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克巴尔教育思想及其对南亚的影响研究
2024-01-20田雪枫黄秋文
田雪枫, 黄秋文
(1. 江西理工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江西 赣州341000;2. 安顺学院,贵州 安顺 561000)
一、引 言
穆罕默德·伊克巴尔(Muhammad Iqbal, 又名Allama Iqbal,1877—1938 年)是南亚现代著名诗人、哲学家、政治家,也是巴基斯坦独立建国理论之父。伊克巴尔十分关注南亚穆斯林教育问题,他不仅是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也是近代新教育理念的倡导者,曾在南亚次大陆和欧洲的高等院校任教多年并推行其教育思想和理念。伊克巴尔思想主要体现在本体论(包括神学、宇宙学、人类学)、认识论和价值论等领域,其教育思想主要涉及教育理论和教育过程(包括教育目标、课程大纲、教师角色、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伊克巴尔教育思想强调伊斯兰意识形态,提倡个性化(khudi),把先知穆罕默德当作最终的榜样;认为知识(wahi)是理性学习与经验感悟的结合体;其目标是培养价值观上绝对虔诚并在实践中践行其思想理念的伊斯兰信奉者;特别提出教育工作者要有创新性和高度的责任感。他不轻易借用他人的教育模式,也不重复无价值的教学实践活动,而是将本土思想与其时代现实有机结合起来[1-2]。
关于伊克巴尔教育思想的理解与思考仍然是当今世界学者们的关注点之一。沙尔瓦特·诺曼详细阐述了伊克巴尔教育思想及其体系,认为伊克巴尔教育思想调和了西方的物质观与伊斯兰精神观的矛盾,启发了现代伊斯兰国家的教育发展,至今仍有国家以伊克巴尔教育哲学作为教育发展的基本路径[3]。舒阿·布·哈克认为伊克巴尔对教育的思考是一次“去殖民化”的尝试,并呼吁人们回归到教育本身[4]。伊克巴尔对南亚地区教育的反思令发展中国家更加正视本土教育思想和教育哲学,而其对西方教育的批判也对本土教育思想和教育哲学有反哺作用。里尼·普斯皮塔萨里等认为伊克巴尔没有直接提出系统的教育思想,虽然其对西方教育的批判及对人生命的思考在当时缺乏可行性,但仍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伊斯兰教育的基本原则[5]。因此,很多研究者都通过提取伊克巴尔思想中与教育相关的部分,来构建伊克巴尔教育思想体系,从而进一步诠释了伊克巴尔教育思想的产生背景、特征、原则及框架等。概言之,伊克巴尔教育思想是立足伊斯兰传统,结合对西方哲学与科学的认识,提出了要基于本土教育哲学来发展本土教育的构想,对当代世界教育发展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伊克巴尔的知识论和人的自我理念
伊克巴尔出身于锡亚科特一个虔诚的穆斯林家庭,幼时接受了传统的伊斯兰教育,之后在拉合尔接受英式大学教育,随后在欧洲学习并获得了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题为《波斯形而上学的发展》[6]。在其个人经历方面,伊克巴尔属于典型的现代南亚穆斯林知识分子,他立足于伊斯兰传统,接受西方现代教育,并重新审视伊斯兰的传统及教育。正是在这一本土思想与外来思想的融合中,伊克巴尔思想逐渐走向成熟。
伊克巴尔认为,整个19 世纪伊斯兰世界彻底倒向西方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西方现代科学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将伊斯兰哲学理念发扬光大了。但伊斯兰关注的是客观实体,即“造物主在世界运行中的客观呈现”,比如“星辰、大海、日夜更替、植物与昆虫等”,这与古希腊以人类世界为中心的哲学体系不同。故,穆斯林需要运用“听”与“看”来觉察客观存在,而不是仅仅进行概念上的理解、抽象与定义。若运用古希腊哲学重构现代伊斯兰世界,不仅会产生错误,还将造成意识与身体的分离,比如:“人拿桌上的一本书,在动作的一瞬间,究竟是意识在起作用,还是身体在起作用?”在伊克巴尔看来,西方意识世界与身体的二分法限制了人们认知宇宙及全部真相的思维,因为“逻辑思维难以理解宇宙的多重性,这只是一种一般化的归纳方法,并形成了一系列虚构的概念,不能呈现客观实体”[7]。例如德国启蒙运动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就基于人类理性的局限性,认为人无法获知与确定至高的存在及世界的全部真相。
对于这种理性的局限性观点,伊克巴尔认为是因为人没有认识到人类思想的发展性与动态性,并将这种动态性错误地定义为“在时间维度上‘一系列明确的规范’”。这种规范在伊斯兰哲学中被称为“保存形式”(Preserved Tablet)[7]。这种保存形式认为未确定的知识是客观存在的,它会在时间轴上作为一系列确定的概念展现出其固有的内在属性。而思想运动也会在时间轴上展开,众多确定的概念也只是在时间轴上短暂存在,其内部思想固有属性始终是无限的。也正是这种思想的无限性,才使知识大全中“保存形式”式的理性思考成为可能。而基于对客观存在的认识,知识必须通过感官来获得,并通过理解能力的抽象加工而最终形成,否则就仅仅是观点而不是知识。因此人具备在客观世界中获得与塑造概念的能力,在自然世界中将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所以,概念与客观存在并不是对立的,概念需要适应客观存在,需要与客观存在有机联系起来,由此人就能与至高的客观存在和世界的全部真相建立起某种联系,进而达到思想的无穷性。而要建立这种联系,伊克巴尔认为需要通过知识来完成[7]。
通过知识来建立这种联系的途径有两条,其一是通过反思性观察,使真理自白于感官知觉之下;其二是直接与之取得联系,并建立联系方式。根据伊斯兰哲学的价值判断,这两种途径都只能基于对真理的兴趣而非邪恶的欲望,因此人的感官知觉就需要在对“心”(Fuad, Qalb)的理解中进行,而所谓“心”,伊克巴尔将之定义为“自我”(Ego,Khudi)。伊克巴尔所定义的“自我”与西方近代哲学奠基人之一的法国著名哲学家勒内·笛卡儿的理性主义观点有相似之处,但伊克巴尔的“自我”不仅是人精神层面的统一体,还是行为系统的一部分,而终极的自我是每个人所隐含的内在属性,达到终极自我即意味着无限接近至高的客观存在[7]。在自我形象的塑造过程中,人的自我不断侵入外部世界,而外部世界也在不断影响人的自我。因此,个体的自我将控制整个人的认识过程,正如伊斯兰哲学阐述人与至高客观存在的关系一样,其不仅是创造(Khalq),还是指向(Amr),而指向也意味着人对客观存在的理解、定义或解密,这种指向将受到价值判断的影响。伊克巴尔认为自我形象的形成要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中进行,而最终实现自我对各种欲望的控制,即“终极自由”。总体而言,伊克巴尔对希腊哲学与伊斯兰哲学中过度淡化客观存在与世俗生活元素的观点是不认同的,认为避开现世的冲突将使人丧失个性与才能,而知识则需要在客观存在中通过感官知觉来获得,并通过自我来主导这一过程。对于如何建立与发展这种自我,正是伊克巴尔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这正如他所比喻的“建造花园并非为了获得花与泥土”一样。
三、自我的要素和完人
伊克巴尔教育思想的目标是通过培养自我来塑造完人。伊克巴尔关于自我及完人的论述,源于对西方哲学与伊斯兰哲学有机结合的系统性吸取。在伊克巴尔教育思想体系中,完人教育与自我的构建是紧密联系的,而如何进行完人教育,关键就在于自我的形成。而对自我内部要素的具体分析,则源自伊克巴尔建立的基于伊斯兰哲学的现代教育理念和发展思路。
(一) 伊克巴尔的完人理念
在伊斯兰世界中,人被定义为“造物主的合作者”,“造物主创造大地,人创造花园”,而且“造物主不会改变人,直到人改变人自己”。因此,伊克巴尔认为人是自我命运的主宰者,不会受到日月星辰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人在宇宙运行过程中并非一个被动的接受者,他拥有积极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利用所有客观存在达成创造的目标。人具有这种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毋庸置疑的客观存在。伊克巴尔将其定义为自我,并认为宇宙的本源就是这种创造活动的本身[8]。正是这种创造活动,催生出“完人”(perfect man)并孕育出完人社会。
伊克巴尔思想中的完人只有具备创造能力,才拥有了真正的自我,因此完人的特质是动态并无限接近于造物主的,几乎与造物主站在同等的高度,这是人发展的终极目标。伊克巴尔融合了莫拉维·贾拉鲁丁·鲁米的观点,认为完人最为重要的特征就是虔诚的信仰并且受到“神圣的指引”,对周围的一切事物充满热情与关怀,拥有艺术审美观,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是“以时间为马,瞭望未来”的人[9]。在伊克巴尔看来,在人类社会中的完人是能动且积极的,完人会致力于建立一个公正与高尚的社会,能为了国家与世界的福祉奉献自我乃至生命[10]。因此,伊克巴尔的完人是如同先知穆罕默德一般的圣徒,成为造物主在宇宙中的代理人。
伊克巴尔的完人倾向于在伊斯兰至高无上思想的约束下的精神与道德上的自我概念,即在“畏主”的基础上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人的自我。而比较特殊的是,这种“自我”最终可以达到与“主”平等的地位,可见伊克巴尔将人的位置几乎提高到了伊斯兰世界的极致。这也意味着人可以从“畏主”逐渐演进为“与主归一”,且这种“自我”还不会因此而消亡,将继续保留其独特性。自我在伊克巴尔思想中起关键作用,关于自我的论述是伊克巴尔作为现代伊斯兰哲学探索者的思想主线,它连接着伊斯兰世界的历史与未来,这与其完人教育思想是密不可分的。
(二) 自我的意义与要素
完人教育的内涵在于形成人的自我。在伊克巴尔看来,自我存在于一切客观存在中,而人的自我是非凡的存在,其他客观存在的自我都没能达到人的自我的真实高度,保有自我的人就可以从客观镜像中的时间与空间维度进行革新。因此伊克巴尔不认可人类命运论与性恶论,认为人应该充分地发展个性、主导自己的命运,否则整个人类文明都将陷入危机。伊克巴尔认为自我是一种非概念性的“理性”直觉,这种直觉就是感官知觉与理解力的成熟形式,是客观的。伊克巴尔认为人在直觉中的自我就是重视客观存在的价值观,直觉是客观存在的,“当你怀疑自我的存在是否为幻觉,那么怀疑的产生就证明了它的存在”[8];他还认为理性与直觉将发挥各自的功能帮助人类认识真理。
为更确切地阐述自我的意义与内涵,伊克巴尔详细描述了自我的基本要素,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实现与培育自我。在诸多要素中,伊克巴尔认为以下四个要素最为基本。
1. 爱(Ishq)
算例3 对于文献[17]的多智能体系统,通信拓扑在图1的与之间切换.同样地,取通信时延上界τ0=0.08.图8~9分别表示多智能体的运动轨迹、位置变化与速度变化曲线.由图可知,利用文献[17]提出的脉冲控制协议亦可实现多智能体系统的编队控制.然而,根据式 (22),将系统的编队控制一致性所用时间限定为5s,本文的通信代价指标T=4.9,而文献[17]通信代价指标T=5.2.于是,相较于文献[17],本文提出的脉冲控制协议在实现系统编队控制的同时,更能够节约系统能量与通信代价.
在伊克巴尔看来,爱(Ishq)是自我中最为关键的要素,也是人在创造与探索宇宙过程中的唯一指引。知识的力量若没有爱作为指引,将会带来灾难,因此爱的地位要高于智慧,爱是处理现实中复杂且深层问题的唯一方法。爱使人能够自信而无所畏惧,完人的力量也主要来源于爱。至于理性与爱的关系,伊克巴尔认同人是有理性的观点,认为正是理性使人要高于其他物种,但由于人之理性有二元性,对真理的认识仍将产生“怎么样”与“为什么”的问题。因此伊克巴尔认同对伊斯兰文化有重大影响的东罗马帝国诗人莫拉维·贾拉鲁丁·鲁米的观点,认为理性将成为人的向导,是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不是人的全部。
2. 超然(Faqr)
超然(Faqr)能使人摆脱物质世界控制成为独立个体,并在利己与利他之间形成界限,让自我逐渐增强[11]。19 世纪到20 世纪西方科学带来的日益发达的物质文明引发了人们的信仰危机,而伊克巴尔认为超然能使人免受物质世界的侵蚀,保护人的情感,使人能够独立并超越在物质世界之上。历史上有关超然的思想流派给某些个体和民族带来消极避世的情绪,但在伊克巴尔看来,这实际上是对超然的错误理解。超然在于帮助个体或民族保护自身免受外界消极因素的侵扰,揭示并使其挣脱加之其身的枷锁。“超然净化人的心灵与视野,磨砺了一把剑,它的一举一动都有千军万马般的力量。”[8]
3. 欲望(Desire)
伊克巴尔认为欲望(Desire)是人最大的动力,人需要清楚自己的欲望,才能发现内在的潜能。欲望若在正确的方向上,它能促进人不断地进行更高级的质疑与探索,为人追求可达到的最高境界提供不竭的动力。欲望在人的生命中起到最为基础的作用,“生命是不断地探寻,其起源在于人潜在的欲望;欲望是捕捉理想的绳套,是行为之书的装订工,给予世界以上升的力量”[9]。因此,在人的生命终止前,其欲望是不会停止的,对于欲望的否定也意味着对人生命的否定。
4. 创造活动(Creative Activity)
创造与活动是一对相互支撑的概念。伊克巴尔认为,创造通过活动或行为来实现,如果没有实际行为与活动,那么也就不会有创造;而创造活动是人的基本属性,也是人生命形式的主要表现,“永恒的生命就是不断的斗争活动”[12]。在当时的背景下,伊克巴尔反对盲目模仿西方,认为应该拥有本民族的创造活动。“不要欠下对西方玻璃制造商的债务,你应用印度黏土制造的酒壶与酒杯。”[13]完人的最大特质就是创造活动,创造活动使人拥有力量,创造是每个个体与民族必须完成的任务。
完人教育的内涵在于形成人的自我,完人的塑造就在于自我各个要素的实现。概言之,伊克巴尔教育思想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与塑造完人,其主要的途径是实现自我。可以说伊克巴尔的完人理念源于伊斯兰哲学,又融合了西方科学及其逻辑哲学,同时建立在对西方科学形成的物质化批判的基础上,其教育思想拥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四、伊克巴尔教育思想对南亚的影响
伊克巴尔所处的时代,是西方文明逐渐主导世界的时代。伊克巴尔认为西方文明不仅主导了世界各民族或其他族群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及其生产与生活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世界各民族造成了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也出现在教育领域,在伊克巴尔看来,它是一种“训练雄鹰的孩子在泥地里打滚的行为”[14]。伊克巴尔对西方教育体系进行了批判性分析,其思想对南亚,特别是对现代南亚教育的发展方向产生了深刻影响。
(一) 伊克巴尔教育思想的缘起
一方面,由于1859 年之后的传统伊斯兰学校很难接收到当时较为先进的西方科技和教育思想,传统伊斯兰教育封闭,其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课程体系等没有太大的变化。另一方面,以现代学制、义务教育和现代大学等为代表的西方教育体系在当时还未成熟,且并未考虑南亚地区原有的历史文化就被全方位地引进到南亚次大陆。在南亚次大陆西式教育发展的几十年时间里,应工业化社会需求而生的西方教育体系对南亚地区各民族的负面影响逐渐开始显现,即“训练雄鹰在泥地里打滚”的现象较为普遍地出现了,这引起以伊克巴尔为代表的现代南亚穆斯林学者的关注。由于伊斯兰传统学校早已大规模缩减了,所以南亚地区的穆斯林面临更大的发展困境。
就当时南亚穆斯林的教育状况而言,伊克巴尔认为教育的异化是全方位的,无论是本土的西式教育体系,还是传统的伊斯兰学校教育体系,都对南亚穆斯林益处不大。伊克巴尔批判了南亚本土伊斯兰现代学校全盘照搬西方教育体系,这不仅丢失了本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还使伊斯兰教育一直滞后于不断创新的西方教育体系。同时他对传统的伊斯兰学校教育体系也表达了强烈的不满,认为其基础性错误是不遵循科学的法则,“宗教的最高表现形式不是教条、不是祭祀,也不是仪式,而是承担伦理上的重大责任、恢复对信仰的态度并获得个体的个性”[7]。特别是在南亚穆斯林与西方社会的联系被切断后,当时的伊斯兰教学者们(乌里玛等)所拥有的知识实际上是比较狭隘的,无法为人们传递正向的信念。
伊克巴尔认为科学精神并非西方独有。当时人们普遍认为西方的科学进步是依靠英语和西方哲学,伊克巴尔认为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15]。这为南亚穆斯林教育现代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令伊克巴尔感到遗憾的是在他所处时代的人们对宗教学给予了过多的关注,而忽视了伊斯兰的农学、医学等世俗科目[16]。因此,若按照西方哲学思维构建本民族教育体系,必将造成严重后果。换言之,本民族理应按照自身的哲学思想构建教育体系,就像西方文艺复兴也没有移植或照搬伊斯兰哲学或其他文明的哲学思想,但仍取得了巨大进步。
以伊斯兰哲学为根基建立起来的伊斯兰学校教育系统已经发生异化,传统的伊斯兰学校教育模式已经失去活力。伊克巴尔认为“这种(指传统的伊斯兰学校)仅仅沉浸在自己的维度中教育学生的模式,对年轻人而言毫无益处,使他们丧失了伊斯兰所固有的活力”[9]。西方资本主义催生的重物欲、拜金钱、逐名利的不良价值取向,还损害了传统的伊斯兰信仰体系。这也被伊克巴尔敏锐地发现了,他认为“现代教育是邪恶的,因为它忽视了年轻人道德与精神的发展,它是西方帝国主义的工具”[8]。同时,在工业化的巨大力量面前,伊克巴尔保持着“既批判,也吸取”的态度,也认可了西方现代教育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成就。
(二) 伊克巴尔教育思想对南亚的影响
伊克巴尔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与课程,在所有类型的学校内开设科学、数学、哲学、经济学、穆斯林建筑学等科目,这为现代南亚穆斯林教育指明了方向。体现在具体的教育活动层面,伊克巴尔认为只有那些对本民族有用的、符合个体与社会需求的课程才具有真正的价值。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对教育的实际需求,也只有立足于这些实际需求才能解决本国教育问题[8]。在此基础上,伊克巴尔提出了将历史作为学校教育必修课程的观点,并认为“科学看待历史的可能性,意味着更有广度的经验、更成熟的理性实践,最终更充分地理解关于生命和时间的某些基本观点”[7]。伊克巴尔建议划分出专门的教育机构进行技术与自然科学的教育,并辅之以一定的伊斯兰宗教教育[17]。这深刻影响了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的教育发展模式。
对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教师,伊克巴尔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与关注。伊克巴尔本人就曾作为教师在拉合尔政府学院(现为巴基斯坦拉合尔政府学院大学,Government College Univer‐sity)教授哲学与英语语言文学。他认为优秀的教师不仅是“人类灵魂的建筑师”[13],还将塑造整个社会的繁荣,“他赋予原始的智慧以新的形式,以他的富有投资贫穷”[18]。教师要基于自我形成的教育目标,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唤醒学生的批判和质疑精神。这种方法在于不断地让学生在实践中试错,“在充满障碍的现实环境中,一个有限的自我须依靠实践经验的知识进行不断扩展”[13]。
在19世纪末期南亚穆斯林发起转向“西学”的教育启蒙运动以后,世俗与宗派教育开始分离。以伊克巴尔为代表的南亚穆斯林学者开始重新思考南亚穆斯林教育的未来,但其所面临的困境是巨大的,因为他们既需要继续推进南亚穆斯林教育现代化使其紧跟时代的步伐,又必须保护其原有的精神文化内核不会因失去特性从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旧有的世俗教育和宗派教育都无法满足这一需求,而将现代科学与伊斯兰哲学相融合则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即“从伊斯兰哲学中寻找现代科学精神与理念”[19]。正如伊克巴尔所构想的“学生们拥有伊斯兰哲学与逻辑方面的特殊天赋后,再将他们送入以伊斯兰哲学为核心的现代科学与理论教育机构之中”[20]。这无疑是南亚穆斯林教育在20 世纪初期的发展方向,即教育及其所含有的意识形态要为本民族服务,并使之符合本民族的基本利益和政治目标。
(三) 伊克巴尔教育思想对南亚格局的影响
伊克巴尔是巴基斯坦独立建国的最初提倡者之一,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二战后南亚的格局。他和巴基斯坦国父穆罕默德·阿里·真纳对赛义德·阿赫默德·汗于1883 年首次提出的“两个民族”理论进行了发展和集成。“两个民族”理论认为穆斯林和印度教教徒应分别建立起独立的印度教国家和伊斯兰国家。与穆罕默德·阿里·真纳相比,伊克巴尔对穆斯林独立建国的愿望更为强烈与坚定①根据伊克巴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与真纳的书信往来,在1940年之前真纳始终抱有在印度国会达成共识而非独立建国的想法,伊克巴尔则一直劝导真纳接受其独立建国的理念。Ayesha Jalal 认为真纳最终推动在印度西北部和孟加拉地区建立独立的巴基斯坦,实际上受到了伊克巴尔的重大影响。。伊克巴尔思想带有一定的政治目的,它既反对西方的殖民主义继续控制印度,又要求南亚地区的穆斯林有足够的政治权力发展自身的独特性。伊克巴尔的诗歌中充满了对南亚穆斯林与伊斯兰哲学的热爱,而伊克巴尔教育思想在于培养完满的穆斯林,这很显然是为了一个独立的南亚伊斯兰国家而准备的。
伊克巴尔的诗歌与论著在“印刷资本主义”的影响下逐渐改造着马克思笔下的“田园风味的农村公社”,在南亚穆斯林群体中形成一股向心力,为巴基斯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他本人也参与到穆斯林联盟的早期政治活动中成为当时穆盟的领袖之一,其思想也被上层的穆斯林精英们所认可[21]。在19世纪30到40年代,伊克巴尔及其思想被南亚地区的穆斯林政治精英们推到台前,为他们独立建国的政治目标提供了可行的理论基础。这在整个南亚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契合了20世纪初期南亚地区政治局势的变化及世界上的民族与国家独立运动,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在伊克巴尔思想被广泛接受的前提下,巴基斯坦最终在1947年实现建国。伊克巴尔教育思想也体现在了巴基斯坦国家教育方针之中。巴基斯坦“国父”真纳把伊克巴尔尊称为“导师”,伊克巴尔教育思想深刻影响了真纳政府的教育政策。真纳在巴基斯坦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发言中提到:“我们需要向我们的人民提供科学和技术教育,以建设我们未来的经济生活……我们应该通过良好的教育,向他们灌输荣誉、正直与责任感和对国家的无私奉献。我们必须确保他们完全有资格并有能力以尊重巴基斯坦的方式在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作用。”[22]自此之后,巴基斯坦也开始了自我探索与发展,追求适应本民族教育体系的道路。
五、结 语
伊克巴尔因病过早离世,其教育思想仅仅是通过他的著作、诗集或讲话体现出来,没有系统地将之总结为一个单独的门类,但其教育思想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很多具体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发掘。伊克巴尔教育哲学研究的专家赛义德就认为:“我希望所有印度与巴基斯坦致力于重构本土教育的专家和学者们,都会深思并考虑伊克巴尔对我们教育意识形态的丰厚贡献。”[23]如今,伊克巴尔思想成为整个世界的研究热点,尤其是在伊斯兰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更加积极地探讨与实践着他的哲学、政治或教育思想。伊克巴尔教育思想作为其哲学与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一名杰出穆斯林学者对本民族未来教育发展的思考,对整个伊斯兰世界也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从伊克巴尔个人经历来看,他的思想融合了传统的伊斯兰哲学与文艺复兴后的现代西方哲学。这种融合是以伊斯兰思想为主体,和以欧洲文明为工具进行的“伊体西用”,也是伊克巴尔教育思想的主线,体现为一种矛盾的调和与思想的交融,并且已经初步形成了教育本土化构建的思路。伊克巴尔批判当时印度的教育体制是一种逐渐丢失本民族特色的教育体制,但又无法完全摒弃这种基于西方现代教育思想与制度的体制,使南亚地区的教育回退到“莫卧儿王朝”时期。伊克巴尔是南亚地区最早开始思考本民族教育现代化学者中的一员,他的教育思想是立足于解决本土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在此层面上,伊克巴尔教育思想的产生代表着南亚本土的穆斯林知识分子开始积极地反思并探寻实现本民族现代化的道路。
然而,正如有学者所认为的:“伊克巴尔所致力于并业已完成的是将伊斯兰哲学与西方现代科学各阶段成果融合,这是现代伊斯兰学者们所犯的一个危险错误,其将伊斯兰思想的永恒性建立在不断质疑真理的科学之上。科学史教给了人们的就是科学各阶段的短暂性,无论是亚里士多德、罗狄斯·托勒密这样的古代科学先贤,还是伊萨克·牛顿、艾丁顿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样的现代科学先锋,都毫无例外地证明了这种短暂性。”[24]与穆罕默德·阿比得·阿里等研究发现的一样,虽然伊斯兰世界的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与伊克巴尔所倡导的一致,但是他们实际采取的教育模式和方法还未摆脱西方的思维,这非但不能实现其目标,反而对目标的实现有阻碍作用[25]。
伊克巴尔倡导用伊斯兰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来激发基本意识形态,引导伊斯兰世界追求更加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化。他认为必须处理好集体与个体的关系,且以集体利益优先;还提出只有女性也接受平等的教育穆斯林才有未来,其家庭才会人丁兴旺,才能有真正的穆斯林[26]。他还提出理想的教师首先要修炼内心,应该具有良好的道德和伦理品格,并为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从他的品格中学习,教师的使命是传播真理、教导他人,不求回报,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为先[27]。可见,即使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伊克巴尔也无法超越西方思潮的巨大影响。
概言之,伊克巴尔教育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深深扎根于南亚教育中并深刻影响了整个伊斯兰世界。巴基斯坦的国家核心理念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无处不有他的影子。现巴基斯坦教育体系中贯穿整个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必修课程“巴基斯坦研究”正是其提出将历史作为必修课程思想的体现。马来西亚在1997年以伊克巴尔教育思想为基础,根据其“自我”的理念构建了四项基本核心素养,奠定了马来西亚“国家教育2020”的基本蓝图[3]。伊克巴尔教育思想不仅是近代南亚探索教育本土化的开始,也为现代南亚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宝贵的理论基石。其教育思想不仅影响了本国的教育事业,还得到了其他伊斯兰国家的认可。伊克巴尔教育思想不仅对南亚地区的教育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整个世界而言也是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