交流,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所以,需要从文化自信视角出发,进一步强化中国文化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融入。
一、文化自信背景下中国文化纳入高校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国家给予扶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说明,文化自信对于国家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应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文化素养与爱国情怀,并以此为基础,在国际交流中,更好地展现与传播中国文化。
(二)帮助母语实现正迁移作用
学习外语时,母语使用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外语学习的进程和成效。母语学习对英语学习有促进作用称为正迁移,反之,则为负迁移。实际上,汉语有助于英语学习,可以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母语正迁移的作用。汉语和英语从语言表达形式、功能上和其他方面都有某些相似之处,如能深化汉语和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研究,对于英语学习很有帮助。所以,我们需要增强文化自信,帮助母语实现正迁移作用。
(三)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增强文化自信,可以切实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在这一阶段,许多高校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英语学习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获得四六级证书。教师若能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有效地融入课堂教学中,例如,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名著等,在引起学生关注的过程中,既传播了中国文化,又达到了锻炼学生英语能力的目的。
二、文化自信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受全球经济化趋势的影响,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较大,学生对外来文化更感兴趣、更加关注。由于我国的教育体系过于同质化,导致一些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另外,高校对中华传统传统文化的教学不够重视,学生的文化意识淡薄,难以形成文化危机感,也不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
第二,高校英语教师深受应试教育理念影响,对英语词汇、语法、阅读的教学非常重视,而忽视了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升。同时,大多数学生缺乏对祖国优秀文化的了解。很多学生为了能用英语与外国人交流,对西方文化做了很多研究,却没有把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加以比较,导致学生在与外国人交流时产生误会。
第三,高校英语教材和辅导材料以西方文化元素为主,中国文化元素较少。
三、文化自信背景下中国文化在高校英语中的融合教学策略
(一)补充调整,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首先,调整教学内容。现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没有注重融入中国文化,而是强调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因此,适当补充有关中国文化方面的内容,使之与大学英语教学高度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其次,调整教材内容。调整教材内容是促进中国文化与英语教学融合的重要手段。现阶段,虽然有些版本的教材包括跨文化阅读内容但相对较少。因此,可以对现有教材内容进行调整,融入更多的中国文化,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例如,在阅读材料、视听材料、口语训练材料中融入书法、武术、戏曲、古典文学、中医学、民俗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既增加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坚定文化自信,又提升了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二)加强中西方文化比较,以发扬和渗透中国文化
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较大差异,为使学生能够正确区分、了解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别,教师需要加强中西文化的比较教学。在外来文化面前,学生要有批判思维、批判意识,在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中,要选择从西方文化中汲取精髓,向西方优秀文化学习,有意识地抵制西方不良文化的侵蚀。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在注意两种语言区别的同时,还要注意文化间的交融与互补。所以,文化自信背景下的高校英语教学要确立正确的教学态度,抱着求同存异、文化兼容的态度,帮助学生认识中西方文化的共通之处,这样有助于学生认识文化的神奇。学生通过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异同,也有助于融合分析中西方文化,不断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文化思维的敏捷性,进而能正视不同文化,进行客观欣赏与分辨。比如,在开展翻译教学时,可比较《南音唱词》和《论语》不同英译本,使学生了解翻译技巧、翻译意象并学会运用翻译方法。当教师教授与节日相关的事物时,应指导学生对中西方节日做比较分析,如圣诞节、春节、感恩节、清明节、万圣节、中元节等;在教授一些有关西方思想家、教育家内容时,可以将我国孔子、老子、莊子、墨子与其他思想家纳入比较研究中。这样,既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合理的文化研究比较空间,使学生通过研究分析,更清晰地认识到中西文化的差异,领略中国文化的神奇,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使学生更主动地研究中国文化,积极宣传中国文化。
(三)做好指导,强化中国文化渗透
在中国文化向英语教学的渗透中,教师正确的引导是强化学生开展有效练习的根本。所以,教师要从另一个视角去正确地引导学生。
首先,引导学生树立中西方文化比较和交融的自觉性。教师在进行沟通时,应指导学生不盲目迎合西方文化,同时还要具有中西方文化比较和融合意识,能在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同时,自然而然地传播中国文化。如在进行交际时,涉及建筑内容,可以指导学生描绘西方建筑,将其和中国建筑的特点比较,从中发现中西建筑的共性与差异性,然后从客观角度出发评价建筑。这既能反映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和交融意识,也可以使中国的建筑文化发扬光大,继而又锻炼了学生英语交际与运用能力。
其次,在互联网的帮助下,指导学生进行正确学习。互联网时代,各行业也都逐步向互联网的发展模式过渡。所以,高校教师有需利用互联网优势,指导学生进行适当的研究。如在疫情期间,教师在直播的同时,还在班级里设立了微信群和钉钉群、QQ群共享空间,教师可将英文版传统文化作品等学习资料发布至上述共享空间,学生在家里就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强化学习。与此同时,传统文化作品英文版也可能存在晦涩难懂的问题,教师应在网上实时回答,确保学生能顺利习得中国文化,锻炼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四)高校英语教学模式的革新,促进大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提高
高校和英语教师需要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形式方面进行改革,保证高校英语课堂教学形式符合大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培养要求,切实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高校英语课程设置需与学生所学专业和思维发展特征相结合,有必要设置中国文化研究课程,把中西方文化比较、中国文化概述和经典文化导读的相关内容融入教学中,以期对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有效弥补。教师要适当改变教学方法,增加辩论等教学环节,指导学生以批判性思维学习英语知识,与此同时,英语教师可以采用“茶座式”课堂教学模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可增加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使学生能针对某一主题对比感受中西方文化,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五)提升教师文化素养
“为人师表”是指在道德和行为上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后常用与教师身上。而“言传身教”是指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要致力于自身工作的提高,既要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教学方法,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教师的文化素养、言谈举止等各方面,都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因此,作为教师,应不断加强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在长期学习的基础上积累技能和经验,更要善于突破和创新。教师应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反思和完善英语教学,把中国文化融入英语教学,融入当今时代的需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对教材进行重新梳理,深入分析难点,并将其教授给学生。教师在阅读教材内容的同时,要多阅读一些国外出版物或原版英语书籍,加强自身的英语修养,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反思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四、结语
总之,文化自信对于学生、社会乃至国家,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有助于促进我国各民族之间以及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相互交流。因此,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融入中国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让学生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佟显峰.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研究及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11):89-90.
[2]张婧,周薇薇.文化自信视角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英语课程教学的研究[J].学园,2020(27):40-41.
[3]张晓燕.文化自信语境下中国文化融入英语专业教学的路径:以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为例[J].学园,2020(24):13-14.
[4]段海燕,黎循航.文化自信視角下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线上教学研究[J].校园英语,2020(23):36-37.
[5]李军娇.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育专业教学中的路径探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2):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