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虚”论治甲减
2024-01-20王豪
王豪
甲减属中医“虚劳”“水肿”“五迟”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或情志刺激,或因手术、药物损伤,导致机体脾肾阳气亏虚而发病。中医治疗该病主要以辨证施治为原则,具体如下:
主症:形寒肢冷,委靡嗜睡,表情淡漠,思维迟缓,面色?白,毛发稀疏,腰膝酸冷,小便清长或遗尿,浮肿以腰以下为甚,阳痿滑精,女子带下清冷,宫寒不孕,性欲减退,舌淡胖,苔白,脉沉细或沉迟。
治法:温肾助阳。
方药:右归丸加减。熟地黄30克,巴戟天、狗脊、茯苓、牛膝、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各10克,山药12克,附子6克。
加减:若遗精可加金樱子、桑螵蛸、莲子须、覆盆子等以补肾固摄,或用金锁固精丸固肾摄精;如有面浮肢肿可加茯苓、泽泻、车前子利水消肿;若兼脾虚,则可配黄芪、党参、白术脾肾双补;若有血淤征象,可加丹参、桃仁活血通脉。
主症:形寒肢冷,面色?白,形神衰惫,腰膝酸冷或腹胀冷痛,下利清谷,五更泄泻,小便频数或小便不利,面浮肢腫,甚则水膨胀满,阳痿遗精,妇女宫寒不孕,带下清稀,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滑或舌质紫暗,脉细弱无力。
治法:温肾健脾,化饮利水。
方药:附子理中汤合济生肾气丸加减。菟丝子、山药、车前子、党参各15克,泽泻、牛膝、甘草、山茱萸、白术各10克,干姜、附子、牡丹皮、肉桂各6克,熟地黄、茯苓各30克,淫羊藿12克。
加减:血淤者,加益母草、泽兰、红花化淤行水;五更泄泻者,合用四神丸温脾暖肾、固肠止泻。
主症:畏寒肢冷,心悸怔肿,小便不利,面浮肢肿,神倦欲寐,甚或唇甲青紫,舌质淡暗或青紫,苔白滑,脉沉微细或结代。
治法:温补心肾,利水消肿。
方药: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干姜、桂枝、甘草、薤白、白术、炮附子各10克,茯苓、党参、淫羊藿、黄芪各15克,白芍12克。
加减:畏寒肢冷者,可酌加巴戟天、淫羊藿、鹿茸等温补阳气;气滞血淤明显者,可加川芎、郁金、丹参、桂枝等理气温经活血之品;如肾不纳气,可加补骨脂、蛤蚧以补肾纳气。
主症: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反应迟钝,头晕健忘,纳呆便溏,四肢不温,肌肤紫斑,女子经少色淡或淋漓不断,舌淡或胖,苔薄,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
方药:十全大补汤加减。当归、白芍、党参、枸杞子、熟地黄各15克,白术、川芎各10克,茯苓、丹参、黄芪各30克,附子、肉桂各6克。
加减:大便溏薄者,加山药、薏苡仁、砂仁以健脾益气止泻;肌肤紫斑者,加仙鹤草、藕节、三七以止血;月经漏下不止者,加柴胡、升麻、棕榈炭等益气升阳止血。
提醒:读者切勿自行辨证或处方,用药须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1.金匮肾气丸。每次10克,每日2次,开水或淡盐汤送下。
2.河车大造丸。适用于肾虚者,每次服用1丸,每日2次。
3.补中益气丸。适用于肾虚日久兼见脾虚者,每次服用10克,每日3次。
4.参鹿片。适用于肾阳虚者,每次4片,每日3次。
5.济生肾气丸。适用于肾阳虚兼见浮肿者,每次10克,每日2次。
6.补肾宁片。适用于肾阳虚者,每次3~5片,每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