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新文科”交叉背景下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24-01-20李启宇陈希勇
庞 娇 李启宇 陈希勇 肖 洁
(四川轻化工大学经济学院,四川 宜宾 644000)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属于“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交叉领域,是培育“三农”领域人才的重要渠道之一。近年来,学者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建设进行了大量研究。如杨尚钊等[1]从转变教学管理人员观念、提高实践课程学分比例、凝练课程体系特色等方面探讨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谭智勇等[2]、姚学林等[3]对农学概论、农村社会学等具体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分析。曾芳芳[4]认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应以培养应用型“三农”工作者为目标,重点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孟志兴等[5]从健全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增加校内实践教学资源数量等方面探讨了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路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学者基于校地合作、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背景,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进行了分析和探索[6-8],提出了“管理学+农学”双学位、农学学位辅修班、导师制、合作培养、订单式和联合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9-10]。
分析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相关研究成果可知,大部分研究重点关注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基于“新农科”“新文科”交叉融合背景分析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基于“新农科”“新文科”交叉融合背景,在实践分析基础上,探讨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相关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1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基本概况
1.1 服务乡村振兴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以培养具备农村发展规划、建设、管理和组织等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为目的,高度贴合当前人才需求[11-13]。高素质的农业应用型人才包括技能型、生产经营型和社会服务型等类别,具备经济、管理、计算机和农学等专业学科知识,可以带动广大农民更好地理解政策,为农业农村发展带来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投资,带动农业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和专业化发展。
1.2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的是人才的“应用性”,即与社会需求相契合,以发展需求指导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人才培养[14-15]。坚持专业培养方案与实际市场需求相统一,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与职业需求相吻合,既有助于提高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又有利于促进学生顺利就业[16-18]。
2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人才培养情况
目前,部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人才培养存在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一是人才质量不完全匹配。部分课程所授理论和实践知识落后于农业生产现状,课程设置和知识更新没有紧跟农业农村发展步伐,学生所学知识在工作岗位可能存在“无用”情况。二是人才数量不匹配。当前,农村软硬件设施与城市差距仍较大,农村工作环境相对比较艰苦,部分学生毕业后更向往城市工作,愿意长期从事该专业工作的比例较低,学生毕业后流入其他行业比例大,对口工作就业意愿低,较难满足农村发展的人才数量需求。
2.2 理论课程与实践结合情况
农村发展和建设人才既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也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目前相关专业课程部分为纯理论课,缺少配套实践课程,教学体系有待改进,有些学校即使有实践课程,也会因为经费限制、学校硬件设施缺乏和授课老师实践经验不足等因素很难充分发挥作用,较难通过实践课程达到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效果。
2.3 产教融合现状
企业具备较强市场敏锐性和前瞻性,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和交流,有利于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涉农企业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之一,但部分学校在该专业的建设上与企业的合作较少,少数学校和企业共建实践基地和平台只是挂牌实践基地,较少真正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或实践。企业在学校人才培养中的实际参与度比较低,产教融合不充分。
2.4 跨学科交流频率与深度
一方面,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是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和农学等多学科的复合型专业,目标是培养既熟悉农业农村发展建设规律,又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农学和城乡规划学等知识背景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然而,部分地方院校交叉学科的教育资源有限,学生较难进行跨学科的选课学习,很难真正实现跨学科联合培养。另一方面,部分高校专业教师缺乏行业实践经验,所授知识偏理论,与实际情况差距较大。
2.5 就业指导和创新引导力度
当前,部分高校存在重招生、轻就业的情况,缺乏对实际劳动市场需求状况的调研,就业信息掌握不充分,很难对学生进行具有实际效用的就业指导,导致学生毕业后就业、择业困难。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创新精神的新时代人才,是高校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重要体现,但在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培养方案中,关于创新精神培养方面的课程和环节较少,创新引导不足。
3 “新农科”“新文科”交叉背景下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3.1 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适应社会需求
“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进入了转型期,人才培养目标也应变革和更新。高校应建立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相匹配的人才培养体系,推动该专业人才培养与农业农村发展需求精准对接。实际操作中,应加强对就业单位的调研,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各方面素质的要求,根据要求动态调整培养方案,既能使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又有利于帮助学生在工作后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
3.2 优化教学体系,调整课程设置
开设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院校,应在专业建设中充分考虑“应用性”和“时代性”,结合学校特色和优势,对课程设置调整更新。首先,要适当增加实践课程比例,尤其是实践性很强的规划类课程,应配套设置相应的实践课,让学生真正掌握实际操作。其次,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学生必须对农村有深入了解,在课程作业安排、调研等培养环节,应鼓励学生深入当地农村,了解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把课本知识运用到实际,把教学延伸到广阔的农村大地。
3.3 重视企业角色,加强校企合作
涉农企业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的重要就业方向之一,在学生培养过程当中,应重视企业角色。通过学校与企业共同搭建实践教育平台,签订校企实践基地合作协议,以农业农村发展实际情况为教材,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进行实践教学。学校既可以组织学生到基地参观,开阔眼界,也能让学生到基地实习,真正参与到项目运作中,了解农业农村发展的前沿技术和知识。企业应当和高校共同承担为社会培养人才的责任,使高校教育和企业就业体系形成良好可持续的互动关系。
3.4 增强跨学科交流,推行“专兼型”教师制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涉及多学科领域知识,“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要求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这就需要增强跨学科的交流。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学生应对基础农学知识有所掌握,包括农作物的种类、基础栽培和保鲜技术等,还应涉猎市场营销学知识,懂得如何在互联网时代进行农产品推广营销等。除了增加校内选修课程种类以外,还应运用好雨课堂、慕课等在线教育资源,拓展学生课程选择范围。此外,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一方面,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到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锻炼,使校内教师具备实际产业项目运营经验,以便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另一方面,可以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进行部分课程的教学,推行“专兼型”教师制。
3.5 加强就业指导,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就业指导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具有重要意义,开设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高校,应对该专业的人才市场需求状况进行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实际情况,依据掌握信息对学生开展符合实际的就业指导教育,同时,还应加强学生的“三农”情怀教育,将知农爱农教育嵌入学科相关专业课程中,切实帮助学生就业、择业。此外,创新精神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对学生个人和社会整体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确定培养方案时,应考虑增加具有创新教育功能的课程或培养环节,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等创新创业比赛,营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的校园环境和氛围,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培养创造型人才。
4 结语
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学生培育为复合应用型人才,是满足现代农业农村发展人才需求及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要求高校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校企合作和教师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做好相关工作,统筹相关资源,不断探索、实践,进而完善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建设。本文基于“新农科”“新文科”交叉融合背景,在实践分析基础上,探讨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相关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