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慧”精神融入女大学生“五育五好”道德教育的研究

2024-01-19陈思颖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3年9期
关键词:女大学生道德教育

陈思颖

【摘要】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开慧”精神是红色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它蕴含了深厚的道德教育价值,为当代女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素材。通过深入研究“开慧”精神,根据社会需要层次理论与社会角色理论构建了“五育五好”道德教育体系,旨在丰富和完善女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体系,提高女大学生道德素质。

【关键词】开慧精神∣女大学生∣五育五好∣道德教育

随着我国网络技术不断飞速发展,形成了一种受到年轻一代喜爱和推崇的新文化形式,即网络亚文化。在网络亚文化背景下,作为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群体,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摈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云亦云,在道德方面出现了一些认知不清,道德评判不明,道德底线不守等问题,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性问题。“开慧”精神无论从精神内涵和教育本质上来看与女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和目的都高度契合,为提升女大学生道德素质提供了鲜活的教育素材。

一、女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本文研究的“开慧”精神是指以杨开慧为典型代表的湖湘女革命家精神。

从理论层面上看:一是通过对杨开慧等湘籍女革命家生平事迹的深入挖掘、提炼,有利于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效。二是通过对杨开慧等女革命家革命精神的研究有利于丰富红色文化的内涵,进一步继承和发展红色文化。三是将“开慧精神”涵盖的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和方法融入女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丰富了道德教育内容和方法,拓宽了道德教育的路径,完善了相关理论。

从实践层面看:一是传统的道德教育缺乏对女大学生群体的特别关注,本文从大学生性别差异的角度研究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有利于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女大学生是最优秀、最具潜力的知识女性,受过良好教育的女大学生既能够积极投身于社会事业,又会注重家庭生活质量,成为母亲后,会更注重加强对子女素质的培养,因此提高女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推进社会进步与发展。

二、女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一)道德教育方法枯燥单一

大学道德教育一般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两个主要方面。传统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般照本宣科地进行讲解,教学方法单一且枯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好。辅导员对女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缺乏前瞻性和实效性,一般是出现道德偏差或是道德问题后再去进行纠正和处理,没有形成主题鲜明且系统的女大学生道德教育模式。

(二)道德教育内容脱离需要

大学生希望通过道德教育课程的学习,能够对他们的恋爱、就业、升学等有所助益,使他们能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就业能力和社会竞争力。而目前大学道德教育与大学生实际需要相脱节,课程设置与大学生基本诉求相脱节,尤其是对性道德、职业道德、生命道德等重要内容鲜少涉及。

(三)道德教育对象缺乏针对性

道德教育在性别层面的差异性显著,主要表现在道德教育内容、目的、意义等方面的不同。从社会角色理论角度来看,女大学生在社会中扮演者女儿、母亲的角色,他们对家庭、对社会的贡献和意义与男大学生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应该分性别开展专题教育活动。但很少有学校对女大学生进行专门道德教育活动。

三、“五育五好”道德教育体系构建

“开慧”精神与女大学生道德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上高度契合,应注重与道德教育任务和目的相结合,采用需求层次理论,从低级到高级,构建“五育五好”道德教育体系。即:利用社会角色理论和需求层次理论,培养女大学生具有求学精神的“好学生”;培养女大学生具有至孝精神的“好女儿”、挚爱精神的“好妻子”、春晖精神的“好母亲”,促进良好家风的形成;培养女大学生具有求真精神的“好党员”,促进良好作风的形成。通过强作风、带家风、优学风,帮助她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坚定的道德意志和规范的道德行为,最终汇聚成优良的“社风”。

(一)培育敬爱父母的至孝精神——好女儿

“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从成长轨迹来看,女儿是作为女大學生的第一角色,通过对“开慧”精神的深入研究,敬爱父母的至孝精神是其首要精神,因此要加强传统的孝文化教育,增强女大学生生命观、责任感与使命意识。

在教育实践中,一是加强女大学生生命教育。通过开展“关于生命”“通过生命” 以及“为了生命”的一系列教育,让其深刻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二是重视家庭孝道教育。家庭是孝道教育的主要场所,高校应建立家校联动机制,培养学生孝道意识和观念;三是引导女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通过运用多渠道、多平台、多载体、多方式引导学生树立讲孝心、践孝行、尽孝道的观念。

(二)培育勤于学习的求学精神——好学生

因受社会环境因素、性别因素、家庭观念因素、企业选择因素等影响,女大学生的求学精神的培育存在较大差异性,尤其是职业院校的女大学生或家庭困难女大学生对求学的认知水平、求学意志、求学观念上偏弱。因此,通过开展对杨开慧等湘籍女革命家勤于学习的求学精神的学习,引导她们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

在学习教育实践中,深入挖掘湘籍女革命家有关学习的故事和案例,在女大学生中广泛地学习践行。一是通过学习“开慧”精神,端正女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大一新生中开展“筑梦”系列活动。二是通过学习“开慧”精神,激发女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女大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

(三)培育艰危与共的挚爱精神——好妻子

当前女大学生恋爱中出现“宁愿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等错误的恋爱观、婚姻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关心女大学的心理健康成长,探索适合当代女大学生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使其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积极应对和解决恋爱中出现的问题。

在恋爱观的教育实践中,深入挖掘杨开慧等女革命家有关恋爱的故事,在女大学生中深入学习践行。“不作俗人之举”即不置嫁妆、不坐花轿、不布新房、不办酒席,是杨开慧和毛泽东同志对他们忠贞爱情最好的诠释。加强女大学生爱情观、恋爱观、婚姻观教育。针对女大学生心理、生理等特点,围绕恋爱观教育、与异性人际交往原则、性生理卫生教育、社会责任教育、性道德教育等主题以专题讲座、案例讲解、个别辅导,为她们解决可能遇到的恋爱问题;二是从心理层面提高女大学生恋爱抗挫折能力。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心理问题处理的“五早”机制(即早发现、早报告、早研判、早预防、早控制)处理相关心理问题;三是加强家校联动机制。中国学生出现恋爱问题尤其是涉及到被打、意外怀孕等严重问题时往往因为害怕、羞涩不敢告诉家长,因此教育工作者要构建家校联动机制,涉及到学生安全的恋爱问题要第一时间告诉家长,家校联动、协商处理,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

(四)培育伟大无私的春晖精神——好母亲

母爱教育是人教育过程中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教育,良好的母爱教育能促进学生心身健康发展。开慧精神中最无私的精神就是她对三个孩子的拳拳母爱,舐犊情深,因此开慧伟大无私的春晖精神对女大学生母爱教育培育提供了鲜活的素材。

在母爱培育教育实践中,培养女大学生敬重母亲的思想意识,认识到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增强家庭责任感。一是通过参观杨开慧纪念馆、中国红色母爱文化第一村,实地阅读红色家书,使学生深刻感悟杨开慧、廖博英等女革命家优秀的品质,在心中树立母爱榜样的光辉形象;二是通过在母亲节、三八妇女节开展系列活动,用实际行动关心爱护母亲。

(五)培育忠于信仰的求真精神——好党员

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党建工作者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而开慧等女革命家忠于信仰的故事为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深挖红色资源,塑造优秀党员的历史形象,让大学生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和认同,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在大学生党性教育实践中,通过理论学与实践学相结合的“三结合学习模式”,一是开展红色文化演讲比赛、微宣讲比赛等活动,做共產主义信仰者;二是在学校或二级学院成立红色社团,发挥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主观能动性,为系统、全面的学习、宣传、传播红色文化提供了平台和队伍保障;三是通过构建校企社党建共建模式,大学生党员赴校企合作企业、学校邻近社区中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增强大学生党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用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四、结语

“开慧”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红色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将宣传、传承、发扬革命精神视为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运用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和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可见,道德教育举足轻重!女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至关重要!因此对于女大学生的培养要充分考虑女性在社会、家庭、学校的角色和贡献,才能培养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湖南师范学院本书编写组.杨开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 .

[2]易斌.浅析杨开慧精神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J].湘潮,2016(4).

【基金项目:2021年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开慧精神融入女大学生‘五育五好道德教育路径研究”(XSP22YBC327)。】

(作者单位: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女大学生道德教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高校女大学生自主创业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
基于TRIZ理论的女大学生创业能力与精神培养研究
六字诀健身气功锻炼对女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影响实验研究
有氧健身操结合瑜伽练习对女大学生体质影响的研究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女大学生的“厌学”现象研究及探讨
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浅论王新想