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及其实现路径

2024-01-19栾闯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3年9期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路径高校

【摘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高校范围内,通过网络形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增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拓宽其影响力以及提高其实效性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宣传引领功能、教育引导功能、答疑解惑功能、文化育人功能。拓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才能发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更好地完成新时代高校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使命任务。

【关键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路径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互联网这一平台上,利用互联网特有的交互性、开放性、便捷性等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网络的方式向社会成员进行传播的活动,是以网络为载体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和发展,在优化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把握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实现路径,对于做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在高校范围内通过网络的形式,运用网络技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一种教学方式。同时,它也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一个虚拟的校园空间,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及人与信息之间的互动交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宣传引领:主流意识形态宣传以及价值引领的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因此,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充分发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引领功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宣扬主流意识形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建设,也就是以网络为载体,对高校师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将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担当、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代表的则是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2]。因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密切相关。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其内在的实践导向对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具有重大指导意义,这正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引领功能的要义。

(二)教育引导:教书育人以及引导成才的功能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引导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方面,高校可以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授,以互联网的形式进行信息转换,更容易使学生所接受,并在网上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使教育得到全过程、全要素的体现,从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3]。另一方面,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网上教学,可以将学生的学习与老师的教学结合在一起,通过网上交流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消除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效果,同时也为老师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三)答疑解惑:解答疑问以及疏解困惑的功能

答疑解惑的功能是高校網络思想政治教育最为直接最为实际的功能,因为它能够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对于突出的问题给予最直接的回应。由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隐蔽性的特点,所以学生愿意借助网络平台说出自己的疑问或者遇到的困惑,这就为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与解决,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方式,更有助于学生生理、心理健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出现为辅导员的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为可以不必面对面地交流即可掌握学生的状况,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利用网络隐藏自己的身份,充分尊重学生的隐私,便可以及时采取合理且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帮助。高校应该高度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答疑解惑功能,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四)文化育人: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的功能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思想、政治、伦理等因素的作用,最终促使受教育者形成与网络行为相适应的网络实践活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种网络文化,进而需要营造一种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包括文化交流功能、文化创新功能和文化整合功能三个方面。首先,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交流功能主要体现在通过网络传播先进文化,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为主导,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其次,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主要表现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不断改革、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适应大学生的学习习惯,满足大学生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此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是指通过网络对各个时期、各个历史阶段以及各个地区出现的不同类型的各种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从而构建起一个统一规范和共同价值追求的理念体系。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高校师生的发展和高校的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创新,不断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充分发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一)坚持党的领导,构建高校党委主导下的多方参与机制

要坚持党的领导,在高校党委的全面领导下,充分发挥其价值和作用,建立科学的管理协调机制,确保其与现行的教育模式相一致。这也需要建立健全高校党委主导下的多方参与机制,以加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管理。其中主要包括:以高校党委为主导,加强对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工作的领导;以宣传部、学生处、团委为主体,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的统筹规划和指导;以学生处、团委等学生组织为基础,建立面向全校学生的信息交流平台和机制。同时,还要加强高校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将其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从而不断优化高校的网络文化环境,进而彰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二)整合宣传队伍资源,加强教师网络技能培训

要充分整合现有宣传队伍资源,对宣传队伍进行集中培训,提高他们对网络的认识和熟练操作计算机的技能,对校园网络进行规划、建设、维护和管理,积极建设一支精通网络、擅长网络宣传的队伍,为大学生提供及时、快捷、方便的信息服务。目前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建立专门负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构,但专职人员往往是兼职人员。因此可以在各高校内组建专门机构或建立专业网站等方式来提高教师对网络新媒体技术的掌握和运用水平。高校应该充分重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其网络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整合教育队伍资源,为把大学生培养成我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铺路架桥。

(三)完善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制度,提升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

高校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的精英,是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顺利发展。提升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势在必行。首先,要增强大学生对不良信息和网络谣言的辨识能力。高校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约束、规范网上信息传播,把好传播渠道关,并引导广大学生对校园网站上所发布的各种信息进行审核鉴别,杜绝有害信息在校园网络中传播。其次,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对计算机知识、计算机技术能力等方面知识的教育。要加強宣传力度,增强大学生安全上网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最后,高校应建立健全相应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来规范校园网络建设与运行管理机制,维护高校校园网络安全秩序。

(四)引导学生利用好校园网站,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高校校园网站是高校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的校园网站具有信息资源丰富、表现形式多样、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等特点。高校在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好校园网站,特别是要发挥好学校官方网站的宣传和导向作用。一方面,要通过学校官方网站及时发布本校的重要通知、活动和会议内容等;另一方面,要注意利用校园网站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的重要动态信息,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此外,高校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拓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如借助微信、微博等平台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和相关问题的解答,进而提升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学习与交流的积极性。

三、结语

网络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新的手段与工具,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渠道。由此可见,网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得以充分彰显,所以我们应当重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不断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创新,进而充分利用网络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01).

[2] 崔钊,李晔晔.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及实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2(20):62-64.

[3] 崔华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的功能与建设研究[J].高教学刊,2020(3):180-182.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立项一般课题:“知情融合”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JG21DB470)】

(作者简介:栾闯,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路径高校
对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发展对策研究
新常态背景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
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变”与“不变”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