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哲学阐释新闻”:互联网时代“新闻参与”的理性修辞与知识交往

2024-01-19彭华新李海敏

关键词:博主逻辑哲学

彭华新, 李海敏

(深圳大学 传播学院,广东 深圳 518060)

哲学与新闻属于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前者注重抽象思辨,后者强调具体真实;前者在主观层面探索建构规律,后者在客观层面再现事实。由于存在着人文知识与社会知识的隔阂,学界对二者之间交互关系的探讨并不深入,仅仅将哲学作为思维框架,停留于宏观的伦理或价值讨论,而未将哲学作为解释工具,进入微观的新闻生产流程与新闻生存态势中延续新闻生命。笔者在社交媒体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即一位账号名为@思想史万有引力(以下简称“@思”)的博主,在微博、西瓜视频均拥有200多万粉丝,运用哲学知识逻辑性地剖析当下新闻事件,让受众清晰发现新闻现象的社会本质,并进行规律演绎,实现新闻知识与哲学知识的交互,形成互动规模和传播效应。为了便于论述,本文将这种行为概括为“用哲学阐释新闻”。自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思”共发布228个视频文本,其中105个属于本文研究的“用哲学阐释新闻”文本。目前来看,以哲学这种抽象思维为中介来阐释新闻的新媒体文本较为鲜见。对普通受众而言,哲学远离日常生活,艰深晦涩,但为何“@思”用哲学的手段来阐释当下新闻却能有百万拥趸?本文将在互联网时代的新闻理论框架中,反思日常追求“轰动效应”的新闻如何表达理性,以及如何实现知识交往。

一、文献综述

(一)“新闻参与”的社交化

互联网的发展不仅使新闻的形式发生了极大变化,新闻社交化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1],而且也带来了新闻学研究的范式革命。杨保军是新闻学从“职业性”到“社会性”范式转换的倡导者,认为“消费者与生产者角色逻辑层面的合一,意味着每个人皆可成为新闻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这使得新闻生产早已不再遵从单一的职业化生产模式和生产逻辑,而是成为社会化的、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同生产”[2]。这正是本文研究新闻参与者的逻辑出发点。“新闻参与”(participatory journalism)即一个公民或一群公民在新闻的收集、报道、分析和传播过程中扮演主动角色[3]。参与者在互动中形成了依赖关系,强调行为者及其行为的相互依赖、行为者之间的关系纽带、个体之间关系的网络结构[4]。不同的社会个体在“新闻参与”中建立了联系,“互联网媒介本身具有的联通性、参与性激活了整个新闻生态在关系维度上的跃迁”[5]。整个社会正在这种关系现状下展开活动,而此时的“新闻”已经嵌入日常生活,这也导致“原本以新闻实践为核心的研究范畴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学者们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新闻生产领域之外的事物”[6]。比如谢静以微信新闻为例,提出交往生成观,认为微信打破了大众媒体新闻生产中生产与消费的二元对立,遵循去中心化的、无本原的生产,使新闻的生产、传播、消费同步甚至一体化[7]。由此可见,社交媒体中“新闻参与”的“日常范式”“社会范式”“交往范式”[8]越来越成为常态。

(二)互联网时代“新闻参与”的理性转向

根据以上文献可知,传统的职业范式中,新闻学研究聚焦于建制性新闻生产的技艺与伦理,旨在培养更高效和更规范的新闻从业人员。虽然新闻参与者致力于呈现新闻事实的真实与客观,但在实践中,新闻是“对客观事件的语言构拟,追求的是‘构拟的真实性’”[9],而实现这种“构拟”的手段往往是“渲染”“烘托”“煽情”“片面真实”,从而导致“新闻报道难以客观”[10]。职业范式中的新闻以“事实”为核心,从而拘泥于“就事论事”的叙事方法而难以由点及面地完成理念的普遍化。但是,进入互联网时代,新闻已经由通达的网络媒介渗透进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时空关系结构与社会交往模式因网络媒介而得以改变,社会与个体、社会与社会始终处于连接状态,世界在经验层面上被连接成一个共时性的整体,新闻作为连接现时世界之特殊纽带的功能已经具备人类层面、普遍生活层面的意义[2]。基于这一转变,李艳红也倡议互联网时代的新闻学应该分为哲学与社会科学两个视角,前者围绕应然性问题展开,后者围绕实然性问题展开,并反思“新闻参与”是否能作为精英与公民之间的制度通道以及提供对公共议题进行讨论和论辩的论坛[11]。从这些学界反思及其论断可以发现,互联网时代新闻的交往模式有可能产生理性转向,从而展开可普遍化的意义阐释和社会认知。本文选择“用哲学阐释新闻”作为研究对象,即试图从一个典型性案例中发现这种“理性转向”的可能性,以及实现理性的修辞策略。

(三)“新闻参与”中知识交往的可能

“理性转向”的实现需要系统的知识体系作为支撑。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杜威(John Dewey)与帕克(Robert Ezra Park)于1892年筹办《思想新闻》(ThoughtNews)时,以知识社会化为目标展开了新闻改革试验,其中帕克由于《思想新闻》的失败而开始思考“新闻作为一种知识的性质与功能”[12]。刘海龙从“连接、知识、权力”三个维度中寻找传播概念的连续性因素,“连接”指的是通过媒介在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建立联系;“权力”指的是通过传播建立的关系中存在着不对称或不平等的一面,会形成某种从属或压迫关系[13]。在这个体系中,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即建构权力的重要因素,并在传播中形成“知沟”(knowledge gap)。在广义的传播中,作为“参与者”(传播者或受众)的“乌合之众”与“非理性”“狂热”“暴力”等意象联系在一起[14],而这正与代表理性的“知识”背道而驰,追求“轰动效应”的新闻业背负了制造“非理性”的罪名。这一刻板印象强化了“新闻参与”与“知识”的距离,从而显现了本文中“用哲学阐释新闻”的典型意义。在互联网建构的社交关系中,新闻的开放性、包容性释放了内容呈现形式创新的活力,呈现出哥白尼式的认识革命[2],而形成“完整意义上的新闻学”,即将“新闻”理解为一种连接人与现时世界的中间环节,在更加普遍的意义上诠释“新闻”[8]。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一)研究对象的典型意义

“@思”在西瓜视频、抖音、微博等账号的粉丝量均达220余万(2022年4月数据),账号显示的定位为“文化自媒体”,简介为“催眠大师,不正经漫谈西方思想史”。本研究重点在于“@思”对社会新闻的解读部分。从大量作品来看,“@思”善用哲学解读新闻,探索表象背后的普遍规律。在文本创作层面,“@思”将艰涩难懂的哲学知识用通俗化、大众化、幽默化的方式进行表达,打破了哲学的专业壁垒,实现了与普通网民的对话。在内容呈现方面,“@思”利用短视频的创作优势,采用与解读主题贴合的西方哲学历史版画为视频切换背景,以深沉且具有情节起伏的大钢琴旋律《七神之光》为背景音乐,伴随着愈加紧凑的音乐和层层推进的文本解说,在音乐情节推向高潮的同时,博主的观点也娓娓道来,实现了主题和配乐的完美契合。整体来看,“@思”的新闻作品通过视、听、声、画的巧妙融合,以幽默通俗的语言,运用哲学知识来揭示新闻现象背后的一般规律。

笔者对一年来“@思”解读的新闻作品进行了提炼和概括,发现其对新闻的解读包括以下几个类别:第一,政策新闻,如“@思”从农耕文明消逝的角度解读“土地政策实施”新闻,从哲学伦理视角分析“两会”提案(单身女性冻卵合法性)问题;第二,常态新闻,如春节期间解读关于中国节庆的人文精神、酒神精神、宗族社会,三八节期间解读女性主义的缘起与当下女权形态,清明节期间解读人的精神信仰;第三,热点新闻,如运用人类中心主义解读香港博士撒盐导致蜗牛死亡而被捕的新闻,引用个人主义和婚姻制度解读明星离婚霸占头条的新闻,借鉴私产权利和主观价值解读星巴克涨价事件,基于自由市场精神批评“老坛酸菜”新闻;第四,突发新闻,如运用现代分工与道德消失点概念解读西安孕妇流产事件,运用道德审判和主体性迷失解读寻亲男孩去世事件,运用自由意志和主观之恶解读灵璧渔沟中学事件;第五,国际新闻,如运用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理论讲解里滕豪斯案,并从宗教信仰、战争的正义性、世界观、自然法、民粹主义等视角解读当下的一些国际争端,从权利契约、正义的代价视角解读苹果公司实施对他国的制裁。在以上类型新闻的基础上,“@思”一方面深度剖析当下社会的认知基础和价值观结构,让受众更清晰发现当下现象的本质,并进行规律演绎;另一方面试图进行某种意义上的启蒙,在阐释中弥散出“理性主义、人本主义、批判主义和救世情怀”,而这正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概念[15]。在西方哲学思想的基本材料中,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是相伴而生的,二者都是批判和改造现存社会文化的武器和原则[16],这也是笔者从本文研究对象中发现的特性。

从以上归纳发现,本文案例显现了一定的典型意义,其新闻实践和新闻参与具有系统性、抽象性和规律性。哲学作为新闻的阐释工具,可视为媒介社会学中的一种“理论旅行”,或以西方经典理论阐释中国当下社会的“文化翻译”[17],有别于就事论事的新闻评论。互联网中也存在律师“用法律阐释社会新闻”、经济学者“用经济学阐释财经新闻”、国际关系研究者“用国际关系理论阐释国际新闻”的账号,但这些文本关注事件本身,并且强调事件的突发性。此时的新闻仅仅是其专业(法律、经济学、国际关系学)中的案例,倾向于实用主义、形而下的分析路径,其目的在于解决具体的问题;参与者类似于传统新闻中的评论嘉宾,仅是一种附属性的新闻生产者身份。而本文研究对象则以哲学为中介,对“新闻”(不一定是“事件”,也可以是“政策”“仪式”“节庆”)进行规律性探索,不追求解决具体问题,但推演出普遍性规律,属于主导性的新闻生产者。由此发现,本文的研究对象体现了哲学意义上的人本主义追求,是一种“发现媒介社会中‘人’的价值理性与道德想象”[18]的过程,从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的角度发现社会发展规律的普遍性,从批判主义探索新闻的公共性,将人而非事件视为新闻的基础。这正是本文研究对象区别于传统新闻的典型意义所在,也体现了哲学的出发点。

(二)问题的提出

结合理论梳理与研究对象分析,可以设定几个前提:第一,研究对象的“新闻参与”是在社交中完成的,并形成了对应的社群,这符合前文所言的新闻学的“社会性范式”。第二,研究对象将哲学原理与新闻事实进行融合。哲学既是新闻的阐释工具,也是阐释目的,即“讲新闻”并不在“说事”,而在“传道”,即前文所言的通过新闻发现社会规律,以理论的“可公度”性进行新闻的普遍性演绎,从而生产具有广泛共识的“公共理性”[19]。第三,研究对象不局限于新闻内容的生产,更重要的是与受众的知识交往(消费、分享),在交往和对话中共同阐释新闻。

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回答三个问题:第一,哲学何以阐释新闻?即哲学原理与新闻事实是如何进行融合的?哲学的理性对新闻有什么阐释力?这是文本层面的问题。第二,文本制作者如何用哲学阐释新闻?文本制作者本人能否保持理性身份展开阐释?这是主体层面的问题。第三,哲学阐释新闻过程中是否形成一定的知识交往关系,是否达成共识?这是策略层面的问题。

三、文本:一种理性修辞的模式

(一)抽象与普遍:用哲学解读新闻事实的价值规律

“@思”以新闻议题为切入点,运用哲学理论分析新闻事实背后的运作逻辑和价值规律。从表1中的案例来看,如2022年西安孕妇流产事件的新闻评论,区别于网络中大多数从道德评判视角对医院防疫政策执行者的谴责,“@思”引入波兰思想家鲍曼(Zygmunt Bauman)提出的“道德消失点”概念,阐释由于现代性分工导致人们远离真实的个体,对他人的道德责任感逐渐萎缩、模糊直至消失,并分别从社会分工、官僚体系以及对人的物化三个角度分析了道德责任感逐渐消失的原因。其阐释如下:

现代性社会中分工节点上的人无法洞察整个分工链条的方向,每个人只对自己的职位而不为最终的结果负责,门卫只对上级的命令负责,反而忽略了医院治病救人的终极目的。在这一体系下,人不再是目的而是工具。这种对人的极度物化消解了他们的同理心,导致传统的道德失效。其本质是现代性带来的制度困境和结构性危机,为人们认识和理解该事件提供哲学视野。

在2021年一则父母放弃为糖尿病小孩注射胰岛素的新闻中,因为父母过分溺爱而担心注射太痛苦,转用中药,最终导致小孩死亡。对此,“@思”引用了著名神学家朋霍费尔(Dietrich Bonhoeffer)的“无知即大恶”观点,此处的“无知”指因思维惰性而主动放弃思考和学习。“@思”基于“无知即大恶”观点,从动物的属性、自由意志和道德的角度论证了无知是罪恶的同盟。

在2022年两会关于单身女性冻卵合法化提案的新闻评论中,有别于多数人从法律层面或价值判断层面的解读,“@思”引入生命伦理概念,从自由意志、主体性和意义的神圣性三个层面分析冻卵所面临的伦理危机,指出冻卵虽符合人的自由意志,但主体实在性出现了缺失;而通过技术手段孕育的生命又消灭了意义的神圣性,这些问题可能带来伦理危机。人本主义在这类分析中的痕迹十分鲜明。

表1 “@思”用哲学阐释新闻的部分案例

从新闻议题切入,以理性主义为理论武器,批判无知;以人本主义为道德武器,推崇“生命”的价值,以事实发生的逻辑原点为解读视角,探索新闻事实背后的普遍规律,从而实现公共理性的启蒙。哲学在思辨和论证中产生,需要对相关概念或命题进行统一界定,在此基础上展开对问题或命题的一系列讨论。“@思”在用哲学阐释新闻的过程中,首先找出事实发生的逻辑原点并对其涉及的概念进行界定,接着用概念中涉及的理论要素及延伸要素分析事实,厘清事实发生的运作逻辑及路径,最后发表自己的观点态度。哲学作为高度抽象化、概念化的知识工具,人类可以通过它了解世界的普遍性质,运用它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20]。“@思”用哲学形而上和抽象的一般规律来阐释形而下的、不断变动的具体实践,可帮助人们探索新闻背后的普遍性质,了解新闻的运行逻辑,从更深层次认清现实世界的基本规律。

(二)中立与客观:用哲学延伸新闻实践的社会性

哲学理性不仅体现在对事物发生的底层规律的探索,同时体现为一种摒弃纯粹主观的价值判断。从“@思”对相关新闻的解读来看,博主并未在题目中对新闻事件做出直接的价值判断,而是基于对新闻事实的了解和相关哲学知识的掌握,从事实的逻辑原点出发,运用哲学原理对其进行阐释和论证,在理性认识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发表观点。如针对2022年星巴克涨价事件,“@思”并未给予主观的价值判断,而是基于事实引入自由市场的逻辑原点,从私产权利和主观价值两个层面进行分析:首先,在自由市场中,私有企业在没有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拥有涨价和主动选择消费者的天然权利,同时要面对部分消费者的批评和抨击;其次,消费者也应该认识到商品价值不仅包括实体价值还包含观念价值,消费者基于某种主观价值抵制星巴克涨价也是一种天然正义。“@思”认为在真正的自由市场,私有企业有自我维护的权利,消费者也有主观选择的权利,一切都是权利内的自由选择,从而表明了对星巴克涨价事件的中立态度。

“@思”采用理性视角,对新闻做出相对客观的解读。从哲学认识论角度来看,理性是人的推理、概念等思想活动的能力;从人性论角度来说,理性是指人受这种思维影响下克制、理智的能力[21]。“@思”立足于客观发生的事实,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独立自主的意识、敢于批判权威和追求真相的精神分析时事,体现出思想观念上的理性。理性并不是凭借自己的主观想法去解决问题,而是根据现有且公认的知识去看待问题,针对一类事情表达想法[22]。换句话说,理性是一种运用逻辑思维能力认识事物的能力。“@思”以新闻事实为基础,运用哲学理论知识,从事物发生的底层逻辑理性客观分析时事输出观点,体现出实践操作上的理性。从“新闻参与”的角度来看,这种中立与客观的阐释手法既吻合了理论上的新闻伦理,又规避了前文所言及的新闻实践中的“非理性”“狂热”“暴力”。

表2 “@思”用哲学阐释新闻的部分案例

(三)归纳、演绎与溯因:用哲学展开新闻评论的逻辑推演

哲学注重逻辑推演,逻辑推演的方法有归纳法、演绎法、溯因法等。在本文梳理的材料中,“@思”不仅运用哲学原理从逻辑原点切入相关议题,理性、客观分析新闻,还通过哲学逻辑推演的方式推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归纳法是从个别或特殊的经验事实出发,概括得出一般性原理或原则的思维方法[23]。2022年苹果公司对他国进行制裁,“@思”从契约与正义的逻辑原点对这一新闻进行解读,通过归纳一系列命题论证了苹果公司制裁他国的非正义性。演绎法是从一般性原则出发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为事实寻找原因的方法[23]。在2022年寻亲男孩去世的新闻评论中,“@思”立足于新闻事实,从人们总喜欢对他人进行道德审判的一般性原则出发,用主体性这一底层逻辑分析为什么我们喜欢对他人进行道德审判。“@思”指出:首先,道德审判具有低智性,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和当事人进行资格对等的逻辑辩论,不符合他们认知的观念便被纳入道德审判体系;其次,道德审判具有廉价性,相较于理性的逻辑推理,低智的道德审判门槛较低;最后,网络的匿名性、虚拟身份、权责不对等降低了道德审判的成本,促进了主体性的极度膨胀和迷失,使其走向非理性的极端。溯因法是指从结果出发运用基本规则找出解释结果的原因[23]。在针对2021年香港博士撒盐导致蜗牛死亡而被捕的新闻评论中,“@思”从这一事件导致人们观念颠覆的结果出发,用道德秩序的逻辑原点追溯了颠覆人们观念背后的思想观念即人类中心主义,分析了这一价值观的进化来源、哲学来源和宗教来源,并指出正是因为该事件打破了人们心中人类中心主义的道德秩序。

“@思”立足于新闻事实,从事实发生的逻辑原点出发,通过逻辑推演的方式探究新闻的真相和事实发生的普遍规律。哲学所研究的最高本体是恒定的、抽象的、超越经验的,所以本体只能用逻辑的方式探讨,而无法通过经验探讨。逻辑是世界的脚手架,充满世界,也是“清晰有节”的命题的真实构造,需要在事实和命题当中显示出来[24]。“@思”通过归纳法、演绎法和溯因法对问题和命题进行推演,在推演过程中厘清事实和命题的发生逻辑,推导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哲学是纯粹的思维活动,是对思维的逻辑澄清。它不关注应用也不关注立场,只关注逻辑的自洽和正当。用哲学的逻辑来推演新闻解读中的观点表达,给新闻支上了理性的“脚手架”,从而增强了内容的正当性和说服力。

表3 “@思”用哲学阐释新闻的部分案例

从新闻议题来看,“@思”用抽象的哲学理论解读议题的价值规律,用理性的哲学精神客观分析事实,延伸了议题的社会性;用归纳、演绎和溯因的哲学思维展开新闻评论的逻辑推演,实现了新闻与哲学的深度融合。一般而言,新闻议题由核心知识和外围知识构成,核心知识主要由5W构成,主要服务于读者知晓的目的;外围知识是指作为解释或论证功能的知识,以促进读者的理解为目的[25]。很明显,哲学作为对人们实践经验和普遍性规律的归纳,在阐释新闻的过程中生成了外围知识,在人们知晓已发生的新闻事实基础上,帮助人们理解新闻事实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和运行逻辑,使读者在阅读新闻过程中,在新闻知识外了解相关的哲学知识,并习惯于运用哲学知识解读类似的新闻事件。

四、主体身份:文本制作者如何建构理性的阐释者?

(一)作者身份的自我呈现

“@思”在最开始讲解西方思想史的作品中并没有透露自己的身份和职业,但随着讲解的内容扩展到新闻领域,其作品中经常透露职业和经历。从收集到的材料观察到,“@思”身份的自我呈现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第一,自我身份信息的主动呈现,即“@思”在展开热点新闻评论时,结合自身的职业背景、生活经历、成长经历(有可能是虚拟)等情况进行解读。如“@思”在多个作品中都以一个月薪2800元的深圳螺丝工的身份去解读新闻,偶尔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如自曝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少年时代是个小羊倌等)、工作经历(深圳“打工仔”)来分析反映时代差异的社会新闻;第二,通过与网民的互动来呈现自我,借助网友之名来间接呈现自己的身份特征,通过选择性的回应来间接呈现自己想要展示给大众的身份特征。从这一点可知,“@思”通过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所言的“给予”和“流露”来呈现现实生活中的自我[26]2。在社交媒体环境中,“给予”不断被强化,而“流露”不断被弱化,那些难以控制的眼神和微表情被隐匿在电脑和手机屏幕中,话语和照片都可经过精心包装,人们对自己的形象有了更多的掌控力[27]。“@思”通过选择性的“给予”和间接的“流露”主动呈现出一个来自北方农村、读过书的“80后打工仔”身份,采用充满烟火气息的普通打工人形象与受众沟通,拉近心理距离,也为“用哲学阐释新闻”奠定受众基础。

(二)符号身份的自我建构

符号文本与受众交流的过程塑造了平民化“打工仔”形象,这是文本发出前的人格自我。赵毅衡认为理想的符号表意行为发生在两个充分的自我之间:一个是“发送自我”,一个是“接收自我”,前者在符号文本上附着意图意义,后者则推演出解释意义[28]。在本研究中,“@思”塑造的“打工仔”形象是“发送自我”,而通过哲学解释新闻的符号所建构的身份则是“接收自我”,此处的“接收自我”建立在受众对哲学框架下新闻符号释义的基础之上。赵毅衡认为,符号文本必须有社会性的身份作为支撑,否则任何文本无法表意[29]353。伴随文本以一种潜在的、隐藏的方式置于文本之中,参与意义的构成,影响文本意义的解释,背后都存在一种社会性身份进行暗示。型文本作为显性伴随文本的一种,是文本显性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文本进行归类,指明了文本所属的集群。“@思”通过对读者感兴趣的国家政策、社会热点、突发事件等新闻议题的选择,以及在话语表达方面的倾向性设置,加之在解读过程中显现的哲学知识储备、敏锐的社会洞察力、较高的媒介素养,建构了具备专业知识的新闻评论者或公共话题参与者身份。而大量的网络评论,例如“博主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讲出刻在骨子里的深刻”“博主理性又有深度的思想太稀罕了”“时代之光”“开启民智”“这是一位清醒理智、富有良知的UP主,是社会罕有的守望者和启蒙者”等评价,均契合“接收自我”的身份认知。由此看来,博主通过符号文本建构的身份,即新闻评论者、公共话题参与者身份,获得网民的肯定和认可,并以此为中介与网民建立关系。

(三)多元主体共建阐释场

从实践来看,用哲学阐释新闻是博主与不同阐释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即以新闻为核心,博主与粉丝们共同发声而建构了新闻阐释场。首先,很多阐释议题都来自网民提议,网民基于对“@思”通过符号文本建构的文本身份的认可,积极建议“@思”解读最新热点。如网民经常在评论区留言“想听作者解读××事件”等,“@思”则回复“看有多少人想听”,于是很多网民就纷纷点赞留言表示想听,博主会根据网民的提议及自己的判断针对相关话题展开解读。议题来源于网民的讨论和建议这一点,在博主解读新闻的正文中也可以证实,如一些解读内容的开篇语就是“很多网友让我聊聊××新闻事件”等;其次,博主的论证也经常引用网民观点,如在2022年星巴克涨价的新闻评论中,博主提到“什么是主观价值呢?我有一个粉丝讲过一句特别牛的话,他说我所花的每一分钱都是在为我喜欢的世界投票,这句话的牛叉在于它隐藏了一个重大的观念,那就是在自由市场中,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不仅仅是商品实体,更是一种价值认同”。在与网民的观点互动中,“@思”不仅从哲学视角延伸了新闻的创新性解读,而且吸引大量网民展开线上讨论,并进行观点阐释和知识分享。从材料分析可知,“@思”的文本创作,无论是传播中的议题选取、观点呈现,还是传播后的共同阐释,都是在与网民的“交往”中产生的。相较于传统新闻的职业性,互联网新闻已经僭越日常生活,并模拟和践行社会交往,构拟社会意义,以此贯穿新闻生产、传播、消费和分享的全过程,实现了互动式、分享式、开放式的新闻生产过程。

五、社交结构:“用哲学阐释新闻”中的知识交往

(一)公共的讨论话题

“@思”在与网民的交往中共建新闻阐释场。在此场域中,博主与受众互动,解读社会结构,这是共同体形成以及知识交往的前提条件。“阐释共同体”于1976年由费什(Stanley Fish)提出,是指一群拥有共同阐释策略的人,强调阐释的一致性与稳定性[30]。费什所言的阐释策略制约了成员的阐释活动,即只有采用了相同的阐释策略,才能形成对文本意义的一致性解读,且这一共同的阐释策略构成了该集体组织的共同意识。

在一个阐释共同体内,成员要拥有一个给定的文本或话题范围,才能展开针对特定文本或话题范围的共同阐释。“@思”从热点新闻入手,展开内容创作,新闻的公共性也决定了受众基础的广泛性。通过对热点新闻解读来吸引更大范围的关注,博主建立一个具备一定相似性特征的共同体。在此基础上,“@思”通过客观理性的分析、观点的暗示、话题的延伸,释放出更大的阐释空间,赋予读者更多的阐释权利,扩大共同体成员更多的相似特征。例如,在明星离婚霸占头条事件的新闻评论中,“@思”从个人主义是否会导致婚姻制度的消亡视角进行了分析。博主在文中从个人主义角度分析了离婚率高的原因;至于个人主义最终是否会颠覆婚姻制度,博主并没有给出判断,而是在文末邀请网民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看法。可以看出,博主通过公共讨论的社交策略,突出了共同体成员的相似性特征,并形成了共同意识。同时,博主把更多阐释机会交给读者,博主本人不再是新闻的唯一阐释主体,“新闻参与”的主体由通晓哲学知识的博主转变为大众,有可能形成前文所言的“精英与公民之间的制度通道”,并使这种讨论社群成为公共议题的论坛。多元阐释主体的形成为阐释人群的一致性和共同体意识提供基础性条件。

(二)共通的文化成规

面对一个给定的文本,阐释的合理性并不是来自人多势众的民粹力量,而是来自文化传统。在这种文化成规的制约下,阐释共同体所形成的文本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同[31]。文化成规是指文本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契约和共识。这种契约和共识可以促进传受双方对阐释意义产生共通理解,形成知识交往基础。费什在提出阐释共同体时也曾提到,决定阅读及意义的因素依托于一种社会体制中的公共理解系统、一种习俗和规范、一种阅读的“前结构”[32]。费什所提出的影响阅读及意义的因素与一个社会中约定俗成的文化成规相类似,都强调读者与作者之间达成关于文本理解的契约和共识。“@思”用哲学阐释新闻的过程中,通过修辞手法和论证方法的使用,将严肃抽象的哲学通俗化、日常化、形象化、具体化,帮助受众理解哲学所阐释的社会意义,与受众建立理解的契约,从而在共通的理解基础上与受众对话,形成关于新闻的阐释共同体。原始材料显现,这种文化成规以修辞策略和论证策略两种方式来实现。

修辞策略:哲学在推理过程中需要对问题或命题进行层层剥离式分析,推演出事物发展的底层逻辑。这种剥离式分析建立在对问题或命题持续深度追问的基础之上,设问和反问成为哲学推理过程中的常用修辞手法。文中频繁出现“为什么说×××?原因是×××”“×××是为什么呢?因为×××”以及“×××真的值得吗?”等句式。如针对2022年寻亲男孩去世的新闻评论,“@思”从主体性的逻辑原点出发,依次提出:

为什么道德审判的言论比较低智?原因是他们没有能力和当事人进行资格对等的辩论。为什么道德审判比较廉价?因为相较于理性的逻辑推理,道德审判调动脑力最少门槛最低。为什么道德审判在网络中更加泛滥?因为网络的虚拟身份降低了道德审判的成本造成主体性极度膨胀。道德作为一种自发秩序,大众出于本能对道德进行维护难道不对吗?对,但文明社会需要有文明社会的包容度,我们在维护内心的道德秩序时,应做到最大限度地不伤害他人。

设问的形式是自问自答,有助于引发读者思考,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观点,有助于激发读者情感,增强内容的气势和说服力。“@思”运用设问与反问的修辞将抽象的哲学原理转化为具体的问题与读者建立连接,形成思维互动,回答读者的疑问,顺理成章地推导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哲学作为抽象的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解门槛和晦涩性,修辞的使用有助于将抽象的哲学形象化、通俗化。而“@思”通过反讽和隐喻来解读新闻,完成了哲学的通俗化过程。赵毅衡认为相较于其他修辞是让双方靠近,用各种方式接近一个意义,反讽则是取双方相反,两个完全不相容的意义被放在一个表达方式中,具有欲擒故纵、欲迎先拒的效果[29]205。“@思”常常用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进行对比而展开反讽。如针对2022年老坛酸菜事件的新闻评论,“@思”用“鸿星尔克又捐了500万,而老坛酸菜却吓得瑟瑟发抖”的对比反讽,以及用“想让他们做慈善,不亚于让小潘从良”讽刺老坛酸菜的不良作为。相较于平铺直叙,博主采用拐弯抹角的讽刺手法,在含蓄的反讽中表达观点,将晦涩的哲学理论降维至通俗的日常话语,在批判社会时又增强了与受众的可沟通性。

论证策略:哲学在探寻事物本质的过程中,为找到事物的本源常通过假设论证或类比论证的方式来排除或衡量决定事物发展的底层逻辑。从对经验材料的梳理看,“@思”通过假设论证和对比论证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阐释的意义和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思”的新闻评论中,“如果”“假设”“比如”“就像”等词汇出现频率较高。又如星巴克涨价的新闻评论中,“@思”以类比论证的方式阐释了什么是主观价值:“比如两块钱一包的速溶咖啡和星巴克41元的咖啡差不多,凭什么你卖这么贵?就像5块钱的蛇皮袋和5万元的爱马仕都能装东西,但你心里的感觉能一样吗?”通过假设论证和类比论证,使命题或问题变得更直观和通俗易懂,促进受众对内容的理解度和接受度。

修辞手法和论证方法都属于一个社会体制中的文化成规。一种阐释只有遵循了集体认同和约定俗成的文化成规,才能被更多受众所理解和接受,才能建立阐释的普遍性、有效性和可信性。同时也只有在受众理解和接受的前提下,采用同样的策略才能将个体阐释上升为公共阐释。“@思”评论区经常出现“我竟然听懂了”“语言犀利精练,讽刺又幽默”“Up主所发视频的意义不在于教化而在于引发思考”“非常喜欢UP主,言简意赅,把晦涩难懂的哲学用短短几分钟介绍清楚”等。从网民对新闻的消费分享和评论来看,大多数网民采用相同的阐释策略表达了对博主观点的认可。虽然博主并未宣称其在论证策略上进行了理性主义与人本主义启蒙,但无意识地完成了传统新闻无法实现的知识交往行为。

(三)公认的预设前提

阐释活动除了建构公共的讨论话题和采用共通的文化成规,还应遵循该集体公认的预设前提。前提确定了要阐释的文本和其他文本之间的根本差异[33]。每一个阐释共同体都拥有该集体组织成员公认的集体规约,集体规约影响着该组织成员的阐释策略。具体到本研究,“@思”用哲学阐释新闻的前提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新闻是发生于客观现实世界的真实事件,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用哲学阐释新闻要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进行,这是阐释共同体得以成立的根本保证;其次,哲学讲究理性、思辨和逻辑,用哲学阐释新闻更注重辩证分析和逻辑自洽;再次,用哲学阐释新闻的目的是为了揭示现象背后的运作逻辑和追求现实世界的发展规律。这三个基本前提划定了阐释的边界,确定了“用哲学阐释新闻”和其他文本阐释之间的根本差异,即在抽象的思维层面对新闻生产理念的革新,以新闻为由头,立足于事实发生的逻辑原点分析事实的真相、底层逻辑和普遍规律,观点和结论的输出建立在严密的逻辑推理之上,帮助人们在知晓新闻的同时认清现实世界的发展规律。

从博主与网民的互动来看,大多数网民在遵循阐释共同体预设前提的基础上,与博主展开对话,并对原文本进行多维意见补充,全方面呈现事实真相。从网民之间的互动来看,大家针对新闻中涉及的理论和观点等展开逻辑论证,相互回答彼此的疑问,通过知识互动和意见分享形成对新闻的共同阐释。可见,博主对新闻的主体性阐释、博主与网民的延伸性讨论、网民之间的网状性分享,均遵循阐释共同体的预设前提,并形成了对文本意义的一致性解读。

六、结语

在传统观念中,哲学与新闻看似两条并行轨道,并不相交。哲学是一种形而上的、纯粹抽象的思维活动,它根植于底层逻辑,追求世界万物的本源问题,追求变动之中的恒定规律。新闻是对最近发生的客观事实的报道,它呈现的是现实事物的发生现状,是一种发展的、流动的和不断变化的状态。本文研究对象用一种巧妙的修辞手法将二者结合,并因此产生独特的新闻传播效果,这为新闻传播提供了创新性的视角和范本。因此,“用哲学阐释新闻”是哲学对新闻文本的一种渗透。“@思”践行了互联网时代新闻学从职业性到社会性的范式转型,实现了新闻生产的社会化和多元主体参与性。本文采用“新闻参与”一词,也正是为了突出包括精英与大众在内的非职业新闻生产者对新闻的贡献,他们一方面遵循新闻生产伦理,包括以事实为基础、中立、客观;另一方面突破了传统新闻中“具体真实”的地域性、个案性,而通过哲学原理发现新闻中蕴藏的规律性、普遍性,同时也保有理性克制,戒除新闻在传播过程中的“狂热潜质”,抑制追求轰动效应的内在冲动。研究表明,本文的研究对象在理论基因和具体实践中均呈现出有别于传统新闻的特质,是新闻学范式转换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研究案例。

同时可以发现,互联网的崛起释放了受众的话语权,也为新闻的社交化生产提供了一个新路径。从新闻解读视角来看,当下主流的新闻评论有同质化、浅层化和非理性的特征,并不能满足人们对于事实及本质的全面了解。而“用哲学阐释新闻”不仅创新了新闻生产实践和新闻解读视角,同时追溯了事实背后的一般规律和运作逻辑,在帮助人们了解真相的同时,也提供了认知世界的理性维度和本质意识。

猜你喜欢

博主逻辑哲学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跟着零食博主买拼多多小吃
如果孩子想当美妆博主
逻辑
创新的逻辑
时尚博主谢慕梓:分享身边的美
菱的哲学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创意折纸小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