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女性劳动者形象分析*
2024-01-20宋立华张艺雯
宋立华,张艺雯
(1.湖州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2.浙江省乡村教育研究中心,浙江 湖州 313000)
一、问题的提出
将劳动教育融入已有学科是当前我国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时代性与知识性的综合、多能性和奠基作用的整合”的特点。与其他学科相比,鲜明的人文性和时代性意味着语文学科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劳动教育元素,是“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1]4。而语文教科书是进行语文教学的重要“材料”和“范例”,教科书中存在的一定数量的劳动者,他(她)们自身的劳动形象能够将内隐于身、外显于行的有关劳动精神、劳动行为、劳动观念等以具体、鲜活的形式展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是语文教师在语文学科中进行间接劳动教育的重要抓手和工具,也是学生进行观察学习的劳动榜样,对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教科书中的劳动者作为重要的劳动教育资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关注劳动者形象的教育价值,认为其具有丰富的德育、智育、美育和劳育等价值[2]63-71[3]13-18,并且在劳动教育方面能够使学生增强劳动意识、认同多元劳动、激发劳动热情、端正劳动态度、塑造劳动品格等[4]67-76。二是从不同维度对不同学科、不同阶段的教科书中的劳动者形象进行具体分析。在分析维度上,或者分为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内在品质三个维度[5]24-29,或者分为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塑造方式三个维度[6]24-32,或者分为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劳作意义、内在品格、塑造方式、教学建议、价值取向七个维度[7]105-115。在学科、阶段上,主要集中于小学语文和初中语文、政治、历史等科目。在分析内容上,主要集中在劳动者选编情况研究[4]22-26、劳动者形象塑造特征研究[7]105-115、不同版本劳动者形象比较研究[6]33-81等方面。三是在上述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科书编写建议与教学建议。
总体来看,已有的教科书劳动者形象相关研究较为规范,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缺乏对教科书中女性劳动者的专门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周年高级别会议上指出:“妇女是人类文明的开创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在各行各业书写着不平凡的成就。”[8]1当前,女性劳动者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能抵半边天”的重要作用,“促进性别平等,推动全球妇女事业发展”也是联合国和诸多国家一直以来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面对当前国际趋势、我国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学校劳动教育开展的方式以及学校场域中传统性别文化在主流语文教科书中的渗透[9]105-118,非常有必要关注教科书中的女性劳动者的形象塑造。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女性劳动者形象,试图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所研究的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女性劳动者形象。其中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全称“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也称“通用教材”或“部编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出版发行并投入使用的12册语文教材。劳动者是指从事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劳动以及知识经济劳动等各类劳动的人。劳动者形象主要指劳动人物的面貌、行为与品格[7]105-115。概言之,本文所要研究的女性劳动者形象是指被纳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从事劳动的女性所表现出来的劳动面貌、劳动行为与劳动品格等。
(二)研究方法
1.分析维度的厘定
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比较,可以发现有关劳动者形象的研究以胡月、靳玉乐的分析较为全面。由于本研究主要是针对女性劳动者,侧重于性别差异所形成的不同劳动形象,因此,在借鉴胡月、靳玉乐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根据需要做了增减,构建了分析框架。具体而言,在一级维度上,舍弃劳动者形象塑造的方式、教学建议、价值取向等维度,只保留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劳作意义、内在品格四个维度。在二级维度上,自然属性方面,舍弃姓名、时代、国籍维度,只保留性别维度。社会属性方面,增加劳动场所维度,并将原有的职业角色维度变为劳动角色维度,它们是劳动者身份的内核。之所以这样变动,是因为在笔者看来,日常劳动教育是当前我国学校劳动教育的三大领域之一,日常劳动经常以非职业的、发生在家庭中并以家庭生活劳动的形式出现,也是大多数女性所承担的。区分劳动发生的空间归属,区分从事什么样的劳动很有必要,它是对女性从事家庭生活劳动重要性的承认与正视。劳作意义方面,保留原有的个人导向和集体导向,其区别主要在于劳动行为的出发点或者结果是为个人还是为集体。内在品格方面,指的是劳动者的精神与品质,这是劳动者通过劳动表现出来的内在稳定素质。经过这样的分析和调整,最终形成了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女性劳动者的分析维度,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统编版小学教科书中女性劳动者的分析维度
2.具体方法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共62个单元(一、二年级不计单元),含287篇课文、26篇识字、44篇口语交际、83篇语文园地、11篇快乐读书吧、58篇习作、8篇习作例文、4个综合性学习,栏目共计583个。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以上内容中涉及的劳动者作“客观而有系统的量化,并加以描述”分析[10]217。在统计方式上,独立文章以“篇”为单位,劳动者数量以“位”为单位。
需要说明的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大部分劳动者都可以通过内容作出明确具体的劳动形象判断,但是也有个别难以判断的。涉及的篇章及处理方法分别为:通过插图判断劳动者性别的有《小鸟念书》《一分钟》《别了,语文课》《锄禾日当午》《池上》《守株待兔》《村晚》《书戴嵩画牛》共8位劳动者;《女娲补天》和《精卫填海》中两名神话人物劳动范围较大,无法确定具体的劳动场所和职业角色,仅能根据其劳动成果影响的范围所在,确定其从属于社会劳动领域;在《阳光的两种用法》一文中,作者有提及毕大妈作为小摊贩的职业形象,但鉴于文章的主题和行文的侧重点均在毕大妈作为家庭妇女的劳动形象上,因此,在统计时将其划分为家庭主妇的职业角色,其劳动场所为家庭劳动场所,劳动归属为家庭劳动领域。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框架和数据统计方法,我们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以便揭示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女性劳动者的情况。
(一)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劳动者的整体情况
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六个年级十二册书中的劳动者进行了选择整理,并按照劳动归属领域、劳动场所、职业角色、劳动形象以及年级、篇名、人物、选取范围等方面做了简单的标注。具体统计情况见表2和表3。
表2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女性劳动者选取情况表
(二)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女性劳动者的具体分析
1.女性劳动者出现的频数
劳动者性别属于劳动者的自然属性之一。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涉及劳动者描写的文章共计87篇,劳动者共计93位。表4显示,男性劳动者共71位,女性劳动者共22位,男女比例接近3∶1,频数差异显著,女性劳动者数量较少。
从具体分布情况来看,在小学低年级阶段,一年级上下两册中女性劳动者总数(5位)多于男性劳动者(3位),存在微弱的优势,但该优势在二年级便不复存在。二年级上下两册中,女性劳动者占比从原来的62.50%降为6.25%,下降幅度较大,数量差异较为显著。小学中年级阶段与低年级阶段相比,劳动者总体数量略有升高,但男女劳动者数量依旧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在小学三年级上下两册中均未涉及女性劳动者的描写,出现了缺乏女性劳动者的断层情况。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女性劳动者的数量呈现增长趋势,男性劳动者数量减少,但从整体上来看,男女劳动者数量差距依旧较大,女性劳动者数量较少的问题并未得到有效改善。
2.劳动场所
劳动场所是指劳动行为发生的地理空间,教科书中女性劳动场所主要是家庭、学校和工厂。如果按照劳动行为的发生场所和产生影响的范围,可以将劳动场所归类为社会领域和家庭领域。如表5所示,在统编版小学语文的12册教科书中,71位男性劳动者中从事社会领域劳动的有55人,从事家庭领域劳动的有16人,社会和家庭劳动领域的占比分别为77.46%和22.54%。而22位女性劳动者中,参与社会领域劳动的有8人,参与家庭领域劳动的有14人;社会和家庭劳动领域占比分别为36.36%和63.64%。与男性劳动者相比,女性劳动者多居于家庭劳动场所。
表5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劳动者归属领域统计表
3.劳动角色
角色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占有的地位及其规定的行为模式[11]321。由于社会劳动的复杂性,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同时承担着多种劳动角色,其中职业劳动角色和家庭劳动角色是主要的劳动角色。根据我国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语文教科书中出现的职业归类可分为八大职业类别。第一大类是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第二大类是专业技术人员;第三大类是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第四大类是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第五大类是农、林、牧、渔业生产及辅助人员;第六大类是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第七大类是军人;第八大类是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如表6所示,除去3位男性和2位女性难以分辨职业外,教科书中男性劳动者具有职业劳动角色的有61人,具有家庭劳动角色的有7人;女性劳动者具有职业劳动角色的有6人,具有家庭劳动角色的有14人。由数据可知,两性劳动者在劳动角色分布上呈现截然相反的趋势。再将职业角色进一步细化,如表6所示,男性劳动者职业类型在七大职业分类均有涉及,第一大类人数最多,共16人,占26.23%;其次是第二大类,共计13人,占21.31%。女性劳动者职业类型只涉及第二类和第八类职业,前者更是以83.33%的比例占据绝对优势。总体来说,教科书中男性劳动者职业角色是比较多样的,而女性劳动者职业角色较为单一。
表6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劳动者职业角色频次统计表
4.劳动者劳作意义
劳动者劳作意义指劳动者劳动行为的目标导向。如表7所示,93位劳动者总体呈现集体导向,个人导向的劳动者数量较少。分性别角色来看,在71位男性劳动者中,个人导向的劳动者有20位,占比28.17%;集体导向的劳动者有51位,占比71.83%。22位女性劳动者中,个人导向的有2位,占比9.09%;集体导向的有20位,占比90.91%。可以看出,女性劳动者较男性劳动者的集体导向更加明显。
表7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劳动者劳作意义统计表
5.劳动精神与品质
劳动者的精神与品质可以分为正面和负面两大类。其中,正面的又可分为勤劳淳朴劳动型、无私奉献事业型、善于发现创造型、精益求精工匠型、征服自然力量型等五种类型[4]27-36。如表8所示,男性劳动者类型较为多样,五种具体分类均有涉及。女性劳动者涉及种类较少,善于发现创造型、精益求精工匠型无涉及。在正面劳动精神与品质中,男性劳动者无私奉献事业型人数最多,共29位,其次是勤劳淳朴劳动型,共18位。女性劳动者勤劳淳朴劳动型人数最多,共16位,其次是无私奉献事业型,共4位。两性劳动者中,征服自然力量型的劳动者都为最少,男性3位,女性2位。就正面形象而言,精益求精工匠型劳动者在男女劳动者中都较为缺乏,数量较为不足。负面劳动精神与品质人员较少,5位均为男性劳动者,女性劳动者无涉及。
表8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劳动者精神与品质统计表
四、研究结论与分析
通过上述具体分析,可以看出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存在着女性劳动者地位边缘化、劳动角色单一化和形象刻板化等特征。
(一)女性劳动者地位边缘化
“边缘化”是指文化、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组成要素逐渐分异,其自身重要地位和作用不断下滑,与周围的联系不断减弱,从而失去其中心或主流地位甚至反向发展[12]10。女性劳动者地位边缘化是指与男性劳动者相比,教科书中女性劳动者被弱化,处于明显的次要地位,呈现出隐匿性的特点。正如表4所示,教科书中女性劳动者数量仅占总劳动人数的23.66%,与男性劳动者存在显著的数量差异。这与现实情况严重不符。且不说我们直接感知到的家庭生活劳动领域女性独当一面,单就社会劳动领域而言,据中国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统计监测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全国女性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比重为43.5%[13]3。显然,女性劳动者已经成为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在社会生产、生活劳动领域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而且由于小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在现实中他们所接触到的女教师、妈妈等女性劳动者的数量要比其他学段多。可见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女性劳动者地位存在严重的边缘化特点。这与以往研究所揭示的教科书中性别角色失衡结论相一致,本研究不仅再次印证了这种观点,而且更为具体地指出在教科书中的劳动领域,男女劳动者出现频次以近3∶1的比例严重失衡。当然,这种女性劳动者地位边缘化既是我国教科中性别失衡现象在劳动领域的直接反映和必然结果,也是缘于我国“男尊女卑”历史观念的影响。再生产理论指出,教科书的内容选择总是反映一定的历史文化沿袭,表现为一种“理所当然”的文化认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男性是权力和威严的代表,女性多以附庸的形式伴随男性而存在。尤其是儒家思想更明确指出“夫为妻纲”,将两性相处模式提升到与“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等君臣父子交往同等的高度,并通过统治阶级的教化手段确立下来并延续数千年。尽管新中国成立以来,女性的地位、劳动权利在法律、政治、实践层面得到了极大的保障,但在思想观念层面上,“男尊女卑”的历史文化依然具有一定的市场。当前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女性劳动者被忽视,这很容易使学生对女性参与生产生活劳动的真实情况产生错误认知,淡化或弱化女性劳动者的劳动力量和作用。
(二)女性劳动者角色单一化
在教科书中女性劳动者地位边缘化的大背景下,女性劳动者角色存在着单一化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科书中存在明显的以性别划分劳动归属领域的现象,女性劳动主要集中在家庭领域,从事着家庭日常生活劳动。这正如表5所示,女性劳动者分布在家庭领域与社会领域的比例接近2∶1;而男性劳动者则以1∶3的比例与之形成强烈反差。二是在职业角色上,如表6所示,教科书中为数不多的具有职业角色的女性劳动者主要集中在八大职业类别的第二类专业技术人员,并且全部为教师,而男性劳动者则七大职业类别皆有所涉及。女性劳动者的职业过于单一,与男性劳动者职业类型多样化形成强烈反差。实质上,上述以性别划分劳动领域甚至在部分职业领域仅有男性劳动者的现象是男女劳动力在社会声望和地位等不同的职位、职业和行业间隔离分布的反映。这种性别隔离现象,强化了男性在社会职业领域的主导,使女性的附属地位更加明显,加剧了教科书中的性别不平等尤其是性别分层现象。
性别分层是社会分层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主要是指男女两性群体之间的层化现象[14]256,是一种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上的性别分配。性别分层有两层含义,一是两性群体间经济地位不平等现象,二是女性群体内部的阶层分化[15]99-100+109。从两性间的性别分层看,如表5所示,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男性劳动者在社会领域中占据多数,而女性劳动者在家庭领域中占据多数,这种模式与我国传统社会“男尊女卑”背景下“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模式不谋而合。马克思认为,“性别关系是社会的,而不是自然的”[16]136。由男女生理差异造成的社会分工确有其合理性,但当这种生理差别被文化或社会制度赋予特定内涵后就会形成蕴含不平等的社会性别差异。社会分工的不同导致男性在创造社会绝大多数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霸占了更多的话语权和权威,这就造成了不平等的社会关系,使女性处于附属地位。从内部分层来看,统编版教科书女性劳动者职业角色是男权社会制度和文化的反映,存在单一、片面的女性特质的职业角色分布,不能凸显当代女性职业角色的显著变化。
尽管以往很多研究发现,中小学教科书中存在着一定的“性别区分的陈旧结构”[17]56,但是具体到劳动教育领域,这种区分如此明显、女性劳动角色如此单一还是令人吃惊的。教科书是社会主流文化的载体,教科书选择的人物所从事的职业,代表着主流文化鼓励下一代成为什么样的人,同时,选择什么职业的人物形象对学习者的职业价值认识和职业生涯也有重要的影响[18]81-86。对小学生而言,教科书是学生建立职业理性认识、形成职业是非观的重要启蒙材料,教科书中的劳动者形象以潜隐的方式影响着学生职业价值观和劳动价值观的树立,女性单一的劳动角色既与现实不符,也不利于女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和劳动创造。
(三)女性劳动者形象刻板化
刻板化是指当个体被划入某一群体便具有了该群体的成员身份,人们随之会将他们对该群体的了解、信念和期望应用到这一个体身上[19]306-321。统编版语文教科书对女性劳动者的形象刻画是基于女性特质的非典型化塑造,是对女性劳动者简单、固定、笼统的看法。如表8所示,男性劳动者内在精神与品质在正面形象勤劳淳朴劳动型、无私奉献事业型、善于发现创造型、精益求精工匠型、征服自然力量型五种类型,以及负面形象共计六种类型分布中均有涉及,丰富程度远超女性劳动者。他们既可以是正面的榜样示范,也可以是负面的典型警示,劳动品质表现多样化。相较之下,女性劳动者品质表现较为单一,局限于勤劳淳朴的劳动特质,缺少创造型和工匠型的劳动精神,这与当代社会的实际情况反差较大,呈现出明显的刻板化特征。
教科书中女性劳动者形象刻板化是我国由来已久的教科书中女性形象刻画特点在劳动教育领域的反映。与女性形象分析相比,女性劳动者形象分析更为强调女性从事劳动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一些与劳动相关的特征,而非女性的一般形象特征,它是社会期望对女性及女性劳动方面要求的反映,是“贤妻良母”“相夫教子”等传统女性职能观念定位下产生的对女性“心灵手巧”“无私奉献”“勤劳淳朴能干”等劳动品质的社会期望。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劳动方式的变革,人类社会经历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的转变,劳动范围不断变大,女性劳动也从家庭领域扩展到社会领域。“心灵手巧”“勤劳淳朴”等确实是女性劳动者的重要特征,但并非全部特征。尤其是当下女性劳动者已经步入各行各业,在各种智力型、创新型、技能型的岗位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基于女性特质的劳动品质已经不能概括女性劳动者的全部风貌。教科书作为社会文化的反映,如果不能敏锐地察觉社会文化的变化,将会影响学生对社会角色的认知和选择。
五、教材选编与教学建议
众所周知,教科书中的人物形象会直接或间接对学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等产生影响。与男性劳动者相比,当下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女性劳动者形象暗含了对其边缘化、单一化、刻板化等不良认知,而这种不良认知又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性别角色认同,巩固和加深社会性别分层,对学生成就动机归因以及未来的职业选择造成多重的负面效应。为此,在教材选编和教学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完善教科书中劳动者的结构特征
尽管以往有关教科书中的性别角色、性别刻板印象分析的研究相对很多,包括女性出现的频次低于男性、女性的边缘化等观点以及完善性别结构等建议已有较多学者提出,但并未具体到各个方面尤其是劳动教育方面。根据上述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女性劳动者形象的分析,笔者认为应该完善教科书中的劳动者结构特征,这是性别结构完善在劳动领域的具体化。也就是说,教科书不仅要注意男女人物比例的大体平衡、弱化女性的刻板化等,更要细致到劳动教育领域中不同性别劳动者在数量、职业角色、劳动场所等方面的均衡。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实际日常中接触到的女性劳动者比较多,对各类劳动的了解也处于萌芽状态,是进行学校劳动教育的初始阶段,而且语文教科书中出现的劳动者是构建语文课程与劳动课程共同培育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的桥梁,是对学生渗透劳动教育的重要媒介。随着数字化、智能化和知识经济的变革,当代劳动者的结构特征不仅表现为劳动领域和劳动数量的变化,还表现为劳动品质的更新。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因此,促进教科书劳动者形象的结构完善至关重要。
主动适应论认为,教育与社会是互动、有机统一的,学校课程不仅适应着社会,还不断改造着社会。面对当前社会劳动领域翻天覆地的变化,女性劳动者成为社会劳动重要的一环,语文教科书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变化。一方面,教科书要适当增加女性劳动者的数量,合理安排男女劳动者的性别比例,改善女性劳动者边缘化的现状;另一方面,教科书要更新劳动者的时代特征,尤其是新时代女性劳动者的特征。从整体来看,语文教科书对男女劳动者形象的塑造都具有一定的刻板化,缺少创造型和工匠型劳动者。但相较而言,女性劳动者形象刻板化更为严重。因此,在改善教科书劳动者形象刻板化全局的基础上,对女性劳动者需进行额外的关注。教科书要增加高智力、精技术和领导型的女性劳动者,尤其要增加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社会所急需的创新型、智能型人才的比例,呈现多元的人物形象。教科书要将性别平等的劳动观念融入完善劳动者形象的构建,打破学生对劳动性别的狭隘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劳动观念,向学生弘扬新时代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
(二)重视并挖掘女性劳动者的正向价值
语文教科书鲜明的人文性决定了教科书中的劳动者形象不仅影响学生对当下社会职业分类的认识,还会影响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已有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职业期望存在显著性别分化[20]75-83。面对这种社会现实以及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女性劳动者形象塑造上的不足,教师应勇挑重担,高度重视并挖掘女性劳动者的正向价值。现实中,虽然很多教师能够积极根据时代需要和党的教育目的开展劳动教育,但却很容易忽视教科书中以潜隐的方式存在的劳动者形象的性别差异,以至于这种劳动性别文化“润物细无声”地形塑学生的劳动分工、职业选择和“惯常如此”却“不自知”的劳动行为。因此,教师必须在保有劳动者性别平等观念的基础上,重视并通过多种方式努力挖掘女性劳动者的诸多价值。比如准确把握教科书中女性劳动者的形象,通过语言、图片、视频等形式适当引入更多的女性劳动者,展现新时代女性劳动者的特征,积极围绕女性劳动者进行教育等。
(三)丰富女性劳动者的相关素材和课程资源
学校应在劳动教育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积极发挥作用,重视丰富有关女性劳动者的素材和课程资源。校本课程开发主要包括课程引入、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和课程创新五种类型[21]53-58。因此,可以在不同类型中注重丰富有关女性劳动者的素材和课程资源。在课程引入上,校本课程要改变当下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女性劳动者较少的弊端,增加女性劳动者形象的选文,帮助学生了解当代女性的职业选择和职业特点。在课程选择上,从学生的需要和个人经验出发,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支持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知识构建,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学生的性别认知、性别发展、劳动认知、劳动理想等方面进行课程选择,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和劳动观,从而建立正确的劳动者认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从课程改编和课程整合来看,统编教科书本身的价值不容被质疑和否定,性别角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对统编版教科书的补充和延伸。因此,性别角色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在教科书中劳动者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和整合,为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两性劳动者形象。在课程创新上,校本课程作为学校、教师和学生自主开发的课程类型,要兼顾课程开发的生成性和差异性,做到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在课程的实施上要争取家庭和社区的支持,利用有效的社会资源,开展“主题活动”学习,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参与劳动,体会不同职业女性劳动者独有的特色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