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科学家罗沛霖与杨敏如的蒹葭情曲

2024-01-19段雨

金秋 2023年20期
关键词:杨敏

◎文段雨

板块邮箱:jijieyizhan@126.com

2011年4月,被誉为“红色科学家”的罗沛霖去世。告别仪式上,95岁的妻子杨敏如轻拭泪水,哽咽着说:“他这是自然归队了。”

相爱相守几十年,荆棘、坎坷、荣耀都如烟云散去,“唯有情难绝”。

五年交往 认定爱人

1931年,18岁的罗沛霖中学毕业,他放弃保送南开大学的机会,决心去考上海的国立交通大学。私心里,他想逃离天津,逃离他的包办婚姻,尽管对方是前大总统冯国璋的孙女冯绮。

考场设在北京,他借住在好友杨缵武家中。有一天,杨家来了几位客人,是杨缵武的堂妹杨敏如一家。那年,杨敏如15岁,刚刚从天津中西女中毕业。她出身富贵之家,父亲曾是天津中国银行行长,英年早逝后留下一大笔遗产。

虽然锦衣玉食,但杨敏如的身体一直不好,医生建议她多去户外活动,于是母亲带着一家人来到北京,去香山避暑。这一消息,让罗沛霖莫名地激动起来,其父亲曾任北京电话局局长,香山有他的童年记忆。等待发榜,百无聊赖,罗沛霖建议杨缵武一起去香山住几天。

在父亲老部下的安排下,罗沛霖住在香山脚下的电话局办事处,而杨敏如一家则住在香山最高处的梯云山馆。年龄相仿,出身相似,两个少年很快就熟络起来。得知罗沛霖在初二时就被家里包办婚姻,并因抗拒不成,“渐渐养成一种落落寡合、强犟无羁的怪脾气”时,杨敏如不禁生出了怜悯之心。

为了让他快乐起来,她和他下跳棋、打扑克,青春明媚的笑脸如同阳光,穿过他心灵的旷野。

那几天,罗沛霖仿佛被什么牵绊着,每天跑上山顶,和杨敏如一玩就是一天。他渐渐开朗起来,为她讲古诗、辨花木,还为她演唱英文歌曲《仅一朵玫瑰花》。当她崇拜的目光望过来时,那如水眼波令他怦然心动。一周时间里,爱的种子悄然种下。

不久,罗沛霖如愿考入国立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杨敏如则返回天津读高中。分别时,他送给她一本《纳兰词》。

通信是自然而然的。“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他们常常在信中探讨国家命运,渐渐地成为挚友,无话不谈。

国家处于危难之中,目睹悲愤的现实,对国民党的黑暗统治,罗沛霖非常不满。当杨敏如信仰基督,主张“只要充满爱,就会和谐、美满、幸福”时,他以兄长的口吻对她说:“现实的社会里存在各种的不平和不合理,我以十二万分的好意,来劝告我十分敬爱的朋友,千万不要让幸福毁损了你纯厚的天性。”

通信日久,彼此情愫暗生。与此同时,杨敏如的母亲得知罗沛霖已经订婚,坚决反对女儿和他交往。惆怅时,杨敏如就靠《纳兰词》排遣苦闷,专心攻读之后,对于古诗词,她越发地热爱起来。

1934年,杨敏如考入燕京大学中文系,成为诗词大家顾随的学生,她的词稿总是放在一摞作业的最上面,顾随评价:“你作的词有纳兰的味。”

鸿雁传情的日子里,罗沛霖经常自制卡片寄给杨敏如。在一本纪念册上,他含蓄地为她抄下这些文字:“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能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等待,爱是永不止息!”杨敏如20岁生日到来时,罗沛霖送给她一张贝多芬的《月光曲》唱片,上面写着英文词“Beloved”,意为“亲爱的人”。

他的爱意,她小心珍藏,《月光曲》也弹得越来越精进。

罗沛霖和杨敏如回访南开中学旧址津南村

1948年赴美留学前与家人合影

十年爱情 终成眷属

1935年,罗沛霖大学毕业,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通过律师解除了自己的包办婚姻。相识五年,他早已认定杨敏如才是他愿意与之共度一生的人。

除去了枷锁,心情舒畅,在上海中国无线电业公司,他充满激情地投入无线电的设计工作中。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南京沦陷后,面对国民党的节节溃败,罗沛霖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借一次出差的机会,他奔赴了革命圣地延安。

那时,杨敏如还在燕京大学读书,带着思念与怅惘,她在纸上写下:“相期相望,重山重水,渐行渐远。”

在延安,罗沛霖参与创建了边区第一个通信器材厂,他发挥自己的无线电专长,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制作了几十台手工电台,并全部送到了抗日前线。得知此事后,毛泽东深受触动,他亲自题词:“发展创造力,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通信材料的自制就是证明。”

动荡中,罗沛霖深感不安,北平已经沦陷,他遥遥地挂念着杨敏如。“惆怅彩云飞,碧落知何许?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树。”默念着纳兰性德的《生查子》,他不禁黯然神伤。

1939年秋末,罗沛霖被派往重庆,杨敏如则放弃出国的打算,毅然决定追随他,去大后方“以书抗战”。他代表光明,她奔他而去。时隔三年重逢时,两个人百感交集。

尽管都在重庆,但见面依旧很少。罗沛霖秘密开展地下党活动,筹建“青科协”,指引进步青年团结抗战;杨敏如站在讲台上,像顾随先生一样,把宋词的家国之悲讲得如泣如诉。

民族危亡之际,共同的爱国情怀让他们靠得越来越紧。为了资助罗沛霖的革命工作,杨敏如说服母亲,把丰厚嫁资悉数捐出。至于想念和爱恋,她只能偷偷写进词里,那一时期的作品,后来结集为《远梦词》。

1941年,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罗沛霖也上了黑名单。为了建立新的掩护关系,他提出结婚的请求。那年2月16日,杨敏如和哥哥杨宪益的婚礼同时举行,“双婚”典礼热闹非凡,国立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是证婚人,他盛赞罗杨二人“十年爱情,终成眷属”。

在重庆时的罗沛霖和杨敏如

多年后,杨敏如深情回忆:“《蒹葭》的钟情曲在心里响起来,我感受到爱情的喜悦与香甜。那一年我25岁,沛霖28岁,到那时,我们唱着蒹葭情曲已整整十年了。”

相濡以沫 长情永继

婚后,罗沛霖在一片白色恐怖中继续执行秘密任务。他出门后,杨敏如总是提心吊胆、牵肠挂肚,但她给予的总是理解和支持:“不管你出去做什么,只要能平安回来,我就高兴。”

抗战胜利后,党组织希望罗沛霖设法去美国留学,为即将解放的新中国建设服务,他义不容辞地接受了这个任务。

在钱学森的推荐下,1948年,罗沛霖辞别杨敏如和一双年幼的儿女,前往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隔着重重山水,他们互相激励。他以35岁“高龄”重新拿起书本,不到两年就修完博士课程;她一边抚育儿女,一边深耕在古典文学领域,所授的课程深受学生追捧。

虽然聚少离多,但只要读到彼此的来信,失落和遗憾就立刻烟消云散。那时,罗沛霖身边的留美同学都知道,他的爱人叫杨敏如。

1950年,罗沛霖完成学业,加紧回国步伐。当他突然出现在家门口时,女儿清脆地喊出了“爸爸”,而两年前离开时,她尚在牙牙学语。

无数的思念,都化作你侬我侬。有杨敏如作后盾,罗沛霖激情澎湃地投入新中国的建设,他改进报话机、研制无线电台,筹建华北无线电器材厂,忙碌而兴奋。吟唱着蒹葭情曲,他和杨敏如相扶相伴,即使动乱年代隔绝了三年半,他们给对方的依然是百倍的信任。

1972年,已近花甲之年的罗沛霖重返岗位。此后,他把全部的热情投入事业,不仅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创始人,还主持建成了我国首座大型电子元件工厂,为电子科技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而杨敏如教书育人,著书立说,成为著名的古典文学专家。

国难佳偶,牵手就是一生。金婚时,她带着他送的钻石戒指,内心充满甜蜜。时隔60年,他们重游香山,少年时一起下棋、歌唱的梦幻往事扑面而来。感慨之余,罗沛霖诗成四句:“少时初聚此青山,宛转播迁六十年。拍曲剧谈萦梦寐,泼茶夜语沁心田。”

绿水长流,青山还在,分别的时刻还是到了。2010年,97岁的罗沛霖因病入院,同样耄耋的杨敏如数次探视,他“闭目熟眠,未交一语”,想到他一生的上下求索,她不禁潸然泪下。

2011年4月,罗沛霖去世。

“每天下午我们都喝下午茶,他为我冲上一杯咖啡,切上一块点心,便凝固住了我们相濡以沫的一生最精彩的时光。”陷在回忆里,百岁高龄时,杨敏如整理出了记录他们爱情的《蒹葭集》,80载风雨同行,情绵绵,爱无边。

2017年12月,杨敏如去另外一个世界与罗沛霖重聚,在那儿,他们将“长情永继”。她曾说:“我的这一生,没干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嫁对了人。”他也曾说:“我这辈子就她一个女朋友,她这辈子也就我一个男朋友。”

此生,这是他们最骄傲、最幸福的事。

1995年春节,杨敏如、钱学森(中)罗沛霖交谈中

猜你喜欢

杨敏
壮乡谣
杨敏:学以致用,行以致远
The 266-nm ultraviolet-beam generation of all-fiberized super-large-mode-area narrow-linewidth nanosecond amplifier with tunable pulse width and repetition rate
骑车记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无心炫富有意攀比,富姐“拉仇恨”惹来杀身之祸
无心炫富有意攀比富姐“拉仇恨”惹来杀身之祸
无心炫富有意攀比,富姐“拉仇恨”惹来杀身之祸
Homogeneous and Heterogeneous Performances of Pyridinium Ionic Liquids in the Allylic Oxidation of Ionone-like Die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