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中国山西第一个大实业家
2024-01-20柏红梅
柏红梅
一
徐一清,字子澄,1869年生于山西五台县滹沱河南岸的大建安村。徐氏是当地望族,有耕读传家的悠久家世。徐一清自幼从家学、入私塾,二十三岁科考中“案首”(秀才第一名)。因此,山西提学使选拔全省州县优秀学子入省会令德堂深造时,徐亦在其中。1902年6月,山西大学堂创办时,分设中学专斋与西学专斋,令德堂学子全部转入中学专斋学习。
1904年5月,山西提学使奉令选派中斋优秀学子三十人赴日留学,徐一清亦被选中。徐一清到日本后,考入东京宏文师范学堂,时赵戴文、孟元文亦在该校就读。徐一清除学教育课程外,还涉猎与国计民生有关的财经书籍,对于日本报纸上有关实业发展的报道亦经常留意。后来他常对子侄们讲他留学日本时的深刻感受:“在日本时,我发现日本人看见稀罕东西时,总要问是怎么做的,而我们中国人,则总要问是从哪里买的。可见人家日本人是怎样注意工业生产的。”他还说:“我在日本时学会了日本人一个钱顶几个钱用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有钱要办工厂。省吃俭用,只能一个钱顶一个钱用,要学会一个钱顶几个钱用的办法。”“日本仅仅是个地瘠民贫、资源缺乏的小小岛国,可是富强起来,竟进攻地大物博、四亿多人口的中国,就是因为人家重视教育、发展实业的缘故。”他认为,“中国要想富强,非走日本人的道路不可”。因此,他在日本学习期间,就立志走“教育救国”“实业救国”之路。
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成立了同盟会,徐一清、赵戴文、阎锡山、温寿泉、张瑜等人同时加入,共同筹划光复三晋之策。徐以同盟会员之故,参与机密,往来聚谈,殆无虚日。
1907年,徐一清返省后先与他人创办了晋阳中学堂,后又在海子边北面创办了模范小学堂,最后与张兰亭、赵永义等集股在桥头街开办了晋新书社,后院附设石印机、铅印机,出售一般古书、教科书、文具纸张以及海内外革命报刊。他的人品、学问与才干得到山西巡抚丁宝铨的特别赏识,故被任命为山西大学堂斋务长,负责管理全校学生的食宿纪律事情。
辛亥革命前数年,山西提学使宝丰思想开明,首次发绐山大学生制服,实行军训,聘请温寿泉兼任教官。1911年10月29日太原光复后,发生了部分士兵抢劫藩库与殷实商号的混乱情况。当时徐一清借来步枪,组织起山大学生军,协助起义军维持新南门至红四牌楼街一带的社会治安。时学校教室内还驻有部分起义部队,他与外籍教授们共同努力保护了学校的财产。山西军政府成立后,他担任了军政府财政部副部长(部长为曾纪纲),兼大汉银行行长,从祁县大票号商渠本翘家与乔家借银四十万两充作该行资金,支持了军政方面的活动。
阎锡山率军千余退往包头时,徐一清与赵戴文追随左右。后徐一清任山西审计处长,山西省银行成立时,他又任总经理。
徐一清极为重视培养人才。他从日留学返省后,除出资创办中小学外,还不惜金钱,聘请家庭教师培养自己的孩子、本家子弟与亲友寒士,前后达数十人之多,其目的就是要使他们多读书,增才干,能独立生活,为社会服务。他最先培养的是侄子徐士瑜,徐一清通过湖北同盟会员的关系,把徐士瑜送到汉阳兵工厂学习枪炮制造,这一举动显然有培养革命人才之意。
1925年夏,徐一清另一侄子徐士瑚以高二同等学历考入清华大学时,徐一清感到特别高兴。1928年北伐成功,山西省银行在北京设立分行,他曾面告经理王之绶(后山西大学副教授王承启之父),让徐士瑚随时取款以便多买好书,勤加钻研,打好学习基础。1931年夏,徐士瑚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赴英国深造,徐一清和阎锡山各允诺给予其学费每年一百二十英镑。
徐一清还资助过本家和亲戚家的子弟在国内上大、中学,或派往日本深造。其中多有成绩卓著者,他们都在大学毕业后,担任过高工、厂长等职。
大建安村原有一所小学,经费困难,设备简陋。1931年,徐一清为本村教育发展作出了一大貢献。他以明远堂的名义,慨捐银洋一万元,创办了同生织染布厂,除解决了本村百余名高小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外,还为村中公益事项与办好学校提供了一大笔资金。不幸的是,抗战期间日军烧毁了该厂。
二
徐一清曾在阎锡山统治下的山西粮服总局、山西省银行、晋煤公运局等机关服务过十余年。徐、阎两家论起来尚有一段姻亲关系。大建安村与阎锡山出生地河边村相距十里,两村各姓之间的互婚数不胜数,徐家与阎家之间的婚姻也从未间断。徐一清在阎集团十六年期间(1914年—1930年)担任粮服总局、山西省银行、晋煤公运局等机关的领导职务,更主要是靠他的优等学历、同盟会员的身份、参加辛亥革命的经历以及理财的才干。
1912年3月,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正式任命阎锡山为山西都督,负责全省军事,督军府下设的粮服局,则由南桂馨任局长,负责粮秣服装事宜。全省民政则以名义屡变的民政长、巡按使、省长负责。徐一清担任了省审计处处长,约在1914年,南桂馨调任警察厅长后,他才继任为粮服总局局长。l919年徐一清兼任山西省银行总经理后,局中事务多半由副局长徐抡元负责。
阎兼省长后,一方面提出保境安民的口号,另一方面则将原有一万五千人的部队,逐渐扩充到三万余人、五万余人,大大地增加了山西人民的负担。徐一清忠实执行了满足庞大军队军需品要求的任务。粮服局原设的织布厂、军鞋厂、军服厂应付不了这些庞大军需品的要求,于是采取了投标办法包给商人承办,当时太原经常投标承包的商号有数十家之多。
1915年至1916年间,徐一清长兄徐一经担任大建安村义务纠首(即村长)期间,率领村人在塘上背后的小孤山西头开山取石时,忽然开出一个水源旺盛的泉眼,于是凿山筑渠,东渠引水灌溉塘上东部旱地,西渠引水灌溉从小孤山至西面三里远的西山山底河南大片旱地。后来阎锡山查看了塘上小孤山至西山之间的地区后,认为将该地区开辟为避暑山庄,可大为享受一番。于是嘱咐徐士珏等人负责经营此事。他们先购买了从南面坡地至临河水地两百余亩。水田主人多不愿卖田,迫于阎的权势,不得不忍痛割爱,遂造成了怨声载道的恶劣影响。为建设山庄,徐士珏开始栽种榆柳、松柏、梨、杏、桃、苹果等类树木,并辟花坛,培育奇花异草;修建瓦房、亭台楼阁;种植水稻、蔬菜。阎又嘱其族孙电气专家阎树松负责安装了发电厂。山庄初具规模之后,取名西汇。至于电线,一条架到后茶窑,使徐士珏家和其他十几家都有了电灯照明,并在徐士珏家装上电话。另一条电线架至五里外的东冶镇,使赵戴文、赵丕廉、赵承绶、杨爱源等人老家也都有了电灯照明。当然主要电线是直通河边村阎锡山府上。西汇从此成为一处相当好的避暑之地,不过,阎锡山本人很少来此享受,只有冯玉祥在此住过一段时间。1929年蒋介石武力解决了武汉地区的李、白集团后,想解决河南冯玉祥集团,阎锡山敦劝冯下野出洋,他愿作伴同行。冯接受阎的建议,6月通电下野来晋,先住晋祠,后受阎哄骗移居西汇避暑山庄,最后移居大建安村后茶窑徐一清新修的一所宽敞整齐但无现代化卫生设备的瓦房院里。阎派他的警卫旅旅长杜春沂带兵驻守在西汇、建安各路口,负责保卫冯的安全,这实际是负责软禁冯的任务。阎意在挟冯自重,以待时局的发展。冯住西汇与建安约八月之久,1930年2月底方到太原参加了全国反蒋势力大联合的代表会议,商讨共同倒蒋的军政计划。在冯被软禁期间,一次阎在西汇设宴招待冯,冯举杯回敬阎时说道:“贵县清道、咸、同三朝名臣徐松龛先生全集,我已读过,其中《啖糠词》和《驮炭道》两诗,尤能道出当地人民疾苦,实在令人钦佩,两诗我都能背诵。”说罢,便高声背诵起来。冯背完后,阎举杯答道:“我以前也读过,可是现在背不下来,惭愧!惭愧!”由此一事,可见冯玉祥是如何勤奋好学,关心人民疾苦的。“七七事变”后,西汇被日本人破坏,抗战胜利后,收归塘上村。
1927年左右,徐一清辞去了粮服总局局长职务,专心于省银行与晋华纱厂的事业。1919年前后,各省纷纷成立各自的省银行,停止了私人钱庄、商店发行的帖子,而将全省发行钞票之权集中在省银行。这一措施对于发展全省经济、稳定人民生活是大有裨益的。山西省政府也下令晋泰官钱局改办为山西省银行,性质为公私合营。总资本为三百万银元,一百元为一股,1919年开办时实收一百一十七万元。1923年由省财政厅购买了全部私股,始成为省立银行。省行最高机构为董事会,徐一清为董事之一。省行的组织、人事与政策由董事会决定。省行设总管理处,设总经理、协理各一人,下设四总二司。总稽核是郑心泉,总司库是李云阶。总经理先为晋泰官钱局经理阎维藩,半年后,阎辞职,徐一清继任。太原设有分行,外县外省有大小分支机构四十余处。省行代理省库发行晋钞,有一定比例的准备金,随时可以兑换银元。徐一清主持省行十一年期间,在上中层职员中,没有大建安徐家的人,也没有徐一清的亲戚,绝大部分都是官钱局或票号出身的懂金融业务的人员。
省银行最初十年,因经营有方,业务发达,赢利很多,对于扶持山西工矿企业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赢利既多,分红当然亦多。省行职员年终分红,最高红利有时达数千元之多。
在1930年阎、冯倒蒋战争期间,通货膨胀,晋钞滥发至七千万元之多。倒蒋失败之后,阎逃往大连,徐一清亦随之辞职。省钞价值一落千丈,山西人民受到了极大的灾难。徐一清虽已辞职,亦不能辞其咎也。后每谈及此事,他都深感愧疚,觉得对不起山西人民。
1928年北伐成功后,阎集团的势力发展到察哈尔、河北两省与平、津两市。徐一清奉命在北平组织起晋煤公运局,利用阎所控制的平绥路与平奉路,将大同煤炭运至天津港口,转销上海等地,获利甚丰。倒蒋失败后,该局关门大吉。徐一清便兼了阎在天津租界地开设的亨记银号经理,但他常住太原,故亨记业务则由协理曾纪纲(阎家的亲家)负责。
抗战开始后,徐一清便脱离了该号。
三
徐一清在留日期间,即立下了“实业救国”的宏愿。他常在亲友子弟们面前对江苏南通人张謇辞官归里创办纱厂大加赞誉。但他认为兴办大型实业,必须有成熟的条件,方可事半功倍。因此在民国初年,他只能先在太原创办女子职业学校及贫民工厂。1919年,徐一清认为在山西创办大型实业的条件业已成熟,当时各省兵连祸结,独山西政局稳定;军、政、商、科技各界重要人物表示大力支持者为数甚多;省府提倡扩大种棉,引进良种,晋中地区棉花产量大增,原料不成问题;欧战结束一年,洋纱洋布货源不畅,价又飞涨。此时创办纱厂,既有利于民生国计,徐对创办实业之事取得成功较有把握。于是,徐一清遂倡议创办晋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一、晋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晋华纱厂创办之初,徐一清联络军政界、科教界、各地商界人士三十名,共同作为发起人,其中有:张树帜、崔廷献、赵戴文、杨兆泰、孔祥熙、南佩兰、张彪、王梦麟、刘晓渠、徐尔毂、康慎征、徐积彝、郑心泉、徐秉臣、阎维藩、贾继英、赵鹤年等。创办晋华纱厂的目的,从《山西晋华纺纱厂股份有限公司招股章程》中可以看出。该章程在讲述创办晋华纺纱有限公司概略时写道:
纺纱一业为社会日用所必需,向多仰给洋纱。近年以漏卮之日增,国人始有起而图之者。上年欧战虽已告终而实业元气未复。彼之产品仅足自顾,即间有来华行销,数年来价亦飞涨。我国乘此时机,宜急起直追自承其乏。特环顾国内所办之厂,依然数若晨星,社会事业之废弛,良堪悚惧。同人等有鉴于此业,要求山西阎督军提倡认股,并集合同人等共招股本一百五十万元,在山西榆次县治北门外地方设立晋华纺纱公司,冀于挽回利权,稍有壤流之效。
公司成立后,即呈请农商部注册立案,规定本公司营业为制造棉纱及其附属事业,营业期以五十年为限。从太原沦陷前的经营情况来看,可以说,晋华纱厂是山西第一家大型民族资产阶级企业。
晋华纱厂创办后,作为董事长的徐一清为给企业准备合格的管理技术人才,曾派遣不少中专生到南通张家纱厂实习。
二、太原晋生织染工厂
太原晉生织染工厂,是在晋华纱厂业务发达的条件下,由徐一清倡议集股在1928年创办的。厂址选在地势低洼的南园子,当时集股多少不详,由武耀东负责建厂工作。开业后,武任总务主任,徐一清任董事长,郝星三、裴绍棠等人为董事,刘持钧、张某为工程师兼正副考工长。开业初期安装的二百五十台织布机购自英国,棉纱则是购自晋华纱厂。织成三龙、晋鼎、玉佛三种平布和飞马牌斜纹布。后来增设纱机,自纺自织。至于染色设备,因资金不足,终未添购。后与祁县益晋织染厂及晋华纱厂联合经营,在太原设立了三厂总管理处,徐一清负总责,但不直接干预各厂业务,只是遇有大事才开会商办而已。总管理处设总秘书,为天津人张鸣岗,总会计师为上海人张连孙,总工程师为湖南人黄季勉,总稽核为徐一清留日归来的三子徐士珙。从此,晋生厂业务日渐发达,可惜两年多后,日寇侵入山西,太原沦陷。
三、祁县益晋电汽织染厂
祁县益晋电汽织染厂原名益晋公司,由祁县人杨彬等人创办,因经营不善,赔累严重。杨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要求徐一清设法与他合办。于是定祁县投资十五万元,徐一清负责集股十五万元,改名为益晋电汽织染工厂,设董事会,徐一清为董事长,董事有贾继英(时任斌记五金行经理)、韩湘臣(时任益和银号经理)、阎维藩等人,聘请东京高工毕业生五台人杨镇西为电汽工程师,协助杨彬经营该厂。不久杨病逝,聘定襄人齐圣五继任经理,五台人李兴杰工程师协助之。于是该厂业务日渐发达,扭亏为盈。
四、太原电灯新记股份有限公司
太原电灯公司是汾城人刘笃敬于1908年创办的。1920年,太原电灯公司因无力偿还天津慎昌洋行欠款而遭到封闭时,徐一清与南佩兰、郑心泉等人,出于支援这家与民众生活有关的企业的意愿,出面募集股金接办了这家企业,改名新记电灯公司。该厂设有董事会,徐一清为董事长,南佩兰、郑心泉、王梦麟等人为董事,王兼任公司电汽工程师,经理一职则由郑心泉兼任。新记电灯公司的性质与太原电灯公司同属于民族资产阶级性质的企业。
五、晋恒造纸厂
晋恒造纸厂是1929年由徐一清集股十万元在太原大南门外创办的。徐一清为董事长,张某为经理。后汾河洪水灌入厂内,被迫停工。当时阎锡山不知出于什么动机,竟然禁止省银行提供贷款。徐一清不得已,遂向几家私人银号贷款十万元,方得以复工。徐一清又聘任东京高工毕业生原平人曾心庵为经理,业务渐有起色。1930年,徐一清资送东京高工专学造纸的姨表侄徐建邦学成返省后,担任该厂工程师进行技术改造,又增添了日造新机器,于是业务人大兴旺起来。
以上谈到的几个大企业,可以说,都是徐一清耗费一生心血和资金创办起来的。值得一提的是,在抗战胜利后,徐一清为众股东的利益曾与阎锡山进行过斗争。
日军占领山西期间,将晋华、晋生、晋恒三厂与新记电灯公司全部实行军管。抗战胜利后,阎集团返回太原,认为凡是日军军管各厂、矿企业都是敌伪产业,于是西北实业公司奉命全部接办了徐一清创办的各个工厂。徐一清非常气愤,坚决站在各厂股东利益的立场上,成立了四厂联合董事会,企图收回四厂的管理权。他多次派人与西北实业公司交涉,均无结果,一气之下,竟把西北实业公司晋生纺织厂的牌子拉下来摔到地上。后径往阎公署,当面要求阎交还四厂。这一举动大出阎的意外,他不得不好言解释,委曲应付。后来,阎央求他的表兄曲清斋偕同同蒲路局长王谦和财政厅长王平三人去见徐一清,代他求情,答应每年为各厂股东发给若干红利,并给徐一清一个西北实业公司董事的名义,每月送面粉二十袋、煤炭一车,以解决徐一清全家十几口人的生活问题。徐一清看在各方的面子上,只好勉强答应下来。最后阎在公署北厅设宴招待徐一清,勉强结束了两人间发生的这件不愉快的事情。但徐一清一直到病逝时,都始终以未能收回四厂管理权为一生最大憾事。
1947年11月,徐一清因病去世,被葬在山西榆次纱厂广场。太原解放后的次年,其灵柩迁葬至大建安村祖坟,受到全村人的公祭与路祭,山西第一个民族资产阶级大实业家徐一清长眠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