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维审析

2024-01-20姜莹汪金英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意识

姜莹, 汪金英

(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06)

在2021 年8 月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1]。隶属于国民教育体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有效载体。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加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育高质量爱国人才,推进各族人民凝聚“踔厉奋发,砥砺前行”的强大合力的重要举措。目前, 学界已有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并在实践路径的研究上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但已有研究大多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切入点,多集中于教育教学的实践路径研究,缺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本内容的讨论,因此研究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本文在借鉴已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多维审析,探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容,并从思政教学、外部渠道和保障体系三个方面入手,尽量提出更加立体化和系统化的融入路径。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容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从“认同范畴”上进行解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质上是一种建立在统一的民族观念之上对民族与国家的心理认同”[2],可从身份认同、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三个方面对其基本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一) 身份认同是基本前提

身份认同是各族人民对自身作为中华民族实体中一员的共同体身份的确认,包括自身与国家之间的国家身份认同,以及自身与中华民族之间的民族身份认同,明确回答了“我是谁”的问题,其本质是在自我、国家和民族之间建立起具有内在一体性的联系,是一切认同的基础。因此,身份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前提,具体表现在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是一种国家身份认同,即各族人民在对外交流交往的过程之中,区别于其他国家,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主体身份确认,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国籍判断;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则是一种民族身份认同,即各族人民进行内部交流交往时,不分地理区域、宗教信仰、民族类别,作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一员的归属身份确认,都具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兼具主体身份和归属身份两种属性的身份认同是“对作为世界民族之林中具有国家民族地位的中华民族的民族整体性的认知和对中国国家统一意识的感悟”[3]。从身份上明确了各民族全体成员是对外统一、对内团结、荣损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任何与之相悖的分裂企图都无法成功。

(二) 政治认同是核心要素

政治认同是一种对国家政治统治产生遵从、支持、信赖等心理倾向的认同意识,主要表现为对国家发展和建设所需要的领导主体、指导思想、理论制度的认同,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国家是为缓解社会冲突、稳定社会秩序而产生的一种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因此,带有政治属性的政治认同,为国家政治统治提供了合理性、合法性和正当性。从这个意义上看,政治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素。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语境下,政治认同是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与道路选择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就是各族人民认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认同党的领导是各族人民共同繁荣的根本政治保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就是各族人民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与时俱进的科学制度体系,是各民族共同的思想根基和行动指南。特别是,认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基本遵循,为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提供了精神旗帜和思想武器。

(三) 文化认同是精神支撑

文化认同是对涵养中华民族精神的中华文化的认可与传承,是最深层次、最持久、最稳定的认同。中华文化凝聚着各族人民的思想精华和实践智慧,是中华民族价值追求和精神气质的根脉源泉,“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4]。中华文化的历史底蕴和时代价值形成于各族人民在不同时期对内对外交往的实践中,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脉络,能够激活民族生命力,凝聚民族精气神。因而,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支撑。立足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强调的文化认同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重要依托。各族人民在尊重文化差异性的基础上,不断求同存异,增强对中华民族共有的历史记忆、情感体验、风俗习惯和价值目标的理解与认同;特别是对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创新中共同孕育的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兼收并蓄的文化大格局中,文化认同能够凝聚精神、汇集民心,激发各族人民内心深处的归属感、满足感和幸福感,深化各族人民对美好光明图景的自尊、自信、自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人心、汇聚民力。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国家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承担国家的育人工作,更要紧跟新的时代战略,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聚焦,以此弘扬主旋律,加强自身的改革和建设,培育全面发展的国家人才。

(一) 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保障

“思想就是力量。”[6]习近平指出:“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7]可见,主流意识形态关乎民族与国家的生死存亡,要一刻不放松地筑牢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当前,我国处于新的历史方位,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社会转型期的双重作用下,西方价值理念和信仰文化不断渗透,社会思潮纷繁复杂,导致部分民众价值观混乱失衡,产生崇洋媚外的心理,对中华文化表现出不自信、不认同甚至是鄙夷的态度。这些现实问题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和说服力,威胁着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此时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捍卫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尤为重要。青年是民族的未来,对牢牢守住思想防线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是捍卫主流意识形态阵地的中坚力量。思想政治教育是意识形态灌输与教化的重要手段,是高校规范学生思想、引导学生行为的主要途径。因此,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加强学生民族意识培养,进而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自觉抵制破坏国家稳定的国内外错误思想的渗透与扩散。同时,通过庞大的青年群体弘扬和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促使正确的民族信仰和高度的民族自信在全社会弥散开来,从而有效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二) 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客观要求

2020 年由教育部印发实施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贯穿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其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价值观教育等,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深化学生对祖国文化、社会制度、国家身份的情感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群体认同意识,为强化身份认同、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以及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提供了情感依托和思想前提。可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和相容性。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为高校进行爱国主义、理想信念等教育提供更具指向性和贴合性的教育内容,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内容支撑和理论基础,顺应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方向和改革趋势。同时,习近平提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8]。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指导民族工作、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重要方略,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传递先进的、主流的、具有时代特征的理论思想”[9]。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大势,抓住时机,回应现实问题,做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融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实现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三) 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

教育的本质最终要归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10]从人格发展规律来看,大学时期的青年思想跳跃、思维活跃,但心智尚未成熟,人生经验、自控力和辨别力不足,因此部分学生面对复杂的社会思潮,易产生思想困惑和消极情绪,动摇与祖国生死与共的理想信念和价值理念,甚至做出破坏民族与国家和谐稳定的偏激行为,与全面的成长成才背道而驰。青年大学生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栽培”[11]。以身份认同、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为基本内容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是大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重要窗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是争取人心的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累,自身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内容和方法体系。因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落地落实,有效纠正大学生的认知偏差,帮助其形成对民族发展和国家建设的每个阶段的理性认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境界,使大学生树立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崇高理想和责任意识,成为能担当民族复兴使命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且持续的动态育人工程,既要发挥思政教学的主导,又要获得外部渠道的助力,更要突出多重保障的支撑作用,将融入由理论向实践转化,方能实现融入的有机性、有效性和长效性。

(一) 以优化思政教学为主导,实现有机融入

思政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思政教学的主导作用,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地融入课程内容、教材体系和教学实践中。

1. 深化“五个认同”教育,增强内容针对性

“五个认同”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开创的民族理论,具有创新性和时代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义。因此,高校要坚持以“五个认同”教育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核心教学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12]因此,必须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特色,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五个认同”教育的切合处为基点,做好“五个认同”和思政课课程内容的衔接与设计,以此防范和克服内容泛化、分散、重复等问题,加强内容的细分性、针对性和精准性。“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可以着重于建国强国历史、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国家观;“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可以偏重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培养大学生多元一体的民族观;“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可以侧重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培养大学生自尊自信自强的文化观;“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可以注重党史学习教育,培养大学生拥党爱党的政治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可以着重于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提升大学生的制度认同感。

2. 构建融合性教材体系,强化教材民族性

教材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最重要的载体形式,决定着其所传递的思想意识形态和知识文化素养的性质与方向。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全过程、全方位地融入思政教材,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做到理论教材的全覆盖。由于课程教材各有侧重,所以这种融入绝不是简单直接地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单独的一章或一节穿插进去,而是要结合每门课程教材的特色和教材内每个章节的特点,寻找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特征、价值等方面内容的互补点和耦合点,进行有机融合和合理编排。比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内容上,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由自在到自觉再到自强的历史发展过程为例进行融入,体现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哲学归因;在《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章节中,融入各民族荣辱与共的思想,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命运共同体这一内涵。这样既能保持教材原有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又能强化教材的民族性。同时,创新是一个理论体系永葆生命力与活力的灵魂[13]。各地高校要坚持教材的改革创新,不仅要使用统编教材,还要融合当地各民族的历史文化,聚焦当下政治热点问题和民族关系现状,开发本校特色教材,实现思政教材统一性、多样性与民族性的有机结合。

3. 开展多样性实践教学,提升学习能动性

“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4],而实践是深化理论,是实现理论彻底的必要途径。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讲授理论的过程,也是实践的过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也必须尊重这一事实,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开展多样性实践教学,以激发高校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提升其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能力和水平。一方面,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实践教学方式,积极组织学习汇报演出、文学作品赏析、现实案例讨论等教学活动,开展以爱国主义、民族历史、中华文化等为主题的演讲和辩论比赛,以此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探究和思考。同时,增加民族英雄、爱国人物进课堂环节,邀请他们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现场讲解个人与国家不可分割的意义,拉近英雄人物和普通大学生之间的距离,以真实的榜样力量唤醒学生自觉主动学习和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热情与动力。另一方面,实践活动要走出课堂,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布置田野调查任务,鼓励学生参与校园民族文化节、民族团结志愿服务等活动,以多样全面的实践活动推动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知行转化。

(二) 以拓宽外部渠道为助力,实现有效融入

在融入思政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通过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环境浸润、网络平台赋能和公益活动参与,助力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与践行,能够极大地提高融入的有效性。

1. 共创民族型文化环境,铭刻民族烙印

文化对人的感染力量是深层且持久的。凝聚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力量,共创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高品质文化育人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推动学生将民族精神、文化、历史入脑入心,使学生形成浓烈的民族情感,在骨子里刻上民族烙印,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筑牢根基。家庭文化环境是三者中场域最小的,但家庭作为教育的基点,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铺垫与补充。在家庭文化中,家风家教作为精神传统和规矩准则,是一种文化规范,对大学生具有耳濡目染的规劝作用,蕴含着育人价值。因此,要加强家教家风建设,为大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同时,也可以通过共读英烈家书、观看民族团结纪录片、去少数民族地区旅游、选择具有民族特色的家装设计和日常用品等方式来实现民族型家庭文化环境的营造。校园是更有力的“教育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建设好、利用好校园文化环境,深入挖掘校园文化活动与民族文化的契合点,增强民族文化在校园活动中的黏性,赋予校园文化活动更多民族价值。比如,可以举办民族服饰模特秀、民族特产品鉴会、民族工艺风俗展等校园民族文化活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案例大多来源于社会焦点,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服力也会受到社会流行文化的影响。因此,各地政府要通过社区走访、街道标语、邀请少数民族群众现身说法描述家乡变化、讲解民族互助的具体实例等形式,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得到深化,在全社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旋律中营造各民族和谐团结的社会大环境。

2. 搭建民族型网络平台,加深民族交流

运用“互联网+”思维搭建民族型网络平台,可持续赋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以科技进步促使融入取得显著成效。民族型网络平台是以普及民族知识为目的,以民族交流为核心的云服务育人平台。一方面,参考微课、慕课等智慧教学平台搭建民族型网络学习平台,专门设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栏目,内嵌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根源、基本内涵、主要构成、时代价值等方面的知识讲解,创建包括不同民族的文化历史、风土人情等类别的精品网络课,实时更新学习资源,并配有专业教师在线答疑解惑,从知识层面上对融入效果进行巩固。另一方面,参考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搭建民族型网络交流平台,各族学生可注册独立账号,分享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特色建筑等内容,在浏览、评论与转发中拓展民族交流空间。同时,也要利用好现有网络社交平台,如微博、微信、短视频等。高校以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为遵循,在现有的网络平台上打造民族栏目,借助平台的特色功能,以文字、视频和直播等形式展现中华民族风采,加大各地区民族资源的共享力度,促进各民族间的了解和交流,以灵活生动的方式让学生随时随地接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使融入进行得有声有色。

3. 打造民族型社区公益,提升民族参与度

社区公益指以为社会公众谋求利益为出发点,一定组织或个人自愿向社会投放资源的活动,体现了一种“利人、利他、利天下”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是对“中华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我们都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分子”[15]的具体展现和生动诠释。民族型社区公益是一种社区主导的,政府、企业、高校、社会组织等多方联合参与的全民性公益活动,旨在从社区层面上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如2021 年11 月四川省锦江区发起的“汇爱颂行·民族团结献爱心”的公益爱心活动和2022年10月云南省官渡区海华社区举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公益讲座活动。这类民族型社区公益兼具社会服务功能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能为大学生亲身参与民族事业提供广阔空间,使其真正体悟中华民族一家亲。作为全民性公益活动,民族型社区公益需要多方合力打造。社区要运用“给掌声”“树先锋”“常回访”等技巧,整合已有资源,盘活闲置资源,为民族公益活动的丰富内容和多样形式提供支撑与保障。政府要开发和扶持当地具有民族特色的公益性社会组织,联合民间自发性的公益组织共同运作,并完善相关条例法规,使公益组织得到及时快捷的注册备案和有效监管。同时,通过颁发证书、放低企业基金会注册门槛等方式鼓励企业参与,在资金、技术、场所等资源上提供支持。高校要发挥强大的教育资源优势做好社区顾问,设计出兼具民族性和教育性的品牌公益活动,提升民族公益活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并通过德育加分、评奖评优等机制,鼓励师生为民族公益提供志愿服务。

(三) 以健全保障体系为支撑,实现长效融入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时之功,必须久久为功,着眼于思想、育人和制度三方面,健全保障体系,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的常态化和长效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1. 注重系统化舆论引导,加强思想保障

舆论是具有自发性、一致性和强扩散性的公众意见或态度,对社会生活具有深刻影响。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前沿,是舆情高发地,部分师生会因舆论影响,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怀疑,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打折。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重舆论引导,通过传递和表达主流价值来调控公众意见或态度,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夯实融入的思想基础。系统化的舆论引导指舆论引导要具有结构性,既有方向上的整体把握,又有手段上的协调配合。高校承担办好社会主义大学,为党育人的全局性工作。首先,舆论引导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加强高校党组织对舆论工作的指导、管理和监督,确保政治方向正确,突出主流价值的引领作用,抵制一切妨碍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错误思潮,更好地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其次,推进舆论引导法治化,有效规范高校师生的言论和行为。一方面,各高校要加强法治宣传,培养师生法治观念,引导师生依法参与民族活动,理性表达爱国思想。另一方面,要坚持依法治校,以国家法律法规为本,强化校规校纪,对于校内破坏民族团结、抹黑国家形象的人员要严肃处理,并加强校内言论表达和行为表现的监管、纠偏和矫正。最后,在学生中培养政治性强、作风端正的意见领袖,以其自身号召力积极把控校园舆论导向,正向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内容。

2. 培养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强育人保障

高校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是知识传授者、思想传播者和人格塑造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按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标准[16],厚植教育者的政治素养、理论底蕴和专业基础,为融入提供育人支撑。一方面,要完善培养体系。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点项目纳入教师培养体系,形成科学的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并持续开展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专题的教师队伍培训,帮助教师有效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核心要义。另一方面,要丰富培养方式。高校之间要加强学术交流,积极组织相关学术会议,邀请校外专家作学术报告,为本校教师工作提供指导、开阔思路,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同时,高校内部要定期组织集体备课,就教师在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际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和棘手难题重点讨论、集思广益。推动教师及时更新党的民族理论知识,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及价值以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理念,提高政治站位,使教师对民族敏感问题能够秉持客观的态度,做到敢分析、真表达、强引导。

3. 实施科学化配套制度,加强制度保障

制度管根本、管长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地、落实、落细需要科学化的配套制度来严格规范和正确引导。首先,完善领导制度,以习近平民族工作思想为指导,加强顶层设计和全局部署。高校党委要切实担负起对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领导职责,明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的总体方向和总体思路,在教学、管理、科研、人力物力资源投放等方面制定整体优化策略,并建立党委书记负责、校领导牵头与各部门分管的领导组织,统筹规划融入工作。其次,完善评价制度,以评价结果衡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情况是最直观、最具参考价值的。教育主管部门要整合多种评价要素,完善一体化评价体系。评价标准要“细”,在综合考察各类型高校、各级别教师的基础上,合理细分评价标准,增强评价的公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评价形式要“活”,避免单一的评价形式,检视以往评价方式,探索多元动态的评价方式;评价主体要“全”,覆盖到参与融入工作的各类成员,包括但不限于高校领导、专业教师、辅导员、学生。最后,完善激励制度,为融入工作提供内生动力。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激励,以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等形式提高参与融入工作主体的成就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主体内生动力,为融入工作凝聚持久力量。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