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西游记》学习文本结构设计和语言表达
2024-01-19李维军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鸳鸯初级中学
⊙李维军(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鸳鸯初级中学)
★阅读是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不仅可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求,而且对提升写作能力具有积极意义。一篇好的文章往往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如果思路混乱,前后内容不一致,就很难让人看得明白,所以同学们在写作前要注意文本结构的设计。比如,散文作为以表达个人感受和观点为主的文体,其写作结构较为自由。通过阅读散文作品,我们可以学习如何“形散神不散”地构建文章,使其更加有层次和逻辑性。
在构建小说结构时,需要考虑情节的起伏、高潮和转折点,使故事更加引人入胜。通过阅读小说作品,我们可以学习如何更好地安排情节,增强文章的可读性。以章回体小说《西游记》为例,其将复杂的西天取经故事分解成各个独立的组成部分(九九八十一难),通过恰当的铺垫和过渡,使得整部小说结构紧凑、逻辑连贯。在阅读各章节故事的过程中,我们能更深刻地学习、理解、掌握起承转合的故事结构,并通过在写作中运用明确的开篇(总起),逐步展开情节(分层叙述),以适时的高潮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最后来个简明扼要或令人回味无穷的收尾(总结),让自己的文章在结构上更加完善和有层次。
一个人的写作能力不仅仅取决于语言的表达能力,还与他的思维方式、阅读经验和文化素养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通过广泛阅读不同类型的作品,能够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和阅读面,提供丰富的写作视角。还以《西游记》为例,这部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和社会批判性的神魔题材小说,运用妖魔鬼怪等角色来比喻、象征,展现了人性弱点,反映了唐代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象。在写作时,我们可以借鉴《西游记》中通过故事、人物角色对社会现象进行剖析和批判的方式,将其运用到作文中,以小人物、小故事折射大环境和人性、哲理等大道理,使自己的作品更有思想性和社会关怀——例如,通过写家乡道路的变化这件小事(从颠簸、泥泞的土路变成宽敞平坦的水泥路),反映大环境的变化和时代的高速发展;而写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大道理”时,可以从“小”出发,讲述“我”作为一个孩子,通过自己小小的努力,影响身边铺张浪费、乱扔垃圾的大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共同保护环境的故事。
课外阅读可以帮助我们掌握丰富的词汇。词汇是语言表达的基础,词汇量充足与否,对写作能力的高低有直接影响。其实,小学语文基础课程的学习主要是词汇量的积累,而课外阅读恰好可以弥补课本内容的不足,是有效提升写作能力的间接助力。《西游记》中融入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典故和成语,有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景物描写。通过阅读、学习和积累这些典故、成语的运用以及人、景、物的描写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增加文章的丰富性和深度,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描写险峻的山崖,我们可以用“丹崖怪石、削壁奇峰”;形容艳丽的霞光,我们可以用“烟霞散彩、霞光艳艳”;描述繁茂的植株,我们可以用“花木争奇、松篁斗翠”;形容山林壮美,我们可以用“高山秀丽、林麓幽深”。描写人悔改,我们可以用“洗心涤虑、改头换面”;形容办事轻松,我们可以用“探囊取物、手到擒来”;描述人生气,我们可以用“岂有此理、捶胸跌脚”;形容人慌乱,我们可以用“心神不宁、张皇失措、胆战心惊、提心吊胆”。比喻保存力量,等待时机,我们可以用“留得五湖明月在,何愁没处下金钩”;点明凡是发生矛盾总是有一定原因的,我们可以用“有风方起浪,无潮水自平”;批评人徒有其表,我们可以用“尿泡虽大无斤两,秤砣虽小压千斤”……由此可以看到,通过阅读《西游记》等课外读物,我们会接触到更丰富多样的词汇,从而能够在作文过程中选择更丰富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课外阅读有助于语感的培养。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我们可以接触到许多不同风格的作家,他们各有各的语言特色:有的作家善于细腻的心理描写,词句缱绻委婉;有的作家文笔铿锵有力,言辞犀利辛辣;有的作家擅长运用比喻和隐喻,以故事传递深刻的个人思想和情感。如果我们只停留在阅读、学习教材的有限篇章上,就难以拓展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接触各种文学作品,我们能够体验到丰富多样的语言风格和节奏,感受到文字的力量,有效提高对语言的敏感度和理解力,进而更加敏锐地把握语言的美感和准确性。
《西游记》的语言特色是其魅力之一,语言极富画面感和故事性,所刻画的人物性格特征深入人心。在描写孙悟空被芭蕉扇扇得毫无还手之力时,写“那大圣飘飘荡荡,左沉不能落地,右坠不得存身。就如旋风翻败叶,流水淌残花”。前一个比喻“旋风翻败叶”极切合实际,孙悟空被芭蕉扇一扇就像片树叶一样飞了出去,极具画面感;后一句比喻“流水淌残花”也精彩非凡,花在流水中不能自主、漂漂荡荡的感觉,不仅与上文“左沉不能落地,右坠不得存身”的无力感相对应,作者还特别强调花是“残花”,更加显出孙悟空战败的狼狈不堪。
第四十三回师徒三人行至黑河,文中并不是通过景色描写来凸显河水之黑,而是将景色描写融入师徒对话之中,充分利用人物之间的互动——“唐僧下马道:‘徒弟,这水怎么如此浑黑?’八戒道:‘是那家泼了靛缸了。’沙僧道:‘不然,是谁家洗笔砚哩。’”“泼了靛缸”和“洗笔砚”都是用比喻来形容水色浑黑,从中也可窥见不同人物的性格,八戒以“泼靛缸”进行比喻,凸显了猪八戒出身农家的直率;而沙僧以“洗笔砚”进行比喻,则显示了他的文雅,侧面显示出他谨守佛门戒律的循规蹈矩。优秀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是经过精雕细琢的,每句话、每个词语都经由作者精心挑选和安排。通过精读这些作品,我们能够观察到作者在词语的选择、句式的变化等方面的巧妙运用,学习并吸收其中的精华。
课外阅读有助于掌握修辞技巧,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修辞手法是一种辅助语言表达的技巧,它能够给文章带来更丰富的表达效果。因此,优秀的文学作品常常蕴含着精妙的修辞手法、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这些都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资源。通过阅读并理解其中的修辞运用,我们能够学习到如何通过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的艺术性和说服力,从而可以在写作中灵活运用这些修辞技巧,提升作文的文采,使自己的语言更具有表现力和吸引力。
譬如描绘女性貌美如花,我们可以模仿《西游记》中描写应门妇人“脂粉不施尤自美”,写她“红唇未抹妆自艳,不施粉黛也动人”;也可以模仿描写女儿国国王“眉如翠羽,肌似羊脂。脸衬桃花瓣,鬟堆金凤丝”,写她“眉如翠羽,衬得眼眸越发明亮有神。肌肤如羊脂般光滑细腻,脸庞若桃花般娇嫩。鬓发高高盘起,细细的发丝好似闪着金光”。
譬如描绘风景秀丽,我们可以模仿《西游记》中描写黑风山“雨过天连青壁润,风来松卷翠屏张”,写“雨过后,山林因为雨水滋润,显得越发生机盎然;微风拂来,松树迎风摇曳,犹如一幅幅展开的绿色屏风”;也可以模仿描写东洋大海“烟波荡荡接天河,巨浪悠悠通地脉。潮来汹涌,犹如霹雳吼三春”,写“水面上波澜起伏,巨浪滔滔不绝,仿佛在传递着地球跳动的脉搏。汹涌澎湃的浪涛席卷而来,轰隆的水声犹如春日雷鸣般震耳欲聋”。课外阅读有助于激发创作灵感,这些创作灵感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创作出独特而有趣的作品。
课外阅读是提升个人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外阅读,深入琢磨、思考,我们可以汲取养分,将所读之物内化为自己的素材和语言,使其成为自身写作的营养源,培养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和写作风格,为自己的写作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读和写之间的转化渠道是一个“慢功”,不能操之过急。要在多读的过程中,注意消化、吸收和积累,给“写”打下坚实的基础,方能达到多读而善写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